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南徽县图书馆
陇南徽县图书馆
机构用户
陇南徽县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二节 当代作品选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金徽酒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291820020220001476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当代作品选
分类号:
I227;I227.4;I269;I269.7;I235.2
页数:
45
页码:
463-507
摘要:
本文记述了徽县当代作品选的情况。其中包括诗词、赋、楹联、论文、电视剧本等。
关键词:
金徽酒
当代
作品
内容
一、诗词
颂陇南春 王天一
青山绿水自多情,麦秀粮丰遍地盈。
为有嘉陵甘露滴,喜闻伏镇陇南春。
一泓澄澈醅佳酿,三盏酩酊醉友朋。
若使杜陵今尚在,一尝一醉一销魂。
咏陇南春酒 王秉祥
陇山陇水育群贤,锦绣葱茏分外妍。
更喜人人夸陇酒,一年夺得两杯还。
题咏陇南春 林家英
陇山陇水陇南春,玉碗玉杯玉为魂。
明月清风歌一阙,香飘万里品真醇。
长相思·陇南情思 林家英
山青青,水青青,万卷丹青谁染成? 神工造化惊。
听莺声,听松声,天宝物华意气生。峰高自可登。
咏陇南春佳酿 马牧
曾夸吞酒可干川,自信平生少醉颜。
今日陇南春盏下,三年不醒亦欣然!
陇南吟 秦时暐
少陵西行山间宿,汲得神泉海样深。
美酒千巡能醉客,高歌一曲陇南春。
浣溪沙·陇南春晓 袁第锐
草绿嘉陵唤子规,陇南春晓梦初回。眼前无处不芳菲。
几许清香穿绮户,一双粉蝶过蔷薇,隔篱翁媪捧金徽。
至陇南春酒厂 孙其芳
神泉美酒陇南春,醉倒蓬莱岛上人。
若得诗思流如注,杯中勿却稻香醇。
徽县旅游欣咏 陆开华
揽胜河池观吴山,嘉陵处处弄笙弦。
名诗曾叹青泥岭,铁马犹鸣古虞关。
银杏川里桑稻早,泥阳道上丝绸妍。
更喜陇南春色好,栗亭酣醉舞翩跹。
伏镇 陈剑虹
小镇临曲水,雨过草木新。
远山浓作黛,岸柳媚依人。
前村近在望,巨盘陈细鳞。
醇醪香十里,来醉陇南春。
尝酒吟 黄汉卿
白头东道忒天真,十样醇醪待客人。
佳酿不知何最美? 酒家笑指陇南春。
菩萨蛮·陇南春 霍松林
当年李白还乡井,三杯醉卧青泥岭
海眼出神泉,芳醪自古传。
山河新换彩,人物何英伟!
歌颂陇南春,诗情共酒醇。
金徽吟 应中逸
陇原海眼串神泉,上等香醇飨谪仙。
佳话太真传艳迹,酿成元白醉歌娴。
金徽酒 姚文仓
高山流水彩云飞,千家万户饮金徽。
仙酒神品能醉客,游人三杯即忘归。
吴晋卿·仙人关·酒 乔先之
靖康劫难失依归,忠义长思奋国威。
瓜渡楼船桴雨震,仙关铁骑矢云飞。
曾闻影像惊军走,又见空坛破敌围!
净洗金盔饮徽酒,谐音美酒号金徽。
陇南春 黄英
陇南春,陇南春,香飘十里最醉人。
稻田飞白鹭,橘圃啭鸣禽。
霞红高粱熟,海眼河通神。
酿成美酒誉寰尘。
青泥岭下醉李白,仙人关前助吴璘。
举杯遥祝天边月,两岸同心大业成。
饮陇南春感赋 杨植林
春晖暖意驱严冬,停看中华舞巨龙。
卓越当凭腾飞力,催人又藉陇南风。
金徽酒歌(三首) 雪潇
一
在金徽酒所在地的伏家镇
北依秦岭,南抚嘉陵江,有一山温水润的好地界,
名唤徽县;徽县有一镇,名唤伏家镇(伏羲氏的伏),
伏家镇出产一样爽口的好东西,
叫做金徽酒。
记忆中的金徽酒,远上个世纪的1970年代,
深绿色的玻璃瓶,常常出现在迎来送往的重要场合,
出现在上等人家的上房的上席的上好家什上。
且燃烧在倒扣的碗底,一朵跳跃的蓝色花
飘散着浓浓的酒香,飘荡落在前村后巷。
多年后我越岭度陌,来到陇南徽县。
好酒不怕巷子深,好酒也不怕
山大沟深——我是循着那脉酒香而来的,
一路翕动着鼻翼,如同飞行的蜜蜂,
一路循着花香。
大地上有一条神秘的线:东106度经线,
中国的三大酒神,端坐其上。
茅台镇居其南,宜宾居其中,银杏树下
伏家镇雄镇其北。这是大地上一条醉意朦胧的线
杜甫当年来到陇右
尝到了天水的小蒜,又尝了礼县盐关的盐
尝了同谷山里的橡实……他一定还尝了徽县伏家镇的酒
他的《栗亭十韵》,其一必是《酒韵》
后来他一路打着酒嗝下了四川
二
在金徽酒厂的酿酒车间
酒正一滴一滴地滴流出烧酒的炉子。
像一粒又一粒,包裹着一层水的
火种
我们还是头一次喝到这般火辣辣的酒
生命都被瞬间点燃——
马超教授喝了一口,学问被点燃
诗人雪潇喝了一口,想象力被点燃
丁念保先生喝了一口,马上对酒当歌……
在这比酒糟更要“酒糟”的人间,我们怀抱大开我们心里的千千结,在金徽酒厂的酒炉前
一举融化
这里是酒的热土乐园——工人们在卧曲、翻曲、踩曲
另一些工人在封窖、起窖、入窖。烧酒炉
热气蒸腾腾,云飘雾绕,身姿飘逸
如有若干妖怪,在此摇身欲变
这些爱喝酒的妖怪
终有一天,会从我们金子般沉默的舌头上
偷走我们的心里话——拿去修仙
考古一般,我打量着那些封酒的坑窖
都是多么神奇的泥土,用它封存的酒
甘润温甜,没有半点泥味。
(有泥味的,可能是不远处
李白描写过的,古道何盘盘的青泥岭)
这里的一切都是酒意盎然。让我最为纳闷的是——
偌大的酿酒车间里,那么多的坛坛罐罐
天天泡在酒里,它们为什么就不醉?
它们为什么就不东倒西歪?
为什么脸不红,话也不多?
为什么不拍着王全喜先生的肩膀
叫一声——老哥,你好!
三
在金徽酒厂的酒海博物馆
酒海,酒魂的居所。如今不再收容酒
只收容酒香。它们并不空虚——
把那稍纵即逝的时间用酒泡了,再用酒香熏了
然后封存在这酒海里
可以永久保存
酒海,这个称呼,一定是位不胜酒力的前朝州官
某一日醉不成欢,然后脱口而出的一个命名
当时他面对那么多的酒,觉得自己的酒量
却是那么的小。一粒小小的粟米
愧对着沧海
我不是前朝州官,我也不胜酒力,但我多么希望
我的诗,像大海,能够兼收并蓄——
曾经的花言巧语,曾经的豪言壮语,
还有胡言乱语……
从此
深沉如大海,一般情况下
不言不语
那天晚上,我语无伦次
拧着麻花步,离开了金徽酒厂的酒海博物馆
离开了那些海量的古人。我心里老大不爽——
前方,那等待我的日子,广阔无边
大部分却是寡淡无味
像是广阔无边的
白开水
二、赋
金徽酒赋田助中 田雪 张守成
河池形胜,人间天堂。远通吴楚,嘉陵神江。
兑山焱焱,田畴茫茫。天河神泉,贶泽泱泱。
卓尔金徽,独天厚赏。源自西汉,盛于宋唐。
坊肆林立,酒幔飞扬。古之酒乡,驰名无疆。
李白远游,青泥耀芒。杜甫流寓,诗酒热肠。
吴玠抗金,青史流芳。乾隆纳献,三赞佳酿。
今朝金徽,国酒百强。生态园区,西北无双。
科技团队,独领群芳。传承创新,溢彩华章。
低温工艺,生态琼浆。天人合一,相得益彰。
水火交融,丹化多粮。五行契和,润甜醇香。
大德立基,品质至上。以人为本,金徽之纲。
济困赈灾,回馈农桑。关爱员工,慈道懿长。
奥运闻名,世博显彰。标立两极,豪气荡漾。
金徽品牌,神韵盛昌。历久致远,天地辉煌!
