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杜甫与伏家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金徽酒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291820020220001214
颗粒名称: 第九章 杜甫与伏家镇
分类号: K294.2
页数: 11
页码: 40-50
摘要: 本章概括了杜甫《发秦州》诗、杜甫与栗亭、栗亭历史上的杜公祠、少陵钓台等。
关键词: 杜甫 伏家镇 徽县

内容

第一节 杜甫《发秦州》诗
  杜甫是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在栗亭也留下了宝贵的诗篇,杜甫寄居栗亭的日子里,接触到了最下层的民众生活,使他的创作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杜甫一生经历了唐王朝由盛至衰的历史性转变。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后,社会动荡不安。官场失意,生活窘迫的杜甫,在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立秋后,辞去华州司空参军职务,携带妻儿,由长安到秦州(今甘肃天水市),住了约三个月左右。杜甫在秦州居住的日子里,生活很艰难。在其流寓秦州诗作中可反映他凄凉的生活。其中一首“山头南郭寺,水号北流泉。老树空庭得,清渠一邑传。秋花危石底,晚景卧钟边。俯仰悲身世,溪风为飒然。”既写了作者触景生情之心态,也写出了杜甫国事、家事集于一身,既无力效国,又无力养家的无奈。为了生活,他决定到栗亭去。栗亭即今天的栗川。在历史上,栗亭泛指伏家镇、栗川的全部,还有游龙的部分地方。传说古代这里茂密的栗树林中建有亭台故名栗亭。历史上设过栗亭县,县治在伏家镇。杜甫为什么要去栗亭,《发秦州》一诗可以说明,栗亭是当时杜甫解决生计问题的乐土:“我衰更懒拙,生事不自谋。无食问乐土,无衣思南州。汉源十月交,天气凉如秋。草木未黄落,况闻山水幽。栗亭名更嘉,下有良田畴。充肠多薯蓣,崖蜜亦易求。密竹复冬笋,清池可方舟。虽伤旅寓远,庶遂平生游。此邦俯要冲,实恐人事稠。应接非本性,登临未销忧。溪谷无异石,塞田始微收。岂复慰老夫,惘然难久留。日色隐孤戍,乌啼满城头。中宵驱车去,饮马寒塘流。磊落星月高,苍茫云雾浮。大哉乾坤内,吾道长悠悠”。
  《发秦州》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杜甫已被生活所困,他要离开秦州,前往心中的乐土栗亭。第二部分,写了杜甫对栗亭的描述,赞美栗亭。第三部分是杜甫触景生情所发出的感慨。太阳就要落山了,秦州城中凄冷孤独,乌鸦在城头嘶叫,一片悲凉。夜幕降临了,驱车远行。一座大山,一条条河流,一段段坎坷不平的道路,一颗颗寒星,伴随着在旅途上的杜甫一家人。马在溪边饮水,杜甫和家人疲倦不堪,寒风袭人,更使他孤独、凄凉、惆怅。此时此景,国事家事齐涌上杜甫心头,诗人仰首望苍天,发出了“大哉乾坤内,吾道长悠悠”的感慨。
  伟大的诗人杜甫绝对没有想到他的《发秦州》为研究金徽酒原产地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为我们描绘了金徽酒原产地独特的气候、独特的物产、丰富的粮食资源、丰富的水资源,这里亘古就是一块酿酒的宝地。
  “栗亭名更佳,下有良田畴。”栗亭川也就是伏家镇川,是徽县最富庶的地方,素有天心地胆之说。满川沃野,盛产粮食。酿酒第一种原料是粮食,丰富的粮食资源有力地支撑了酿酒业。
