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义世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宋经略陇蜀与吴玠吴磷史事研究》 图书
唯一号: 291820020220000999
颗粒名称: 忠义世家
分类号: K245.05
页数: 2
页码: 198-199
摘要: 本文记述了南宋末期的忠义世家曹友闻以及曹氏家族。
关键词: 南宋末期 忠义世家 曹氏家族

内容

曹友闻(? —1236),字允叔,同庆栗亭人。武惠王彬十二世孙也。武惠王曹彬何许人也?原来,曹彬乃北宋开国良将,武惠是宋真宗给他去世后奉赠的谥号。曹彬(931—
  999)字国华,出生于真定灵寿(今河北石家庄市灵寿县)。他的父亲曹芸,官至礼部尚书,生,有三子,曹彬(武惠王)为长子。曹氏家族在北宋时期,贵为皇亲国戚,位兼将相高位,却忠诚事君,仁爱亲民,宽以待人。年轻时代的曹彬,就有远大志向,清廉亲民,深得太祖器重。在平灭后蜀、征伐太原、攻破南唐的一系列重大战役中,运筹帷幄,治军有方,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谦虚和逊,温良忠厚,屡立战功,官至平卢军节度使、枢密使。在咸平二年(999)病逝后,真宗哭祭。元世祖忽必烈叹曰:“古之善取江南者,唯曹彬一人”。曹彬生有八子(六武臣,一文官),七子十三孙皆为文臣武将。
  曹氏家族忠义家风源远流长。早在汉武帝元狩四年(前119),后将军曹襄助卫青取得了“漠北之战”胜利;在东汉灵武帝建宁二年(169),曹全举孝廉,任西域戍部司马等职,爱民如子,百姓树《曹全碑》颂之。到了北宋初期(991—1050),曹彬子曹璨、曹玮、曹旽在守卫边疆上都做出了重大贡献。特别是曹玮“三都谷之战”,安定了秦州边防,使青唐吐蕃不再对宋朝产生忧患。曹氏祖籍在真定灵寿、山东菏泽、河南梆州等地,大致在 汉武时,曹氏家族迁徙到西北扶风、安定、武都、陇西、敦煌一带。曹友闻自幼就跟他先祖曹彬一样,胸怀大志,与二弟曹友谅不远千里寻访名师,广交益友。南宋宝庆二年(1226)曹友闻考中进士,被朝廷授予绵竹县尉的官职。也就在曹友闻考中进士的当年,即南宋宝,庆二年(1226),蒙古发动大规模的灭夏之战。蒙古军在攻占沙洲(今甘肃敦煌西)、肃州(今甘肃酒泉)、甘州(今甘肃张掖)、西凉府(今甘肃武威)、灵州(今宁夏灵武西南)等地后,进围西夏国都中兴府(原称兴庆府,后改为中兴府,即今宁夏银川市)。
  宝庆三年(1227),曹友闻由绵竹县尉,改任天水军教授。成吉思汗正在带兵围攻西夏国都中兴府,当时虽说中兴府还没有被攻破,但西夏已无法摆脱亡国的命运。与此同时,成吉思汗派人送两块金牌到南宋四川制置司,胁迫南宋臣服蒙古,并且率主力南下。同年二月,成吉思汗又派出一支蒙古军队从临洮南下,由“生蕃路”进入了南宋辖境,一举拿下阶州(今甘肃武都东),围攻西和州(今甘肃西河)劫掠财物,并包围了天水军(今甘肃天水)。宋军在确认这只突如其来的军队确系蒙古军后,受制于不得擅启边衅的命令,不敢与战,坐视蒙古军攻下阶州,包围西和州。之后,蒙古军在进攻阶州将利县(今成县镡河乡将利村)时前锋稍稍退却,驻守仙人关的南宋沔州都统程信误以为前方获胜,又急于解西和州之围,遂轻率出击,被蒙古军大败于兰皋(今甘肃康县大南峪乡),南宋良将麻仲、马翼、王平皆战死。宋四川制置使郑损在得到败报后大骇,不顾利州戎帅赵彦呐的反对,轻率地做出了放弃关外五州即成州(今甘肃成县)、凤州(今陕西凤县)、天水军(今甘肃天水秦州区天水镇)、阶州、西和州,退保三关(仙人关、七防关、武休关)的决定,匆忙带领制置司官员及家眷在万人大军护卫下,沿嘉陵江南逃。这一年为丁亥年,这就是“丁亥之变 ”。
  蒙古军在围攻西和州的同时,又分兵包围了天水军。其时,曹友闻还未到任,天水军是否丢失与他没有半点关系。何况还是个文官,他完全可以原地返回。但曹友闻临难不苟,毅然单枪匹马闯入了军城,与守臣张维一起组织民兵布防。好在没过多久,成吉思汗病逝,蒙军只好撤退,天水军城就保全了下来。此事过后,四川制置司为表彰曹友闻功绩,特地绣了一面 “满身胆 ”的大旗,颁授给他。

知识出处

南宋经略陇蜀与吴玠吴磷史事研究

《南宋经略陇蜀与吴玠吴磷史事研究》

本书分为上编 南宋经略陇蜀研究 和下编 吴玠吴磷史事研究,收录了《南宋川陕防线的粮草问题》《论吴氏抗金的战略意义》《论 吴 家 军 在 陇 蜀 的 作 为 与 贡 献》《仙 人 关 之 战 及 其 战 法 与 特 点》《从军事地理角度看仙人关战役的意义》等文章。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