(本文由金徽酒文化展览馆提供)
金徽酒赋 王全喜
徽县亘古,人杰地灵,原始社会,先民生存。
刀耕火种,肇启文明,亦有美酒,祭祀与戎。
酒促青铜,陶也诞生,羌氐南下,民族交融。
秦皇称帝,隶属陇郡,胡人习俗,饮酒更甚。
汉武元鼎,河池县生,觯钫垒卣,蒸馏箪甑。
河池酿酒,西汉始成,可溯战国,或早于秦。
巍巍青泥,史称蜀门,古有周道,经此要冲。
曹操伐氐,徽酒庆功,王粲赋诗,赞美盛景。
秦州之北,拓氏名门,晋朝之末,迁徙青泥。
乐善好施,古道扬名,拓家酒垆,名震关中。
隋朝萧瑀,引进水稻,创办官垆,旺酉执掌。
酒入巴蜀,宫廷御品,酿酒札记,天下流芳。
天书石旁,李白举觞,蜀道之难,千古绝唱。
唐皇玄宗,途经青泥,品徽坊酒,褒奖拓氏。
赐姓为李,题御酒坊,钦笔黄龙,醉了大唐。
栖真洞天,八仙银杏,贵妃沐浴,留药水洞。
一天书石,从此有名,驿站马桩,道道勒痕。
子美畅饮,白马铁骊,元稹举樽,一声激昂。
赵抃把盞,几多往返,陆游诗曰,蜀语秦风。
官差商旅,贤人雅士,青泥酒肆,抒怀留诗。
宋开白水,绕道青泥,晋隋酒坊,人去垆空。
简夫叹息,疾书铭记,名酒之源,酿酒丰碑。
巨匠李氏,徽酒传人,名酒之祖,千古传奇。
栗亭厚土,兑山润泽,永昌灵气,天河溢彩。
群峰环绕,潜龙水藏,海眼神泉,福地酒乡。
吴玠访贤,拜敬酒神,名酒之乡,天赐地成。
酒中之魁,万年昌盛,试制酒海,老窖始用。
万历八年,徽酒又盛,李氏酒坊,千载留香。
康熙巡徽,再现辉煌,李氏美酒,陇上一坊。
入疆驼铃,嘉陵帆扬,茶马古道,云贵飘香。
星移斗转,几度沧桑,浴火重生,涅槃凤凰。
今日金徽,薪卧胆尝,大道金徽,德行无疆。
产业报国,责任担当,扶贫济困,造福梓桑。
以人为本,德立业昌,依靠员工,众和为强。
人才理念,广纳贤良,五湖四海,互融一堂。
营造环境,杰者有偿,创新发展,成果共享。
生态金徽,道法自然,宋明老窖,纯粮精酿。
白酒典范,绿色健康,绿树郁郁,碧水漾漾。
十里酒城,樱花绽放,凤栖宝地,鸟类天堂。
文化金徽,企业之魂,内强素质,外树形象。
和谐共赢,持续前行,诚实为本,一鼎立信。
科技金徽,再谱华章,匠心酿酒,质量保障。
国家专利,行业独创,饮者赞誉,市场兴旺。
希望金徽,再踏征程,上海锣响,股票发行。
描绘蓝图,展望愿景,沧海奔流,雄鹰翱翔。
金徽赋 胡云安
洪荒初萌,上苍垂青。世外桃源,江南移陇。
甘露含滋,烟霞散晕。碧空如洗,月色似银。
环峙汇流,三省藩屏。锦绣铺陈,十景揽胜。
危崖突耸,郁郁岩松。青泥陈仓,关隘重重。
古堡军垒,筑之万仞。群峰戴翠,静波藏龙。
绝壁栈道,巨澜涛声。开阜周秦,河池元鼎。
广化魏晋,元置南凤。银杏旧治,蜀道铁门。
杜公栗亭,太白遗风。书院之隆,斯文以盛。
弦歌不辍,教化明伦。武将雅士,卓立不群。
登科显耀,锡爵旌忠。锤示不朽,史册彪炳。
瑰丽瑰宝,物华铅锌。丰饶珍稀,红豆紫荆。
社稷先农,兴善观音。拧拧古柏,问祖寻根。
摩崖石窟,巨制图腾。庙祠碑碣,昭之以奉。
遗址遗存,废而复兴。历久不绝,众之仰承。
金乃极品,徽六辉增。吴玠吴璘,大宋之雄。
凭巍据险,虞关鏖兵。酣畅陶醉,佳酿至尊。
金盔豪饮,始享盛名。天不言高,极远极峻。
地不厌厚,永宰无穷。亘古文明,与酒穿行。
酒脉千秋,孕育天成。煌煌伏镇,风光流韵。
修竹柳林,傲挺公孙。海眼神泉,造化其灵。
富庶承裕,五谷结晶。诗史华章,窖池潜蕴。
其精其魂,其绵其醇。若弃糟糠,何醴汩涌。
百家酒坊,永盛康庆。万斛千钟,鼎盛古今。
汇溪成江,其如嘉陵。驿驰八方,酒香寻踪。
祭之以酒,人神相通。敬之以酒,诸事礼成。
饮之以酒,百脉濡润。安席广宴,以悦宾朋。
把酒凭栏,解忧忘宠。败者消愁,胜者庆功。
出征壮行,胆气徒增。吟歌长啸,万里回应。
气吞山河,韬略剑横。天涯醉客,杯中乾坤。
周公酒诰,克永观省。滥酒亡商,宜鉴于殷。
君子善饮,斟酌勿纵。沉湎不节,垂戒至深。
酒海沧桑,历史投影。陶坛溢春,旨酒欣欣。
竹帛之书,鼎彝之铭。斯邑酒城,昂扬恢宏。
浮觞九曲,阆苑千重。桥榭连迴,荷塘芙蓉。
登岳极目,绿蕙兰亭。生态长卷,芳菲互竞。
粼粼湛湖,旖旎从风。逸致雅趣,景惟常新。
灿若银汉,天河其中。薄纱凝水,仙人摘星。
会凌绝顶,世纪重生。道法自然,民心为圣。
礼贤下士,为而不争。握发吐哺,因材用众。
恒产恒心,乐业因循。智慧发酵,脱颖超群。
源泉悠久,酒库万吨。琼浆瑞霭,玉液津津。
酒品人品,澄澈透明。广惠如泽,施之鸿恩。
质量能量,惟诚惟信。崇文敦本,蓄德养性。
反哺桑梓,庇之浓荫。化淳万物,清升浊沉。
熔铸高节,氤氲播馨。仁者天助,盛之永恒。
金徽赋 汪少潭
紫荆名山,天河注水,古窖千载,继往开来。
李白畅饮,杜甫酩醉,少潭才疏,乐赋金徽:
历史悠久,源溯唐汉神泉;
地理独特,深闺长江酒圈。
酒幔轻扬,昔时茶马驿站;
风光迤逦,今朝甘肃名片。
绿树成荫,疑入人间仙境;
樱花烂漫,恍若世外桃源。
返璞归真,铸就生态金徽;
道法自然,引领绿色发展。
纯粮发酵,打造放心品牌;
一枝独秀,重塑白酒典范。
面向市场,服务中高低档;
规模发展,感同万家悲欢。
老企改造,作坊浴火重生;
新股上市,集团凤凰涅槃。
开拓创新,铸就科技金徽;
与时俱进,屹立西部前沿。
青泥无言,笑对蜀道沧桑;
嘉陵不语,喜看河池巨变。
吴玠抗金,头盔觥筹交错;
红军北上,先贤把酒言欢。
泥窖能容,吐纳五粮精华;
酒海无量,典藏百年奇观。
线上线下,铸就文化金徽;
园内园外,庶几悟道问禅。
以人为本,汇聚天下英才;
追求卓越,直面技术高端。
合作共赢,囊括工农学研;
回报社会,重在民生慈善。
欣逢盛世,书写不朽传奇;
豪情满怀,描绘壮丽诗篇。
薪火相传,铸就人才金徽,
举杯同庆,共祝国泰民安。
丙申春分于金城
写完此赋,忽然发现,全文共365字,且前面四字八句,后面四段每段八十
字,真乃天意也!特送金徽一句广告词:一年三六五,天天金徽酒!
