国土资源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昌年鉴 2006-2013卷》 图书
唯一号: 292020020220000119
颗粒名称: 国土资源管理
分类号: F293.21
页数: 3
页码: 212-214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06-2013年永昌县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具体内容介绍,主要包括地籍规划、耕地保护、建设用地报批、土地资源市场建设、矿产资源管理、依法行政、测绘管理、土地资源等。
关键词: 永昌县 经济管理 国土资源管理

内容

【地籍规划】2006年至2013年,全县共颁发国有土地使用证856宗,办理抵押登记744宗,国有土地使用权发证率达到93%。开展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2012年至2014年完成全部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完成一年一度的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工作。2009年,完成全县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并通过省市级验收。完成全县及各乡镇第二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的修编工作。完成城关镇和河西堡镇基准地价评估工作。
  【耕地保护】2006年以来,认真落实政府耕地保护责任制,将基本农田保护、耕地占补平衡指标列入政府、部门年度目标责任书,逐级落实,严格考核。完成了永久性基本农田的划定工作。至2013年,全县共调整划定基本农田保护面积93.5万亩。划定的基本农田全部落实到村、落实到地块,做到了基本农田保护“七有”。认真执行基本农田保护管理的各项法规制度,全县基本农田得到了切实保护。严格执行“占一补一”和“先补后占”的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大力实施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项目建设,实施国家投资的西大滩、玉宝滩土地复垦整理项目及省级投资的新城子西湾村高标准基本农田整治项目,全县占用耕地数量得到及时补充。至2013年,全县保有耕地128.8万亩。
  【建设用地报批】认真执行建设项目用地集体会审制和各级政府分级限额审批制,建设项目占用农用地的,全部按照审批权限,上报省市政府批准,对所有建设项目用地均由国土资源部门审查、县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审批,保证各项建设用地的合法性。至2013年,全县供应各类项目建设用地958宗,面积1.7万亩,有效保障全县重点建设项目和民生项目建设的用地需求,切实推进全县各类建设项目的开工建设。
  【土地资源市场建设】2006年以来,全县严格执行国有土地使用权招拍挂出让有关规定,进一步规范土地市场,土地有偿使用取得了明显成效。凡属经营性用地,坚持宜招则招、宜挂则挂、宜拍则拍的原则,一律实行有偿出让。出让底价由符合条件的评估机构评估的基础上,经县政府集体研究后决策,并由具备相应条件的中介机构具体实施。坚持出让程序公开、出让结果公开,广泛接受社会各界监督。至2013年,全县共出让国有土地370宗,面积1.29万亩,出让价款3.63亿元,其中协议出让192宗,面积0.57万亩,出让价款0.68亿元;招拍挂出让178宗,面积0.72万亩,出让价款2.95亿元。
  【矿产资源管理】建立和完善动态巡查、联合执法、联席会议等工作制度,对全县违法采矿易发的重点区域进行定期和不定期巡查,及时制止和严厉打击无证开采、边探边采、超层越界等违法开采行为。完成资源整合、矿业权实地核查、储量动态监管、采矿权延续、矿业权年检、矿补费征收等工作,全县矿产资源管理秩序进一步规范。
  【依法行政】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认真贯彻落实《土地管理法》、《矿产资源法》等法律法规,切实规范全县国土资源执法行为。严把建设用地审批关,坚持按规划报批用地。加强矿产资源管理,对矿山安全生产、环境治理、规费征缴、开发利用水平实行综合管理,管理成效明显。加大国土资源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健全和完善了动态巡查制度、联络员制度、信息交流制度、重大案件督办和责任追究制度、违法案件举报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及县、乡(镇)、村、社四级监督网络体系,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执法监察长效机制。认真开展“五五”普法、“六五”普法工作,重点围绕“6.25”全国土地日、“4.22”世界地球日、“8.29测绘宣传日”“12.4法制宣传日等主题宣传活动,组织实施普法任务,增强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国土资源法制意识。
