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北禅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金徽酒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291820020220001201
颗粒名称: 第五章 北禅寺
分类号: K928.75
页数: 5
页码: 22-26
摘要: 本章记述了徽县北禅寺的由来、元文宗与真慧国师、天下僧籍的管理、北禅寺铁钟等。
关键词: 北禅寺 徽县

内容

第一节 北禅寺的由来
  北禅寺,古名永昌寺或北禅院,位于伏家镇东北隅的贺店村紫荆山麓,距镇五里。该寺背倚紫金山,足履清源河,左携云烟峡,右扶海龙山。山上古柏蔽日,曲径通幽,登寺远眺,栗亭川、青泥岭尽收眼底,堪称陇右古刹、梵音圣地。元、明时期香火盛极一时。
  紫荆山占地5.2平方公里,海拔1300米,以苍松古柏、千年紫荆、越千年红豆杉和北禅古刹著称。据史载西魏时,前山生紫荆,繁而古老,遍山古柏幽林,古刹隐匿绿波。杂花奇树,相映成趣。山路崎岖,曲径通幽。登山怀古而幽思,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据《徽县志》载,寺院建于西魏大统(公元535~551年)年间,南宋淳熙年间(公元1174~1189年)重修,至元文宗时香火鼎盛。最盛时有寺僧300人,大小庙宇200余间,僧田80余亩。全寺佛殿三进三出,气势宏大、飞檐斗拱、雕梁画栋。满墙彩绘佛像壁画,皆出自佛经故事。大殿顶上有身负宝瓶的大象与各种兽吻。正殿门窗上雕刻花草、人物,风格迥异而栩栩如生。院内石碑林立、书文奇绝,形成一个古朴典雅、雄浑壮观的佛教建筑群落。嘉靖年间(公元1552~1565)郭从道捐款重修。
  北禅寺最早规模虽已无考,但从明代人李东岗《游北禅山寺有述》一诗来看,足见当时不但庙宇雄伟壮观,而且山水清幽,游人络绎,俨然一派梵音胜地。诗中“阶空呈虎迹”,并非空穴来风,《徽郡志》与《全陕通志》中都有“宋熙宁中,虎为民患,栗亭尉宋宝设法除之”的文字;《徽县志》则记载:“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12月18日,栗亭捕获虎3只”。而“潭静起龙腥”句,就和虞渊有关了。据史料记载,在上古时曾于今伏家镇形成一个浩渺的河流湖,叫“虞渊”。相传虞渊周围有三十六股大如水桶的泉水从地底不停涌出,其水清澈如醪,甘冽爽口,含有多种稀有元素。而这些泉眼皆通西海,故名“海眼神泉”。春秋末,秦在这块气候温和,富饶美丽的风水宝地上筑起一座土城,名叫“宝井堡”,城址即今徽县伏家镇。秦末,聚居陇南的白马氐部建立白马氐国,国都就选在宝井堡。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春,汉武帝派中郎将卫广灭白马氐国,以白马氐国故地置武都郡。始建国元年至五年(公元9~13年),王莽改宝井堡为栗亭。
  第二节 元文宗与真慧国师
