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徽酒志》第一篇 地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金徽酒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291820020220001184
颗粒名称: 《金徽酒志》第一篇 地理
分类号: K294.2
页数: 50
页码: 1-50
摘要: 本篇记述了金徽酒原产地概况、地质和土壤植被、水文气候、土地资源、北禅寺、兑山、虞泉湖与海眼神泉等。
关键词: 地理 徽县

内容

第一章 金徽酒原产地概况
  第一节 徽县历史沿革
  从县境柳林镇柳林村发现的柳林遗址证明,早在新石器时代早期(公元前6000年),徽县先民就在永宁河流域辛勤劳动和繁衍生息,他们创造了灿烂的原始文化。
  奴隶制国家夏朝建立后,徽县地处雍、梁二州交界处,商、周亦然。春秋战国时期,徽县属秦国辖区,氐、羌民族与当地秦人和睦相处,为发展徽县文明做出了贡献。
  秦统一华夏后,天下设郡县,徽县地属陇西郡。徽县置县始于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县名河池(治今徽县西北6公里之银杏树村址),隶武都郡。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汉王朝除近畿7郡(三河、三辅、弘农)外,全国郡国分为13部,河池地属益州刺史部武都郡辖。
  公元9年,王莽篡汉建立新朝后,大肆改易官名、地名,河池县改名乐平亭(治所如前),隶洛平郡(武都郡改,治所如前)。
  东汉建立后,地方行政区划承袭西汉旧制,分州、郡、县三级,将王莽改易的官名、地名恢复原名,乐平亭复名河池县,隶武都郡。
  汉末,张鲁割据汉中。河池县地归张鲁控制,入梁州版图。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3月,曹操出兵征张鲁。11月,张鲁降曹,河池地为汉所有。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蜀汉刘备据汉中,河池又入蜀境。后于河池置县,隶武都郡。蜀汉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蜀相诸葛亮死后,蜀退出汉中,河池地入魏版图。
  西晋时,徽地仍置河池县(治徽县银杏树村址),隶武都郡。泰始五年(公元269年),置秦州,河池县隶秦州武都郡。晋怀帝永嘉(公元307年~公元312年)后,河池县地为仇池国所占。建武元年(公元317年),司马睿在江南建立东晋至隋统一华夏,北方先后经历了五胡十六国割据统治,南方则先后出现了宋、齐、梁、陈四个封建王朝。徽县地处南北方交界地,封建割据频繁,先后为仇池、前赵、后赵、前秦、宋、北魏、西魏、北周所统治。东晋建武元年(公元317年),司马睿封杨坚头为右贤王,屯河池。其间河池虽有县,但实为氐酋藩邸。公元323年,仇池国地大部为前赵所据,河池也入前赵版图。后赵时,河池隶秦州所辖的武都郡。公元372年,仇池国地为前秦所据后,前秦在其地置南秦州,所辖武都郡领下辨、沮、武都、故道四县,河池地并入故道县。宋元嘉十年(公元433年),仇池氐王杨难当乘北魏用兵北方之际,出兵南侵蜀地,河池地再次入仇池境。元嘉十九年(公元442年),宋灭仇池,河池地归宋所有。元嘉二十年(公元443年),北魏出兵攻占宋武都郡地,河池地又入北魏境,后北魏于河池地置广化县(治徽县银杏树村址),于广化县置广化郡,又在徽县境置思安县(治徽县东南)。北周时,广化郡隶凤州,领广化、思安二县。
  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废广化郡,广化、思安二县隶凤州。仁寿元年(公元601年),改广化县为河池县,与思安县同隶凤州。大业(公元606年~公元617年)初,省思安县入河池县,河池县仍隶凤州。
  唐初,河池县隶山南道凤州。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山南道分为东西二道,河池县隶山南西道凤州。唐时,在河池县境青泥岭设青泥驿。僖宗时(公元874年~公元888年),王铎在河池境西南木皮岭置关。
  五代时,中原先后经历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封建王朝。后梁时,河池地为岐王李茂贞所据,置河池县,隶凤州。后唐王朝时,河池地入后唐境,行政建制依旧。后汉统治中原后,河池地归后蜀所有,亦置河池县,隶凤州。后周王朝建立后,河池地入后周境,建制如前,并在固镇(今徽县城关镇先农村一带)置雄胜军。
  宋初,河池地仍置县,治在今徽县银杏树村址,隶凤州。开宝三年(公元970年)河池县移治固镇(今址)。至道三年(公元997年),河池县属秦凤路凤州。南宋时河池隶利州西路凤州,绍兴(公元1131~1162年)初川陕宣抚司治此。
  元初,于河池置南凤州(治今址),隶巩昌路,领河池、永宁(原河池县永宁乡升为县)、两当三县。至元元年(公元1264年),南凤州改名徽州。至元七年(公元1270年),河池、永宁二县省入徽州,徽州领两当一县,仍属巩昌路。武宗至大四年(公元1311年),正月罢行尚书省,以行省分治天下,徽州隶陕西行省巩昌路。
  明王朝建立后,以布政使司、府、州、县分治天下。明承袭元制,徽县地仍置州,领两当县,隶陕西承宣布政使司巩昌府。明朝时,县境虞关、高桥设有巡检司,小河设小河关。
  清承明制,徽县仍置州,领两当县,隶陕西布政使司巩昌府。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陕西布政使司分为左右,又隶陕西右布政使司巩昌府。六年(公元1667年),改陕西右布政使司为巩昌布政使司,七年(公元1668年),又改名甘肃布政使司(徙治兰州),徽州隶之。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徽州降为徽县,与两当同隶甘肃布政使司巩昌府秦州。
  中华民国建立后,实行省、道、县三级制。元年(公元1912年),徽县隶渭川道。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废道建制后,徽县直隶省。民国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徽县隶第四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治天水)管辖。直至解放。
  1949年12月4日,徽县解放,隶属天水地区,县址驻城关镇。1958年4月,徽县与两当县合并,县名仍为徽县,县址仍在城关镇,隶天水地区管辖。7月,又与成县合并为徽成县,县址仍在城关镇,仍隶属天水地区管辖。1962年1月,恢复徽县、成县、两当县三县建制,徽县县址仍设城关镇,隶天水地区管辖。1985年6月,徽县划归陇南地区,县址仍在城关镇。2004年陇南地区撤地建市后,隶属陇南市。至今亦然。
  第二节 徽县区域位置
  徽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地处甘陕交界的秦巴山地中的盆地中部,在北纬33°32′至34°10′、东经105°34′至106°26′之间,东与两当相接,南与陕西略阳县襟连,西靠成县,北抵天水市秦州区、麦积区,西北毗壤西和县境。东起嘉陵镇大阳山,西至麻沿河乡潘家沟村,长为81.4公里;南起虞关乡三关殿村,北至麻沿河乡小山峡村,宽为69.5公里。总面积2722.9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0.6%稍多,占陇南市总面积28000平方公里的9.72%。徽县人民政府设在城关镇,县城海拔900米。
  县城东距两当县城46公里,距陕西省宝鸡市181公里,西安市383公里;南距陕西省略阳县城93公里;西距成县县城67公里,距陇南市武都区215公里;北距天水市秦州区152公里;东南距陕西省汉中市241公里,西南距四川省成都市550多公里,西北距省会兰州市514公里,东北距首都北京市1600多公里。
  以县城为中心,东至两当界34公里(以公路里程计,以下同),以柳林镇簸箕塘村为界;南至陕西省略阳县界27公里,以大河乡大石碑南200米处为界;西至成县界51公里,以泥阳镇何家庄村为界;北至天水市秦州区界85公里,以麻沿河乡小山峡村为界。县境北与天水市麦积区界线30公里,与秦州区界线58公里;西北与西和县界线13公里;西与成县界线107公里;东与两当县界线106公里;南与陕西省略阳县界线约80公里。
  第三节 徽县行政区划
