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电源建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徽县电力志》 图书
唯一号: 291820020220001504
颗粒名称: 第一节 电源建设
分类号: TM727
页数: 5
页码: 64-68
摘要: 本节记述了徽县电力电源建设的发展情况,其中包括了小火电站、柴油发电机组、小水电站等。
关键词: 徽县 电力网 电源建设

内容

一、小火电站
  1952年,徽县私营“天生”面粉厂安装一台1.2千瓦发电机,以木炭蒸汽机为动力发电,年发电量0.25万千瓦时,供本厂生产照明用电。1954年又改用一台三千瓦交流机发电。
  1971年5月1日,小河铁厂安装1000千瓦汽轮机组发电,1972年1月开始向县城及城关、水阳、大河店部分村庄送电。
  二、柴油发电机组
  1961年秋,县农机厂安装一台54马力柴油机组发电,供本厂生产和城区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照明使用。1962年秋,又增加一台90马力柴油发电机组发电。1965年发电机组增至三台,总装机容量244马力。
  1970年4月,小河铁厂安装投运一台270千瓦柴油机组发电,供厂区生产生活用电。
  1972年1月,在泥阳公社李磨村安装投运400马力柴油发电机组,供井灌区用电。同期,省“五七”干校安装的54马力柴油发电机组、县陇南春酒厂安装的30马力柴油发电机组、核工业213大队安装的三台柴油发电机组,均先后投入使用。随后还有县综合厂70马力柴油发电机组,泥阳丝绸厂和伏家镇、泥阳、江洛、麻沿河、游龙川、高桥等公社农机厂的柴油发电机组相继投入使用。
  1973年底,全县小火电站和柴油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为1498.5千瓦,年发电51.2万千瓦时。
  三、小水电站
  1956年,为实现“点灯不用油”的目标,副县长丁用章率领县农业水利参观团赴四川学习考察后,在县城西河刘家磨修建水力发电站。1957年9月8日竣工发电,装机容量12.5千瓦,供县委、政府、邮电局、县中学照明用电。由于水量不足,在上游500米处修建蓄水池,白天蓄水,夜间发电。当年11月,因水毁停机。
  1957年4月,县政府在胡家河修建水电站,配有84千瓦水轮发电机及50千伏安升压器各一台,从县城至胡家河架设6.6千伏10号紫铜线路10公里,在城内西街、南街装30、20千伏安配变各一台。1958年2月向县城送电,同年10月因洪水冲毁而停机。
  1959年1月,县政府投资16.5万元,在胡家河引水渠首修一拦河坝蓄水发电,7月12日又被洪水冲毁停机。
  1968年初,将胡家河电站机房由原地迁至下游三公里处的石榴树庄,增加了压力池和400米渠道,5月1日再次向县城送电。终因投资过小,电站又遭洪水摧毁,1968年8月再次停机。
  1966年后,各乡镇相继在伏家镇、永宁、高桥、麻沿河等河畔陆续建起小水电站。1971年8月,永宁岳王水电站竣工发电。该工程国家投资28.19万元,投劳16万工日,使用水泥369吨,钢材九吨,木材23立方米,开挖土石方17万立方米,修渠道1.8公里,其中隧道110米。发电机组容量124千瓦,架设6千伏配电线路三公里,供公社机关和岳王、永街、郭坪三个大队用电。1973年5月,太白引高桥河水建成小水电站竣工发电。其水流量0.5立方米/秒,落差20米,工程投资六万元,开挖引水渠道2200米,安装50千瓦发电机组一台,架设6千伏配电线路三公里,供太白、徐沟、郭台三个大队和公社机关用电。1973年底,全县有小水电站14处,总装机容量318.5千瓦,年发电29.5万千瓦时,解决了15个村740户农民用电问题。1976年,胡广引麻沿河、苏河水修建水电站竣工发电。其水流量0.5立方米/秒,落差11.5米,渠长400米,其中隧道170米,装配50千瓦发电机组一台,架设6千伏配电线路2000米。该工程投资7.5万元,投劳5000个,供胡广大队五个生产队用电。1982年维修投资2.5万元,续修排洪沟三处72米,砌护坡42米,防洪河堤30米。1974年网电普及后,小水电站相继停机。2002年底,徽县仅有严坪村东沟峡三台小型水轮发电机发电,总装机4.5千瓦,供东沟峡10户村民生活用电。

知识出处

徽县电力志

《徽县电力志》

出版者:陕西人民出版社

本书分10章44节,外加概述、大事记和附录共20余万字。其表现手法为序、述、记、志、传、图、表、录、照片等多种体裁并用,结构合理,详略得当。内容包括机构沿革、电力网建设和管理、多种经营、职工队伍和文化生活、党群组织和人物等诸方面,从机构横向和历史的纵向,对徽县电力事业进行了多方位的系统介绍。通过文字和照片,可以清晰地看出半个多世纪以来徽县电力方面所发生的一切,同时也可以看到聪明睿智、吃苦耐劳的电力人在徽县这块热土上传播光明的业绩。

阅读

相关地名

徽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