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远略,不求小近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宋经略陇蜀与吴玠吴磷史事研究》 图书
唯一号: 291820020220000953
颗粒名称: 务远略,不求小近利
分类号: K245
页数: 3
页码: 90-92
摘要: 本文记述了吴玠在面对金国侵略者,总是深思熟虑,审时度势,从全局利益、长远利益出发,适时给敌人以沉重打击,而不争一时之小利。
关键词: 吴玠 抗金 务远略

内容

吴玠终生战斗、守卫的凤翔(今属陕西)、兴州(今陕西略阳)、兴元(今陕西汉中)一带,自古即是自中原、关中进入巴蜀的门户,也是自西南迂回进入江淮的阶石。金统治者一开始就把夺取陕西作为进攻南宋的重要一环。金天会五年(宋建炎元年,1127)十二月,金太宗在下诏进犯南宋时,就曾为究竟是会师河北以进兵,还是先取陕西再进攻而作权衡,最后决定:“康王(赵)构当穷其所往而追之,俟平宋,当立藩辅如张邦昌者。陕右之地,亦未可置而不取。”②也就是说,以主力穷追宋高宗赵构,同时也要攻占陕西。所以,他命娄室(洛索)率西路金军,作为偏师,攻陕窥蜀。而在南宋,侍御史赵鼎、知枢密院事张浚都认识到了川陕和东南唇齿相依的关系。张浚认为:“中兴当自关陕始,虑金人或先入陕取蜀,则东南不可保。”所以,他自请出陕,获任川陕宣抚处置使。后来虽然丢失了关中,但陇右、汉中未陷,巴蜀安然,“而全蜀安堵,且以形势牵制东南,江、淮亦赖以安”③绍兴年间的几次和议,西北以大散关为界一直是谈判的基础。
  当时,对关陕一带地理民情、军政形势最熟悉的当属吴玠,一则他为本地人,二则长。期在这一带作战。④所以面对不可一世的金国侵略者,吴玠总是深思熟虑,审时度势,从全局利益、长远利益出发,适时给敌人以沉重打击,而不争一时之小利。史载:“(吴)玠善读史,凡往事可师者,录置座右,积久,墙牖皆格言也。用兵本孙、吴,务远略,不求小近利,故能保必胜。”⑤“务远略,不求小近利”,就是他战场实践的生动刻画。建炎四年(1130),张浚合刘锜、吴玠等五路兵,欲与金入决战,吴玠认为敌人已占领了有利地形,且方于彭原店之战中获胜,锐气正盛,故建言:“兵以利动。今地势不利,未见其可。宜 择高阜据之,使(敌)不可胜..宜各守要害,须其弊而乘之”①。张浚未采纳。在富平之战宋军大败,“五路皆陷,巴蜀大震”的危险关头,有人劝吴玠退屯汉中,吴玠却选择了驻守在更靠近前线、自关中进入巴蜀的第一道防线 ——大散关东面的和尚原(今陕西宝鸡市西南),收死里求生之效。他对部属说:“我保此,敌绝不敢越我而进,坚壁临之,彼惧吾蹑其后,是所以保蜀也。”②这与几十年以后有人建议退守瓜洲、采石,张浚认为“不守两淮而守江干,是示敌以削弱,怠战士之气”③是同样的道理和策略。而这无疑是临危不惧、高瞻远瞩的表现。
  吴玠不仅善于固守,亦主张适当放弃,以争取更大的战场利益。绍兴三年(1133)金人以吴玠在西陲,于是以10万大军自东边进取金州(今陕西安康),沿汉水长驱西进,,知兴元府刘子羽驰檄请吴玠增援。此时,宣抚司未下达命令,帐下也有人劝吴玠不必劳师远赴,但吴玠以大局为重,对部下说:“事迫矣!诸将不能办,我将自行。”遂自河池日夜行进三百里驰援,使敌帅撒离喝大惊,以杖击地曰:“吴玠,尔来何速耶!”④饶凤关之战失利后,吴玠和刘子羽弃守兴元,避开与强敌正面交锋,退守兴州仙人关(今甘肃徽县东南)和三泉县潭毒山(今陕西宁强县北)。此时,刘子羽约吴玠共屯三泉,吴玠对其曰:“关外蜀之门户,不可轻弃。金人所以不敢轻入者,恐玠蹑其后耳。若相与居下,敌必随入险,反守徐取间道,则吾事日蹙,大事去矣。今经略既下,玠当由兴州、河池绕出敌后褒斜山谷,如行鼠穴,敌见玠绕出其后,谓将用奇,设伏邀其归路,势必狼顾,吾然后居险邀击,可使遁走。此所谓善败者不亡者也。”⑤吴玠料事如神,后来的战况也确如其所料。敌人进无所据,仓皇北归,吴玠遣兵邀击于褒斜路之武休关(今陕西留坝县东南),掩击后军,使金兵“堕涧死者以千计,尽弃辎重去 ”,落了个 “虽入三郡,而失不赏得 ”⑥的结局。
  随着战场形势的变化,金兵和伪齐以强将主力投入西北,继续坚守和尚原存在“地去蜀远”“饷馈不继”和兵力分散的问题,于是,吴玠果断地令吴磷弃守和尚原,合力经营仙人关右杀金坪,“严兵以待”,故当绍兴四年(1134)金人大举进攻仙人关,希望打开侵蜀的缺口时,宋军才能通过血战,取得胜利,使敌人败退回凤翔,“自是不妄动”⑦“不敢犯蜀矣”⑧。后人研究仙人关之战,无不对吴玠之先见之明、众将之英勇顽强、战果之,意义重大叹羡。当时,先前作为统帅的张浚已调回临安,“陕西一地依赖吴玠兄弟节制兵马,支撑局面”⑨。仙人关之战最大的贡献是保全了巴蜀。自此而后多年,南宋朝廷再无西顾之忧。
  从建炎初至绍兴四年,吴玠与金兵多次对垒,撒离喝、兀术、刘夔等金、伪齐主将,无不成为他的手下败将,以致出现了金入“及与(吴)玠战辄北,愤甚”⑩,而吴玠则“每战辄胜”■的局面,像东南战场的岳飞一样,令敌人胆寒。远在西北的吴玠,密切关注江淮形势,以决策西部的战与守。绍兴四年(1134)十一月岳飞攻取襄阳、绍兴五年(1135) 初闻知金人进犯淮东(在上年冬),吴玠均趁机进攻金伪占领区,消灭敌人,抚定居民,呼应江淮。《宋史》作者在《岳飞传》末,引经据典,以岳飞为中原之“万里长城”①。这个论断,用于西北边疆的吴玠,同样恰当。如果说吴玠为西北之“万里长城”的话,这座“长城”,是审全局、务远略才得以铸成的。