  “充肠多薯蓣,崖蜜亦易求。”栗亭不但有丰富的粮食资源,更有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中国的白酒经历了由浊到清的改变过程。很早以前主要是自然发酵,以麦类、谷类、果类自然发酵,而以果酒居多,酒体浊而度数低、盛酒器具一般也比较大。后来出现蒸馏酒,酒体清澈而度数高。栗亭在历史上一直产酒,与有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有很大的关系。
  “密竹复冬笋,清池可方舟。”白酒的原产地都有其独特的地理条件或称之为独特的酿造环境,而这种环境是不可复制的。独特的地理环境才能形成独特的气候与微生物种群,独特的温度与湿度、独特的微生物生成环境,不但形成了独特的微生物种群,也形成白酒独特的风格,成就了名酒的品质。水为酒之血,水的优劣直接决定了酒的品质。丰富的优质的水是酿造优质白酒必须具备不可或缺的条件。杜甫笔下的栗亭具有南国气候的特征,而且水资源非常丰富。
  对杜甫《发秦州》诗的文学价值,已有很多专家赏析和评价,作为金徽酒志的编撰,主要是从金徽酒独特的酿酒条件来进行分析,《发秦州》诗有力地佐证金徽酒原产地独特的酿造环境,也为伏家镇自古以来就是西部酒乡提供了有力的证明。我们今天缅怀这位伟大的诗人,我们也深深地敬仰先民在这片热土上的创造,更感恩大自然地赐予。
  第二节 杜甫与栗亭
  无论是《徽州志》《徽郡志》,还是徽县旧志都有记载,杜甫曾寓居栗亭,从栗亭出发去蜀地。清代嘉庆年间,徽县知县张伯魁主持纂修的《徽县志·疆域》篇中就有这样的记述:“杜甫之美栗亭,李白之赋青泥,灵踪胜迹,脍炙人口”。《徽郡志》人物篇《流寓》中记载:“唐:杜甫。”从道(即郭从道)曰“杜甫避禄山关中之乱,入秦州居东柯谷,又徙居栗亭。”或曰“少陵不终于此。予谓少陵当时徙居栗亭,久而始去。今栗亭有祠,有钓台,其集有《栗亭》诗,不谓之寓可乎?噫!草堂郁郁,遗像岩岩,望着兴思,谒者增慕,不可不谓之寓焉。”杜甫为什么要寓居栗亭,其理由:栗亭是杜甫心中的乐土。杜甫在安史之乱后,携家带口到秦州,其目的是在这里长期居住下去,并没有再到其他地方的打算。他在城南西岐村寻找建草堂的宅基地,但都没有成功。仅靠他采药卖钱,不足以维持一家人的生计。在这种情况下,杜甫想去栗亭。在后魏栗亭设县,栗亭县址在伏家镇,这说明在后魏时,栗亭已经是一个政治、经济、军事重镇。栗亭在历史上也称栗亭铺,是一个水陆码头,商贾云集,闻名遐迩。唐代青泥古道是非常繁荣的一条故道,从陕入川,从秦入川,青泥岭是必经之地,从秦陇入川大都要经过栗亭。
  东汉安帝元初二年(公元115年),武都太守虞羽烧石剪木,开漕船运。东汉灵帝建宁五年(公元172年),武都太守李翕(字伯都)又组织人力对故道进行改造。使青泥岭到栗亭的水运畅通。栗亭是水路、陆路,交通便利的码头地方。
  徽县历史上的八景之一即昧谷朝霞,《徽县新志》载:“昧谷朝霞,栗亭旧县,以兑山为西屏,中有五峰峙结,曰朝阳山。《方舆胜览》即昧谷和仲所宅,日出红霞建标,远浮蓬岛,近接岚光。”
  《徽县新志》又载“兑山,西四十里,一名朝阳山,上有朝阳洞。”“兑”取兑卦,西方之义。《方舆胜览》即昧谷和仲所宅。”兑为泽,可以证明栗亭从上古时期就是一个河湖交错、水资源丰富的鱼米之乡。又相传,兑山五峰,五峰各踞一凤,所以人们又称兑山为五凤山。
  《徽县新志》载:“龙洞英飞,洞在半山深谷中,幽邃莫测首尾。内有湫池。惟农民祷旱得止。每旦云气一缕,浮空而去,所向方即雨。”《龙洞英飞》为徽县八景之外的又四景之一。昧谷即兑山龙峡(今元观峡)。昧谷上的朝阳洞相传为和仲之宅第。其洞有石门,越内越广,深不可测。洞口有溪自地腹而出,号曰零湫,元观峡龙溪之源也。
