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民国时期的兵役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安西县军事志》 图书
唯一号: 291920020220001575
颗粒名称: 第二章 民国时期的兵役
分类号: E265
页数: 3
页码: 194-196
摘要: 民国时期,地处西北边陲的安西,政治黑暗,军阀混战,无数穷家子弟无疑是盘踞在河西各地马家军补充兵员的对象。当时兵员来源主要是收编、征集、强征和抽签。
关键词: 兵役制度 民国兵役

内容

民国时期,地处西北边陲的安西,政治黑暗,军阀混战,无数穷家子弟无疑是盘踞在河西各地马家军补充兵员的对象。当时兵员来源主要是收编、征集、强征和抽签。
  第一节收编辛亥革命结束了满清统治。1912年元月,甘肃宣布“承认共和政体”,进入中华民国时期。其时,驻扎安西的清军巡防马队悉数被国民政府收编, 摇身一变,成为民国的武装力量。
  第二节征兵1925年,冯玉祥部入甘后,兵不衍用,开始大规模地扩大军队,大肆征丁,称为募兵。安西因民生清苦,部分青壮年应募,“当兵吃粮”。
  1933年,国民政府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兵役法》,用以征兵补充兵员,并规定于1936年3月1日起施行,但该《兵役法》施行条例的制定和实施准备工作拖的时间长,直到抗日战争开始后,才正式实施。
  《兵役法》规定,兵役分为常备兵役和国民兵役两种。男子年满18岁至45岁,均有服兵役的义务,其中20岁至40岁者服常备兵役,其余服国民兵役。常备兵役分现役、正役、续役3种。20岁至25岁体检合格者服现役,役期3年,期满退伍为正役;正役期6年,期满后再转为续役;年满40岁转为国民兵;年满45岁退役。如发生全国性战争,服现役年龄扩大为18岁至35岁;35岁至45岁服补役。征兵由各县兵役科负责执行,按照省军政部分配的名额, 参照各县人口,确定征集名额,有时一年征一次,有时征两次,半农牧区和牧区人口稀少,可以马代丁。按照兵役法规定,凡当兵者,服役期满后,应“归休故里”,但自抗战初征兵至抗战胜利,8年间安西士兵除牺牲外,绝大部分未能复员,抗战胜利后被驱赶到各个战场打内战。1942年,国民政府监察院院长于右任巡视河西,看到安西等地人口稀少,民生凋敝,提请中央政府批准,安西应征兵额抵交马匹,规定1马抵2丁。
  第三节抓壮丁由于征兵数额逐年加大,到1935年后,《兵役法》所规定的征集条件基本废止。为了完成征兵任务,拉兵、抓兵、强迫当兵的现象十分普遍,乡、村、保甲借机欺压鱼肉人民,“抓壮丁”成为国民党政府最遭人民反抗的苛政。当时,当地流传民谣说“两块银元二尺布,老婆交给保队副”、“生儿是老蒋的,挣钱是保长的,打粮是地主的”,生动地反映了劳动人民遭受的苦难。有钱有势的以钱赎兵、掏钱买兵、贿赂躲兵,无钱的只有以身服役。有的无业游民为了生活,便自卖当兵,到部队不久伺机逃跑,再度自卖当兵。1936年至1937年间,“马家军”为狙击红军西进,除大肆抓兵扩充自己实力外,还强抓壮丁组建民团,集中训练和役使,以致一时路断人稀,人人自危,百业俱废。
  第四节抽签由于国民政府黑暗统治,战事连年,军阀各据一方,士兵从军后受到残酷压迫,从而导致众多的穷苦农民为逃避当兵,断其指、残其身。为了完成征兵任务,各地采取抽签的方法强行征兵。即家中如有兄弟二人以上者,准要去一人当兵,中签者当兵。服役年龄不受限制,年青的20岁左右,年岁大的四、五十岁也有。这种不合民意的强行征集状况,致使兵员逃亡现象不断发生。军心涣散、战斗力甚微,是国民党军队最终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第四篇兵役工作第五节红军、八路军、人民解放军的志愿兵役制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中国工农红军、八路军、人民解放军,实行的是志愿兵役制,这是由当时的客观形势所决定的。当时广大革命志士,为了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复兴、人民的解放,自觉自愿地投身到革命军队中来,进行长期斗争。
  土地革命时期,红军的兵员补充一般采用由赤卫队、区赤卫大队、县赤卫总队、地方红军直至正规红军这样一套逐步升级的办法进行。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广大工农群众自觉自愿地参加人民军队,参加民兵组织。参军参战的人,不计物质报酬,不顾个人得失,为民族的利益和自身的解放而英勇战斗。

知识出处

安西县军事志

《安西县军事志》

安西,地处甘肃西北,东屏玉门,西邻敦煌,南望祁连,北依大漠,地扼甘新,物产丰阜。早在四千多年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西汉时就设有行政建置。南北有祁连山、马鬃山群山环绕,滔滔的疏勒河中流西去,潺潺的榆林河向北蜿蜒,众多绿洲东西分布,山蕴金银铜铁,地产粮棉瓜果,自古即为中央政府控扼甘新之锁钥,经略西域之基地,丝绸之路之重镇,故而也是历代兵家必争之战略要地。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伴随着人类的涉足繁衍,军事活动贯穿古今,干戈频仍,烽火不息,少数民族豪强争草逐水,相互攻杀争斗;历代中央王朝拓土开边,大举征战,各族人民保家卫国,浴血疆场,乃至红军西路军悲歌西进,马家军横行暴虐,军事活动几成历史发展的主线,直至1949年和平解放,这里的人民才得以休养生息,安居乐业。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