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宁之战

知识类型: 事件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南宋经略陇蜀与吴玠吴磷史事研究》
唯一号: 291832020220003869
事件名称: 晋宁之战
文件路径: 2918/01/object/PDF/291810020220000013/001
起始页: 0146.pdf
事件类型: 军事事件
发生地点: 晋宁

事件描述

“靖康之变”徽、钦二宗被掳。高宗建炎二年(1128),金兵西路完颜宗翰的部将娄室相继攻破延安府、绥德、青涧,时“环河东皆已陷,独晋宁屹然孤墉”,岚石路安抚使、知晋宁军徐徽言以死固守。徐徽言,字彦猷,衢州西安(浙江衢州)人,宋元符三年(1100)武进士。建炎三年(1129)三月,围困五月的晋宁因城中乏水而破,徐徽言俘而不屈,英勇就义。《宋史》卷四四七《徐徽言传》对守城经历载录尤为简略。⑥而王明清《挥麈录·三录》卷二载录较为详细: 有晋宁知军徐徽言,敌骑攻城极力,士散走,徽言奋臂疾呼,独用弓矢斧钺尽杀先登者,众见知军如此,气乃复振,敌亦稍却。后为监门官宣替舍人石赟开门纵敌已入,知不可奈何,遂置妻妾儿女于空室中,积薪自焚,且仗剑坐厅..⑦ 高英是晋宁之战的参与者和见证人,其部“绛帛束甲”·标识明显,徐徽言目睹高英射杀攻城金兵,并问其姓名,以功借补成忠郎(武阶四十九阶)。《高英墓志》云: 敌人围城,公代使臣押兵接战,用绛帛束甲,以自标识,虏众辇攻具直造城下,守堞者惧,公挟劲弓,发三矢,毙三人,虏遂溃去。岚石路安抚使、知晋宁□□□□路军马徐徽言目睹勇锐,因召绛帛束甲者来前问公姓名,既慰抚之,录前后寄六资功,以河东经制司空名官扎,自都虞候借补成忠郎,差□□□□河东诸郡多陷虏,晋宁军弓箭手指挥使郭龄、市民韩知常谋叛献城,城失守。 很显然,《挥麈录》是将高英“劲弓射虏 ”战功一并记录在徐徽言名下。再者,《挥塵录》以为晋宁城不攻而破的原因是“监门官宣替舍人石赟开门纵敌”所致,而《高英墓志》则说“晋宁军弓箭手指挥使郭龄、市民韩知常谋叛献城”。可见当时谋判者,除监门官石赟外,还有弓箭手指挥使郭龄、市民韩知常等。墓志第三行“从统领军 ”下残泐 7字,此“统领军 ”或即 “太原府路兵马都监、岚石路统领军马孙昂 ”①。

知识出处

南宋经略陇蜀与吴玠吴磷史事研究

《南宋经略陇蜀与吴玠吴磷史事研究》

本书分为上编 南宋经略陇蜀研究 和下编 吴玠吴磷史事研究,收录了《南宋川陕防线的粮草问题》《论吴氏抗金的战略意义》《论 吴 家 军 在 陇 蜀 的 作 为 与 贡 献》《仙 人 关 之 战 及 其 战 法 与 特 点》《从军事地理角度看仙人关战役的意义》等文章。

阅读

重要人物

高英
相关

相关地名

晋宁
发生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