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伏家镇的由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金徽酒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291820020220001212
颗粒名称: 第一节 伏家镇的由来
分类号: K294.2
页数: 2
页码: 37-38
摘要: 本节记述了徽县伏家镇的由来,伏家镇,位于县城西北17公里,古为栗亭县治所之地,今为徽县第一大镇,也是徽县人口最多的第一大镇,更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酒金徽酒的原产地。
关键词: 伏家镇 由来 徽县

内容

伏家镇,位于县城西北17公里,古为栗亭县治所之地,今为徽县第一大镇,也是徽县人口最多的第一大镇,更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酒金徽酒的原产地。
  该镇地处徽县中部,海拔多在900至1300米之间,地势中部、南部低,东、北、西三面高,北部尖山子海拔1625米,是境内最高峰。境内河谷开阔,土地平坦肥沃,物产丰富,灌溉便利,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2℃,无霜期200天以上,年平均降水量750毫米,丰富的土地和水热资源为发展农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该镇是县内粮食主产区,盛产小麦、玉米、大豆、水稻、高粱、小杂粮和蔬菜。所产大米远近闻名,其口感舒适,甘甜清香,深受人们喜爱。
  伏家镇古名宝井堡,在北魏时是栗亭县治所。由于栗亭川沃野千畴,甘泉密布,自然成了金徽酒肇始发端的风水宝地。
  栗亭,古县名,位于今甘肃徽县西北,得名于栗河,历史上曾名天河、清源河。栗河源于徽县东北之悟真山,南经诸山,出游龙乡栗窦峪,婉蜒曲折近百里,在今栗川乡河口汇入西洛河(今白水江上游)。栗河流域平川相连,良田沃野,物阜年丰;两岸浅山叠翠,野生板栗盈野,故水名栗河,川名栗川。伏家镇既是栗亭故城,为何今天却叫伏家镇?查有缘由,只不过它最早应该叫傅家镇。
  史载:三国魏大学者、阳乡侯傅锻四世孙傅弘之,时为东晋雍州治中从事,率兵镇守青泥岭,遂举家徙居栗亭。义熙十四年(公元418年),晋安帝司马德宗弃长安南逃,夏帅赫历连勃勃率兵追杀,与傅弘之大战于青泥岭,傅战死。其家族遂定居栗亭,后繁衍成族,俨然为栗亭川甲富名门。大概在后唐于栗亭古城置军以后,就随俗称傅家镇了。
  元初设栗亭管民司,栗亭川实为其元帅汪世显(元朝皇帝赐名田哥)的封地,故易名福镇,沿袭至元末。清初仍复旧名,即转音为伏家镇。

知识出处

金徽酒文史资料

《金徽酒文史资料》

本书以大量的出土文物和史料记载详细考证了金徽酒作为名酒之源的由来,同时广泛搜集并整理了与金徽酒有关的掌故、故事传说和艺文等资料,勾勒了金徽酒的历史沿革,再现了金徽酒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底蕴,以及其作为名酒之源的特殊历史地位。

阅读

相关地名

徽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