  徽县隶属甘肃省陇南市。1985年6月前,属于天水地区;1985年6月后至2004年前属于陇南地区,2004年陇南地区撤地建市后,隶属陇南市。中共徽县县委、徽县人民政府、徽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政协徽县委员会均在城关镇。行政机构依次为县、乡(镇)、村。行政村下有“社”,或称村民小组,为农村自然居民村落,若干个社或村民小组组成一个行政村。城关镇和江洛镇、伏家镇三镇还下辖有社区,即原先的居民委员会。
  1990年全县辖6镇12乡,共249个行政村,1224个社。2004年7月,甘肃省民政厅根据陇南地区和徽县人民政府的报告批复,通知将徽县永宁乡改为徽县永宁镇。2004年,徽县18个乡镇撤并为15个乡镇,原东关回族乡并入城关镇;游龙川乡并入江洛镇;太白乡并入高桥乡。
  2007年对全县村级行政区划进行调整,撤并了36个村委会和281个村民小组。全县行政村数量减少到213个,村民小组(社)数量减少到941个。
  2017年末,全县共辖15个乡镇,其中7镇分别是城关镇、伏家镇、江洛镇、泥阳镇、柳林镇、嘉陵镇、永宁镇,8乡即银杏树乡、水阳乡、栗川乡、麻沿河乡、高桥乡、榆树乡、大河店乡、虞关乡。共213个行政村,941个社,10个社区。
  第四节 徽县地貌及疆域
  地貌 徽县地处秦岭山脉的西南麓,境内南北两片区主要是山岭沟谷,峰峦叠嶂,峡谷幽深,沟壑纵横,植被葱郁,为高山峡谷区;中间为河谷丘陵盆地,特别是伏家镇、栗川乡、泥阳镇一带部分村庄,开阔平坦,部分山丘亦相对低缓,整个地形由北向南呈“凹”字形倾斜。北部山地为北秦岭的南坡,海拔在1600至2300米之间,坡度20至50度之间。南部深山峡谷为南秦岭的北麓,海拔在704至2504米之间。介于南北山地之间的浅山丘陵区,海拔在770至1250米。县境山脉为秦岭的西延部分,主体山脉为平行的线状山脉,南、北部各两条。中部一条,东西走向,支脉多呈羽状展开。由北部两条山脉和中部一条山脉组成的地貌,通常被称为北秦岭,主要山峰有蒿川山、鸡鸣寺、云雾山、天子山、老爷山等。由南部两条山脉及其支脉组成的地貌,通常称为南秦岭,主要山峰有东界山、望天梯、朵落山、铁山(青泥岭)、云台山等。县境最高峰东界山位于嘉陵镇,海拔2504米,最低点吴王城位于虞关乡,海拔704米。
  境域 历史上,徽县疆域变化较多。汉置河池县(治今银杏树),南北朝南齐时(公元479~502年)曾割西和县白石峪地属河池。《元丰九域志》载,宋元丰(公元1078~1085)年间,栗亭设县,隶成州,泥阳为其一镇。元初于河池置南凤州,后改名徽州,并在永宁置县,与两当县同隶徽州。至元七年(公元1270)河池、永宁二县省入州,徽州仅领两当一县。明初仍为州,领两当县。洪武十年(公元1377)六月降州为县,同时两当县并入徽县。后复升为州,亦领两当县。郭从道著《徽郡志》载:徽县在嘉靖时(公元1522~1565年)疆域东70里簸箕湾与两当县交界,南50里大石碑与略阳县交界,西50里横川铺与成县交界,北110里木芦镇与秦州交界,江域袤延500里有奇。清初仍置州,领两当县,雍正七年(公元1729)降州为县,与两当县同隶秦州。张伯魁撰《徽县志》载,嘉庆(公元1796—1820年)时徽县地广180里,袤120里,东70里簸箕湾交两当县界,南50里大石碑交陕西省略阳县界,西40里烟墩梁交成县界,北100里高桥交秦州界,西北190里大门镇交秦州界。
  民国时期,徽县麻沿河镇马家湾的4保及两个村划给西和县。
  解放后,徽县境域先后7次调整。1950年,天水县高桥乡划归徽县。1953年2月,大门区喜林乡部分划归天水县,划出人口239户,1179人。1956年,江洛区东山乡部分划归成县,划出人口272户,1262人。同年4月,永宁区西寺乡显龙等地划归两当县,划出人口131户,457人。1957年8月,永宁区永坪乡竹园农业社划归两当县,划出人口15户,74人。1958年6月,大门、大成、汪川、苏成、黑林、龙池6乡(镇)划归天水县,划出人口8138户,35218人,土地115290亩。同年4月,两当县与徽县合并,县名仍为徽县。9月徽县与成县又合并为徽成县,人民政府设在原徽县城关镇。1961年底,徽、成、两当3县分设,从此徽县境域稳定。
  第五节 徽县社会经济发展
  徽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地处西秦岭南麓嘉陵江上游的徽县盆地,总面积2722.9平方公里。
  徽县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县。境内有大小河流600多条,为长江流域嘉陵江水系。森林覆盖率46%,有各类野生植物250多种,地产野生中药材100多种;其中有紫荆、红豆杉等珍稀植物10多种,有国家重点保护的羚羊、白唇鹿、大鲵等珍稀动物10多种。土壤肥沃,气候温润、物产丰富,素有“金徽县”之称。
  徽县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县。盛产小麦、玉米、高粱、水稻、大豆、油菜等粮食作物、油料作物和蔬菜、瓜果、烤烟、蚕桑等经济作物。计划经济时代,徽县粮食每年大量外运。21世纪前,徽县农民沿袭千百年来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以粮食种植为主。随着政府和市场的引导,从上世纪末开始,农村种植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换代。农作物和传统经济作物比重有的下降,有的增大,有的成为新兴产业。一些传统农产品取得绿色认证,注册成为知名品牌。
  徽县是一个交通便利的县。交通部门先后修通了徽谈公路、徽白公路、谈虞公路、剡麻公路、高太公路、永柳公路、伏泥公路等数十条县乡公路,绝大多数乡镇行政村修通了公路。修建了以江洛镇为起点的省道江武公路。国道316线在徽县境内进行了数次改道和拓宽改造。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后,宝成铁路徽县境内109隧道实施改道工程,自2011年开始,徽县火车站进行升级改造,铁路客运在全市独具优势。2014年,湖北十堰至甘肃天水高速公路建成通车,经过徽县5个乡镇,境内有2个出口。2015年,徽县至两当高速公路、徽县城至徽县火车站快捷通道正在建设之中。截至2017年底,城区各条道路和各个行政村实现了道路硬化,县城和一些乡镇实现公交车全覆盖,还有出租车和其他车辆。形成了较为发达的城乡公路网络。特别是成州机场的建成运营,使徽县的交通更加便利快捷。
  第二章 地质和土壤植被
  第一节 地质
  金徽酒原产地徽县,东经105°34′至106°26′北纬33°32′至34°10′之间。东邻陕西,西连成县,北接天水,南通巴蜀,既有北国之雄,也有南国之秀,素有“陇上小江南”之称。地处陇南山地东部,属秦岭山脉中的一个狭长下凹盆地。原为古地中海的东延部分,到中古生代泥盆纪末期,经昆仑山造山运动,发生褶皱上升成山,后经石炭弛海浸,三迭纪的印支造山运动,白垩纪的燕山等几次大的造山褶皱,整体发生断裂,上盘下移,使徽县出现较为明显的三个地质单元。总体地形呈南北部高,中部低。南部为加里东海西褶皱带,是南秦岭北坡,相对高差大,海拔在704米至2500米之间,全县的最低点和最高点都在这一地区。中部为新凹陷带,海拔较低。北部为海西印支褶皱带,是北秦岭南坡。裸露岩石有变质岩、沉积岩、岩浆岩三大类。
  徽县总的地形地貌是南北山区高,像盆缘,东西、中部丘陵区地势低,像盆底,整个地形为盆地。丘陵地貌位于徽县中部地区,居于徽县盆地中心,被喻为“天心地胆”,是主要的产粮区,金徽酒原产地就处于这一区域内。
  第二节 植被
  徽县地处北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植被覆盖率为72.59%。全县植被可分为北部浅切割中山水源涵养、用材林区,中部浅山丘陵河谷水土保持、速生用材、经济林区和南部深切割中山水源涵养经济林区。
  北部浅切割中山水源涵养、用材林区本区位于县境北部,涵盖7个乡镇,总面积1367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50.53%。地形属北秦岭南坡,海拔980米至2330米,最高峰千子山,相对高差1350米。
  这一区域群山起伏,但地形较为平坦,坡度一般在20至25度间,是全县主要河流发源地。天然植物茂密,森林覆盖率为58.14%。土壤多为山地棕壤和山地淋溶褐色土,适宜多种乔木、灌木、农作物、杂草生长,植被属落叶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带。
  中部浅山丘陵河谷水土保持、速生用材、经济林区