  综上所述,栗亭是一个富庶之地、繁华之地、交通便利之地、神奇之地,杜甫在《发秦州》诗中明确表达了他对栗亭的向往。杜甫在安史之乱之后,既是政治上的失意者,经济上也面临窘境,在这个时候的迁徙完全是出于生活上的考虑。他举家迁徙不是去旅游,也不是有目的地的走亲访友,而是为生活奔波。从《秦州志》和新编《天水市志》都作《流寓》记载。在《徽郡志》中对杜甫在栗亭也在《流寓》中记载:栗亭是徽县川坝地区,气候温润,物产丰富,民风淳朴,对杜甫而言应是选择寓居的地方。《徽县史话》中记载:“唐乾元二年(公元759年),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为生活所迫,举家曾在栗亭小住,后为生计而举家入蜀..徽县栗川今存的兑山、杜公祠、杜公村、钓鱼台之内的地名遗迹。都证明杜甫当年旅居栗亭。”据当地村民口口相传,杜甫当时所居的栗亭山根村,村名也叫凤凰村。
  安史之乱后,社会动荡不安,阻碍了社会经济发展。杜甫一家人虽然到了心中的乐土栗亭,有数间草房落脚。但由于文化、语言、劳动技能等方面的原因,再由于当时整个经济处于衰退期,所以,他的处境更加困苦不堪,全家人生活极度艰难。有民间传说,杜甫在栗亭居住时,遇上了一位河南巩县的老人徂公。他经常随老人去栗亭附近的山上挖山芋,拾橡壳,采集野菜、野果。杜甫懂医术,他经常给村民诊治疑难杂症,从不收分文,因而不时得到乡亲们的一些接济。但这并不能真正从根本上解决生活问题,他决定到成都去,那里是天府之国,有许多好友。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十二月一日凌晨,杜甫一家从栗亭踏上了入川之路。
  宋代诗人贺铸在《寄题栗亭县名嘉亭》开篇两句“少陵昔游地,幽栖凤凰川。”凤凰川也就是栗亭川,也就是杜甫寄居的地方。栗亭是杜甫一生诗歌创作发生大转变的地方。乾元二年杜甫离开秦州赴栗亭,目的只是找到安身立命的乐土,如果在栗亭能顺顺利利地过日子,他就很有可能定居栗亭而不爬山涉水、历经艰难去成都了。艰难困苦铸诗魂,正是他从栗亭开始,大量接触社会下层生活,对民间疾苦有了更深地了解,使他忧国忧民的意识更加强烈。这一时期是杜甫最困苦,但也是他诗歌创作出现重大变化,取得辉煌成就的时期。继《三史》、《三别》之后,杜甫又创作出了具有特色的陇右诗作,写下了诸如《秦州杂咏三十首》、《同谷七歌》、《栗亭十韵》《陇右纪行诗》等大量脍炙人口、传之不朽的诗作,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杜甫陇右纪行诗是诗人忧国忧民用心血凝成,用双脚走出的绝唱。
  第三节 栗亭历史上的杜公祠
  栗亭的杜公祠应是全国最早的,也是由民间发起建立,后由官府不断修建扩大的。杜甫一家人离开栗亭入蜀后,当地乡民为了纪念他,把他的《栗亭十韵》诗稿贴在屋子墙壁上,人们纷纷观瞻,更有文人雅士想收藏,但被热爱杜甫的村民劝阻,年复一年,《栗亭十韵》就这样散失了。杜甫住过的茅屋成为供奉杜甫的草堂,也就是杜甫祠堂。当地士绅和乡亲们捐资,一座雕梁画栋的祠堂建成了。唐宋时期,有许多官员和文人雅士在栗亭缅怀杜甫,在栗亭留下了许多诗文、题记、碑刻;他们捐资修建杜公祠,使杜公祠规模不断扩大,而且对杜公祠的修建也上升到了官方行为。在北宋中期杜公祠已有相当规模,在南宋金兵入境时毁于战火。
  明清以来,官方对杜公祠进行了多次维修,也曾根据杜甫“栗亭名更嘉,下有良田畴”的诗意,取名嘉亭。
  杜公祠在历史上有几次大的整修。明代武宗朝(公元1505~1521年)时,由官方在山根村进行仿修。明万历(公元1573~1620年)中,州牧左之贞重修祀堂三间。清康熙丁酉冬(公元1718年)陕西观察使童华祖莅临栗亭,见祠堂堕废,会同知州周元良召集当地绅士捐资重修,历时两年完工,使杜公祠形成规模。清乾隆六年(公元1741年),徽县知县牛运震增修杜公祠,并购田四十亩以供春秋祭祀,置守祠二户,又在祠堂周围栽松种菊,并且刻碑记载了修祠经过。嘉庆丁卯、戊辰、已巳间(公元1807~1809年),知县张伯魁会同栗亭生员梁负栋又一次重修杜公祠。
