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修徽州文庙学宫碑记

知识类型: 图表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图说徽县茶马古道》 图书
唯一号: 291821020220000621
图表名称: 重修徽州文庙学宫碑记
起始页: 0163.pdf
结束页: 0164.pdf
图表类型: 照片
分类号: K877.42
关键词: 徽州 文庙 碑记

内容

朝廷法古为治,学校之设,遍于海宇。然而教化之行,人材之出,不能以皆盛此。盖系之司,作兴之责者何如耳?作兴得其人,虽僻陋之域,可使为文明之邦。昔之人若文翁者守蜀,蜀地僻陋有蛮夷风。文翁遣其民就学京师,又修起学宫于成都,招其子弟为学宫子弟,亲饬励之。由是蜀地大化比齐鲁,此可见已。徽去长安西踰千里,即汉河池县地,屡为羌戎所居,其士风文化比之长安近地且有不逮,况四方之郡邑之盛者乎?故学宫宣圣庙虽建自国初,而迫狭芜陋,不称规矩,士大夫咸病之。郏县刘君济来知州事,谒庙之顷,即有作兴之意。学宫后有山曰“钟楼”,去明伦堂稍远,于是先即山巅建御书阁,山之前明伦堂后建讲堂,堂之前为诸生舍,十有二楹,以联属山脉。既又取材于山,取瓦甓于陶,取羡余之财于官、于士民之愿助者,遂即明伦堂旧基稍西建堂,堂之前建大成殿,殿之前建东西二庑,戟与魁星二门,以至学斋、舍、厨、库、仓、庾、门、垣之属悉易旧以新,焕然宏丽。经始于成化丁未冬,落成于宏治改元秋。一举事而使神明之奠享有严,师生之瞻依得所,此固能急有司之先务矣。而刘君起家河南,乡荐优等,平居事亲以孝称,亲终庐于墓三年,有紫芝之应,朝廷旌表其门闾,可谓学行兼备矣。以此作兴,倡导诸生则于急先务之中,又谓得其本焉。夫学所以明道也,道之讲明,虽有待于圣贤之遗言遗训,而其根源则具于人之一心。天之付畀,人人均齐,道固无往而不在焉。况我皇明之制,凡学校无间,偏州下邑皆有通儒之除授,经籍之颁赐,其所以讲明造就之者又非汉初比。今刘君于徽之诸生作兴,倡导以言以身,诚无怠于初心。吾知徽之士风文化自是将丕振大行,而人材之出彬彬甚盛矣。岂但如文翁之于蜀而已哉!刘君于余为乡人,天子新即位,入贺京师,过余道其事,求为记。余重其人,且政能知先务,故乐为之书。然是役也,其一时僚属有协相之力者,若判官刘俊、吏目陈大伦,亦不可泯泯无闻。乃并书于后,以告徽之人,及继此而仕者,使有考焉。

知识出处

图说徽县茶马古道

《图说徽县茶马古道》

出版者:中国摄影出版社

本书以徽县境内的遗存为主,选编了栈道遗存、摩崖碑刻、洞窟寺院、古树名木、古民居、相关文物、山水风光、创作了茶马古道美术作品等,以路线为序,按照从南到北、从西到东的顺序编排,对重要路线和节点进行介绍、对重要的摩崖碑刻文字逐一辨认、标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