  本区位于徽县中部,东接两当县,南与嘉陵、大河店相连,北与榆树、江洛、麻沿河、太白相接。包括6个乡镇,总面积706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25.92%。本区处在南北秦岭之间的新凹陷带,有典型的丘陵地貌特征。境内丘陵之间,河谷沟溪两旁有沉积的大、小不等的平川谷地。岗峦起伏,沟溪纵横,海拔在800米至1659米之间,相对高差859米。坡度在10至20度间,地势较平坦。由于天然植被差,耕地面积大,加之开垦荒坡,每遇暴雨,水土流失严重。地带性土壤有山地褐色土和淀土、潮土、水稻土等,土层厚,溪沟河床两侧淀土厚1米左右,结构和耕性较好,为徽县重点产粮区。
  南部深切割中山水源涵养经济林区
  本区位于徽县南部,东接两当,南界陕西略阳,西邻成县,北与水阳、栗川接壤,包括3个乡镇,总面积649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23.84%。地形属南秦岭北坡,海拔704米至2504米。最低点为虞关乡吴王城,最高峰东界山,相对高差1800米。地形复杂,山势险峻,坡度在20至45度之间,属南秦岭褶皱深切割带地垒山地貌,森林茂密,植被覆盖率高。该区坡地多,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低。
  第三章 水文气候
  第一节 河流
  徽县系嘉陵江上游,全县有大小河流645条,全长2261公里,河流密度0.83。境内嘉陵江干流长40.2公里;一级支流21条,长317.9公里;二级支流177条,长792.3公里;三级支流279条,长758.2公里;四级支流136条,长298.6公里;五级支流29条,长51.7公里;其他两条长2.3公里。10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有嘉陵江、永宁河、洛河、西河、麻沿河、东沟河等,称为“一江五河”。
  徽县虽地处大陆腹地,远离海洋,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但由于地处秦岭南麓,境内山岭重叠,植被较好,溪流交错,地表水资源比较丰富。金徽酒原产地伏家镇,位于盆地中央的温热湿润区,境内热资源丰富,水资源最丰富。在全县大小645条河流中有常水河流478条,占河流总数的74%。境内自产地表水量7.11亿立方米,入境水12.75亿立方米,年径流总量19.86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水量3795.8立方米。降水是徽县水资源的主要补给来源。径流主要来源于天然降雨,径流的分布基本符合于降雨分布,由西北到东南逐渐增大,径流深由175毫米增到325毫米。全县年均径流深261.1毫米,年自产水径流量7.11亿立方米。
  第二节 地下水
  徽县地下水分布不均匀。除少数河谷地带外,大部分地区基本未形成地下流。其分布按地貌条件、地下水形式分为河谷潜水区、岩溶裂隙水和基岩裂隙水。
  河谷潜水区包括洛河、西河、永宁河和麻沿河等主要河流的河谷两侧,总面积50.3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模数13.2万立方米/平方公里,地下水总量665万立方米,占地下水总量的5%。
  岩溶裂隙水包括境内南部和北部降水量较多的山林区和中部黄土层较厚的部分地区,总面积487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18%地下水模数为9.5万立方米/平方公里,径流总量4606.3万立方米,占地下水总量的34.5%。
  基岩裂隙水包括中部大部和南北部的部分山林区。此区岩层较薄,岩性细密,透水性差,有的纯属不透水层,总面积2184.3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80.2%。地下水径流模数3.7万立方/平方公里,地下水量8093.7万立方米,占全部地下水的60.5%。
  全县多年平均天然补给模数为每平方公里1.6升/秒,天然补给总量1.3365亿立方米。其中河道侧向补给量0.2亿立方米,降水渗入补给量1.1亿多立方米。稳定补给总量0.6亿立方米,丰水补给总量1.6亿立方米,枯水补给总量0.6亿立方米。
  全县地下水大部分为淡水,矿化度在0.1至1.0克/升之间。地下水按化学类型分为重碳酸、重碳酸硫酸、重碳酸氯化物三个类型,及钙5、钙镁钠22、钙钠、镁钠、钙镁型、钠18等6个型。重碳酸钠18型,主要分布在盆地中部第三纪红层地带,包括中部丘陵及浅山地区,面积565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21%。
  第三节 气候
  徽县地处大陆腹地中纬度地带,属北亚热带边缘湿润气候区向暖温带过渡带,大陆度52,干燥度0.89,四季分明,为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徽县平均气温为10至12.5℃,最热7月23℃,最冷1月-0.5℃,气温年较差23.5℃。一年中,4月份气温较差最大(因气温波动较大常发生倒春寒和晚霜冻等灾害),7月份最小。境内冬无严寒,夏无酷热。四季气温分别为:春季(3至5月)13℃,夏季(6至8月)22℃,秋季(9至11月)12℃,冬季(12至2月)1℃。
  徽县年平均日照时数1726.4小时,占年可照时数的38%,其中夏季日照时数最多,平均549小时,秋季最少,平均105小时。各月中6月份最多,为199小时,占可照时数的47%;其次是8月份191.8小时,占可照时数46%;9月份最少为106.5小时,占日照时数的29%。
  徽县年降水量700至850毫米,降水的分布特征是东西部偏少,南部山区最多,北部(老爷山)山区次之。金徽酒原产地的中部地区降水量为740至760毫米,年最大值960毫米左右。
  徽县各月降水量极不均匀,降水主要集中在6至9月,占年降水量的65%至70%,10月降水量锐减。
  徽县每年自11月份开始降雪到次年3月结束,个别年份4月也有零星降雪。冬季虽降雨雪相对少,但能满足越冬作物对水分的需求。
  徽县雨水充沛,气候温和,植被良好,湿度适中,蒸发量不大,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
  徽县气压冬季高,夏季低,中部年平均气压911百帕,极端最高气压940百帕,最低为892百帕,均出现在4月份,说明春季气候变化明显。寒潮和霜冻前后气压变化幅度较大。一日中9至10时气压最高,15至16时最低。在地域分布上,河谷高于山区,同一地区,随高度升高呈规律性下降。
  徽县年平均风速1.1米/秒,一年中以春季(3月至5月)风速较大,平均1.4米/秒;秋冬风速小,平均0.8米/秒。冬半年(10至次年2月)盛行西北风,夏半年(3至9月)盛行偏南风。年平均大风日数0.8天,4月份最多,年平均0.2天,秋冬基本无大风。徽县在甘肃省属少风区。
  徽县地处秦岭西端南北分支之间,地形比较复杂,南北山区多崇山峻岭,垂直气候差异明显。中部的川道丘陵区,地势平缓,适宜多种农作物的生长,为典型的盆地气候。
  第四章 土地资源
  第一节 土地资源
  徽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地处甘陕交界的秦巴山地中的盆地中部,在北纬33°32′至34°10′、东经105°34′至106°26′之间,东与两当相接,南与陕西省略阳县襟连,西靠成县,北抵天水市秦州区、麦积区,西北毗壤西和县境,总面积占甘肃省总面积的0.6%强,占陇南市总面积的9.72%。
  徽县总面积2722.9平方公里,约合4084373亩,耕种土壤1127658亩(包括地埂、居民点、道路),占总面积的27.61%,自然土壤2933405亩,占总面积的71.82%,河流
  面积22484亩,占总面积的0.55%,县城区面积826亩,占总面积的0.02%。全县土壤分为褐色土、棕壤土、淀土、潮土、红土、草甸土、水稻土7个大类。
  占徽县土壤总面积89.1%的是褐色土壤,其特征是一个地带性土壤,粘化过程为主导成土过程,有碳酸盐在土壤中的淋溶和淀积,有深厚的腐殖质层。在褐色土中,黄土虽然只占7.6%,但却占耕地面积的27.71%,黄土为耕种土壤,肥力较好,黄土体构型好,保肥保水,耕作层质地较粘重,通透性较差。占耕地面积8.3%的是淀土,其特征是有深厚的疏松土层,有明显的重叠层次,上细下粗,底部有砾石层,含腐殖质高,熟化度高,土壤肥沃。这些淀土就分布在伏家镇、栗川等沿河两岸的第一、二级阶土上,金徽酒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区就坐落在这一区域。