  【测绘管理】永昌县测绘行政管理及测绘市场监管工作由永昌县国土资源局具体承担。全县有测绘机构3家,分别是永昌县水利水电勘测设计处、永昌县房产测绘中心、国土资源规划勘测室。1986年6月,成立永昌县水利水电勘测设计处,隶属永昌县水务局管理,具有丁级测绘资质,主要从事水利水电工程的前期论证、规划、勘测、设计等工作。至2013年,在编人员15名,其中中级职称技术人员7名,初级职称技术人员3名。2008年3月,成立永昌县房产测绘中心,隶属县住建局管理,具有房产测绘丁级资质,主要承担全县房产测绘工作。至2013年,有在职职工5名,高级职称(工程师)1名,初级职称4名。2010年12月,成立永昌县国土资源规划勘测室,隶属县国土资源局管理,具有丁级测绘资质,主要承担国土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调查、变更调查、勘测定界、专项规划及土地复垦项目的勘测、设计、竣工测量等工作。至2013年,有在编管理人员2名,技术人员5名,其中取得中级职称的1名,其余为初级职称。
  【土地资源】全县土地总面积为7439.27平方千米,折合1115.89万亩。其中农用地477.52万亩,占42.8%;建设用地19.75万亩,占1.77%;未利用地618.58万亩,占55.43%。土地利用率44.57%。
  农用地。耕地:有水浇地、旱地和菜地三个三级类型。其中水浇地114.02万亩,占92.5%;旱地:9.09万亩,占7.37%;菜地1489亩,占0.13%。园地:有果园和其他园地两个三级类型。其中:果园1.79万亩,占95.95%;其他园地755亩,占4.05%。林地:有林地、灌木林地、疏林地、未成林造林地、迹地、苗圃六个三级类型。其中:林地16.9万亩,占23.67%;灌木林地50.44万亩,占70.67%;疏林地1.2万亩,占1.68%;未成林造林地2.72万亩,占3.81%;迹地416万亩,占0.06%;苗圃795亩,占0.14%。牧草地:有天然林地、改良草地、人工草地三个三级类型。其中:天然林地244.2万亩,占95.73%;改良草地6.43万亩,占2.52%;人工草地4.47万亩,占1.75%。其他农用地:有畜禽饲草地、农业设施用地、农村道路、坑塘水面、农田水利用地、田坎六个三级类型。其中:畜禽饲草地366亩,占0.14%;农业设施用地145亩,占0.06%;农村道路5.08万亩,占19.6%;坑塘水面0.1122万亩,占0.43%;农田水利用地11.56万亩,占44.63%;田坎9.1万亩,占35.13%。
  建设用地。居民点工矿用地:有建制镇、农村居民点、居民工矿用地、特殊用地四个三级类型。其中:建制镇1.02万亩,占6.18%;农村居民点用地11.2万亩,占67.88%;独立工矿用地2.6万亩,占15.82%;特殊用地1.7万亩,占10.12%。交通运输用地:有铁路、公路两个三级类型。其中:铁路用地0.65万亩,占32.8%;公路占地1.3万亩,占67.2%。水利设施用地:有水库水面和水利工程建筑用地两个三级类型。其中:水库水面1.06万亩,占83.44%;水利工程建筑用地0.21万亩,占16.56%未利用地。未利用土地:有荒草地、盐碱地、沼泽地、沙地、裸土地、裸岩石砾地、其他未利用地七个三级类型。其中:荒草地304.27万亩,占49.35%;盐碱地0.32万亩,占0.05%;沼泽地1.58万亩,占0.26%;沙地1.37万亩,占0.22%;裸土地22.2万亩,占3.6%;裸岩石砾地286.73万亩,占46.57%;其他未利用地227亩,占0.0037%。其他土地:有河流水面、湖泊水面、苇地、滩涂四个三级类型。其中:河流水面0.66万亩,占31.87%;湖泊水面722亩,占3.46%;苇地4亩,占0.02%;滩涂1.35万亩,占64.65%。
  【矿产资源】全县有煤、铁、铜、镍、铅、锌、铝、钨、磷、水晶、滑石、长石、萤石、玛瑙、石灰岩、白云岩、冶金用石英岩、石英砂、建筑用砂、砖瓦粘土、陶粒用粘土、水泥配料用黄土、花岗岩等23种矿产资源。初步查明资源储量的14种:煤、铁、铝土矿、钨、长石、萤石、玛瑙、石灰岩、白云岩、石英岩、粘土矿、水泥配料黄土、建筑花岗岩、矿泉水等。发现矿产地及矿(化)点57处(大型矿床6处,中型矿床5处,小型矿床29处),矿(化)点17处。煤炭主要分布于新城子镇马营沟矿区、红山窑乡善马墩、红山矿区、焦家庄乡庙儿沟矿区和城关镇河沟矿区,保有储量约4532.9万吨;铁矿主要分布于河西堡镇东大山矿区,保有储量约2088.35万吨;萤石矿产主要分布于焦家庄乡、东寨镇、新城子镇等乡镇,保有储量约413.94万吨;石灰岩主要分布于河西堡镇大小宽沟矿区,保有储量约253.06万吨。

知识出处

永昌年鉴 2006-2013卷

《永昌年鉴 2006-2013卷》

本年鉴记述了永昌县2006-2013年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自然等建设方面的情况。全书共设24个类目,依次为特载、大事记、县情概况、中共永昌县委员会、永昌县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永昌县人民政府、政协永昌县委员会、群众团体、政法、军事、经济管理、财税、农林水电等。

阅读

相关人物

杨培龙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永昌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