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锐青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徽县文史资料选编》
唯一号: 291830020220000047
人物姓名: 王锐青
文件路径: 2918/01/object/PDF/291810020220000003/001
起始页: 0396.pdf
性别:
出生年: 1912年
籍贯: 甘肃省武都县蒲池乡孟家村
民族: 汉族

传略

王锐青,男,汉族,1912年生,甘肃省武都县蒲池乡孟家村人。1929年,王锐青在四川岷江大学读书期间,与一些进步人士常接触,深受革命思想的影响,接受了马列主义观点。1931年,他转入成都大学,加入了该校进步团体“中华革命党”,反对日军侵战东北三省和蒋介石不抵抗政策,后遭特务的盯随,处境困难,即于1932年回家。 回家后,王锐青在武都实验小学任校长,兼办《启明周报》,任社长等职。担任校长期间,他经常向教师和高年级学生讲述革命理论,渗透马列主义观点,给图书室订购先进刊物和进步书籍,供师生阅读。《启明周报》办刊指导思想明确,褒贬立场鲜明,毫不隐瞒观点,特别对“日侵华、蒋不抵抗”进行了揭示,引起国民党政府中反动人物的关注,他又一次处于困境。 1936年,王锐青考入甘肃省合作委员会训练班学习,经人介绍,他与八路军驻兰办事处的彭加伦、伍修权接触、相识,受到党组织的帮助和教育。1937年底训练结束,他被派到徽县,担任农贷处的指导员。临行,伍修权等人座谈送行,暗示他要宣传抗日救国的主张和揭露蒋介石不抗日的罪行。王锐青肩负双重任务来到徽县,看到人民惨遭匪祸灾荒、苛捐杂税、高利贷盘剥非常严重,巨富奸商们春贷十元款,夏收二十元;春借一斗粮,夏收斗半,致使很多农民破产逃荒。乡下有首民谣:“债主比狼凶,张口吃穷人;不种一粒粟,仓满库存银。”王锐青看到农村的破败惨景,听到群众的痛苦声音,心中非常着急,即在城镇鼓励商贾开门营业,提倡货运流通,合理纳税,价格公平,不准囤积居奇、假货充真、危害人民。在农村创办信用合作社,抵制高利贷对农民的重利盘剥。信用社春借10元,年底还12元,鼓励逃荒在外的农民回家,免息贷给安家费,将被土豪劣绅诬谄的人经查后释放回家,朝夕不懈,走乡访村为农民办事。

知识出处

徽县文史资料选编

《徽县文史资料选编》

《徽县文史资料选编(第二辑)》是记史之书,载实之书,资料之书,全书分“彩插”“大事记”“机构沿革”“文史资料”等四个栏目,共收录文史作品约146篇。这些作品选自政协文史研究员、爱好文史事业的业余作者的作品。全书56万多字,内容丰富,分量厚重,文字精美,很有品位。《徽县文史资料选编(第二辑)》所收入的作品既有文化品位,又有史料韵味,既是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经历的“三亲”资料,又能起到传承文化、探究历史、启迪现实的作用。

阅读

相关专题

校长
职位
社长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