  经过这次维修扩建,杜公祠成为一家有祠堂、院落、塑像、碑刻、碑亭、戏楼等完整的建筑群落,形成了一家在陇右、川、陕有影响的杜公祠。
  在清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对杜公祠又进行了扩充修建。
  杜公祠每年腊月十九日为庙会,演唱大戏,当地和邻县老百姓都来祭祀,香火旺盛。祠堂与戏楼之间有一口水井,村民称“杜公井”。
  杜公祠,杜甫曾经的寄居地,当地乡民的精神家园,永远留在人们心中。
  第四节 少陵钓台
  少陵钓台即杜甫钓台,位于杜公村南山雌牛湾,木皮岭下的元观峡内。
  杜甫钓鱼台,元观峡内。唐乾元中,杜甫居栗亭,垂钓于此。逾河五里有杜公祠。自杜公村南行五里可到达元观峡,横川河自峡中穿越。
  元观峡两岸悬崖耸立,峡谷幽深狭窄,河水湍急,涛声贯耳。沿峡西去四华里,数块巨石形成一泓深潭,名《黑龙潭》。其一石(虎跳石)依山傍潭,石面平坦如席,上有一处似人臂部的印迹和一双脚窝印迹,传说当年杜甫坐钓于此。明御史范士藻游此思之慕之,惚兮恍兮,仿佛看见杜甫坐钓,于是在河东摩崖石刻“宛在中央”四字自左至右横排,“少陵钓台”四字自上而下纵排。八字整体呈“丁”字形排列。
  第五节 张伯魁《重修杜少陵祠堂记》
  张伯魁,浙江海盐(今上海松江)人,进士出身。清嘉庆七年(公元1802年)任徽县知县,在徽任职达八年之久,贡献颇多。他在徽县任职时,除办好公差外,还十分重视地方事务。曾组织人力补筑城墙,完善城防。他重修书院,设立义学,主持修纂县志,整修境内文物古迹。
  兹录其《重修杜少陵祠堂记》如下:“唐杜拾遗祠,在县城西栗亭川,先为古同谷县地。当拾遗多阽危,走巴蜀,于斯休驾焉。人第知残膏剩馥,沾丐于后人者无穷,而不知其忧深见远,盱衡天下国家之故。而流连愤发于君父之间者,其心至今如见前之人建祠栗亭,尊衣冠,肃俎豆,尸而祝之,茅茨鸟雀,松菊藩篱,非恃有司土者之护持欤!乾隆(公元1736~1795年)初,署邑令牛运震大加修葺,迄今又七十年。祠宇倾颓,享祀俱废,无人过而问之。余拜祠下,触目兴怀。适梁子负栋家于栗亭,爰与谋而新之。昔孟浩然墓庳坏,樊泽节度荆州,苻载以笺叩泽曰:“浩然文质杰美,殒落岁久,邱垄颓没,行路慨然。前公欲更筑,搢绅士闻风竦动,而今牵耗岁时,诚令好事者乘而为之,负公夙志矣。”泽乃更为,封垄于凤林山南。是役也,予非畏好事者也,诚亟以存千秋忠爱之遗云。祠成,咸属予为记。按祠之南为木皮岭,东望青泥,若俯而即也。南六里许,元观峡、钓台皆遗迹也。稍西里许则旧祠也,明御史潘公梦拾遗始建祠宇,其遗址存焉。今重修祀堂三间,明州牧左公建也。献宇三楹,国朝观察童公建也。赡祠田十亩,前令牛公置也。详于碑石,久为民占,今复归于祠。前有隙地,今为祠门,其左若右,各增盖耳房二间。予率众捐资重修。议始于丁卯(公元1807年)之春,落成于己巳(公元1809年)之秋也。董斯事者,邑诸生梁子负栋也。予又增置瞻祠田十亩,与牛公所置之十亩并以属之。梁子俾司春秋享祀,岁之修葺之事焉”。

知识出处

金徽酒文史资料

《金徽酒文史资料》

本书以大量的出土文物和史料记载详细考证了金徽酒作为名酒之源的由来,同时广泛搜集并整理了与金徽酒有关的掌故、故事传说和艺文等资料,勾勒了金徽酒的历史沿革,再现了金徽酒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底蕴,以及其作为名酒之源的特殊历史地位。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