  北禅寺不仅历史悠久,而且一度曾为禅宗圣地。元文宗图铁陆尔封北禅寺住持高僧惠印法师为国师,执掌国师印于此。《秦州新志》曰:“惠印姓张,徽州人。幼出家,通经律,元文宗召至京师授荣禄大夫、司徒、银印,赐号真慧国师,北禅寺有碑记其事。”惠印是栗亭川(今伏镇)人,他被封为国师一事,《徽县志》如是记载:“文宗天历元年(公元1328年),永昌寺(今伏家镇北禅寺)和尚张惠印(徽州人)因精通经律,被崇尚佛教的文宗召至京城,授光禄大夫、司徒,并赐银印,赠号‘真慧国师’。文宗封惠印为国师,掌管天下僧籍,并大修永昌寺。永昌寺盛极一时。”还有一说是在天历二年(公元1329年),其依据是天历二年九月,元文宗为了确立国教,诏修《经世大典》。举国学识渊博、道行高深的佛道两教名流都被召入大都展开辩论,惠印法师在此次辩论中成为佼佼者而被敕封,赐银印并掌管“天下僧人僧籍”,随之永昌寺名扬天下。惠印法师对佛学“众生平等”的感悟,深得入主中原后期盼天下安定的元文宗的信任,写下了《赐真慧国师像赞》:“振迹于蜀,道洽于凉。翠盖有炜,朱服斯煌。孰友孰师,维公维王。迈往之气,粹于眉宇。奚居而默,奚道而处。不二之门,其谁与语”。
  第三节 天下僧籍的管理
  据《徽县志》载:“元代,天下僧籍贮藏于此,至明清时期仍然保存完好”。清代道光年间(公元1821~1850年)碑文载:“徽县佛教属禅宗派,清末佛教衰落”。由此看来,天下僧籍可能在民国初年才散失殆尽。
  “真慧国师”晚年回乡主持北禅寺佛事,四方来北禅寺入籍的僧众很多,使北禅寺声名鹊起,影响愈来愈大。元至元乙亥(公元1335年)67岁时,真慧国师忽然写了一篇偈文让众弟子看,然后打坐涅槃。其弟子多达300多人。将其遗体火化后,获得佛舍利数粒。明初,天下各寺院僧籍俱贮藏于该寺,往来僧人络绎不绝,香火十分旺盛。当时,北禅寺的规模非常宏大,寺院周围挺拔葱茏的古柏有上万株之多,远处望去,郁郁葱葱。寺内殿堂禅房三百余间,错落有致,殿内佛像庄严矗立,好一派宏伟气象。后又经多次修缮,其影响虽衰,但规模依旧。
  如今的北禅寺虽无当年的胜景,但仍有珍贵的历史文化遗存。在北禅寺院内东西两侧各有一株红豆杉,东边一株树高12.5米,西边一株树高11.6米,直径都在0.5米以上,枝叶似垂柳,树龄越千年;还有一株千年紫荆,俗称“痒痒树”,也在晨钟暮鼓中安享岁月,印证着北禅寺当年的昌盛。
  第四节 北禅寺铁钟
  明宪宗成化年间,陕西永寿县云齐寺王禅师云游至北禅寺,于徽州全境募化生铁,又专程请来陕西泾阳县铸钟师傅陈辉,于成化16年(公元1480年)11月铸造出大铁钟一口,挂于寺内柏树林中。大铁钟高1.48米、口径1.37米、厚0.12米、重约2000千克。钟顶置双龙钮,二龙背向昂首、龙嘴及爪紧贴钟顶而卧、身躯隆起做为穿孔。钟肩有圆孔4个,直径8.5厘米、饰莲瓣图案。钟腹分上下两层,各布8等份方格,每相邻两方格间饰隆起三棱形隔梁,上层方格上部环布一周“皇图永固帝道遐昌佛日增辉法轮常转”16个篆书大字。下接楷书铭文,自右而左、分格竖写铸钟纪年、工匠及捐资人姓名,满布16方格。再下饰一绳纽弦纹,足部有钟耳8朵,耳上浮铸缠枝牡丹花纹,耳面无纹饰。钟系一次性浇铸而成,造型硕大、匀称、俊美、古朴,文字工整、清晰,钟声浑厚、响亮,余音可达10里(即5000米),是研究明代冶铁铸造技术的实物资料。1975年11月6日北禅寺铁钟被徽县革命委员会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县文物保护部门将铁钟迁存于徽县文化馆,并修钟亭保护。据说,此钟动迁时,有灵蛇护佑,证果非凡。

知识出处

金徽酒文史资料

《金徽酒文史资料》

本书以大量的出土文物和史料记载详细考证了金徽酒作为名酒之源的由来,同时广泛搜集并整理了与金徽酒有关的掌故、故事传说和艺文等资料,勾勒了金徽酒的历史沿革,再现了金徽酒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底蕴,以及其作为名酒之源的特殊历史地位。

阅读

相关地名

徽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