  第二节 植物资源
  徽县植物资源种类繁多,分布复杂,山地植被的垂直分布规律较明显。初步查出的植物有1027种,其中有不少珍稀植物,如“活化石”银杏,全县分布较多。特别是嘉陵田河村的千年银杏树群落,中央电视台一套节目专门播出过。“水果之王”中华猕猴桃徽县有8个变种;药用植物金银花、柴胡等名扬江南。
  农作物类 徽县在作物栽培上已有两千余年历史,品种资源丰富,依据性质用途,习惯上分为11类17科82种。有小麦、玉米、水稻、高粱、谷子、洋麦、大麦、花麦、燕麦、糜子、大豆、绿豆、蚕豆、豌豆、小豆、巴山豆、宾豆、白云豆、鹰嘴豆、马铃薯、红薯、大荞、小荞、胡麻、油菜、黄芥、葵花、花生、荏芝(白苏)、芝麻、蓖麻、甘蔗、甜菜、甜叶菊、大麻、棉花、苘麻、茶叶、烟叶、黄瓜、西瓜、甜瓜、南瓜、冬瓜、丝瓜、苦瓜、菜瓜、胡瓜、水葫芦、菜豆、刀豆、豇豆、扁豆、香豆子、白菜、冬萝卜、热萝卜、甘兰、花叶芥、花菜、菠菜、胡萝卜、芹菜、芫荽、胡荽、回香、莴苣、菊芋(洋姜)、笋子、蕃茄、茄子、辣椒、韭菜、金针菜(黄花菜)、洋姑娘(小浆果)、葱、姜、洋葱、生姜、百合、草木樨、紫花苜蓿、红豆草、田菁、柽麻、箭舌豌豆、聚合草。野生作物有野黄豆、野小豆、野豌豆、野燕麦、野芝麻、野蓓子、野胡麻、野大麻、野荞菜、野甜菜、野胡萝卜、野芹菜、野芫荽、野葱、野蒜、野韭菜、野洋芋、野苦苣等。
  常见树种类 共46科72属102种。用材和经济树种有银杏、云杉、冷杉、油松、华山松、白皮松、黑松、华北落叶松、水杉、千头柏、侧柏、园柏(桧柏)、刺柏、粗榧、红豆杉、毛白杨、银白杨、新疆杨、波兰杨、钻天杨、小叶杨、北京杨、加杨、大关杨、山杨、冬瓜杨、河北杨、憨白杨、旱柳、垂柳、河柳、红心柳、麻柳、核桃、白桦、红桦、木榛子、鹅耳枥、锐齿栎、栓皮栎、铁橡树、柞树、木斛树、板栗、白榆、山榆、草桑、胡桑、山桑、枸树、小蘖、厚朴、香樟、杜仲、法国梧桐、山荆子、枇杷、国槐、紫穗槐、刺槐、胡枝子、花椒、臭椿、苦楝、香椿、红椿、油桐、马桑、漆树、五倍子、黄栌、黄连木、卫茅、黄杨、复叶槭、五角枫、文冠果、拐枣、酸枣、大枣、椴树、猕猴桃、山茶、茶叶、柽柳、酸刺(沙棘)、五加皮、刺楸、杜鹃、女贞子、丁香、水曲柳、枸杞、合欢、牙皂、皂荚、毛泡桐、兰考桐、楸树、枫、箭竹、紫竹、金竹、木竹、绵竹、墨竹、棕榈、芭蕉。
  果树类 有苹果、秋子、山定子、花红、林檎、海棠类、白梨、秋子梨、砂梨、西洋梨、鸭梨、杜梨、酸梨、糖梨、铁梗海棠(铁脚果)、蜜桃、山桃、毛桃、蟠桃、寿星桃、李、脆李、樱桃、毛樱桃、杏、山杏、山楂、枇杷、柿子、君迁子(软枣)、核桃、山核桃、核桃楸、毛栗、板栗、银杏、拐枣、枣、酸枣、金桔、柑桔、毛叶木瓜、蔷薇莓、茅莓、沙棘(剪子)、水栒子、粗榧、毛葡萄、复叶葡萄、葛藟葡萄、蛇葡萄、葎草叶、鸟头叶蛇葡萄、大叶蛇葡萄、三裂叶蛇葡萄、石榴、无花果、胡桑杏、榛子、华榛三叶木通,西五倍子、文冠果、番瓜等,猕猴桃科属有中华、狗枣、四萼、黒蕊、葛枣、陕西、紫果、长毛等8种。许多果树都有家植和野生之分,野生品种多于家种。
  藤类植物 有迎春花、常春藤、金刚钻刺、葛条(分面、柴两种)、熟股条、山棕、七里香、藤条、白蔓、希斯蔓等,还有蕨类、苔藓等类植物。
  水生植物 有菱角、荷花、鱼儿草、水芹菜、稗子草、鸭舌草、浮萍草、岸畔叶、粪架草、水草、三棱草、老鸹嘴、水灯蕊等。
  野生药用植物类 资源丰富,全县初步查出有4类121科148属500余种。主要收购品种有115种,具有地方特色的有金银花、柴胡、杜仲、天麻、半夏、秦艽、首乌、黄精、苦参等70多种。
  第五章 北禅寺
  第一节 北禅寺的由来
  北禅寺,古名永昌寺或北禅院,位于伏家镇东北隅的贺店村紫荆山麓,距镇五里。该寺背倚紫金山,足履清源河,左携云烟峡,右扶海龙山。山上古柏蔽日,曲径通幽,登寺远眺,栗亭川、青泥岭尽收眼底,堪称陇右古刹、梵音圣地。元、明时期香火盛极一时。
  紫荆山占地5.2平方公里,海拔1300米,以苍松古柏、千年紫荆、越千年红豆杉和北禅古刹著称。据史载西魏时,前山生紫荆,繁而古老,遍山古柏幽林,古刹隐匿绿波。杂花奇树,相映成趣。山路崎岖,曲径通幽。登山怀古而幽思,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据《徽县志》载,寺院建于西魏大统(公元535~551年)年间,南宋淳熙年间(公元1174~1189年)重修,至元文宗时香火鼎盛。最盛时有寺僧300人,大小庙宇200余间,僧田80余亩。全寺佛殿三进三出,气势宏大、飞檐斗拱、雕梁画栋。满墙彩绘佛像壁画,皆出自佛经故事。大殿顶上有身负宝瓶的大象与各种兽吻。正殿门窗上雕刻花草、人物,风格迥异而栩栩如生。院内石碑林立、书文奇绝,形成一个古朴典雅、雄浑壮观的佛教建筑群落。嘉靖年间(公元1552~1565)郭从道捐款重修。
  北禅寺最早规模虽已无考,但从明代人李东岗《游北禅山寺有述》一诗来看,足见当时不但庙宇雄伟壮观,而且山水清幽,游人络绎,俨然一派梵音胜地。诗中“阶空呈虎迹”,并非空穴来风,《徽郡志》与《全陕通志》中都有“宋熙宁中,虎为民患,栗亭尉宋宝设法除之”的文字;《徽县志》则记载:“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12月18日,栗亭捕获虎3只”。而“潭静起龙腥”句,就和虞渊有关了。据史料记载,在上古时曾于今伏家镇形成一个浩渺的河流湖,叫“虞渊”。相传虞渊周围有三十六股大如水桶的泉水从地底不停涌出,其水清澈如醪,甘冽爽口,含有多种稀有元素。而这些泉眼皆通西海,故名“海眼神泉”。春秋末,秦在这块气候温和,富饶美丽的风水宝地上筑起一座土城,名叫“宝井堡”,城址即今徽县伏家镇。秦末,聚居陇南的白马氐部建立白马氐国,国都就选在宝井堡。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春,汉武帝派中郎将卫广灭白马氐国,以白马氐国故地置武都郡。始建国元年至五年(公元9~13年),王莽改宝井堡为栗亭。
  第二节 元文宗与真慧国师
  北禅寺不仅历史悠久,而且一度曾为禅宗圣地。元文宗图铁陆尔封北禅寺住持高僧惠印法师为国师,执掌国师印于此。《秦州新志》曰:“惠印姓张,徽州人。幼出家,通经律,元文宗召至京师授荣禄大夫、司徒、银印,赐号真慧国师,北禅寺有碑记其事。”惠印是栗亭川(今伏镇)人,他被封为国师一事,《徽县志》如是记载:“文宗天历元年(公元1328年),永昌寺(今伏家镇北禅寺)和尚张惠印(徽州人)因精通经律,被崇尚佛教的文宗召至京城,授光禄大夫、司徒,并赐银印,赠号‘真慧国师’。文宗封惠印为国师,掌管天下僧籍,并大修永昌寺。永昌寺盛极一时。”还有一说是在天历二年(公元1329年),其依据是天历二年九月,元文宗为了确立国教,诏修《经世大典》。举国学识渊博、道行高深的佛道两教名流都被召入大都展开辩论,惠印法师在此次辩论中成为佼佼者而被敕封,赐银印并掌管“天下僧人僧籍”,随之永昌寺名扬天下。惠印法师对佛学“众生平等”的感悟,深得入主中原后期盼天下安定的元文宗的信任,写下了《赐真慧国师像赞》:“振迹于蜀,道洽于凉。翠盖有炜,朱服斯煌。孰友孰师,维公维王。迈往之气,粹于眉宇。奚居而默,奚道而处。不二之门,其谁与语”。
  第三节 天下僧籍的管理
  据《徽县志》载:“元代,天下僧籍贮藏于此,至明清时期仍然保存完好”。清代道光年间(公元1821~1850年)碑文载:“徽县佛教属禅宗派,清末佛教衰落”。由此看来,天下僧籍可能在民国初年才散失殆尽。
  “真慧国师”晚年回乡主持北禅寺佛事,四方来北禅寺入籍的僧众很多,使北禅寺声名鹊起,影响愈来愈大。元至元乙亥(公元1335年)67岁时,真慧国师忽然写了一篇偈文让众弟子看,然后打坐涅槃。其弟子多达300多人。将其遗体火化后,获得佛舍利数粒。明初,天下各寺院僧籍俱贮藏于该寺,往来僧人络绎不绝,香火十分旺盛。当时,北禅寺的规模非常宏大,寺院周围挺拔葱茏的古柏有上万株之多,远处望去,郁郁葱葱。寺内殿堂禅房三百余间,错落有致,殿内佛像庄严矗立,好一派宏伟气象。后又经多次修缮,其影响虽衰,但规模依旧。
  如今的北禅寺虽无当年的胜景,但仍有珍贵的历史文化遗存。在北禅寺院内东西两侧各有一株红豆杉,东边一株树高12.5米,西边一株树高11.6米,直径都在0.5米以上,枝叶似垂柳,树龄越千年;还有一株千年紫荆,俗称“痒痒树”,也在晨钟暮鼓中安享岁月,印证着北禅寺当年的昌盛。
  第四节 北禅寺铁钟