(摘自《汪少潭赋集》)
金徽赋 冉富强
欣闻金徽酒业入选“新中国成立60年甘肃省成就地标”,成为甘肃的一张名片,特作歌赋以贺。
河池故县,金徽新城。
北依西秦岭,南扼仙人关。
青泥盘盘刺苍穹,山具北国之雄;
嘉陵滔滔奔长江,水蕴南疆之秀。
山川俊美、气候温润,名享“陇上江南”之盛誉;
土地肥沃、粮食丰足,物尽天心地胆之繁华。
天分井宿水府,地应海眼神泉。
水采伏镇之美,琼浆滴注流溢;
粮酵河池之丰,陶坛密封陈贮。
六百种微生物,百年窖池凝天地之灵气;
四千年金徽酒,神奇工艺聚日月之精华。
抚今追昔沧桑事,读史咏文徽酒歌。
史前四千年,甘沟先民始酿清酒;
秦后两世纪,河池酒垆盛产甘醇。
汉晋伟治,河池驿旁酒肆林立,家家酒幔扬;
唐宋雄风,嘉陵道中酒令欢唱,户户佳酿香。
李太白醉卧青泥岭,仰天长叹蜀道难;
杜少陵痛饮栗亭川,登岭惊呼他山尊。
吴玠吴璘鏖战激,仙人关前、灭金兵十万铁骑;
斯地斯民犒军忙,杀金坪上、慰宋营三军将士。
得胜曲唱破阵乐,庆功酒盛金兵盔。
王师豪情气壮山河,金徽美酒名扬天下。
自宋元以降,
马帮南下白水道,陇酒载坛进巴蜀;
驼队西出丝绸路,徽酿飘香出阳关。
从明清以来,
明万历万盛魁酒傍神泉,驰名华夏;
清康熙李家老窖依海眼,享誉神州。
建国以来,
名列国酒八大品牌,誉满西北一枝独秀。
省部金奖随口至,国际殊荣接踵来。
进入新世纪,
企业创新焕生机,公司重组增活力。
河池人杰,灵根犹存,延人才如周公吐哺;
金徽贤俊,慧眼独具,创新技犹酒神重生。
中华千年老字号,老品牌焕发新青春;
白酒百强大企业,大手笔成就新地标。
百吨白酒一窖藏,千年风华满池香。
天地融合,继往开来毓灵秀;
酒海珍藏,推陈出新酿佳品。
藉青泥之酒脉,出世纪之金徽。
扬晋隋唐之技艺,凝徽酒坊之魂魄。
窖香浓郁而醇厚绵甜,爽净协调而温润生香。
深挖故道文化底蕴,犹显徽酒神髓;勇创中国白酒精品,尽张金徽风格。
老酒溢香飘四海,金徽盛名冠九州。
迎世纪之风雨,稳立潮头破巨浪;
铸金徽之伟业,直挂云帆济沧海。
噫吁唏,痛乎快哉!
邀三五知己,待天朗气清时,坐茂林修竹处,
随惠风拂面,任曲水流觞,
品金徽美酒,览河池风光,
放浪形骸于青山绿水之间,此乐何极!
(摘自《生态金徽》)
金徽酒赋 耿杰
金徽酒业,雄居陇上。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名冠陇右,万代流芳。源于西汉,盛于宋唐。
陇上先民,仇池氐羌。酒具出土,汉代墓葬。
地理独特,神泉佳酿。气接南北,水入长江。
夏无炎热,冬无寒霜。物种丰富,黍稷稼穑。
河池名佳,南山屏障。万流清溪,天河泱泱。
稻田万顷,绿映夕阳。清池方舟,童叟舞桨。
酒星映照,环耀辉光。千年不衰,繁荣盛昌。
肃肃清庙,巍巍庙堂。唯睿作圣,唯圣登皇。
百蛮饮泽,万国称王。贞观之治,开启盛唐。
河池官吏,治理有方。风调雨顺,万民安康。
春雨润物,式奠琼浆。作坊林立,酒幔飞扬。
一坛御酒,醉了大唐。各国使臣,千官奉觞。
谪仙李白,闻香品尝。徽州群贤,敬而慕仰。
佳肴徽酒,痛饮千觞。贪杯醉卧,拓氏酒坊。
子美举家,泥功山上。喜逢徽酒,醉谱华章。
吴玠大帅,访贤办坊。拜敬酒神,天河流香。
康熙大帝,徽州寻访。品酒御封,李家酒坊。
名酒之乡,声名远扬。北往藏疆,南下潇湘。
红军长征,挥师北上。将军余老,徽酒疗伤。
历史金徽,悠然卷长。金徽历史,闪耀金光。
今逢盛世,金徽盛强。江南塞北,四海闻香。
桂冠连夺,溢彩华章。生态园区,绿荫成行。
樱花似海,蝶舞蜂忙。虞泉湖水,碧波荡漾。
修竹婆娑,木棉吐芳。明星企业,国酒呈强。
倾心民生,回馈农桑。服务社会,功不可量。
世纪金徽,霞光万丈。金徽世纪,初升太阳。
南山不老,地久天长。称霸全球,七洲四洋。
希我金徽,乘风破浪。望我金徽,展翅翱翔。
殷殷祝愿,难具其详。祝福千万,金徽永昌。
(摘自《生态金徽》)
三、金徽酒楹联
虞泉湖楹联
一
李白醉卧青泥岭谱写万古绝唱,
吴玠大战仙人关造就千年金徽。
二
陇原琼浆醉华夏神州飘香,
金徽美酒佳天下中华驰名。
海眼神泉楹联
一
虞泉湖海眼接神水涌玉液琼浆,
北禅寺古钟送佛音佑民殷物阜。
二
把盏观兑山,
乘风游北禅。
三
仁厚载道传承千年金徽,
质量兴企打造中国名酒。
四
海眼亘古惠泽栗亭桑梓,
神泉千秋滋润天下佳酿。
五
气接东西天成海眼,
水贯南北地生神泉。
六
清风熏人醉,
老窖溢酒香。
七
唐李白宋吴玠海眼蕴千年史话,
明酒海清老窖神泉载百代春秋。
酒海库楹联
一
一海藏天下,
千年酿金徽。
二
白水路碑刻记载酒乡盛景,
万历年酒海诉说虞泉沧桑。
养酒馆楹联
一
谦德载华夏酒魂,
匠心祈九州福祉。
二
虞泉圣水泽千年金徽,
兑山厚土润百代老窖。
三
蕴琼浆玉液藏天地精华,
养浩然正气育乾坤品德。
酒神庙楹联
一
唐玄宗青泥岭钦笔黄龙,
宋涪王宝井堡拜敬酒神。
二
一坛御液两朝皇封,
半部酒经几代神工。
三
拓垆助萧坊开凿名酒之源,
唐皇赐李姓光大华夏巨匠。
四、论文
南宋抗金名将吴玠及其墓葬 熊国尧
吴玠(1093年—1139年),字晋卿。据《宋史·吴玠传》《甘肃人物志》载:吴玠“德顺军陇干人,”《辞海》释为“德顺军陇干(今甘肃静宁)人,迁居水洛城(今甘肃庄浪)”。吴玠少沉毅有志节,知兵尚骑射,读书能通大义,在少年时候就有报国复土的志向,他在未及冠时就从军当兵。宋徽宗政和四年(1114年),积功代任“泾原第十一将”。他在和西夏人的一次战斗中,率领一百多人追击北溃敌军,杀敌146人,因此提升为泾原路第十二副将。
高宗建炎二年(1128年)春,金兵渡河,出大散关(今宝鸡县西南),侵犯陕西和甘肃,准备直捣泾州。当时大将曲端把守麻务镇,他命吴玠为先锋,进驻青溪岭,吴玠大败金兵,以功代任泾原路兵马都监,知“怀德军”。当年冬,吴玠又攻占了金兵所占领的华州(今陕西省华县),调任武功大夫、忠州刺史。高宗建炎三年(1129年)冬,吴玠在汉中至长安一线和金军交战,大败金兵,杀了金将史斌,调任右武大夫。建炎四年(1130年)春,吴玠在彭原(今甘肃镇原一带)和金将撒离喝激战,吴玠奋勇追杀,撒离喝又急又愁,竟然在军营中哭了起来,被部下称为“啼哭郎君”。从此,吴玠的声威进一步提高了,晋升为泾原路马步军“副总管”,不久,又任秦凤路马步军“副总管”,知凤翔府,兼权永兴军路经略安抚司。
