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红军长征在徽县》 图书
唯一号: 291820020220001167
颗粒名称: 大事记
分类号: K264.4
页数: 7
页码: 187-193
摘要: 本文记述了1936年红军长征在徽县的大事记。
关键词: 大事记 红军长征 徽县

内容

1936年
  9月
  7日,红二方面军总指挥部为了执行党中央8月30日《对一、二、四方面军行动方针的意见》,配合四方面军作战,决定发动成、徽、两、康战役,在成县、徽县、两当、康县地区建立临时根据地。是日制订了作战计划,并将红二军五师改编为红三十二军第九十六师。
  8日,红二方面军总指挥部下达关于成、徽、两、康战役的《第二方面军基本命令》。指出,我方面军进行成、徽、两、康战役,建立临时根据地的意义是:迫使胡宗南部停止在甘肃以东地区,以便与一、四方面军合击之;发动和号召群众开展抗日活动;配合一、四方面军行动,求得三个方面军会合,扩大红军,征集资财。
  总指挥部命令:第二军六师为右纵队,十二日集中西固,十六日占据武(都)成(县)公路佛耳岩(崖)地段,向武都之敌佯动,并阻击其回援成县,俟中纵队袭取成县时即攻占康县和陕西略阳;第二军主力及三十二军为中纵队,十一日由荔川出发向成县、徽县前迸;第六军为左纵队,十一日从驻地出发,向两当、凤县前进。总指挥部率同中纵队行动。
  9日,红六军军直机关及十七师移至礼县崖城。
  红二方面军总指挥部及二军四师、三十二军仍在哈达铺休整。二军六师到达宕昌休整,准备开始新的行动。
  10日,红六军在崖城一带休整。
  红二方面军总指挥部率中纵队转移到荔川镇。
  右纵队红二军六师仍在宕昌休整。
  11日,成、徽、两、康战役计划开始实施:
  左纵队从崖城出发,经礼县马家河村,到礼县永坪镇宿营。
  总指挥部率中纵队经荔川镇、闾井镇,向礼县进发。右纵队在宕昌镇休整。
  12日,左纵队到达礼县红河镇。
  总指挥部率中纵队到达礼县上坪、洮坪一带,同敌鲁大昌一小部五十余人相遇,经战斗歼敌三十余人,缴枪三十余支、马二十匹,夜宿上坪
  青林一带。
  右纵队从宕昌出发,向康县、略阳县前进。
  13日,左纵队在礼县红河镇集结、休整。
  总指挥部率中纵队经礼县江口之茨坝进入西和县姜席,夜宿姜席、曹沟、彭寺等村。
  右纵队进入礼县白河、桥头一带。
  中央军委致电二、四方面军,要求四方面军迅速以主力占领以界石铺为中心之隆(德)静(宁)会(宁)定(西)公路及附近地区;二方面军之左纵队附电台直出宝鸡、凤县以东,滞阻胡宗南部西进。
  14日,红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致电中央西北局及中央军委,认为,红二方面军东出陕甘边就可牵制敌王钧部向武山集中,并迟滞川军孙震部北进,迟滞胡宗南部西进行动。建议,“先以二方面军由两当派一支队出宝鸡吸引胡敌,在一、四方面军消灭胡敌补充旅后,跟即以主力侧击胡敌主力于平凉、天水以东”。
  左纵队从红河出发向天水平南镇前进。途经礼县盐官镇罗家堡村,发现王钧部约一个连护送一架电台,即发起攻击,敌猝不及防,被一举歼灭,歼敌四十余,缴获枪四十余,15瓦电台一架。
  中纵队二军四师十二团进抵西和县城,以阻击敌军,掩护主力南下。主力经何坝強郑村、十里板桥村,进驻姚河、避风、二郎、橫岭山一带。
  右纵队进入礼县山峪乡和肖良乡。
  是日上午,红二军六师十七团二营营长刘桂林因病由六名战士护送,途中遭土匪袭击,刘桂林等四人光荣牺牲,营部通讯员翟仲会和战士
  潘桃荣负伤后流落在礼县山峪董山村。
  15日,左纵队到达天水平南镇。
  总指挥部率中纵队主力经青羊峡进驻石峡。四师十团完成阻击任务后沿主力行军路线跟进。
  右纵队由肖良一带出发,沿太石河进入西和县境,宿营崖湾村一带。
  16日,左纵队经天水娘娘坝、李子园,到达白音峡一带。在娘娘坝,前卫歼敌约一个连。