  明宪宗成化年间,陕西永寿县云齐寺王禅师云游至北禅寺,于徽州全境募化生铁,又专程请来陕西泾阳县铸钟师傅陈辉,于成化16年(公元1480年)11月铸造出大铁钟一口,挂于寺内柏树林中。大铁钟高1.48米、口径1.37米、厚0.12米、重约2000千克。钟顶置双龙钮,二龙背向昂首、龙嘴及爪紧贴钟顶而卧、身躯隆起做为穿孔。钟肩有圆孔4个,直径8.5厘米、饰莲瓣图案。钟腹分上下两层,各布8等份方格,每相邻两方格间饰隆起三棱形隔梁,上层方格上部环布一周“皇图永固帝道遐昌佛日增辉法轮常转”16个篆书大字。下接楷书铭文,自右而左、分格竖写铸钟纪年、工匠及捐资人姓名,满布16方格。再下饰一绳纽弦纹,足部有钟耳8朵,耳上浮铸缠枝牡丹花纹,耳面无纹饰。钟系一次性浇铸而成,造型硕大、匀称、俊美、古朴,文字工整、清晰,钟声浑厚、响亮,余音可达10里(即5000米),是研究明代冶铁铸造技术的实物资料。1975年11月6日北禅寺铁钟被徽县革命委员会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县文物保护部门将铁钟迁存于徽县文化馆,并修钟亭保护。据说,此钟动迁时,有灵蛇护佑,证果非凡。
  第六章 兑山
  第一节 兑山与人文始祖
  在人类的蒙昧时代,生活艰难困苦,就在这时渭水上游的氏族部落诞生了一位划时代的伟大人物--伏羲。他领导部族辛勤劳作,“断竹、续竹、飞土、逐肉”,却依旧食不果腹,饥寒交迫。他十分茫然,不知所措。在闲暇之余,时常盘坐卦台山巅,苦思宇宙的奥秘。仰观日月星辰的变化,俯察山川风物的法则,不断地反省自己,追年逐月,风雨无阻。也许是他的精诚感动了天地,有一天,他的眼前出现了一派美妙的幻境,一声炸响之后,渭河对岸的龙马山豁然中开,但见龙马振翼飞出,悠悠然顺河而下,直落河心分心石上,通体分明,闪闪发光。这时分心石亦幻化成为立体太极,阴阳缠绕,光辉四射。此情此景骤然震撼了伏羲的心胸,太极神图深切映入他的意识之中,他顿时目光如炬,彻底洞穿了天人合一的密码:原来天地竟是如此的简单明了——唯阴阳而已。为了让人们世世代代享受大自然的恩泽,他便将神圣的思想化作最为简单的符号,以“-”表示阳,以“--”表示阴,按四面八方排列而成了八卦。伏羲一画开天,打开了人们理性思维的闸门,将困苦中挣扎的人们送上了幸福的彼岸,从而博得了人们永生永世的怀念和尊崇。《易·系辞下》说:“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兑山即是在这种情况下成为八卦中的一个地理标志的。
  第二节 兑山在历史上的地位
  伏羲创卦是在“原始公社之社会”,即原始公有制社会时期,作为氏族首领,伏羲关心的是整个氏族人群,如何在顺应大自然的规律下,整体和谐的生存问题。青山绿水、物产丰饶的上古时期的徽县地,自然成了兑卦的首选。
  伏羲一画开天,兑卦在东南,而文王八卦兑卦在正西,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的不同与方位坐标有关,这个坐标自然是以画卦人为原点的。伏羲画卦在今麦积区三阳川,而兑山正好在三阳川的东南,兑卦方位就被标注成东南,至今天水父老说起徽县人,仍称之为“南路的乡党”;而河南汤阴县城北约4公里的羑里城,是世界上最早的国家监狱,也是风靡全球的《周易》发祥地。“文王拘而演周易”,兑山在汤阴县羑里城的正西,兑卦自然就成了正西。《尚书·尧典》:“分命和仲,宅西,曰昧谷。”郑玄注:“西者,陇西之西,今人谓之兑山。”《方舆胜览》卷69谓即嶓冢山。明嘉靖本《徽郡志》“兑山”条注云:“在废栗亭县境。尧分命和仲宅西,日昧谷。”,《清一统志·阶州二》更进一步证实:兑山在甘肃成县东。《甘肃舆地志》(二)徽县条目记载:“兑山,在县西四十里,一名朝阳山,上有朝阳洞,兑取兑卦西方之义。《方舆胜览》即昧谷和仲所宅”。史料记载,兑山又名五凤山。其山由五座山峰环峙而成,传说每个峰顶踞一凤,替西伯日夜观察天象。因此,兑山下村庄又被称之为凤凰村。兑山在徽县西,又在废栗亭县境内,当在今伏家镇无疑。杜甫诗中的“首路栗亭西,尚想凤凰村”即指此处。《书经·尧典》:“尧分命和仲宅西,曰昧谷”。和仲,尧帝时治西方之官、司秋天之政的大臣,史称,西伯。由上述可知,西伯的府宅就构筑在栗亭的兑山上。
  上古时,人们地域观念极度有限:“天圆地方”,尧时人们就把今栗亭兑山看成天边了。古人以为日出于扶桑,没于昧谷。故《淮南子·天文篇》云:“日出于旸谷(即汤谷),浴于咸池(即天池)。拂于扶桑,是谓晨明..至于蒙谷(即昧谷),是谓定昏。”更认为太阳落到昧谷的虞渊后,又轮回到旸谷,周而复始,循环无尽。兑山如此厚重的文化内涵使它在众多的山峰中一枝独秀,名垂史册。就连诗圣杜甫在诗中都感慨道:“始知五岳外,别有他山尊。”
  第三节 兑山印证着栗亭地区的水资源
  兑山是伏羲氏先天八卦之兑卦的定卦之山,兑卦是64卦中的第58卦:(上下皆兑泽——丽泽兑卦),其卦辞是:“兑,亨,利贞”。其意是:兑,悦也。兑卦象征欣悦之意。当事物欣悦之时,必可畅达亨通,但不能悦于为非弄邪,故戒以应固守贞正。说卦传:“说万物者莫说乎泽,泽润生万物,物无不说。以兑是像泽之卦,故以兑为名”。
  孔子嫡孙孔颖达,其编订的《五经正义》被唐王朝颁为经学的标准解释,从而完成了中国经学史上从纷争到统一的演变过程。被称之为“对中国经学具有总结和统一之功的大经学家”。他说:“泽以润生万物,所以万物皆说。施于人事,犹人君以恩惠养民,民无不说也,惠施民说,所以为亨。以说说物,恐陷谄邪,其利在于贞正。故曰利贞”。
  兑,本卦为同卦相叠(兑下兑上)。兑为泽,两兑相叠,有两泽相连,两水交流之象,喻上下相和,则团结一致,朋友相慕,则切磋讲习,这是一个令人欢欣的场面,所以卦名曰兑。兑,《彖辞》说:“兑,说也。”说,即悦。
  兑为泽,兑山印证着栗亭地区的水资源,从上古时期烟波浩淼的虞渊,到唐时杜甫《发秦州》诗中的“栗亭名更佳,下有良田畴..密竹复冬笋,清池可方舟”,都说明栗亭地区水资源的丰富。水是酒之血,好水酿好酒,虞渊的海眼神泉酿就了金徽卓尔不凡的品质。相传虞渊周围有三十六股大如水桶的泉水从地底不停涌出,其水清澈如醪,甘冽爽口,含有多种微量元素。而这些泉眼皆通西海,故名海眼神泉。
  我国先民已知选择并应用优质水酿酒的起源很早。《礼记·月令》:“乃命大酋,秫稻必齐,麴蘖必时,湛炽必洁,水泉必香,陶器必良,火齐必得”。这是先民通过实践得出的“酿酒六必”的宝贵经验。
  “水泉必香”就是对酿酒用水提出的要求标准。根据现代人对饮用水的物理性状标准,酿酒用水应无色、无味、无臭、水质清澈;这可能就是先民“水泉必香”的要求了。
  北魏贾思勰撰写的《齐民要术》中的酿酒记载是我国最早的酿酒操作法,其中就记载了有关酿酒用水,大多是用河水或井水。《齐民要术》中的“造神麴并酒”记载:“收水法,河水第一好。远河者,取汲甘井水;小咸则不佳”。“作麴、浸麴、炊、酿,一切悉用河水;无手力之家,乃用甘井水耳”。
  金徽酒采用来自长江上游,通过植被、土岩层深度过滤,被誉为海眼神泉的山泉水,水温四季恒定在14.5度,微生物的安全性、微量元素的稳定性和和对人体有益的稀有金属离子的保障性都是其他水源无法相比的,是生产优质白酒不可替代、不可复制的的重要原料。安全健康的水质保证了金徽酒的品质。
  1989年,伏家镇神泉海眼所取水样,被甘肃省水质化验培训班鉴定为“全省最佳”。2000年8月,地质矿业部甘肃省中心试验室再次对金徽水源进行水质检测,稀有元素锶为0.312mg/L,硒为0.06mg/L,均高于国家矿泉水标准。
  2008年5.12特大地震灾害发生后,徽县水厂受到波及,为了保障城区居民的用水安全,金徽酒业负责提供生活用水,城区父老饮用后,对金徽安全健康、清澈透明清凉如醪的水质交口称赞。
  2011年,已近喜寿之年负责朝阳崆峒山道观日常事务的刘清华老人,告诉《金徽酒志》的编辑:兑山就是朝阳崆峒山,这里向阳通风,冬暖夏凉,聚气利水,不管下多大的雨都不涝,不管天有多旱也不干涸,二水合流直通四川,听老辈人说,在明代时曾有一个牌匾不小心落入朝阳崆峒山的峒中,后来在都江堰被打捞上来,上边有徽州朝阳崆峒山道观字样。
  好山好水酿好酒。每一个到过这里的人,都会为大自然的造化之功折服,都会为古代先民智慧的选择而折服。
  第七章 虞泉湖与海眼神泉
  第一节 虞泉湖与夸父追日
  柳宗元在《行路难》中写道“君不见夸父逐日窥虞渊,跳踉北海超昆仑。”虞渊即虞泉湖,是神话故事中夸父追赶太阳的目标所在。
  夸父神话故事主要见于《山海经·海外北经》和《大荒北经》;《列子·汤问》在手杖化桃林的细节上稍有不同。
  据《山海经》和有关神话故事记载:远古时候,在茫茫荒野中,有座叫做成都的山,此山巍峨雄伟、高耸入云。在深山里,生活着一群力大无比的巨人。他们的首领,就是幽冥之神“后土”的孙子,“信”的儿子,名字叫做“夸父”,因此这群人就叫夸父族。
  那时候,天地一片荒凉,怪兽、毒虫横行遍野,夸父族人为了能够活下去,每天都在跟毒禽猛兽搏斗。夸父为了鼓舞大家的斗志,常常将捉到的黄蛇,挂在自己的两只耳朵上作为装饰,在手中也握有两条黄蛇。
  有一年,天气非常炙热,恶毒的阳光晒焦树木,使河流干枯,夸父族人纷纷死去。夸父看到这种情景心中万分难过,他仰头望着太阳,告诉族人:“我要去捉住这恶毒的太阳,让它听人的指挥。”族人听后纷纷劝阻。说:“太阳太过遥远,此去会累死人的”,“太阳那么热,人会被烤死的”。他望着已变得七零八落的部族,暗想,为了大家的生存,豁出性命,也一定要去!