富平之战,宋军大败,吴玠与弟吴璘扼守和尚原(今宝鸡西南)。高宗绍兴元年(1131年),金将没立和别将孛鲁折,合众数万,两路夹击吴玠,吴玠组织部下轮流应战,昼夜杀敌,终于使金兵两路夹攻的计谋落空,金准备用计劫持吴玠、吴璘到北方去,吴玠知道后,召集部下歃血为盟,他慷慨陈词,讲了抗金必须内部团结的道理,部下感动得流下了眼泪,士气大振,人心更齐,防务更严。绍兴元年(1131年)秋,金兵统帅兀术调集诸路大军十余万,在渭河上造起了浮桥,自宝鸡结成“连珠营”步步进逼。到十月初即猛扑和尚原,吴玠命诸将从士兵中选出弓箭手,组成“弦队矢”,轮番射敌,箭密如雨,连发不绝。金兵稍退时,吴玠则以奇兵从侧翼杀出,并绝其粮道,当他估计到敌兵要逃离时,便设埋伏于神坌。金兵刚到神坌,吴玠的伏兵杀出,金兵大乱,吴玠纵兵星夜追击,俘获金将羊孛谨及其首领300余人,甲士860多人,尸填坑谷20余里,连金兀术也是在中箭后仓惶逃命的。因此,他以功晋升为“镇西军节度使”,在南宋初,吴玠是第一个因抗金军功而建节的将领。
和尚原之战是金军从未打过的大败仗,兀术不甘心,便于绍兴三年(1133年)重整旗鼓,进攻饶凤关(今陕西石泉西),因宋军一校官叛变,饶凤关失守,吴玠被迫撤向仙人关(在今徽县虞关乡沿江西下十华里处),这里东西两山悬崖对峙,一泓中流,高峻险奇,出可以攻,入可以守,乃天然之关隘、入蜀之门户。吴玠早在和尚原大战的时候,就命令其弟吴璘在仙人关左侧的胜金坪(又称杀金坪)修筑了第一道关隘,吴玠退守仙人关后,遂命将士筑牢阵地。临战前,吴玠又在后阵修筑了第二道关隘,关上共有守军一万多人。绍兴四年(1134年)二月,金兀术率10万大军沿铁山凿崖开道东下,直扑胜金坪,吴玠亲自率军抵抗。吴璘带轻兵由七方关绕道从背后打击金兵,转战七天七夜,与吴玠军会合。三月,金兵攻宋军左营,被吴玠分兵击溃,兀术又组织兵力正面强攻,用云梯攻垒壁,吴玠的部将杨政率军奋力阻击,兀术正面进攻不能得手,又派部将韩常从西面进攻,自己率主力从东面突破,吴璘挑选精兵两面抵挡,终因寡不敌众,退到第二道关隘,金兵身披重铠,朝第二道关隘鱼贯而上,吴璘督兵死战,选强弓劲驽轮射,矢下如雨,金兵虽死伤甚众,还是强力登上了第二道关隘。翌日,金军向关上制高点西北楼发起了猛烈攻击,宋军统领姚仲决心血战到底。正在危急关头,吴玠派杨政、田晟出击支援,到晚上火炬照亮了群山,鼓声震天动地。第二天,吴玠指挥宋军出兵反击,派右军统领王喜、王武率勇士杀入金军大营,金军溃不成军,韩常左眼被射伤,带兵逃走。与此同时,还派右军统制张彦劫寨,杀金兵千余人。金军大败,退守凤翔。仙人关大战,金军遭到了惨重失败,沉重地打击了金军的气焰,挫败了兀术进犯川陕的计划,鼓舞了中原和东南的抗金斗争。吴玠戎马27年,到绍兴九年(1139年)宋金议和时,他与金军苦战15年以上,由于功高名著,朝廷“进开府仪同三司”,并委任“四川宣抚使”。不久,吴玠在仙人关军营中病故,终年47岁。吴玠死后,秦陇地区的抗金斗争由吴璘和他的儿子吴挺继续领导并不断取得胜利,先后收复了秦州(今甘肃天水)和关陇大部分失地。吴玠、吴璘在抗金斗争的同时,发行“河池银会子”,减少钱币运输。他还十分关心农业生产,一面屯田创办酒坊,发展酿酒业;一面兴修水利,使民“皆愿归业”。
关于吴玠的墓葬,据《徽县志》载:“宋吴忠烈墓在钟楼山(钟楼山即今吴山,因有吴玠墓而得名)。”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浙江海岩人张伯魁任徽县知县,于钟楼山得“宋故开府吴忠烈墓志铭”碑,临崖将坠,张命石工将其前移40步,置于群柏之中,更建碑亭覆之。张作五言诗二首述怀,刻于碑阴:“独立高原上,岿然一见碑。阴风号鬼卒,暮雨隐神旗,迟我西来日,怜公北伐时。累朝颁爵赏,枉自数功奇。”“六百年前墓,艰难百战身,兄弟薄旧泽,南北倚孤臣。哀角秋声乱,奇兵地势屯。宣扬渐德薄,五言欲通神。”又于碑正面刻“宋故将军吴玠之墓”八个大字,损坏了部分碑文。适张伯魁访修县志,遂将此碑纳入《艺文志》中,唯字多剥落,泐首数行不可辨,末亦多缺。旧《甘肃通志》有其全文,为抗金名将四川宣抚使胡世将撰。墓地原有墓冢两座,一座在山顶正北起冢圆锥形,高1.5米,周围11米。另一座在正东,状呈半球形,高1.4米,周围9.3米,底部用石块起筑高约0.4米,前立墓碑。1962年,甘肃省人民政府将吴玠墓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78年拨专款新建碑亭,加强保护。(摘自《徽县政协文史资料》)
杜甫与《发秦州》 吴家风
我衰更懒拙,生事不自谋。无食问乐土,无衣思南州。
汉源十月交,天气凉如秋。草木未黄落,况闻山水幽。
栗亭名更嘉,下有良田畴。充肠多薯蓣,崖蜜亦易求。
密竹复冬笋,清池可方舟。虽伤旅寓远,庶遂平生游。
此邦俯要冲,实恐人事稠。应接非本性,登临未销忧。
谿谷无异石,塞田始微收。岂复慰老夫,惘然难久留。
日色隐孤戍,乌啼满城头。中宵驱车去,饮马寒塘流。
磊落星月高,苍茫云雾浮。大哉乾坤内,吾道长悠悠。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秋,诗人辞去华州(今陕西华县)司功参军之职,携眷西入秦州。在秦州住了三个月左右,于同年十月又携眷南下,旅居栗亭。《发秦州》一诗,就是诗人赴栗亭写的第一首诗。诗的第一段为四句,写作者为生事所迫,离开秦州前往栗亭。一开头诗人就直述:“我衰更懒拙,生事不自谋。无食问乐土,无衣思南州。”离开秦州是为“生事”所迫,其原因是诗人“衰弱”“疏懒”“笨拙”,连基本的生活也无法维持,以致落到“无衣”“无食”的地步。于是诗人问讯何处是“乐土”,向往“南州”。如此落魄,作者把它归结为自己的“懒拙”,看似自责,实则激愤之语。
诗人向往“乐土”“南州”,与其离华州去秦州有相同的原因。诗人在《秦州杂诗二十首》曾写到:“满目悲生事,因人作远游。”这就是说,杜甫因为当年战祸连年,生计艰难,才投靠亲人去远游的。杜甫在秦州三个月,饥寒交迫,生活更加艰难,寻置草堂住地的愿望也难以实现,同时秦州又面临着吐蕃的威胁。正当诗人徘徊无计之时,他听说栗亭气候温和,物产丰富,山青水秀。杜甫喜出望外,决计离开秦州到栗亭去。
诗人如此落魄,其根本原因是政治上受到打击迫害。唐肃宗即位后,重用新贵,打击旧臣,房琯、杜甫都在排斥之列。房琯被罢相,杜甫(当时任左拾遗,是接近皇帝的谏官)上疏为房琯辩护,这就更触怒了唐肃宗。幸亏宰相张镐等人营救,杜甫才得免去一死。不久杜甫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与此同时频繁的战事使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也必然给诗人带来生活上的重压。诗人弃官,四处辗转流徙,饥寒交迫,也就是必然的了。
