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昌年鉴 2006-2013卷》 图书
唯一号: 292020020220000034
颗粒名称: 自然资源
分类号: F062.1
页数: 2
页码: 101-102
摘要: 本文记述了永昌县土地资源、风能资源、森林资源经济开发价值的具体内容介绍。
关键词: 永昌县 概况 自然资源

内容

土地资源:永昌县土地总面积1115.89万亩。其中农用地477.52万亩,建设用地19.75万亩,未利用地618.58万亩,土地利用率44.57%。矿产资源:县境内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的矿种有5大类19个矿种。其中黑色金属有铁、锰等矿种;有色金属有铜、镍、铅、锌、锑等矿种;非金属有萤石、石灰石、白云石、花岗石、硅石、长石、耐火粘土、砖瓦粘土、建筑用砂、铁路基石等矿种;能源矿产有煤炭;水汽矿产有矿泉水。探明储量的矿种6个,即铁储量2057.3万吨、萤石储量83.5万吨、石灰石储量7594.1万吨、煤炭储量4195.8万吨、白云石储量36635.55万吨、花岗石储量1264万吨。矿产地18处,潜在经济价值达143亿元。能源资源:永昌属多日照区,2006年至2013年全县年均日照时数达3036小时,光资源利用条件优越。风能资源储量丰富,居全省前列。有光能、风能发电5家,火力发电1家,中小水利发电站18座,总装机容量6.585万千瓦,年发电量2.93亿千瓦时,占全县总用电量的约80%。水利资源:永昌县境内地表水资源主要有石羊河流域东大河和西大河两条河流,均发源于祁连山主峰冷龙岭北坡,靠大气降水、冰雪融水和基岩裂隙水补给。此外,还有马营沟、河沟等18条小沟小河。全县水资源可利用多年平均总量5.2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多年平均量4.37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0.371亿立方米,重复利用量0.46亿立方米。有中小型水库5座,总库容21619万立方米。森林资源:全县各种林地资源面积189.16万亩。其中天然林面积172.7万亩,人工林面积16.46万亩。森林资源从南到北有寒温带(祁连山区)天然云杉、祁连圆柏、沙地柏组成的针叶林与高山柳、金银露梅、鬼箭锦鸡儿、鲜黄小檗等组成的天然阔叶灌木林;再到北部荒漠带的珍珠、红砂、盐爪爪、霸王、白刺、唐古特白刺等原生态沙生灌木组成的天然沙生灌木林。由东向西是由走廊绿洲点、线、片相配套的人工生态群落网络森林资源过渡到冷龙岭的甘肃锦鸡儿分布带。祁连山、大黄山褶皱带森林资源与走廊绿洲人工林及北部荒漠化天然沙生灌木林,涵盖了全县森林资源分布的总体框架,在许多地区形成垂直分布带。动植物资源:境内有各类野生动物220余种,其中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雪豹、金雕、白肩雕、玉带海雕、白尾海雕、胡兀鹫等;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麝、岩羊、黄羊等20余种;属国家三级保护动物有狍子、狐狸、旱獭等8种。境内有乔灌木,草药和食用植物及牧草等各类野生植物290多种。其中有名贵中药材秦艽、麻黄、大黄、锁阳、雪莲、甘草、羌活、党参等30余种,食用类植物有发菜、蘑菇、地卷皮、沙葱等10余种,主要树木有云杉、松、柏、柳、榆、槐、杨、沙枣等,果木有梨、苹果、桃、李、杏、葡萄等,具有经济开发价值。

知识出处

永昌年鉴 2006-2013卷

《永昌年鉴 2006-2013卷》

本年鉴记述了永昌县2006-2013年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自然等建设方面的情况。全书共设24个类目,依次为特载、大事记、县情概况、中共永昌县委员会、永昌县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永昌县人民政府、政协永昌县委员会、群众团体、政法、军事、经济管理、财税、农林水电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永昌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