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调停驿碑记

知识类型: 图表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图说徽县茶马古道》 图书
唯一号: 291821020220000620
图表名称: 徽州调停驿碑记
起始页: 0161.pdf
结束页: 0162.pdf
图表类型: 照片
分类号: K877.42
关键词: 徽州 碑记 碑刻

内容

“徽州调停驿站碑记”现保存于徽县文化馆内,通高1.34、宽0.66、厚0.19米。碑阳,为明崇祯二年(1629)年八月刻“申革市民碑”;碑阴,即“徽州调停驿站碑记”,是时隔22年的清顺治八年(1651年)所镌刻,额题篆书“徽州调停驿站碑记”尾题“大清顺治八年正月吉日”。碑记清初巩昌府徽州“调停站法”事宜的大致过程,其文字反映出清初顺治时期徽州地区官府对“茶马贸易”的邮驿、递铺管理的重视性,也正好印证了清初在陕、甘二省置茶马御史专管其事,又有巡按御史每年对此进行监察考核,监督管理茶马事宜的史实。 徽州调亭驿碑记 巩昌府徽州为调停站法,以苏驿苦,以救民生事。照得驿站之设,以通邮符,以重皇华,俾行役劳人有□步之逸,军机捷报有星驰之便,恩至渥浤甚善也。近年以来地方多事,差骑旁午,最为难友。况州城之设,僻在万山,途路蹄阻,林莽纡回。西上成县仅九十里,即为近差;东送两当无站,直抵风州为路二百里;北送秦州三百余里;南下略阳二百里。寸步是石,到处皆山。其上则如登天;其下则如坠井。一差往回,动辄七、八日。其在上差使客悯念地残驿苦,无不侧隐为心,恤马爱卒者;有□猴冠虎翼之徒,一见驿卒便使威风,怒骂不巳,锁扣随之,鞭□已重,刀背继之。迨受苦不过,逃匿躲避,仍复怒吼到堂,辱宫殿吏,无所不至。及马骡牵到,不曰鞍屉不整,则曰羸瘦不堪。刁蹬需索,必饱所欲。始去夫,亦有□站银填此无厌需索。在昔丰足已云难继,况州城残破以后,民俱避居山寨,城市委为草莽。无岁不有贼兵,无处不经残毁。凡有养牛喂驴者即称富家,其视骡马如同麟豸之难求。自本州到任,查得残落马骡驴只为数不满五六匹头,亦俱脊破蹄穿,前跛后躞,毫不堪用。续阅阖州士民公同酌议,每里各买马或骡一匹头,共买马骡一十八匹头。入站走递,其料豆及马夫工食在于原额站银内易买支给,马草各堡输纳。官养吏应已经申详,守、巡两道批准如议行缴,前官沉阁未行。该本州查阅前卷再四酌议,除原先在驿马骡并跛践驴头变价,买补找足一十二匹头,仍照前议每里买备马骡共一十八头外,有存余银两不时添补,另买副裕马骡以防倒敝。又查本州自五年闰四月十二日到任起,与阖州乡耆悉心筹划,欲照本州昔在晋中官养官应之法,相与讲求料理,月余而论始定,马骡方始买补完足。然后细查本州额站银八百两,通盘打算每一马骡日食料豆三升,三十匹头合支九斗,每十日合支九石,每一百日合支九十石,岁计用豆三百余石。每年正月起,先行酌派菀豆一百石,六月起再派菀豆一百石,至十月间再为打算。照不敷豆数另派交兵房待支。每斗俱照时估坐算,正项站银卖销。喂养马骡各里仍招喂马夫一名,除给正项工食外仍另帮米面些须,无使枵腹走递,俾应募者乐于赴。后又虑骡马众多,不得里甲的当人户着心看守,喂养料豆妨有勉减,水草恐不依时。今议上五甲每甲公议一人,仍择义民一人,以总其事。照管十日,交付下五甲。照管十日一甲止,搨二日一里止,搨二十日便已了结一年苦差。又恐距远里分一时传唤不到,于轮应完日酌定义民小头后,照里先令原差传唤到州,投递认保分给小牌,各于接管先一日至州投认轮换,下里亦然。其马草照挨轮里甲随带贴补借用。至于过差使客,凡有索难及按、茶两院,道、府按临大差,本州悉自出站银以应之,不令重苦吾民。至残里监滥甲穷民,又特出站银令义官存备支用,以完十日之事,决不令其胡乱扳扯。每年俱于六月十五日为始,遇闰挨该五月十五日为始,再闰亦然。本州为此一事调停区划,心血尽呕,仍恐与土宜民情未能浚契,今行巳三年,阖州士民称便,欲勒之石以垂永久。余他无言,亦止备举前事,而撮其要者有如此云。 奉直大夫知徽州事三韩古榆郡杨三辰。 (其他人员姓名略) 大清顺治八年正月吉日。

知识出处

图说徽县茶马古道

《图说徽县茶马古道》

出版者:中国摄影出版社

本书以徽县境内的遗存为主,选编了栈道遗存、摩崖碑刻、洞窟寺院、古树名木、古民居、相关文物、山水风光、创作了茶马古道美术作品等,以路线为序,按照从南到北、从西到东的顺序编排,对重要路线和节点进行介绍、对重要的摩崖碑刻文字逐一辨认、标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