诗的第二段,写对栗亭的向往和离开秦州的原因。这一段可分三层。第一层写栗亭气候温和,可解“无衣”之困;物产丰富,可解“无食”之苦;景色宜人,可遂游览之志。“汉源十月交,天气凉如秋。草木未黄落”三句是写气候;“况闻山水幽”是写山水之美。写气候是推断,写山水是听别人的介绍。杜甫在此之前未到过栗亭,所以诗中紧扣一个“闻”字。第二层对栗亭一带物产丰富、景色宜人的描写,也从“闻”字来。“栗亭名更佳,下有良田畴。充肠多薯蓣,崖蜜亦易求。密竹复冬笋,清池可方舟。虽伤旅寓远,庶遂平生游。”如此丰富的物产,如此优美的景色,对饥寒交迫、处境艰难的杜甫来说,是很有吸引力的。这样,栗亭便成了他心目中安身立命的好地方。因此,诗人在这一段里,以轻快的笔调表达了他对栗亭的热烈向往之情。以上两层,写同谷是泛指,略写;详写栗亭是为了旅寓栗亭。
以下八句写他离开秦州的原因,为第三层。“此邦俯要冲,实恐人事稠。应接非本性,登临未销忧。”这是说,秦州地处交通要冲,又是边防重地,人事繁杂,难以应酬,且应酬接待又不是他所乐意的事情。这里虽有山水可以登临,但心中对国事、人民、自己生计的忧虑,也是难以消除的。“谿谷无异石,塞田始微收。岂复慰老夫?惘然难久留。”这四句承前进一步陈述:这里土地贫瘠,收成微薄,人民生活困苦,自己也难以维持生计。同时,也没有“异石”可观,难遂游览之志。由于以上三种原因,感受不到宽慰,便决然要离开秦州了。
第三段写诗人启程前后的情景,抒发心中的感慨。“日色隐孤戍,乌啼满城头。”启程前,只见太阳就要落山了,孤零零的戍楼笼罩在暮霭中,城头聚集的乌鸦啼叫着,悲凉的景色正映衬出诗人心中的悲凉。“中宵驱车去,饮马寒塘流。磊落星月高,苍茫云雾浮。”半夜驱车,饮马寒塘,仰望夜空,只见星月高悬,云雾迷茫。这景色饱含着诗人难以表达的内心感情。为生计所迫离开秦州,那么所向往的栗亭真的就是可以安身立命的“乐土”吗?回想自己的坎坷经历,此行也是前途迷茫啊!诗人不由得触景生情,发出了“大哉乾坤内,吾道长悠悠”的感叹。
这首诗前面极写对栗亭的向往,而登临时又感叹身世寥落。由此可见诗人远行是迫不得已的,其中包含着政治上的失意、弃官流寓外地不能“致君尧舜上”的苦闷及抱负不能实现的幽怨。
这首诗感情深沉,以对比的手法说明该离秦州、宜往栗亭。末段以浓厚强烈的气氛,烘托和表达了诗人羁旅奔波、前途未卜的茫然愁绪。结句为点睛之笔,极其凝练,它集中地概括了诗人多年颠沛流离的生活,也隐含着屈赋《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着。
(摘自《杜甫在徽县》)
青泥岭——唐宋时期的中国名镇 王敏杰
青泥岭,位于金徽酒原产地徽县东南二十里,因“地势高峻,悬崖万仞,上多云雨。行者屡逢泥淖”,故名。青泥岭地当南北交通要道,是陇蜀古道与秦蜀古道的交会地带,既是陇东南入蜀要道,同时又是秦出入蜀的重要捷径,向来被书称为“秦陇屏障,巴蜀门户”。青泥岭以路途的艰辛、美酒的醇浓而被文人骚客传唱歌咏。唐代李白《蜀道难》中的“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和杜甫《秦州杂诗》中的“朝行青泥上,暮在青泥中”,元稹《青云驿》的“岧绕青云岭,下有千仞谿。裴回不可上,人倦马亦嘶”,明代伍福《过铁山》诗中的“崎岖绕涧谷,鸟道多折盘。危桥架悬崖,深沟泻飞湍”。明代王云风的“晓离李白青泥岭,暮度吴玠仙人关。入蜀大抵无坦途,此地令人毛骨寒”,所写都是青泥岭。青泥岭以军事重镇、经济重镇、文化重镇的巨大影响力载之史册、流传后世。志书和《新修白水路记》摩崖石刻充分证实:青泥岭是唐宋时期的中国名镇。
交通枢纽使青泥岭成为唐宋时期的中国名镇
乾隆《甘肃通志》云:“徽县接壤秦陇,本汉武都郡,河池故道。……西控天水,南连汉中,称为要害。陇蜀有事,河池在所必争。公孙述并汉中,据河池,以据汉军。来歙克之而蜀人大震。五代贞明初,岐蜀相攻,蜀人出河池,遂兼秦陇凤。宋保蜀口,亦置戍河池,以绝北边窥伺之路。元兵入蜀,河池降而凤州以南次第沦没。河池居秦凤间,未可以散地视之。”河池(今徽县)的地位如此重要,就在于青泥岭像一条绳索牢牢地捆着陕甘川。青泥岭(今铁山)东接凤溪水(即今嘉陵江水),西北接木皮岭,东南临嘉陵江,介于古兴州长举、成州同谷、凤州河池之间。蜿蜒其上的青泥道开辟于秦汉时期,至唐代成为秦陇通往汉中、蜀川的必经官道。而自成州入蜀需先走青泥岭西侧的木皮道,再向东于大河店(有史谓之打火店)处转入青泥道。木皮道西起唐代成州同谷县,向东经宝井堡(今伏家镇)、栗亭川、元观峡、木皮岭、小地坝、官桥坝、大河店一线至青泥店;从凤州故道、河池入蜀,必得在河池(今徽县)城南行而逶迤上山至青泥店。宋代至和二年(1055年)白水路修通之前,青泥道从河池驿(银杏树镇)出发,东经固镇(城关镇),南过牟家坝(水阳镇)入石家峡、典华山、深沟河至南山顶达青泥店。白水路修通之后则改道沿固镇西寺沟、十里墩、文家池、照碑崖一线至大河店、白水峡、王家河、大石碑,最后抵达白水江镇入川。白水路修通前的这三条路线均在大河店东侧山顶的青泥店(古青泥驿,今青泥村)交会,尔后沿山梁向南,经孟家滩、武家坪到达铁山脚下太和庵,再转而西南行抵达鱼关渡(今嘉陵江边虞关乡老鱼关处)。从嘉庆版《徽县志》收录的宋代嘉祐二年《新修白水路记》摩崖石刻、明代成化三年虞关《修路摩崖碑记》、明代万历二十九年《玄天神路》摩崖石刻、明代万历十七年《白水石路记》以及民国《徽县志》收录的嘉庆十六年《远通吴楚碑》《修路碑记》、清代光绪二十年《大河店修路碑》等,充分证实青泥古道是由秦、陇地区前往汉中、川蜀之地绕不过去的必经之途。
商贸旅游使青泥岭成为唐宋时期的中国名镇
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陕西布政司陇右道按察司副史张应登在《新修白水路记》摩崖石刻右下方题诗:“开路磨碑纪至和,于今险易较如何。水来陇坂寻常见,峰比巫山十二多。一线天光依峡落,悬崖鸟道侧身过。蜀门秦塞元辛苦,何故行人日似梭。”“何故行人日似梭”?司马迁早在《史记》中给出了答案:“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徽县志》记载,汉唐以来,由于徽县距京都长安较近,又处在关中入蜀道中。嘉陵江水运亦可抵徽县南境,水陆交通比较便利。蜀川、汉中等地的货物经徽县源源不断被贩运至各地,有些货物还经古丝绸之路被运至新疆,乃至西亚、欧洲等地。秦陇的大批货物也经徽县贩往汉中、蜀川各地,从而在县境南部形成了白水江、虞关两处货物转运站,徽县发展成为重要的商埠。由于大量商客往返于县境,在南北商道沿途先后形成了虞关、青泥驿(铁山根)、大河店、河池县城、峡门、火站峡、高桥等几处较大的集镇和商队落脚点⋯⋯这些地方一般都有供商客、驮队歇住的客店,人称脚骡店,为往来商客、驮队提供食宿方便。