  夸父心中只有一个目标,向西,去太阳落下的地方——虞渊。在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夸父告别了族人,怀着雄心壮志,大步向西奔去。他穿过了一座座大山,跨过一条条河流,大地被他的脚步,震得“轰轰”作响,来回摇摆。经过九天九夜的追逐,他到达了虞渊(也叫做禺谷),就是太阳落入的地方,夸父无比欢欣地张开双臂,想把太阳抱住。可是太阳炽热异常,阳光烤焦了他的衣服,烤痛了他的肢体,他喉咙里感到无比的干渴,全身困乏。他于是就先跑到了黄河边,一口气把黄河水喝干,还是渴的不行,继而,又跑到了渭河边,把渭河水也喝光了,但仍是不解渴。夸父又向北面跑去,希望在那纵横千里的大泽里,能够得到饱饮,解去困乏。但是,由于离太阳太近,夸父在到往大泽的半路上,就被渴死了。夸父临死的时候,心里充满遗憾,深深的牵挂着自己的族人,于是将自己手中的木杖扔了出去。就在木杖落地的地方,生出了大片郁郁葱葱的桃林。后人们走到了这里,来往皆取桃解渴。
  夸父长眠在虞渊后,他的儿子,一说为女儿,就成了掌管江河百川的水神共工,为了把拴在不周山上的太阳解救出来,和火神祝融斗法,怒而撞不周山,这就有了女娲补天的伟大壮举,也有了凤凰在虞渊涅磐,浴火重生的传世史诗。
  第二节 海眼神泉的传说
  据史料记载,在上古时曾于今伏家镇形成一个浩渺的河流湖,叫虞渊。相传虞渊周围有三十六股大如水桶的泉水从地底不停涌出,其水清澈如醪,甘冽爽口,含有多种稀有元素。而这些泉眼皆通西海,故名海眼神泉。
  “虞泉”即虞渊。传说为太阳落下的地方。《淮南子·天文训》载:“日至于虞渊,是谓黄昏。”
  依据《尧典》,《山海经》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东海之外,甘泉之间,有羲和国。有女子名羲和,为帝俊之妻,她生了十个太阳,被誉为“太阳之母”。
  后来羲和又演变成了太阳的赶车夫。《楚辞·离骚》说:“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无迫。”这是多么浪漫的一幅画图:羲和不慌不忙地赶着马车,和太阳一起走在归家的路上。
  羲和掌握着时间的节奏,每天由东向西,驱使着太阳前进。因为有着这样不同寻常的本领,所以在上古时代,羲和又成了制定时间和历法的人。《尚书·尧典》说:“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
  羲和在古代神话中最早是上帝的妻子,是生太阳的女神。又因语音之变,分化为上帝妻娥皇、常羲二女神。娥皇又演化为舜妻;常羲则为生月亮的女神,又变为羿妻,最后仍飞回月宫为嫦娥(见《淮南子·览冥训》)。
  关于后羿和嫦娥的故事,是最为普及的了:十日并出,万物焦土,后羿射日,东奔西走,太阳可不是那么好射的,每一次只能射中驮着太阳的三足乌。因之鲁迅先生在其著作中说:后羿给嫦娥“天天吃乌鸦肉做的炸酱面”,虽然后来射落了其中九个太阳,但嫦娥却因寂寞偷吃丹药飞上了月宫。
  随着母系进入父系社会,羲和由生太阳的女神演化为太阳本身,后又成为太阳的驾车者。
  由十个太阳变成了一个太阳,就引发了夸父追日的故事。及至由神话降到历史中,羲和、常羲两女神,便由日、月的母亲,变为黄帝手下主管占日占月的两个男性官员羲和、常羲(见《吕氏春秋·勿躬》、《世本》)。再继续演化,羲和由黄帝手下一人,变为尧手下司天文历法的二人或六人(羲氏、和氏,羲仲、和仲、羲叔、和叔)。因之,《晋书·束皙传》发问道:“亦岂能登海湄而抑东流之水,临虞泉而招西归之日?”郭沫若诗云:“纵有乌云遮皓月,终教红日出虞渊”。
  第八章 伏家镇
  第一节 伏家镇的由来
  伏家镇,位于县城西北17公里,古为栗亭县治所之地,今为徽县第一大镇,也是徽县人口最多的第一大镇,更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酒金徽酒的原产地。
  该镇地处徽县中部,海拔多在900至1300米之间,地势中部、南部低,东、北、西三面高,北部尖山子海拔1625米,是境内最高峰。境内河谷开阔,土地平坦肥沃,物产丰富,灌溉便利,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2℃,无霜期200天以上,年平均降水量750毫米,丰富的土地和水热资源为发展农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该镇是县内粮食主产区,盛产小麦、玉米、大豆、水稻、高粱、小杂粮和蔬菜。所产大米远近闻名,其口感舒适,甘甜清香,深受人们喜爱。
  伏家镇古名宝井堡,在北魏时是栗亭县治所。由于栗亭川沃野千畴,甘泉密布,自然成了金徽酒肇始发端的风水宝地。
  栗亭,古县名,位于今甘肃徽县西北,得名于栗河,历史上曾名天河、清源河。栗河源于徽县东北之悟真山,南经诸山,出游龙乡栗窦峪,婉蜒曲折近百里,在今栗川乡河口汇入西洛河(今白水江上游)。栗河流域平川相连,良田沃野,物阜年丰;两岸浅山叠翠,野生板栗盈野,故水名栗河,川名栗川。伏家镇既是栗亭故城,为何今天却叫伏家镇?查有缘由,只不过它最早应该叫傅家镇。
  史载:三国魏大学者、阳乡侯傅锻四世孙傅弘之,时为东晋雍州治中从事,率兵镇守青泥岭,遂举家徙居栗亭。义熙十四年(公元418年),晋安帝司马德宗弃长安南逃,夏帅赫历连勃勃率兵追杀,与傅弘之大战于青泥岭,傅战死。其家族遂定居栗亭,后繁衍成族,俨然为栗亭川甲富名门。大概在后唐于栗亭古城置军以后,就随俗称傅家镇了。
  元初设栗亭管民司,栗亭川实为其元帅汪世显(元朝皇帝赐名田哥)的封地,故易名福镇,沿袭至元末。清初仍复旧名,即转音为伏家镇。
  第二节 两次成为县治
  有史记载,伏家镇历史上两次成为栗亭县治。
  一次是北魏正始三年(公元506年),一次是宋开宝三年(公元970年)。栗亭一名据考证,与新莽(公元9年~24年)改“县”为“亭”有关。
  栗亭县一名最早见于《晋书》。北魏孝文帝延兴三年(公元473年)拜皮喜为使节,督秦、雍、荆、梁、益五州军事。皮喜平定仇池,即于正始三年(公元506年)置栗亭县、治宝井堡(即今伏家镇),隶广业郡。其县大约辖今红川、泥阳、江洛、栗川一带,《五代史》记有栗亭县领胜仙、泥阳、金砂、栗亭四镇的文字。
  西魏废帝三年(公元554年)改白石县为同谷县,又废栗亭县,置泥阳县。不久,又废泥阳县复栗亭县。隋开皇二年(公元583年)罢郡为州,省栗亭县降为同谷一镇。唐因之。后唐清泰三年(公元936年)置栗亭军,并于县境筑骨鹿、马邑、赤土、平泉、滔山、胡桃六寨。宋开宝三年(公元970年)复栗亭县,隶成州。南宋初,吴阶、刘子羽立川陕宣抚使司幕府于固镇(今徽县城),栗亭县即成为吴家军安顿高级将领家属的风水宝地,直接由宣抚使司管辖。
  蒙哥元年(公元1257年)蒙古军平定凤州,置南凤州于河池,同时设不属任何州郡的栗亭管民司,正式脱离成州。
  至元元年(公元1264年)南凤州更名为徽州,即将栗亭辖地划入徽州,沿革至今。
  第九章 杜甫与伏家镇
  第一节 杜甫《发秦州》诗
