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检监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昌年鉴 2006-2013卷》 图书
唯一号: 292020020220000049
颗粒名称: 纪检监察
分类号: D262.6
页数: 4
页码: 115-118
摘要: 本文记述了永昌县委员会纪检监察工作的具体情况,内容主要包括构建惩防体系、廉政建设责任制、廉政教育、作风建设、纠风监察、案件查处、自身建设等。
关键词: 永昌县 委员会 纪检监察

内容

【构建惩防体系】2008年以来,以落实《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为重点,县纪委对全县反腐倡廉惩防体系建设进行详细规划,并将教育、制度、监督、改革、纠风、惩处6个方面69项目标任务分解落实。通过专题学习、县电视台开设专栏、印刷写宣传标语等形式,加强学习,领会基本要求和主要任务,促进《工作规划》的贯彻落实。2009年,加强了反腐倡廉教育制度、监督制度、预防制度、惩治制度的建设。2010年,坚决查处腐败案件,严肃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认真解决涉及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突出问题。2011年,完善了纪检监察机关和公安、检察、审判、司法、审计等部门案件线索通报移送机制,完善重大案件督导督办机制和举报人、证人保护机制。2012年,制定了《永昌县全面推进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实施意见》,明确了全面推进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原则、目标要求、工作任务和方法步骤,为全县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提供了组织、制度和机制保障,修订完善教育、监督、管理、惩治制度34项,有效推进制度建设。
  【廉政建设责任制】2006年以来,按照“县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支持和参与”工作机制的要求,强化组织协调,促进全县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有效落实。全县各级党政组织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目标管理之中,层层签订逐年完善细化的责任书,与经济工作和其他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要求、同落实。每年对乡镇党委、县直部门党委(总支)进行全面考核,并严格兑现奖惩。2007年,制定《永昌县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实施细则》,有力推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2008年,制定《县纪委常委联系乡(镇)、部门制度》,通过听取汇报、深入基层查看、座谈交流等多种方式,了解和掌握全县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各项工作情况,并根据实际进行有效督导,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促进各项任务的全面落实。
  【廉政教育】把加强宣传教育作为增强党员干部拒腐防变能力的基础性工作,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每年制定《永昌县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安排意见》,对全县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开展廉政文化创建活动,加强廉政文化阵地建设。在全县党员干部中经常性开展学习党章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从政道德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反腐倡廉形势教育、党纪条规和法律法规教育。坚持新任科级领导干部任前廉政知识考试和廉政谈话制度。严格执行《党内监督条例》及“三谈两述”制度。2006年,结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推进廉政文化进机关、进社区、进家庭、进企业、进农村、进学校活动。2007年,组织党员干部收看《廉洁从政好党员》电视专题片,开展服刑人员现身说法警示教育活动,配合市纪委举办了“反腐倡廉书画展”。2008年,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反腐倡廉形势教育。征订《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简易读本》、《新编纪检监察业务教材》、《新时期领导干部反腐倡廉教程》等反腐倡廉学习教材1000余册,发放到乡镇、部门、单位,推进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2009年,在领导干部培训班开设廉政教育课程,开展专题辅导。开办“企信通”业务,向县级干部和各单位“一把手”发送廉政短信。在县委党务公开网站和县政府公众网站开设反腐倡廉专栏,开展反腐倡廉宣传和引导。在县电视台每月展播“扬正气,促和谐”专栏。2011年,结合创先争优活动,树立和宣传勤政廉政典型。征订发放《反腐倡廉10个热点问题》640本,参加中纪委举办纪念建党90周年反腐倡廉知识竞赛活动,报送答题卡500份。组织各部门参加全市纪检监察系统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及国家预防腐败局开展社会领域征文活动,征集论文25篇,有14篇入编论文集,并受到了奖励。建成省、市级廉政教育基地1个,建成廉政文化建设示范点5个。2012年,组织开展了理想信念、核心价值观教育等活动,廉政文化“六进”工作进一步深入。2013年,举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委“十项规定”及十八大精神专题培训班,组织党员干部参加“为民务实清廉”廉政法规知识竞赛活动。7月,开通县纪委官方微博,永昌纪检监察网正式运行。
  【作风建设】坚持把抓作风建设作为促进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重要途径,转变机关和干部工作作风,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2006年以来,按照“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加强对党员干部作风的监督检查,切实纠正和认真解决领导干部在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生活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发扬求真务实精神,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格控制各种名目的节庆、达标评比活动;改进会风和文风,精简会议和文件,认真执行会议、公务接待和差旅费、通讯费管理的有关规定;对搞脱离实际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弄虚作假、虚报浮夸获取荣誉和利益的,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教育领导干部牢记“两个务必”,大力提倡勤俭节约的风气,认真执行中央和省市县有关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规定,坚决制止讲排场、比阔气等不良风气。2007年,中纪委《关于严格禁止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若干规定》出台,县上制定《关于贯彻实施〈规定〉的具体意见》,狠抓《规定》的学习和贯彻落实起到很好效果。