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县农田水利工程喷灌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徽县文史资料选编》
唯一号: 291834020220000005
专题名称: 徽县农田水利工程喷灌
文件路径: 2918/01/object/PDF/291810020220000003/001
起始页: 0323.pdf
专题类型: 其他

专题描述

喷灌七十年代中期以后,开始配发移动式柴油喷灌机组,由两人抬着搬动发展到架子车拉运转移。喷灌机组机动灵活,适用性强,搬动方便。只要有水源,不论是山地、川地,地面平整与否,都可使用,在抗旱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很受群众欢迎。为了使提灌工程尽快发挥效益、解决山地灌溉问题,1976年县上决定在银杏宋沟搞喷灌试点。引塘坝水,在盘山渠侧旁修压力池,埋设压力管道,安装喷头等喷灌设备,利用地形落差产生的压力,建成半固定式自压喷灌进行灌溉。在全县推广后,很快建成半固定自压式喷灌13处,埋设压力管道2100m建成压力池74个,喷灌面积1.05万亩。1979年,甘肃省水利厅主持在徽县召开全省喷灌现场会,听取徽,县水电局介绍经验,得到与会同志的好评。此后,省水利厅直接下拨4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徽县喷灌建设。到1982年,共建成半固定自压喷灌34处,埋设压力管道3890m,建压力池120个,发展喷灌面积22680亩。当时出现的问题是因地形落差影响,压力变化大,而适应不同压力的喷头类型少,因此喷灌效果不很理想。1978年,在天水地区水电处支持下,用钢材(计划指标)从成都换取购买模具,筹建水泥制品厂,生产电杆和喷灌用砼管。1985年,徽县水泥制品厂更名为徽县水电局电力修造厂。

知识出处

徽县文史资料选编

《徽县文史资料选编》

《徽县文史资料选编(第二辑)》是记史之书,载实之书,资料之书,全书分“彩插”“大事记”“机构沿革”“文史资料”等四个栏目,共收录文史作品约146篇。这些作品选自政协文史研究员、爱好文史事业的业余作者的作品。全书56万多字,内容丰富,分量厚重,文字精美,很有品位。《徽县文史资料选编(第二辑)》所收入的作品既有文化品位,又有史料韵味,既是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经历的“三亲”资料,又能起到传承文化、探究历史、启迪现实的作用。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