  总指挥部率中纵队到达成县纸坊镇,四师向成县城进发。
  17日,左纵队在六军军长陈伯钧、政委王震、参谋长彭绍辉、政治部主任张子意的率领下,从天水李子园白音峡出发,进入徽县境内,经高桥,夜宿苟店、麻庄,决定兵分两路,挺进两当、徽县。
  中纵队二军四师攻克成县城,缴获步枪三百余支,消灭王钧部一个营及保安大队约三百余人,贺龙、任弼时、刘伯承联名致电中央西北局,报告这一消息。
  右纵队出西和县境抵康县平洛。
  18日,红二方面军总指挥部率三十二军进驻成县城。指挥部致电左纵队,通告蒋桂妥协,两广事件解决情况,指挥“六军取两当后,应以总出凤县,并准备(用)两个团编一支队,附无线电台在凤县地区休息三天至五天后,(到)达凤县向宝鸡活动,相机占领该城,迟滞胡敌西进,以配合一、四方面军之作战”。
  左纵队六军经韩湾南下,主力东进攻占两当县城,十八师奔袭徽县城,击溃县保安队,国民党徽县县长赵宝箴,保安队长徐希孟闻风,偕政府官员及保安队余部弃城南逃严家坪、梅家崖一带。午后六时,十八师进入徽县城,缴获军衣百余套。
  中纵队二军四师奉命由成县向徽县进发。
  右纵队奔袭康县城。
  19日,红二方面军致电中央西北局并中共中央,认为:蒋桂妥协后,胡宗南部将会进占静宁、会宁、定西、兰州一带对我军作战,我军应尽力将敌消灭,以利开展尔后之战局。该电指示,胡宗南由陕入甘一事紧急,如果我军指挥不集中,兵力没有适切之部署,歼敌良机则会丧失。该电建议,马上应以朱德、张国焘、周恩来、王稼祥组织主席团,集中指挥三个方面军作战。
  左纵队指挥部驻两当城,主力向陕西风县前进。
  中路纵队红二方面军总指挥部和二军之四师,在贺龙、关向应、甘泗淇等领导下,由成县城经红川、栗川进驻徽县城,十八师回师,驻城东之永宁镇一带。
  三十二军在成县一带活动。右纵队攻克康县城(今云台)后,留十七团驻康县,十六、十八团向陕西略阳进发。
  20日,左纵队之十六、十七师一部东攻陕西凤县未克,即在县城附近宿营。六军军直机关在两当县城休整,开展地方建政活动。
  红二方面军总指挥部和二军四师在徽县城休整,三十二军在成县一带开展地方工作。
  右纵队攻陕西略阳未克。
  21日,中共中央致电红二、四方面军,同意红二方面军意见,由毛泽东、王稼祥、彭德怀和朱德、张国焘、陈昌浩六人组成军委主席团,统一指挥三个方面军作战。
  红二方面军致电西北局和中共中央称,静会战役计划已收到,我们认为这不独是适合当前军事、政治形势需要,而且是关系到一、四方面军的会合,三个方面军在军事上得到集中统一的领导的正确决定。该电认为,组成军委主席团,党內统一团结自可随之解决,这是我党与中国革命最可喜庆之条件他们表示拥护中共中央的决定。
  左纵队之十六、十七师由凤县城退至双石铺一帶,开展地方工作至二十四日。
  红二方面军总指挥部在徽县城召开群众大会,成立了徽县苏维埃政府,推举回族青年马克仁为县长,马军为副县长,马成荣、马志浩等为委员,黄荣光为秘书,办公地点设在旧县政府。并组建了县城工农抗日游击大队,任命马维英(回)、唐瑛为大队长。
  右纵队之十六、十八团由康县、略阳一带向徽县进发,十七团在康县一帶活动。
  22日,红二方面军总指挥部及二军四师在徽县休整,并开展地方工作。在回民聚居的东关东河帮助建立了徽县回民自治委员会,由马克仁兼任主席,有委员三十多人,王继明为文书,办公地点设在马平德家。并协助在东河、东关、东关口、东柳沟建立了四个区域性的回民抗日反蒋委员会:东河抗日反蒋委员会设在哈永昌家,委员长为马维英;东关抗日反蒋委员会设在马继周家,委员长为苏二;东关口抗日反蒋委员会设在何嘉猷家,委员长为毛崇发;东柳沟抗日反蒋委员会设在马国元家,委员长为李玉泰。
  右纵队之十六、十八团向徽县前进。
  23日,在六军十八师政治部及其所属部队的帮助下,在永宁的岳王成立了永宁苏维埃政府,推举岳会英为政府主席,并同时成立了永宁工农抗日游击队。
  右路纵队二军六师之十六、十八团,在师长贺炳炎、政委廖汉生率领下,由陕西略阳县之白水江进驻徽县大河、永宁、石柱一带。十七团仍在康县活动。