附注

②(元,)脱脱等:《金史》卷74《宗翰传》,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 1986年影印版,第178页。 ③(元)脱脱等:《宋史》卷361《张浚传》,第11300、11301页。 ④刘锜也有这两个优势,但后来被召至东南战场。 ⑤(元)脱脱等:《宋史》卷366《吴玠传》,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年版,第11413页。 ①(元)脱脱等:《宋史》卷366《吴玠传》,第11409页。 ②(元)脱脱等:《宋史》卷366《吴玠传》,第11409—11410页。 ③(元)脱脱等:《宋史》卷361《张浚传》,第11308页。 ④(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63,第325—819页。 ⑤(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63,第325—821页。 ⑥(元)脱脱等:《宋史》卷366《吴玠传》,第11411页。 ⑦(元)脱脱等:《宋史》卷366《吴玠传》,第11412页。 ⑧(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74引王中《大事记》,第326—347页。 ⑨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第7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年版,第321页。 ⑩(元)脱脱等:《宋史》卷366《吴玠传》,第11410页。 ■(元)脱脱等:《宋史》卷361《张浚传》,第11301页。 ①(元)脱脱等:《宋史》卷365《岳飞传》,第11397页。

知识出处

南宋经略陇蜀与吴玠吴磷史事研究

《南宋经略陇蜀与吴玠吴磷史事研究》

本书分为上编 南宋经略陇蜀研究 和下编 吴玠吴磷史事研究,收录了《南宋川陕防线的粮草问题》《论吴氏抗金的战略意义》《论 吴 家 军 在 陇 蜀 的 作 为 与 贡 献》《仙 人 关 之 战 及 其 战 法 与 特 点》《从军事地理角度看仙人关战役的意义》等文章。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