  杜甫是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在栗亭也留下了宝贵的诗篇,杜甫寄居栗亭的日子里,接触到了最下层的民众生活,使他的创作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杜甫一生经历了唐王朝由盛至衰的历史性转变。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后,社会动荡不安。官场失意,生活窘迫的杜甫,在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立秋后,辞去华州司空参军职务,携带妻儿,由长安到秦州(今甘肃天水市),住了约三个月左右。杜甫在秦州居住的日子里,生活很艰难。在其流寓秦州诗作中可反映他凄凉的生活。其中一首“山头南郭寺,水号北流泉。老树空庭得,清渠一邑传。秋花危石底,晚景卧钟边。俯仰悲身世,溪风为飒然。”既写了作者触景生情之心态,也写出了杜甫国事、家事集于一身,既无力效国,又无力养家的无奈。为了生活,他决定到栗亭去。栗亭即今天的栗川。在历史上,栗亭泛指伏家镇、栗川的全部,还有游龙的部分地方。传说古代这里茂密的栗树林中建有亭台故名栗亭。历史上设过栗亭县,县治在伏家镇。杜甫为什么要去栗亭,《发秦州》一诗可以说明,栗亭是当时杜甫解决生计问题的乐土:“我衰更懒拙,生事不自谋。无食问乐土,无衣思南州。汉源十月交,天气凉如秋。草木未黄落,况闻山水幽。栗亭名更嘉,下有良田畴。充肠多薯蓣,崖蜜亦易求。密竹复冬笋,清池可方舟。虽伤旅寓远,庶遂平生游。此邦俯要冲,实恐人事稠。应接非本性,登临未销忧。溪谷无异石,塞田始微收。岂复慰老夫,惘然难久留。日色隐孤戍,乌啼满城头。中宵驱车去,饮马寒塘流。磊落星月高,苍茫云雾浮。大哉乾坤内,吾道长悠悠”。
  《发秦州》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杜甫已被生活所困,他要离开秦州,前往心中的乐土栗亭。第二部分,写了杜甫对栗亭的描述,赞美栗亭。第三部分是杜甫触景生情所发出的感慨。太阳就要落山了,秦州城中凄冷孤独,乌鸦在城头嘶叫,一片悲凉。夜幕降临了,驱车远行。一座大山,一条条河流,一段段坎坷不平的道路,一颗颗寒星,伴随着在旅途上的杜甫一家人。马在溪边饮水,杜甫和家人疲倦不堪,寒风袭人,更使他孤独、凄凉、惆怅。此时此景,国事家事齐涌上杜甫心头,诗人仰首望苍天,发出了“大哉乾坤内,吾道长悠悠”的感慨。
  伟大的诗人杜甫绝对没有想到他的《发秦州》为研究金徽酒原产地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为我们描绘了金徽酒原产地独特的气候、独特的物产、丰富的粮食资源、丰富的水资源,这里亘古就是一块酿酒的宝地。
  “栗亭名更佳,下有良田畴。”栗亭川也就是伏家镇川,是徽县最富庶的地方,素有天心地胆之说。满川沃野,盛产粮食。酿酒第一种原料是粮食,丰富的粮食资源有力地支撑了酿酒业。
  “充肠多薯蓣,崖蜜亦易求。”栗亭不但有丰富的粮食资源,更有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中国的白酒经历了由浊到清的改变过程。很早以前主要是自然发酵,以麦类、谷类、果类自然发酵,而以果酒居多,酒体浊而度数低、盛酒器具一般也比较大。后来出现蒸馏酒,酒体清澈而度数高。栗亭在历史上一直产酒,与有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有很大的关系。
  “密竹复冬笋,清池可方舟。”白酒的原产地都有其独特的地理条件或称之为独特的酿造环境,而这种环境是不可复制的。独特的地理环境才能形成独特的气候与微生物种群,独特的温度与湿度、独特的微生物生成环境,不但形成了独特的微生物种群,也形成白酒独特的风格,成就了名酒的品质。水为酒之血,水的优劣直接决定了酒的品质。丰富的优质的水是酿造优质白酒必须具备不可或缺的条件。杜甫笔下的栗亭具有南国气候的特征,而且水资源非常丰富。
  对杜甫《发秦州》诗的文学价值,已有很多专家赏析和评价,作为金徽酒志的编撰,主要是从金徽酒独特的酿酒条件来进行分析,《发秦州》诗有力地佐证金徽酒原产地独特的酿造环境,也为伏家镇自古以来就是西部酒乡提供了有力的证明。我们今天缅怀这位伟大的诗人,我们也深深地敬仰先民在这片热土上的创造,更感恩大自然地赐予。
  第二节 杜甫与栗亭
  无论是《徽州志》《徽郡志》,还是徽县旧志都有记载,杜甫曾寓居栗亭,从栗亭出发去蜀地。清代嘉庆年间,徽县知县张伯魁主持纂修的《徽县志·疆域》篇中就有这样的记述:“杜甫之美栗亭,李白之赋青泥,灵踪胜迹,脍炙人口”。《徽郡志》人物篇《流寓》中记载:“唐:杜甫。”从道(即郭从道)曰“杜甫避禄山关中之乱,入秦州居东柯谷,又徙居栗亭。”或曰“少陵不终于此。予谓少陵当时徙居栗亭,久而始去。今栗亭有祠,有钓台,其集有《栗亭》诗,不谓之寓可乎?噫!草堂郁郁,遗像岩岩,望着兴思,谒者增慕,不可不谓之寓焉。”杜甫为什么要寓居栗亭,其理由:栗亭是杜甫心中的乐土。杜甫在安史之乱后,携家带口到秦州,其目的是在这里长期居住下去,并没有再到其他地方的打算。他在城南西岐村寻找建草堂的宅基地,但都没有成功。仅靠他采药卖钱,不足以维持一家人的生计。在这种情况下,杜甫想去栗亭。在后魏栗亭设县,栗亭县址在伏家镇,这说明在后魏时,栗亭已经是一个政治、经济、军事重镇。栗亭在历史上也称栗亭铺,是一个水陆码头,商贾云集,闻名遐迩。唐代青泥古道是非常繁荣的一条故道,从陕入川,从秦入川,青泥岭是必经之地,从秦陇入川大都要经过栗亭。
  东汉安帝元初二年(公元115年),武都太守虞羽烧石剪木,开漕船运。东汉灵帝建宁五年(公元172年),武都太守李翕(字伯都)又组织人力对故道进行改造。使青泥岭到栗亭的水运畅通。栗亭是水路、陆路,交通便利的码头地方。
  徽县历史上的八景之一即昧谷朝霞,《徽县新志》载:“昧谷朝霞,栗亭旧县,以兑山为西屏,中有五峰峙结,曰朝阳山。《方舆胜览》即昧谷和仲所宅,日出红霞建标,远浮蓬岛,近接岚光。”
  《徽县新志》又载“兑山,西四十里,一名朝阳山,上有朝阳洞。”“兑”取兑卦,西方之义。《方舆胜览》即昧谷和仲所宅。”兑为泽,可以证明栗亭从上古时期就是一个河湖交错、水资源丰富的鱼米之乡。又相传,兑山五峰,五峰各踞一凤,所以人们又称兑山为五凤山。
  《徽县新志》载:“龙洞英飞,洞在半山深谷中,幽邃莫测首尾。内有湫池。惟农民祷旱得止。每旦云气一缕,浮空而去,所向方即雨。”《龙洞英飞》为徽县八景之外的又四景之一。昧谷即兑山龙峡(今元观峡)。昧谷上的朝阳洞相传为和仲之宅第。其洞有石门,越内越广,深不可测。洞口有溪自地腹而出,号曰零湫,元观峡龙溪之源也。
  综上所述,栗亭是一个富庶之地、繁华之地、交通便利之地、神奇之地,杜甫在《发秦州》诗中明确表达了他对栗亭的向往。杜甫在安史之乱之后,既是政治上的失意者,经济上也面临窘境,在这个时候的迁徙完全是出于生活上的考虑。他举家迁徙不是去旅游,也不是有目的地的走亲访友,而是为生活奔波。从《秦州志》和新编《天水市志》都作《流寓》记载。在《徽郡志》中对杜甫在栗亭也在《流寓》中记载:栗亭是徽县川坝地区,气候温润,物产丰富,民风淳朴,对杜甫而言应是选择寓居的地方。《徽县史话》中记载:“唐乾元二年(公元759年),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为生活所迫,举家曾在栗亭小住,后为生计而举家入蜀..徽县栗川今存的兑山、杜公祠、杜公村、钓鱼台之内的地名遗迹。都证明杜甫当年旅居栗亭。”据当地村民口口相传,杜甫当时所居的栗亭山根村,村名也叫凤凰村。
