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元代的酿酒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金徽酒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291820020220001238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元代的酿酒
分类号: TS971.22
页数: 2
页码: 159-160
摘要: 本节记述徽县元代的酿酒业元代时宝井堡已享有酒乡的盛名,河池至蜀的水路畅通后,大大加速了河池酿酒业的发展。
关键词: 元明时期 金徽酒 酿酒业

内容

一、元代时宝井堡已享有酒乡的盛名。元代至元五年(1268年),官府再修嘉陵江水路,逾激流险滩,增修阁道、桥梁,方便了漕运,在栗亭天河恢复了祭河大典。金徽酒通向陕、川、贵、滇更加便捷,并通过徽县境内的茶马古道,与丝绸之路连接,销往宁、青、西藏、新疆。秦州人把金徽酒称为家乡酒。元至元十七年(1280年)十二月,官府免巩昌等地田租税赋,徽州在列。由于免税政策的实施,加之蒸馏技术日益成熟,徽酒产量明显提高。文宗天历元年(1328年),永昌寺徽州高僧张惠印被崇尚佛教的文宗召至京师,授光禄大夫,赐银印,赐法号“真慧国师”,掌管天下僧籍,并大修永昌寺。永昌寺成为佛教圣地,各地香客纷至沓来,宝井堡名酒之乡美誉随之远扬。
  二、武思信天河祭河神。古河池江河纵横,自古就有敬江神、河神之习俗。隋朝萧瑀把公祭河神地点选定在宝井堡天河之畔、海眼神泉处。《徽郡志》记载:“元武思信,陇西人,以都总帅提兵陕西,户口蠲赋纳粮输之鱼关,转漕宝峰以给军食。诸将待哺嗷嗷,船粮未达。己卯,总府承朝旨,以河流湍悍,漕运险,四命思信督夫匠疏导嘉陵江上流滩险,以便漕运,逾七旬而毕。继承命就督夫匠治行军运粮陆路,自武兴而上,修一百八渡险路,经秋涉冬,计之八万有奇。修悬崖阁道三千六百余间,桥梁六十四所,避水患三百余渡。自是漕运流通,行人不苦,粮道不绝,宝峰遂固,蜀道即长驱而入矣。”嘉陵江水路疏通工程结束后,武思信在宝井堡天河之畔举行了盛大的祭河神大典。河池至蜀的水路畅通后,大大加速了河池酿酒业的发展。

知识出处

金徽酒文史资料

《金徽酒文史资料》

本书以大量的出土文物和史料记载详细考证了金徽酒作为名酒之源的由来,同时广泛搜集并整理了与金徽酒有关的掌故、故事传说和艺文等资料,勾勒了金徽酒的历史沿革,再现了金徽酒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底蕴,以及其作为名酒之源的特殊历史地位。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