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工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昌年鉴 2006-2013卷》 图书
唯一号: 292020020220000059
颗粒名称: 档案工作
分类号: G279.27
页数: 4
页码: 139-142
摘要: 本文记述了永昌县委员会档案工作的具体情况,内容主要包括机关档案、村社区档案、项目及企业档案、档案资源建设、信息化建设、档案服务、重点档案抢救、执法与培训、设施建设等。
关键词: 永昌县 委员会 档案工作

内容

【机关档案】2006年以来,县档案局根据《国家档案局第8号令》,开展档案工作。全县档案业务由县委、县政府直属部门延伸至单位、企业及项目部门。全县档案工作按照新规定,实行“三集中”的整理办法,每年三月份开始对全县各乡镇、机关单位上一年形成的文件材料立卷归档业务进行指导。社区档案也纳入每年“三集中”归档工作,村级建档由点到面稳步推进。2010年下发《关于机构改革中撤并单位档案移交的通知》,督促相关单位完成档案整理与移交工作。2011年,指导完成全县68个单位的《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编制工作,编印《永昌县县直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汇编》。制定《永昌县档案馆收集档案范围实施细则》,明确了全县档案收集范围。2012年,开展档案晋等升级工作,县检察院、县烟草局档案管理晋升为省特级标准,人行永昌县支行档案管理晋升为省一级标准。至2013年底,依法接收县委、县政府、各乡镇及机关单位档案1.4万余盒15.8万余件。
  【村社区档案】2006年以来,县档案局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点抓好全县农业农村档案工作。制定了符合全县实际的村级建档“三年一轮回”归档办法,加强对农业农村档案建设的业务指导,健全完善农业农村档案工作机制,规范农业农村档案管理工作。制定了《永昌县社区档案管理制度》,全县10个社区建立了行政文书、涉毒人员、城市低保、劳动保障、计划生育等各种档案,并纳入“三集中”归档范围,适时开展“乡镇档案评估”工作。水源、新城子、东寨、红山窑、南坝、六坝、城关、朱王堡8个乡镇的档案室被授予“金昌市乡镇档案管理一级档案室”称号,焦家庄乡档案室被授予“金昌市乡镇档案管理二级档案室”称号。2007年,完成城关镇、六坝乡、水源镇的32个村和水源镇和焦家庄乡所属各办、所、站的各类文件材料进行整理归档。2008年,完成了朱王堡镇、河西堡镇、南坝乡、东寨镇的31个村和新城子镇和红山窑乡所属各办、所、站的各类文件材料进行整理归档。2009年,完成了红山窑乡、新城子镇、焦家庄乡30个村和六坝、南坝、东寨3个乡镇所属各办、所、站的各类文件材料进行整理归档。2010年,完成南坝、六坝、水源、东寨4个乡镇40个村和朱王堡镇所属各办、所、站的各类文件材料进行整理归档。2011年,完成新城子、红山窑、焦家庄3个乡镇的村级各年度未归档文件材料归档指导工作。完成马家坪、杏树庄、河东3个村和永昌县花草滩林场历年形成的文书、科技、新农保、公益林管护等档案的规范化整理工作。配合县林业局对全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完成9个乡镇32个村共1.6万亩林地558卷的档案立卷归档工作,永昌县被省政府授予全省林改先进县。2012年,全县培育的示范点和新列的梅南、汤宁、上三坝、上四坝进行村级档案管理工作的业务指导。2013年,创建基层档案管理工作示范乡镇2个和示范村15个。至2013年,全县10个乡镇和111个行政村的建档率为100%。完成新规则归档3.6万卷(件)。指导完成社区归档2800多盒。
  【项目及企业档案】2007年,联合县工业区管委会,深入长庆金属粉末有限公司、祁连火柴厂、中农草业科技有限公司等10家民营企业,对企业档案工作进行了检查指导。2009年,对西大河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项目档案45盒289件,金川峡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项目档案39盒374件,进行了检查验收。对清河麦芽厂建档工作进行指导。2010年,对永昌县大泉水库42卷269件、皇城水库88卷586件、老人头水库27卷195件除险加固工程项目档案进行了验收。2011年,完成东、西河老灌区续建配套项目档案。2013年,完成县东大河林场自然保护站(2001至2012年)天保工程资料43卷立卷归档工作。完成甘肃金源电力开发有限公司1~4号小型电站项目建设文件材料归档业务指导工作,并进行了验收。
  【档案资源建设】2006年以来,县档案局按照“集中馆藏,统一利用”的规定,认真落实“以人为本”战略,凡是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有关的档案,都纳入档案资源建设体系,加大征集力度,丰富馆藏内容。“十一五”期间,接收荣誉档案104件,各类照片、光盘档案2098张(盘),印章档案1328枚。家谱10本,粮食、税务等部门、乡镇志书45本,地情丛书387本,《永昌县志(1991—2005)》300本。二轮县志志稿评审会音像资料二类36件。十五期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纪实展版二套156张。何登焕捐赠出版物及手稿档案资料142卷。“十二五”期间,先后收集武当山景区、骊靬古城景区建设,历年纪检监察、统计、婚姻、荣誉等各类档案27927卷/件。征集县人大志稿、新城子镇志、《甘肃年鉴》等文史资料300卷(册、套)。征集民俗文化文字及图片资料130份。至2013年底,县档案馆馆藏档案、资料已达73个全宗,9大类别,馆藏总量达到84245卷(件、盘、张、册)。