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新修白水路记》摩崖石刻的字里行间记载了青泥岭当年的繁荣,以至于白水路在修建过程中,设立的邮亭、营屋、纲院就有三百八十三间之多。说到纲院不能不提宋王朝对唐末五代以来纲卒经商事实的认可,对纲卒经商行为的鼓励。《文献通考》记载:“盖祖宗以来,通许纲运揽载物货,既免征税而脚钱又轻,故货物流通。缘路虽失商税而京师坐获富庶。”当然,宋朝对纲船经商的认可是有条件的,即“但不妨公,一切不问”,而且必须做到“官物至京无侵损尔”。这些政策无疑对纲卒经商泛滥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文献通考》记载,在利益的驱动下,纲卒有“终身不还其家,而老死河路者”。
流传于陇南的《十二月酒歌》真实地传唱着金徽酒通过青泥岭入川的史实:“三月里来三月三,酒家背酒过铁山。过了铁山入四川,换来大米穿单衫。”当地民谣生动地描述了甘陕与四川的贸易,必经青泥岭,而在贸易中徽酒也多入川的情景:“青泥岭烂泥潭,运夫脚户泪涟涟。过了石家峡,笑得咵沓沓。”
《新修白水路记》摩崖石刻中“浮食游手安所仰邪”“射一日十倍之资”的记载,则是青泥岭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商贸、旅游、博彩百业兴盛的生动写照,也是青泥岭这一唐宋时期中国名镇的最好注脚。
名酒之源支撑青泥岭成为唐宋时期的中国名镇
《新修白水路记》摩崖石刻不仅是一个修路碑,也是酿酒行业的丰碑。碑文中“客邸酒垆”的记载,更是创造了宋以前国内金石碑刻中第一的记录。酒是引擎,酒是支撑,酿酒环境的不可复制性,税收的支撑性,带动了青泥岭乃至河池的繁荣。河池由于其“秦陇之屏障,巴蜀之门户”的特殊地位,历史上一直称之为“蜀口”,酿酒业的发展,支撑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据《宋会要辑稿》记载:“景德二年九月四日,诏兴州青泥旧路依旧置馆驿并驿马、递铺等,其新开白水路亦任商旅往来。先是,屡有言新路便近,亦有言青泥虽远一驿,然经久,难于改易者,故下诏俱存之。”这段短短的文字透露出很多信息,从文字内容看,围绕着白水路的修建和青泥路的废弃,围绕着“客邸酒垆”的兴衰,名酒之源的消失,使决策者陷于两难境地,一方面要开通入蜀的便捷通道,一方面要使这个具有数百年名酒之源的名镇得以保存,加之青泥岭商贾的反对,朝廷的修路过程长达五十多年。此后,形成了新路虽开、旧路依行的状况,而且延续多年。此外,青泥岭中国名镇有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文人骚客的吟唱,青泥岭又成为一个文化长廊。李白、杜甫、柳宗元、陆游、韦应物、武元衡、元稹、赵抃等文人雅士先后题诗,名人吟咏境内山水胜迹的诗词就达200余首。
白水路第二次开通后,青泥驿渐废,酿酒业受到毁灭性打击,“客邸酒垆”成为“弃物”。数百年酒垆,人去垆空。雷简夫在写《新修白水路记》时,也只能发出无奈的叹息。
沧海桑田,今日青泥岭下的青泥村,春粮酿酒的石头碓窝仍在,老屋中驮队马帮拴马的绳痕犹存,一排排规划有序的新住宅,好几家以青泥、河池命名的农家乐,那红底金字的金徽灯笼,无言地倾诉着青泥岭辉煌的过去,憧憬着金徽酒美好的明天。
五、电视剧本
酒魂(节选第二十集) 田雪
青泥岭。
百姓成群结队挑着、背着、抬着贴“酒”字的酒笼走进密林,霎时消失在密林之中。
山静得出奇,寒风夹杂着淡淡的酒香在山间流荡……
兀朮率十多万人马浩浩荡荡开上青泥岭。但见层峦叠迭嶂,林木森森。除在路途中遭到小股宋军的阻击外,到岭上反而空寂无人。
哈密蚩:“王爷,情况反常哇。按谍者所言:这里距仙人关左不过三十里,似乎下铁山就到,现在不见宋军一兵一卒,其中必然有诈!”兀朮:“什么诈?吴玠倘有回天之力,能弃河池帅府不保么?我等出散关,破梁泉,夺两当,长驱四百余里。吴玠果有足够的兵力,早已御敌于河池之外,岂容我兀朮踏上青泥岭,直捣他最后赖以负隅顽抗的巢穴仙人关?”
哈密蚩:“若论双方长短:我大军以骑兵为主,宋军以步兵为主。骑兵擅长平原作战,步兵擅长山地作战。吴玠用兵方略永远遵循四个字:‘以步制骑’,故彼常胜我西师。王爷且看这里地形:山高林密,峰峦重叠,沟壑纵横,乱石砥砺,犹如一座迷宫!且不说厮杀,就让咱十多万人马在其中转悠几天,也会弄得我全军将士焦头烂额,疲惫不堪。”
兀朮:“你是说咱又中了吴玠的奸计?”
哈密蚩正欲回答,却听山沟那边传来猜酒行令的嬉闹声。兀朮仗着兵山将海,鞘鞭一指,便有成千上万骑兵奔过去。
山沟前方是一个宽半里、长二里的草滩(今大河店镇硬湾),那里有数十座毡房,约莫二千名宋军正脱盔卸甲在那里喝酒猜拳,投筹行令。那些宋军见金骑杀来,顾不得顶盔贯甲,操起刀矛便一窝蜂儿逃入山林。金兵正走得口干舌燥,饥肠辘辘,见通地杯盘狼藉,都跳下马争抢酒喝,四处找东西吃。
兀朮走来见军士乱作一团,上前砍了两三人,大喝道:“呔,尔等见酒不要命,不怕喝了毒酒么?”
军士嗫嚅道:“刚见宋军喝得痛快,哪来啥毒酒呢?”
哈密蚩:“王爷,真不是毒酒的话,倒不如叫儿郎饱餐一顿,一会儿交起手来添精神,增力气。”
金兵听如此说,都争先恐后上前大吃大喝⋯⋯
撒离喝飞马而至:“启禀元帅,前面五里地方是块平地,向导说地名叫三泉(今大河店镇三泉村)。吴玠在那儿摆下一个天罡阵,那里筑了十道石墙,墙上站满军士把守,不知为何也摆了无数的酒,严阵以待哩。”
兀朮急欲找吴玠主力决战,一听吴玠主力在三泉严阵以待,急欲挥师前往。哈密赤劝阻道:“王爷休要心急,刘夔、韩常五万大军正在铁山修复栈道,路途一旦畅通,我往下攻,他往上攻,两军合围,吴玠安有不败之理?”
兀朮:“军师言之有理。哨马,再探!”
铁山栈道因年久失修,桥木朽坏,阁栈坍塌,一段一段随山崖崩裂而中断。
刘夔的五万人马,在悬崖峭壁上凿石开道已整整十天。虽然没有宋军骚扰、偷袭,但自然减员已到十之二三。还有五六里的断壁等待他们去开凿,急得刘夔在山下大骂:“笨驴!误了会战,一律按军法从事!”
军士们实在忍受不了繁重而苛刻的劳动,常常冒着营官的皮鞭消极怠工。
营官:“快,快,误了会战日期,咱大家都没命啦!谁敢偷懒耍奸,鞭子可没长眼!”
有一山东汉子质问:“俺究竟是来当兵打仗的,还是凿山开路
的?”
营官:“这是该你问的?咱大齐皇帝都听人家的,你敢不听么?”汉子:“人同样是爹妈生的,为啥那些金兵骑马坐轿,俺们就该充苦力凿崖开路?”
营官:“人家不是忙着打仗么?”
汉子:“这么说,俺们不去打仗了?”