  二军四师由县城回师驻伏镇一带。
  24日,二军四师在伏镇街召开群众大会,成立了伏镇苏维埃政府,推选贫苦农民王德才担任主席,并组建了伏镇工农抗日游击大队,贾万林担任队长。
  25日,国民党王钧部三十五旅及补充团由武都进犯成县,总指挥部命令左纵队之十六、十七师由两当开成县迎击王敌。
  26日,左纵队之十六、十七师到达徽县。
  三十二军及二军四师一部在成县西之大船坝、小川镇抗击进犯之敌。
  27日,左纵队奉命改变行动计划,回师永宁。
  红二方面军总指挥部命令二军开往成县,协同三十二军消灭敌三十五旅。二军抵成县后即投入战斗。
  28日,红二方面军致电中央军委,报告部队情况和开办随营学校的问题,并要求中央调拨一批干部给二方面军。
  左纵队十六、十七师回到两当县城,开展地方工作。
  中纵队三十二军和二军协同作战,多次击退敌人的进攻,打死打伤敌人数百名。二军六师十八团政委周盛宏,突击队长贺虎等四名团级干部光荣牺牲。
  29日,中央军委致电红二方面军:中央在陕北开办红大,并抽调大批高级干部入校学习,因此暂不能抽调干部给二方面军,待这些干部毕业可分一部分。“在四方面军北上条件下,只要你们当前情况许可,应该尽量争取在现地休息整理扩大。”
  30日,红三十二军和红二军于成县五龙山与敌王钧部激战二日后,三十二军撤至徽县之泥阳镇街、寇家庄、文家庄、阎沟门和江洛镇一带;红二军经红川撤至伏镇、县城一带驻扎。
  至此,红二方面军三路纵队占领了成县、徽县、两当、康县四座县城和陕西略阳、凤县的部分地区,取得了成、徽、两、康战役的胜利,实现了红二方面军东出陕甘交界的第一步任务,在陕甘交界开辟了一个新的战略区域,与一、四方面军形成了一个相互策应的有利局面。红军指战员在徽县宣传革命,打击土豪劣绅,发动群众建立地方政权,组建抗日地方武装,在全县境內,积极宣传抗日救国道理,积极开展扩红活动,足迹遍及所有乡镇,徽县约有七百余人参加红军。
  10月
  1日红二方面军鉴于敌情严重,不宜继续单独留在徽县一带活动,致电党中央,建议撤离成、徽、两、康地区,渡渭水北进。
  红三十二军在江洛镇与尾追之敌王钧部三十七和四十一团战斗时许,稍有损失,当晚撤驻马湾,次日经伏镇,进驻徽县城北之罗家庄、银杏、庆寿、峡门一线。
  2日中央军委致电中央西北局并红二方面军,同意红二方面军渡渭水北进。
  3日红二方面军总指挥部遵照中央电示精神,制定了北移计划,决定全军分为左右两路北上:右纵队由六军组成,为全军北上之先头部队;左纵队由二军和三十二军组成,总指挥部随左纵队行动,并直接指挥之。
  是日,在徽县城下达了《第二方面军基本命令》,随之全军迅速集结,准备北上。
  4日上午,红二方面军之右纵队六军十六、十七师及军直机关离开两当县城北上,下午该两师到达徽县韩湾,与同晨由永宁出发北上的十八师会合北上,夜宿麻庄、鸾沟门之线。
  左纵队二军及三十二军,迅速集结于县城至伏家镇一线,并派出部队至江洛、游龙、下店子等处伪装固守,封锁消息。二军六师十七团因在康县活动而未及集结,在阳坝一带被敌围困,全团官兵大都殉职。
  5日右纵队出高桥进入白音峡,封锁消息。次日经李子园进入娘娘坝一带,遭敌伏击。十六师奋起迎敌,将敌一个营击溃,我军有较大损失,十六师师长张辉光荣牺牲。
  红二方面军总部和所属部队撤离徽县城及伏镇一带,到达高桥一带宿营。次日,经新店、麻沿、大门、汪川去礼县的盐关。
  至此红军全部离境,徽县数百人随军北上离开徽县。

知识出处

红军长征在徽县

《红军长征在徽县》

出版者:中共党史出版社

本书分概述、文献资料、回忆资料、徽县籍老红军传略、失散在徽县的红军人员名录、大事记、附录几部分,较为完整地表述了红军长征的概貌和红二方面军进离徽县境内及前后的情景,记述了红军长征在徽县的活动和徽县人民对红军的拥护和支援。反映了红军长征对徽县经济、政治、社会等各方面带来的深刻变化。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