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 文物普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瓜州县志文化志》 图书
唯一号: 291920020220001139
颗粒名称: 第八节 文物普查
分类号: K85
页数: 2
页码: 118-119
摘要: 新中国成立以来,安西县共进行二次全县文物普查。现有文物点334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7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0个,县级110个。第一次:1972年;第二次:1985年3月——1987年12月。
关键词: 文物普查 文物保护

内容

新中国成立以来,安西县共进行二次全县文物普查。现有文物点334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7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0个,县级110个。第一次:1972年;第二次:1985年3月——1987年12月。
  1987年进行的第二次全县文物普查,历时191天,行程20000多公里,调查9乡3镇279个生产队,走访干部群众1687人,新发现文物240处,有重大价值的发现78处,复查原已发现的文物30处,采集文物标本386件 (块),征集民间文物217件,受教育人数达41780人次。普查队由王化民任队长,张淳、李春元任副队长,文化馆李宏伟、王俊英及公安局、各乡镇文化站长参与。肃北蒙古族自治县提供了“镇江”牌吉普车,与安西方面共同组成联合普查队,普查人员以吉普车、雇用拖拉机、骑自行车为交通工具,对两县的野外文物进行普查。利用讲解、标语、广播、电影、幻灯到中、小学和村组宣讲,很好的宣传了《文物保护法》。

知识出处

瓜州县志文化志

《瓜州县志文化志》

《瓜州县志•文化志》4000多年的案宗,无处不透射着悠久的历史文化遗韵,无处不闪现着社会发展的文化睿智。在这神奇的土地上,一代一代瓜州人在战乱不断、兽畜迁徙、河流改道、朝代更替的历史长河中,繁衍生息,生产劳动,留下了许许多多令人叹为观止的历史文化遗产。古道辙迹,关隘要塞,长城烽燧,陡崖石刻,青灯画影,洞窟题记,地下古墓,瀚海景观,乡风民俗,传说故事,红色遗踪等一大批享誉世界的文化遗存与独特的自然景观相映衬,构成了绚丽多彩的历史画卷。岁序更替,斗转星移,而今14万新时代的瓜州儿女正在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创造着多民族,个性化,充满朝气和活力的时代文化。

阅读

相关地名

安西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