营官:“谁说免了咱齐军打仗的事?你再惹是生非,看不剥了你的皮!”
汉子:“到底天下还有公理没有,俺们连话也不敢说了?”
营官理屈词穷,举鞭猛抽。山东汉子急了,上前夺鞭而扭打一气。营官将汉子踢下百丈悬崖,坠入了滚滚嘉陵江!
士兵们被激怒了,一齐上前将那些当官的往河里扔⋯⋯最后酿成一场惊天动地的暴动!这时突然暴风雪骤至,雾霾吞没了大地!猛听一声崩崖的巨响,回龙寺背上的蟠龙冲天而起!齐军吓破了胆,纷纷坠下悬崖,沉入江中……
山林里一直监视齐军动向的官军和青壮年齐声呐喊:“齐军弟兄们,咱们都是大宋子民呀,咱们都是骨肉兄弟,快投吴家军吧!”
“快往山林跑,不用怕,有官军保护你们哩!”
齐军本不情愿千里迢迢、背井离乡来打吴家军,经这一喊,剩下的人都壮着胆子杀了营官,一起没入山林,投降了宋军。
刘夔一见这情景,先是惊,后是怕,再后跨上坐骑,领着三百卫队取小道逃回山东去了……
青泥岭腹地上奢田——个四山闭合、方圆不足五里的山间小坝(今徽县南之三泉村)。
金兵大队人马涌入这片开阔地。
哈密蚩驻马四望:“王爷,情势大为不妙,我等犹如被置入口袋之中。请速令退军,另择他路前行!”
兀朮:“我等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攻上青泥岭,怎敢轻言退军?”哈密蚩:“万一……”
兀朮:“万一又怎样?我雄兵猛将在握,岂畏吴玠区区一旅之师?眼看占据了丸泥封关的地形,居高临下直取仙人关,此是上上之策。”哈密蚩:“王爷既成竹在胸,不妨在此稍事歇息,待前线探马回报再作定夺。”
兀朮正惴惴不安等探马回报,忽听身后天崩地裂三声炮响。
探马来报:“启禀大元帅,宋将吴璘率三万人马断我后路,要道隘口皆重兵把守!”
哈密蚩:“王爷,快传命回师!趁吴璘立足未稳夺取退路,尚有一线生机!”
伪齐副帅韩常疾驰而来:“禀王爷,齐军全线崩溃……”
兀朮心惊肉跳:“这到底出了什么事?”
韩常:“全军哗变,五万人马多坠崖落江而死,没死的全投降了宋军。”
兀朮:“你们是干啥的!”
韩常:“弹压不住哇,营官差不多都被杀了!”
兀朮:“刘夔呢?”
韩常:“他、他带着亲兵卫队回山东去了。”
兀朮:“哼!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哈密蚩:“王爷,事急也!何去何从,快快决断!”
兀朮急红了眼:“速速整军,本王誓与吴玠决一雌雄!”
韩常:“王爷,末将进一言……”
兀朮:“速讲!”
韩常:“末将以为当下应以退为进,另择时机决战!”
兀朮大怒:“要你这样的废物何用!”拔出剑,当下劈了韩常。
哈密蚩哪敢再言“退”字。
撒离喝来报:“王爷,大事不好,不知何故,右军将士大半儿衣衫不整,倒在地上不省人事,犹如沉睡一般。”
哈密蚩:“死啦?”
撒离喝:“没有!心跳鼻息与常人无异,只是沉睡不醒!”
哈密蚩:“我知道了,这地界流传有一种蒙汗药酒,喝了这种酒人不会死,但两个时辰内沉睡如死一般,醒后跟正常人一样——对!这些人半个时辰前,喝过宋营的酒,肯定中了圈套!”
兀朮:“天不佑我,天不佑我,如之奈何?”
哈密蚩:“王爷,这些人咋办?”
兀朮:“留下他们,只能成宋军俘虏,有失我女真汉子的尊严。唉,莫怪我绝情,就杀了吧!”
“你不能杀他们!”玄贞似乎从天而降,“你兀朮从北杀到南,从东杀到西,杀的人还少吗?现在连你同族弟兄也不放过?”
兀朮:“好你个牛鼻子老道,你用酒害了我万余军士的性命,现在假惺惺充善人!本王今天不杀了你,怎对得起我那些同族兄弟!”玄贞:“王爷此言差矣,是你把他们带到这里来烧杀掠抢,人人生死于旦夕之间,你对得起他们么?如今灵珠子不忍他们尽遭屠戮,特来搭救这些无辜生灵。你却怪我用酒害了他们,这不是颠倒黑白,是非不分么?”
兀朮:“你和吴玠沆瀣一气,滥施阴谋诡计,用酒毒害了他们,而今又巧言令色,百般抵赖,却说出搭救的话来搪塞蒙混,你欺我腰上宝刀不锋利么!”
玄贞:“我问你:假如他们不因酒而睡,现在你叫他们干什么?”兀朮:“冲锋陷阵,拼死杀敌!”
玄贞:“那么,吴家军的数万将士就让你冲、让你杀,他们都是吃素的?”
兀朮:“他们当然也冲也杀,两军相遇勇者胜么。”
玄贞:“杀人三千难保自损八百!明知前面是天罗地网,是刀山火海,是陷阱坟墓,你却驱使他们身犯险地去送死,你于心何忍?”
兀朮:“嗬,你反数落起本王的不是来了?我问你:你助吴玠不惜害我将士性命,你又于心何忍?”
玄贞:“王爷休恼:你那一万二千将士完好如初,眼下已到河池城等候遣返回上京哩。”
哈密蚩:“王爷,休听他胡言乱语!此人尽为吴玠歌功颂德,挫我锐气,乱我军心,分明是吴玠派来的奸细,不杀不足以伸张天理!众家儿郎听着:立即将奸细剁为肉泥……”
众军非但没上前动手,反而扔了手中兵器,一齐跪在地上:“叩谢仙师为我等指点迷津……”
玄贞将一张符纸抛在空中,化为一朵玄武图形祥云,坐上祥云冉冉升空:“兀朮,兀朮,你好自为之。”
撒离喝:“众军快放箭,休要走了妖人!”
兀朮:“休得无理!那是我完颜氏的保护神啊。”
撒离喝:“王爷的意思是,这场争战……”
兀朮:“我大金儿郎历尽艰险,才得以兵临仙人关,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哈密蚩:“大将军速速整军,准备搏杀!请元帅号令——”
兀朮:“此战非同寻常,事关国运:胜,大金一统江山有望;不胜,将与赵宋划江而治,恐怕再不敢奢望取道仙人关入蜀!眼下吴玠严阵以待,事不宜迟,趁儿郎们士气还旺,前面用连环马冲锋,先射杀他墙头的兵士;第二阵是步卒用大木巨石撞塌那十道拦马墙;第三阵用精骑精兵冲过墙去入敌丛厮杀;第四阵仍是精骑精兵,继前阵而上,轮番交替,不让宋军有喘息之机;第五阵是毁墙的步卒,截杀退入山林之残敌,务必不漏一兵一卒!成败在此一举!传令三军:争先者赏,后退者杀!将佐畏敌者,士卒可杀而代之……”
武坪,一个毗连三泉的小坝,是居高临下入仙人关唯一隘口。如果把它和三泉比作一只葫芦,它恰似葫芦瓶颈和瓶口。武坪四山围合,路陡林密,三泉与之相连的仅是一条狭窄的断崖通道。吴玠将仙人关大战最后决战地选在这里,简直是苦心孤诣,别具匠心!
武坪北云萝庵(太和庵)前,筑了一座突兀的将台。吴玠一身儒将衣着,风流倜傥,手执五色令旗指挥着三军的攻防进退。
金兵不惜损兵折将的惨重代价,终于攻破三泉的十道拦马防线,进入了武坪!无奈武坪太小,金兵剩余的四五万人马冲进这里,犹如大象进狗笼,进亦难,退亦难;只见马撞马、人挤人,人马挤得没一丝儿空隙!
哈密蚩大惊失色:“后队变前队,退!退!”
可是晚了,吴璘大军上来了,用木头断了两崖通道!
兀朮坐骑被其他人马夹得动弹不得,尽管手刃十数人,仍不能控制眼前的混乱局面。
哈密蚩提醒道:“置之死地而后生,王爷快下令四面出击,登山仰攻!”