2008年,开展反腐倡廉建设民意调查和政风行风民主测评活动,根据测评结果和收集到的意见建议,督促各部门、单位进行认真整改,取得实效。并严格执行机关效能建设出台“六条禁令”。2009年,开展干部作风整顿和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在全县范围内集中组织开展干部作风整顿活动,对30个部门、行业所属的198个基层站所和窗口单位的政风行风进行民主评议。按照《甘肃省“政风行风热线”走进金昌直播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会同信访、卫生、农牧等单位对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认真梳理通报。2011年,制定《永昌县政风行风评议监督员管理办法》。对全县公安、工商等13个部门和单位进行民主评议和公开测评,征求意见建议80多条,并及时反馈,督促整改。2012年,制定《永昌县效能风暴行动实施方案》。对全县10个乡镇和53个县直部门(单位)干部职工在“五个一律”要求方面进行了检查;对全县32个行政执法单位的行政处罚、行政执法征收和行政执法许可等方面情况进行了督查。2013年,重点把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委“十项规定”作为改进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有效措施,从规范管理、重点整治、监督检查三个方面狠下决心,作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规定》、《关于廉洁自律有关问题的暂行规定》等一批制度。开展了公职人员经商办企业、领导干部个人通讯工具与单位电话捆绑使用、会员卡清理等专项治理活动;开展了部门行业乱收费、党政机关办公用房清理腾退、公务用车清查整改等专项治理活动。通过文件、电视、短信等形式及时传播相关纪律要求,开展重点督察、明察暗访,释放执纪必严的强烈信号,狠刹公款送节礼、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公车私用、婚丧嫁娶大操大办和铺张浪费等违纪之风,全县“三公”经费下降36%,会议次数减少32.1%,经费开支减少40%。
  【纠风监察】县纪委监察局坚持以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为重点,扎实推进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2006年,开展对惠农支农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对全县污染企业进行了环境排污达标检查,对水利工程、建筑工程、林业生态建设工程资金和民政专项资金、国债转贷资金等进行效能监察;对群众关注的教师选调、学生高考、“三支一扶”和进村社区人员考选等工作进行了有效监督。开展教育乱收费治理和监督,推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清理整顿公路“三乱”。2007年,开展群众反映强烈的上学难、看病贵的治理整顿工作。落实全部免除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政策和“两免一补”政策,严肃查处学校乱收费和挤占挪用截留教育经费等问题。切实整治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认真落实减轻农民负担各项政策。督促各主管(监管)部门对不正当交易行为进行自查自纠。2008年,对全县抗震救灾物资、各单位2006年至2008年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经营性土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执行情况、房地产开发拆迁补偿政策落实情况进行了监督检查。2009年以后,对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招拍挂、建设工程项目招投标、政府集中采购、新农村建设、西河灌区节水改造、退牧还草退耕还林等资金监管项目进行监督检查。集中开展公务用车、“小金库”专项治理。严格审批程序,加强经费管理,有效防止了庆典、研讨会过多过滥问题的发生。2012年,会同有关部门先后对各类重点项目和“双联”行动进展情况、效能风暴进展情况、重大安全事故、防灾减灾等重大事项进行检查。2013年,对行政事业性收费和行业经营服务性收费进行专项治理,切实解决部门行业乱收费问题,取消了18项收费项目。会同审计、工商部门对公职人员涉嫌经商办企业问题整改情况进行了督促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提醒或责令整改,确保此项工作取得实效。至2013年,纪委负责人与下级党政主要负责人谈话50人(次),诫勉谈话22人(次),领导干部报告个人重大事项150人(次),任期经济责任审计108人(次)。
  【案件查处】2006年以来,县纪委把查办案件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积极履行组织协调职责,加强与司法机关和行政执法机关协作配合,完善案件线索移送和协查机制,集中力量突破重点案件。坚持把查办案件作为有效惩治腐败的重要手段,秉公执纪,严惩腐败。拓宽案源,重视对各类案件线索的分析研究,提高线索的可查性和利用率。注重转变办案方式,采取谈话、函询、监察建议书等形式劝戒和警示干部。突出重点,着力查处影响经济发展和损害群众利益的违纪违法案件,案件查处取得了重大突破。至2013年,全县纪检监察机关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248件(次),初查核实133件,立案64件,结案64件,涉及受处分人员88人,其中给予党纪处分56人,给予政纪处分32人。
  【自身建设】全县各级纪检监察组织和纪检监察干部加强自身建设,增强学习、遵守、贯彻、维护党章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加大培训学习力度,强化组织协调职能、纪检监察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2006年,开展“做党的忠诚卫士、当群众的贴心人”主题实践活动。2007年,加强纪检监察干部的业务培训,1名班子成员参加中纪委培训班的学习,26名县乡纪检干部参加了全市纪检监察干部培训班的学习。开展反腐倡廉理论与实践问题的调查研究,先后组织撰写调研报告6篇。2008年,开展“访民意、听民声、理思路、促发展”主题调研活动。修定完善岗位职责、工作程序等13项内部管理制度。2009年,开展向王瑛等优秀纪检监察干部学习和学习型机关建设活动,促进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和工作水平的提高。2010年,开展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大讨论、大调研,从政治纪律、工作纪律、办案纪律、保密纪律和廉政纪律等方面,落实了“五严守、五禁止”的纪律要求。2011年,结合换届工作,对县乡纪委班子从年龄和专业知识方面进一步优化。2012年,制定《加强乡镇纪检组织建设的意见》,全县10个乡镇纪委成立,各增设乡镇纪委副书记兼监察室主任编制1名,配备专职工作人员20名。2013年,组织25名县乡纪委干部参加全市纪检监察办案人员执纪执法业务考试;举办全县纪检监察干部政治理论和业务培训班1期,培训干部84名。

知识出处

永昌年鉴 2006-2013卷

《永昌年鉴 2006-2013卷》

本年鉴记述了永昌县2006-2013年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自然等建设方面的情况。全书共设24个类目,依次为特载、大事记、县情概况、中共永昌县委员会、永昌县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永昌县人民政府、政协永昌县委员会、群众团体、政法、军事、经济管理、财税、农林水电等。

阅读

相关人物

勾春玲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永昌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