  【信息化建设】2006年以来,县档案局按照省、市、县关于档案信息网络工程年度要求,配备计算机、专用档案管理软件等基本设施,招录大学生和志愿者进行“三网一库”中的数据库建设,为前来查档者提供电子检索,提高了查档效率。2009年,对接收进馆的婚姻档案进行了数字化处理,建成专门婚姻档案数据库,实现了计算机检索。2010年,将利用率较高的县委和县政府各部门、40个单位的档案全部数字化,建成40万条的文件级目录数据。2011年,指导县检察院进行档案数字化转换的扫描、图像处理、数据存储、挂接方法等,在县内首先开启了档案全文扫描数据库建设工作。2012年7月,县档案馆配置了扫描仪及配套电脑,馆藏档案全文扫描工作正式启动,年底完成全文扫描数据10万幅。至2013年,累计完成50多个单位60余万条文件级目录数据和22万幅全文扫描数据建设,增强了档案查阅电子检索功能,极大提高了档案效率。
  【档案服务】2006年以来,县档案馆被县政府确定为全县现行文件开放阅览中心,制定了现行文件入馆规程和办法,简化查阅程序,为人民群众提供现行文件查阅服务。充分发挥馆(室)藏档案优势,利用档案文件阅览室、开放档案阅览室等载体,开展档案咨询、预约查档、函电代查、用户访问等形式提供服务。2007年,为全县干部职工提供全县第四次工资改革档案依据,为县水利局提供了原皇城水库大坝修建时的实译档案资料。2008年,为金川区双湾镇编修镇志提供了历史发展数据、文字资料,为县水利局和县供销社职工提供身份确认资料,为城关镇金川西村村民提供移民资料,为县开发办提供培训服务楼转让相关资料。2009年,为金川区地方志办公室提供馆藏档案,为县计生服务站、福利院、烈士陵园等单位提供核编定编档案,为金泥集团提供永昌县水泥厂扩建工程档案。开始开放婚姻档案的查阅利用工作。2010年,为县交通局提供1990年全县公路发展资料,为原国有集体企业102位离职人员提供参加工作的依据资料,为县人大志的编修提供资料。2011年,为全县“事业单位设岗定责”、“五七工”和“家属工”落实养老保险待遇、北海子景区规划建设等开展查档服务工作。2012年,为各单位提供《组织史》编写资料,协助文化局举办了首届民俗文化实物展览。2013年,公开查阅指南、工作流程、查阅须知等,设立专门的查阅接待室,利用电话咨询、来函答复、预约接待等服务方式为查档对象提供灵活方便的服务。至2013年,县档案馆累计接待查档人员1.6万人(次),调阅档案资料3.6万卷(册),复印了利用档案资料。
  【重点档案抢救】县馆制定《永昌县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五年规划》,积极争取中央和地方财政投入,从2006年开始分年度对馆藏重点档案进行进行抢救保护工作。2007年,裱糊“清代康熙时期到宣统时期(公元1707—1911)的档案”18卷190件。2008年,对馆藏民国时期的档案进行了裱糊、复制、装订,并将重新整理后的档案装盒保管,完成43件。2010年,对馆藏民国档案570卷进行裱糊、加固、装盒工作。2011年,对永昌旧县志进行了翻印,采用全仿古纸锦盒包装,印量2000套。
  【执法与培训】2006年至2013年,县档案局会同省市档案局、市县人大办委和政府执法部门,针对全县机关档案、企事业档案、农村档案、社区档案和民生档案的组织管理、硬件设施、业务建设及开发利用等方面进行执法专项检查共10次,提出整改意见58条,起到很好效果。
  2006年以来,县档案局结合档案业务法规,每年的普法宣传日,利用发放传单、张贴标语、编印法制专刊等方式,进行宣传。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通过制作专题片、撰写简讯等扩大宣传范围。充分利用文书档案“三集中”,社区建档、村级建档的开放阅览等机会,深入开展《档案法》和《档案管理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宣传,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县档案局编印《档案法规、制度汇编》、《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永昌县档案业务培训资料汇编》等法律法规学习材料,结合“三集中”和村级建档工作,组织档案干部进行机关档案专题的学习,并每年选派基层档案管理人员到省市档案部门参加业务培训和知识竞赛等提高档案干部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至2013年,累计编印各类宣传资料3000份,参加培训人员600人(次)。
  【设施建设】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档案事业的发展,印发《关于确定永昌县综合档案馆为政务信息公开场所暨移送政务信息文件的通知》等,对全县档案中、短期工作提出了具体安排和要求。“十一五”期间,先后投资11万元粉刷维修办公楼,改造微机室、声像档案室,制作了各类制度牌;购置密集架102组22列和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扫描仪、刻录机等,并调配了工作用车。“十二五”期间,投入专项经费更换办公楼铝合金窗户,楼顶进行了局部防水维修。购置了服务器、交换机、路由器以及桌椅、沙发、文件柜等,极大改善办公设备。在办公场所和库区架设了安全监控设备,实现档案办公外网和查阅内网分离。

知识出处

永昌年鉴 2006-2013卷

《永昌年鉴 2006-2013卷》

本年鉴记述了永昌县2006-2013年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自然等建设方面的情况。全书共设24个类目,依次为特载、大事记、县情概况、中共永昌县委员会、永昌县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永昌县人民政府、政协永昌县委员会、群众团体、政法、军事、经济管理、财税、农林水电等。

阅读

相关人物

蒋丽年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永昌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