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胜因素及其意义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宋经略陇蜀与吴玠吴磷史事研究》 图书
唯一号: 291820020220000930
颗粒名称: 获胜因素及其意义
分类号: K245
页数: 3
页码: 51-53
摘要: 本文记述了吴玠、吴磷率领的宋军多次获胜的多方面因素及其意义。
关键词: 战争 获胜因素

内容

绍兴年间,吴玠、吴磷在秦陇地区与金军进行了数十次大小战役,特别是在和尚原与仙人关之战中,金军遭遇重创,这两次大捷是金军自灭辽破宋以来所遇到的首次与二次惨败。⑩金军自破宋灭辽后,所向披靡,攻无不克,但是进攻和尚原的金军兵力有数万人,而进攻仙人关的金军有十多万,其中“半是马军”,系金军精锐。然而吴玠最早屯守和尚原时,兵力仅有几千。仙人关之战时,吴玠兵力最多不超过三万几千人。①由此可知,这二次战役均是以少胜多的硬仗与恶仗。在金军兵力占明显优势的情况下,吴玠、吴磷率领的宋军多次获胜,这是有多方面的因素。
  第一,经济暂据优势。金朝初期,金军虽然占据了许多地区,但大多处于北方与西北地区,而宋朝的经济命脉却在东南与四川一带,这里虽有战乱,但与北方相比,显然较少,受战争影响较少,社会生产仍能在不断扩大的规模上继续进行,而且战乱中,大量北方人口迁入南方,因而有充足的人力资源,这就使南宋初期的抗金斗争有了富庶稳固的人力与物力资源。反之,金人远道而来,深入中原腹地,供给不足,消耗巨大,即便打了胜仗,也面临诸多困难,在溃败情况下,更难保证军需供给,因而处于被动境地。所以在南宋初期,宋朝一方在经济条件上暂居优势,处于有利地位。
  第二,占据地理之优。金人自言入中原十五年,尝一败吴玠,“以失地利而败”②。金军在“难以上青天”的蜀道上,精悍的金军骑兵无驰突的余地。金军初攻和尚原时,“山谷路狭多石,马不能行,金人舍马步战”③,金军骑兵强势在此无法展现,因而被击败。显然,地理条件的优越,是吴玠军队获胜的因素之一,但不是决定胜负的主要因素。
  第三,人民大力支援。金军南侵,务在掳掠,给宋金双方均带极大的灾难,必然激起广大人民的反抗,特别是秦陇地区人民更是直接遭受战争祸害,在吴玠、吴磷的抗金行动主要是出于保卫宋王朝,但与人民抗金的宗旨、目的有原则的不同。但客观上吴玠、吴磷兄弟的抗金斗争,在某种程度上确与人民群众利益相一致,因而在宋金鏖战的时刻,得到广大人民的支持,不仅给予人力、物力的支援。而且还自动组成 “义兵 ”与宋军一起战斗,充分显示出正义战争的强大威力。人民的支持是获胜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四,士气盛、斗志强。自古迄今,军队的士气与斗志,是战斗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吴玠军队获胜的主要因素是军队旺盛的士气与顽强的斗志。当金军进入中原之际,挟灭辽之威,先声夺人,腐败的宋军往往谈金色变,一触即溃,或不战而溃,显示出宋军的怯战。但是在这二次大战中,虽然金军能征善战,“其战被重铠,登山攻险,每一人前,辄二人拥其后,前者死,后被其甲以进,又死,则又代之如初,其为必取计盖如此”④。金军攻势的猛烈,前仆后继,显示出其屡战屡败的顽强战斗作风。但宋军士气旺盛,斗志昂扬,誓死坚守,坚不可摧。在仙人关之战,当金人以云梯攻垒壁时,吴磷“拔刀画地,谓诸将曰:‘死则死此,退者斩!’”,在杀金坪战役中,金军极力攻宋军所置第二隘,宋军人入“自励有死志”⑤,奋勇杀敌。显示出宋军血战到底的气概与誓死坚守的斗志。这成为超越和战胜金军的重要因素,两次大捷标志着宋军素质的提升,开始超越金军。
  第五,爱兵民、共甘苦。吴玠、吴磷爱护兵民,同甘共苦的优良作风,使他们得到兵民的拥护与支援,获取胜利的重要因素之一。他们在日常行军打仗中,常告诫将士 “勿践毁民舍,勿掠民财 ”⑥。《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75记载:
  玠素不为威仪,既除宣抚副使,简易如故。常负手步出,与军士立语。幕客请曰:“今大敌不远,安知无刺客。万一或有意外,则岂不上负朝廷委任之意,下孤军民之望哉。”玠谢曰:“诚如君言,然玠意不在此,国家不知玠之不肖,使为宣抚,玠欲不出,恐军民之间冤抑而无告者,为门吏所隔,无由自达。玠所以屡出者防有此耳。 ”①
  这段记载反映吴玠、吴磷兄弟对军民的关心与爱护,与军民同甘共苦的优良作风。人民群众的支援,是吴玠、吴磷抗金获胜的根本因素。
  南宋初绍兴(1131—1162)年间,吴玠、吴磷领导的抗金斗争,是在中原、两河与秦陇人民武装抗金的影响和推动下进行的,在宋金战争的全局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与意义。吴玠、吴磷通过大小数十次战役,不仅有力地拒金兵于蜀口之外,扭转了宋军接连溃败的局面,而且消灭和拖垮了金朝的精锐兵力,彻底打乱了金朝统治者窥陇望蜀,东下灭宋的进攻计划,保卫了偏居江南一隅的南宋朝廷,保护了川蜀与整个南宋统治区人民的生命与财产的安全。吴玠、吴磷领导的抗金斗争符合南宋军民反对掠夺,捍卫国家的强烈愿望,因而人民全力以赴支援。“绍兴和议”后,宋金西部疆域长期以大散关为界,这与吴玠、吴磷领导的抗金斗争有密切关系。

附注

⑩王曾瑜:《岳飞和南宋前期政治与军事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第379页。 ①据《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11,绍兴七年五月壬午载,至绍兴六年(1136)“官兵共计六万八千四百四十九人”。《建炎以来朝野杂记》甲集卷18《关外军马钱数》载“其后卢立之为宣抚使,尚有兵三万,立之死,亦为玠所并”。显然,仙人关之战时,吴玠兵力最多不过三,万八千余人。 ②《三朝北盟会编》卷202《炎兴下帙》四库全书第 352册,第128页。 ③《宋史》卷366《吴玠传》,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1410页。 ④《三朝北盟会编》卷158《炎兴下帙》,四库全书第 351册,第423页。 ⑤《名世碑传琬琰之集》卷14《吴武顺王磷安民保蜀定功同德之碑》,四库全书第 450册,第121页。 ⑥《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96,绍兴三十二年春正月戊子,四库全书第 327册,第817页。 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75,绍兴四年夏四月庚辰,四库全书第 326册,第54页。

知识出处

南宋经略陇蜀与吴玠吴磷史事研究

《南宋经略陇蜀与吴玠吴磷史事研究》

本书分为上编 南宋经略陇蜀研究 和下编 吴玠吴磷史事研究,收录了《南宋川陕防线的粮草问题》《论吴氏抗金的战略意义》《论 吴 家 军 在 陇 蜀 的 作 为 与 贡 献》《仙 人 关 之 战 及 其 战 法 与 特 点》《从军事地理角度看仙人关战役的意义》等文章。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