  安史之乱后,社会动荡不安,阻碍了社会经济发展。杜甫一家人虽然到了心中的乐土栗亭,有数间草房落脚。但由于文化、语言、劳动技能等方面的原因,再由于当时整个经济处于衰退期,所以,他的处境更加困苦不堪,全家人生活极度艰难。有民间传说,杜甫在栗亭居住时,遇上了一位河南巩县的老人徂公。他经常随老人去栗亭附近的山上挖山芋,拾橡壳,采集野菜、野果。杜甫懂医术,他经常给村民诊治疑难杂症,从不收分文,因而不时得到乡亲们的一些接济。但这并不能真正从根本上解决生活问题,他决定到成都去,那里是天府之国,有许多好友。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十二月一日凌晨,杜甫一家从栗亭踏上了入川之路。
  宋代诗人贺铸在《寄题栗亭县名嘉亭》开篇两句“少陵昔游地,幽栖凤凰川。”凤凰川也就是栗亭川,也就是杜甫寄居的地方。栗亭是杜甫一生诗歌创作发生大转变的地方。乾元二年杜甫离开秦州赴栗亭,目的只是找到安身立命的乐土,如果在栗亭能顺顺利利地过日子,他就很有可能定居栗亭而不爬山涉水、历经艰难去成都了。艰难困苦铸诗魂,正是他从栗亭开始,大量接触社会下层生活,对民间疾苦有了更深地了解,使他忧国忧民的意识更加强烈。这一时期是杜甫最困苦,但也是他诗歌创作出现重大变化,取得辉煌成就的时期。继《三史》、《三别》之后,杜甫又创作出了具有特色的陇右诗作,写下了诸如《秦州杂咏三十首》、《同谷七歌》、《栗亭十韵》《陇右纪行诗》等大量脍炙人口、传之不朽的诗作,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杜甫陇右纪行诗是诗人忧国忧民用心血凝成,用双脚走出的绝唱。
  第三节 栗亭历史上的杜公祠
  栗亭的杜公祠应是全国最早的,也是由民间发起建立,后由官府不断修建扩大的。杜甫一家人离开栗亭入蜀后,当地乡民为了纪念他,把他的《栗亭十韵》诗稿贴在屋子墙壁上,人们纷纷观瞻,更有文人雅士想收藏,但被热爱杜甫的村民劝阻,年复一年,《栗亭十韵》就这样散失了。杜甫住过的茅屋成为供奉杜甫的草堂,也就是杜甫祠堂。当地士绅和乡亲们捐资,一座雕梁画栋的祠堂建成了。唐宋时期,有许多官员和文人雅士在栗亭缅怀杜甫,在栗亭留下了许多诗文、题记、碑刻;他们捐资修建杜公祠,使杜公祠规模不断扩大,而且对杜公祠的修建也上升到了官方行为。在北宋中期杜公祠已有相当规模,在南宋金兵入境时毁于战火。
  明清以来,官方对杜公祠进行了多次维修,也曾根据杜甫“栗亭名更嘉,下有良田畴”的诗意,取名嘉亭。
  杜公祠在历史上有几次大的整修。明代武宗朝(公元1505~1521年)时,由官方在山根村进行仿修。明万历(公元1573~1620年)中,州牧左之贞重修祀堂三间。清康熙丁酉冬(公元1718年)陕西观察使童华祖莅临栗亭,见祠堂堕废,会同知州周元良召集当地绅士捐资重修,历时两年完工,使杜公祠形成规模。清乾隆六年(公元1741年),徽县知县牛运震增修杜公祠,并购田四十亩以供春秋祭祀,置守祠二户,又在祠堂周围栽松种菊,并且刻碑记载了修祠经过。嘉庆丁卯、戊辰、已巳间(公元1807~1809年),知县张伯魁会同栗亭生员梁负栋又一次重修杜公祠。
  经过这次维修扩建,杜公祠成为一家有祠堂、院落、塑像、碑刻、碑亭、戏楼等完整的建筑群落,形成了一家在陇右、川、陕有影响的杜公祠。
  在清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对杜公祠又进行了扩充修建。
  杜公祠每年腊月十九日为庙会,演唱大戏,当地和邻县老百姓都来祭祀,香火旺盛。祠堂与戏楼之间有一口水井,村民称“杜公井”。
  杜公祠,杜甫曾经的寄居地,当地乡民的精神家园,永远留在人们心中。
  第四节 少陵钓台
  少陵钓台即杜甫钓台,位于杜公村南山雌牛湾,木皮岭下的元观峡内。
  杜甫钓鱼台,元观峡内。唐乾元中,杜甫居栗亭,垂钓于此。逾河五里有杜公祠。自杜公村南行五里可到达元观峡,横川河自峡中穿越。
  元观峡两岸悬崖耸立,峡谷幽深狭窄,河水湍急,涛声贯耳。沿峡西去四华里,数块巨石形成一泓深潭,名《黑龙潭》。其一石(虎跳石)依山傍潭,石面平坦如席,上有一处似人臂部的印迹和一双脚窝印迹,传说当年杜甫坐钓于此。明御史范士藻游此思之慕之,惚兮恍兮,仿佛看见杜甫坐钓,于是在河东摩崖石刻“宛在中央”四字自左至右横排,“少陵钓台”四字自上而下纵排。八字整体呈“丁”字形排列。
  第五节 张伯魁《重修杜少陵祠堂记》
  张伯魁,浙江海盐(今上海松江)人,进士出身。清嘉庆七年(公元1802年)任徽县知县,在徽任职达八年之久,贡献颇多。他在徽县任职时,除办好公差外,还十分重视地方事务。曾组织人力补筑城墙,完善城防。他重修书院,设立义学,主持修纂县志,整修境内文物古迹。
  兹录其《重修杜少陵祠堂记》如下:“唐杜拾遗祠,在县城西栗亭川,先为古同谷县地。当拾遗多阽危,走巴蜀,于斯休驾焉。人第知残膏剩馥,沾丐于后人者无穷,而不知其忧深见远,盱衡天下国家之故。而流连愤发于君父之间者,其心至今如见前之人建祠栗亭,尊衣冠,肃俎豆,尸而祝之,茅茨鸟雀,松菊藩篱,非恃有司土者之护持欤!乾隆(公元1736~1795年)初,署邑令牛运震大加修葺,迄今又七十年。祠宇倾颓,享祀俱废,无人过而问之。余拜祠下,触目兴怀。适梁子负栋家于栗亭,爰与谋而新之。昔孟浩然墓庳坏,樊泽节度荆州,苻载以笺叩泽曰:“浩然文质杰美,殒落岁久,邱垄颓没,行路慨然。前公欲更筑,搢绅士闻风竦动,而今牵耗岁时,诚令好事者乘而为之,负公夙志矣。”泽乃更为,封垄于凤林山南。是役也,予非畏好事者也,诚亟以存千秋忠爱之遗云。祠成,咸属予为记。按祠之南为木皮岭,东望青泥,若俯而即也。南六里许,元观峡、钓台皆遗迹也。稍西里许则旧祠也,明御史潘公梦拾遗始建祠宇,其遗址存焉。今重修祀堂三间,明州牧左公建也。献宇三楹,国朝观察童公建也。赡祠田十亩,前令牛公置也。详于碑石,久为民占,今复归于祠。前有隙地,今为祠门,其左若右,各增盖耳房二间。予率众捐资重修。议始于丁卯(公元1807年)之春,落成于己巳(公元1809年)之秋也。董斯事者,邑诸生梁子负栋也。予又增置瞻祠田十亩,与牛公所置之十亩并以属之。梁子俾司春秋享祀,岁之修葺之事焉”。

知识出处

金徽酒文史资料

《金徽酒文史资料》

本书以大量的出土文物和史料记载详细考证了金徽酒作为名酒之源的由来,同时广泛搜集并整理了与金徽酒有关的掌故、故事传说和艺文等资料,勾勒了金徽酒的历史沿革,再现了金徽酒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底蕴,以及其作为名酒之源的特殊历史地位。

阅读

相关地名

徽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