兀朮大喊:“儿郎勿惊,杀过此地,下山便是仙人关了!前后左右四军弃掉坐骑,分方位仰攻。后退一步者斩!久攻不登者斩!立功者赏金千两,官升三级!”
金兵舍生忘死仰攻,前面的倒下去,后面的踩着尸体继续上——
战斗异常惨烈。
撒离喝四方督战。
杀声震天,万炮轰鸣。山头檑木炮石倾泻,林间弓弩密如疾雨
……
兀朮此时才注意到云萝庵前的将台,才注意到吴玠在将台上悠然自得地把酒观战,顿时怒火中烧:“吴玠!你若有种,与我找个平阳大坝兵对兵、将对将厮杀一场,何必将本王大军引到这牛脚窝地方使我展不开手脚,我败亦不服!”
吴玠:“兵者,诡道也。你兀朮雄兵百万,战将千员,声播海内,我岂敢逞匹夫之勇!而今你入我彀中,为保你数万将士不死,快快下马受降!你身为主帅,还不当机立断,更待何时?”
兀朮:“吴玠休走,我取尔首级来也!”言罢,放马追上将台。
杨政早观得亲切,张弓搭箭,一箭正中兀朮肩窝!兀朮翻鞍落马,金将一齐救出主帅,又被宋军的箭射中几人。哈密蚩大惊失色,率众一拥而上,乘乱救走兀朮……
哈密蚩见大势已去,急命扈从强行给兀朮换上兵卒号衣,簇拥逃走。
兀朮流泪道:“本王出征二十载,何曾有过如此败绩!我不走,死就死吧!”
哈密蚩:“王爷乃千钧之体,国之栋梁,大金岂可无沈王!胜败乃兵家之常事,何计这一城一地。留得青山在,何愁无柴烧!”
兀朮仰天长啸:“大宋有吴玠在,我等休想逾越仙人关一步矣。”哈密蚩:“王爷快走!再不走咱真成牢笼困兽了啊。”
兀朮:“如今满山遍野吴家军,我等往哪走?”
哈密蚩:“我军破河池城时,在下用重金聘请了一个猎人向导,他知道一条山中密道直达两当。快,再拖延就来不及了!”
“此时不走,更待何时!”哈密蚩挽着兀朮斜刺里遁入山林……战争浩劫后的武坪尸横遍野、硝烟弥漫。
埋伏在四山的宋军呐喊着、欢呼着,高举战旗奔出山林,又潮水般向将台涌去,欢声雷动。
河池百姓箪食壶浆犒劳王师。
玄贞、金童领着黎民青壮抬着酒笼赶来劳军。
吴玠和吴璘、杨政、姚仲等一干将领在兵弁簇拥下互贺仙人关大捷……
金童端着三盏新酒近前:“孩儿代表父老乡亲为父帅献酒庆功。”吴玠一一接过瓷盏:头一盏祭奠为国捐躯的将士;第二盏祝大宋江山永祚,国泰民安;第三盏兵民同饮,共庆仙人关大捷⋯⋯当他举起第三盏酒时,他犯愣了:原来将士手中根本无碗盏之类的酒具,何来同饮一说!
玄贞见吴玠有些尴尬,立即趋向前小声耳语……
吴玠高声道:“众军为何不举杯?”
“我们没碗盛酒呀!”
吴玠:“大家的头盔不就是酒盏吗?”
“没听说过,头盔可以当酒盏使……”
玄贞:“大帅既然如此说,大家不妨试试?”
众军迟迟疑疑脱下头盔,突然手中的头盔全变成了金灿灿的铜盔,不由同时惊呼起来——
“金盔盛酒,扬我军威!”
“仙神降瑞,金盔呈祥!”
“天助神佑,大宋不灭!”
开怀畅饮……
吴玠:“此酒应抗金保土而生,实属扬威之酒、胜利之酒、祝捷之酒、庆功之酒,更是我大宋中兴之酒,因此我等给它取名为……”
众军齐声呐喊:“金盔酒,金盔酒……”
吴玠:“金盔名儿虽响亮却欠雅,何不称之金徽酒!徽者,标识也。它标志着仙人关遏制金人南侵的历史性胜利,标志着开创了陇酒的先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金徽酒既是我吴家军勇守西疆的军魂,也是我军保家卫国的国魂……”
众军应和响彻群山——
“对!就叫金徽酒!”
河池城沸腾了。
全城人山人海,人流如潮,士农工商沉浸在庆祝仙人关大捷的欢乐气氛之中……
一支支威武雄壮、高举“吴”字大旗的军阵开过大街:一队队抬着贴“金徽”招牌的酒笼、吴家军自制的铁炮和金盔、金甲之类的战利品队伍走街串巷,展示着吴家军凛凛不可侵犯的军威。
鞭炮声此起彼伏,一张张笑脸春风荡漾。
一个个披红挂绿的英雄(其中有金童),骑在高头大马上夸街。百姓宛如洪流,争相目睹英雄风采……
【画外音】南宋抗金名将吴玠开创了徽酒的先河,谱写了徽酒的历史。绍兴四年(1134年)春,在举世瞩目的仙人关大战中,徽酒以它独具的魅力和方式,为这场战争取得辉煌胜利、发挥了它应有而神奇的作用。今天的人们喝着这源远流长、甘冽清爽、浓香馥郁的金徽酒,又怎不为它名扬天下而自豪?又怎不为它历史厚重而骄傲?抚今追昔,谁不感慨万千:“美哉——金徽酒;壮哉——金徽酒!”
元帅幕府张灯结彩,楹联吐艳,车水马龙,宾客盈门。
金童夸街归来,早在辕门等候的山礼拱手相贺:“恭喜公子,贺喜公子。”
金童:“老伯休笑我,我区区一酒师,有什么值得可喜可贺?”山礼:“公子三喜临门,何言无喜可贺?”
金童:“三喜临门?何来三喜?”
山礼:“公子酿业有功,英雄骑马夸街一喜也;迎娶含嫣,洞房花烛二喜也。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是多少人一生梦寐以求的心愿,你说算不算人生大喜?”
金童:“那第三喜呢?”
山礼:“对酒逢知己,他乡遇故人,算不算一喜?”
金童:“这一喜从何说起?”
山礼:“你亲生父亲金德福从老家赶来给你主持婚礼了!”
金童:“我父亲?人在何处?”
山礼:“正在后堂与元帅叙话哩。”
金童顾不得多问,撇下山礼便跑……
山礼:“唉,毕竟父子情深,撇下我这大红媒也不顾了嘛,这愣头青……”
金童兴冲冲跑到后堂,一见金德福就抱住不放:“父亲哪,孩儿想你啊……”
金德福:“你老大不小了,还娃崽似的。快过去见过你义父,不要失了礼,让在场的官人笑话。”
金童:“孩儿拜见义父大人。”
吴玠:“快起来,今天该跪的地方多着哩。快去拜见你亲生父亲。”金童又郑重其事拜见金德福:“孩儿见过爹爹。你日子过得安顺吗?”
金德福:“啧啧,看吴元帅把娃儿调教得多礼貌。倒是草民该谢谢元帅了。”
金童:“爹,你是咋寻来的?”
金德福:“嘿,你还不晓得呀?是吴元帅派人把我接来的嘛。娃儿嘞,你跟了吴元帅,这是你前生修来的福,元帅不嫌我们低贱土俗,又收你为干儿子,你要珍惜啊。我虽说是你亲爹,只生了你这个身子,真正把你喂养成人的是吴元帅,他比亲爹还亲一层。你一定要听元帅的话,切不可顶嘴使倔,我把你交给元帅了……”
山礼进来悄声说:“禀元帅,请公子更衣,傅小姐花轿已入城,吉时差一刻便到。”
花堂。
礼宾司仪山礼正唱着:“新人行三拜三叩首礼: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引入洞房……”
新人行礼如仪……
大红双喜越来越大,最后充满屏幕,叠映出剧中经典场面的串剪影⋯⋯最后凝固为金徽酒光彩夺目的商标。
镜头切入城中欢庆仙人关大捷的热烈场面……
(全剧终)
知识出处
《金徽酒文史资料》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本文记述了金徽酒文史资料第四集的情况。其中包括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管理、科技、上市与法务工作、基本建设、企业文化、酒乡名胜古迹名人名篇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