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中共徽县组织的发展壮大及党组织向周边县区的发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共产党甘肃省徽县历史》 图书
唯一号: 291820020220000651
颗粒名称: 第五节 中共徽县组织的发展壮大及党组织向周边县区的发展
分类号: K269.6
页数: 14
页码: 77-90
摘要: 本节记述了中共徽县党组织的发展和壮大、中共徽县党组织向周边县区发展的情况简介。
关键词: 徽县 解放战争时期 中共党委发展

内容

一、中共徽县党组织的发展和壮大
  1947年3月,国民党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失败后,改向对山东和陕甘宁边区的重点进攻,党中央及时指示,国民党统治区的党组织,要趁敌后方兵力空虚、征兵征粮使民不聊生,群众斗争情绪普遍高涨的有利时机,根据各地区的不同情况,有步骤地发动与组织农民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游击根据地,以牵制敌人力量。徽县工委遵照此精神,讨论决定加强军事建设,除自建武装外,还要利用国民党的合法武装,改造土匪武装,大力开展武装活动,随后,指派部分党员打入国民党的基层政权,发展党员,组建武装和掌握国民党的合法武装,并开始与土匪武装接触,进行教育改造工作。
  为了加快发展壮大党的组织和党领导下的武装力量,徽县党组织派党员张力冲、阎汝昌打入伏家镇镇公所,分别担任了镇长和主任干事,以合法身份在镇公所的干事、队兵中发展党员七人,使该镇武装力量全部掌握在地下党组织的手中。党组织还指派专人对县自卫队副大队长张有锡(原统战人士)、榆树镇队副荔督堂、峡门镇队副窦英杰、嘉陵乡队副冉有德等人进行教育,先后分别接收入党,使其所领导的合法武装为我党服务。与此同时,由党内主要负责同志指挥,通过各方关系与土匪武装接触,相继对土匪贾德有、申华、袁保山及原马尚智残部申中秀、苏浩甫等武装进行教育改造,使他们改邪归正,弃暗投明,为劳苦大众翻身得解放举义效力。由于在组织上采取了三个渠道一齐抓,策略上采取因时因事、因地制宜的方式,使武装力量迅速发展壮大。到1948年7月,徽县党组织领导和指挥下的武装力已拥有100多人,有枪支100多支,足够对付地方反动武装和豪强。
  1947年5月,县工委派交通员高伯峰去庆阳园城子向甘工委汇报组织发展和武装工作。甘工委指示,要放手发动群众,发展壮大组织。高伯峰返回徽县时,甘工委托其带给徽县党组织的活动经费共7两5钱黄金,行至陕西陇县被敌人盘查拘押,高伯峰用暗语向吴治国写信作了汇报,经周冠军、周少珊等人四处活动,由县长刘中仁出具了“高伯峰携资探亲”的证明,陇县敌人将高伯峰释放,并退还了黄金。
  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和中共徽县地下党组织的不断壮大,为了便于对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徽县工委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先后建立了栗亭、伏家镇、城东及城北四个区工委。
  1947年9月,首先建立了栗亭区工委,葛维西兼任书记,周生让、侯致中为委员。
  1948年4月,罗扬实向高健君转达了甘工委对徽县工作的指示:(一)不久将在徽县一带建立游击根据地;(二)立即在农村大量发展党员,准备由地下工作转为公开活动;(三)供给主力使用的材料,如地形河流、碉堡工事、粮食仓库、敌人兵力、统治方法、民情风俗、土地关系、工商业等,需立即调查。要求传达时不仅讲时局和政策,并要着重说明徽县地理的重要性①。除了上述三方面工作的布置外,甘工委还专门派郭世英(徽县人,葛维西之弟)由庆阳到徽县,一方面了解工作,一方面通知县工委负责人到甘工委研究工作。5月,高健君到徽县传达了甘工委指示,并带回了《回民自治纲领》(草案)。6月,县工委在伏家镇蔡家沟召开会议,按甘工委指示决定,开辟以南山龙王洞和以北山榆树为中心的两个游击区,并在全县开展建立红村子的活动。会后,建立了伏家镇区工委,山炯堂兼任书记,姚承祖、张力冲为委员。
  同年9月3日,吴治国向甘工委孙作宾书面汇报:(1)党员发展到257人。(2)3月间成立了成县临时工委,由茹素、台中堂、杨栖翠三人组成。成县还成立了红川和小川两个支部;徽县建立了榆树峡门、大河、永宁镇(两个)、伏家镇、伏家镇镇公所、县城东关等七个支部。准备在徽县榆树镇自卫队和县常备队各建立一个支部。6月中旬,在伏家镇建立了区工委,由山明轩(山炯堂)兼任区工委书记。
  同月,高健君在徽县城北向家沟主持成立了城东、城北两个区工委。城东区工委由哈含章任书记,王万富、毛鸿恩为委员;城北区工委由王永茂任书记,武德山、张凤歧为委员。1948年11月,中共徽县工委在向家沟召开会议,会议决定从政治斗争转入军事斗争,在榆树,峡门、麻庄到徐家沟门和新店一带建立根据地,发展革命武装。
  1949年1月30日,中共徽县工委对栗亭区工委作了调整,侯致中任书记,段奕章、周生让、赵养廉为委员。
  1949年2月,中共徽县工委进行了调整,吴治国继续担任书记,葛维西为副书记,山炯堂、周冠军为委员。同时,调整了伏家镇区工委,姚承祖任书记,山森为副书记,吴克明、侯耀宗、李应华、翟万全为委员。
  在地下党组织的坚强领导下,徽县人民同国民党反动派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在甘工委关于甘肃地下党工作开展的报告内容中①列举了1940年代初甘肃地下党领导开展斗争的实例,所举证的三个例子都发生在徽县,可见徽县党组织在甘肃的地位和活动能量。一是第八战区派员到徽县征收军粮,征收人员有勒索行为,“引起众愤,党遂借此鼓动群众欧打之。”同时由“维梓团”出面,将征粮人员送到县政府,“利用维梓团包围辩论,说输了事。”二是随后,地下党扩大战果,当第八战区再到徽县征粮时,“发动农民百余人,向八战区呈请少购缓购。同时经过上层关系的疏通,遂得现购1万石,下剩等至秋后再购。”三是“省建设厅徽县酒精厂的工人,无理打死了一个农民,我们遂发动农民百余人,向县长控告。结果该厅赔偿抚恤费三百元,并保证同类事件不再发生。”三起事件都和当地民众利益直接相关,地下党组织根据以民众利益为诉求,抓住对方弱点,成功利用地域观念,帮助抱打不平,激起民众激愤情绪,既对地方统治力量形成打击,又可提高自身威望,取得民众信任。几次事件的解决,使中共徽县地下党组织成为徽县社会一股能量巨大的政治潜流。
  1949年4月,在伏家镇白家庄,由县工委书记葛维西、委员姚承祖主持成立了伏家镇北路区工委,张力冲任书记,白国珍、褚如杰为委员。在协和乡郭家庄,由山炯堂主持成立协和区工委,阎汝昌任书记,冯维新、郭峻为委员。
  4月21日,为了更好地适应斗争形势的需要,中共陇南工委与徽县工委遵照党中央关于培训干部迎接解放的指示精神,研究确定周冠军、马学海、乌正峰、马浩珊、杨志德、董章、马俊民、杨逢春等八名党员去延安学习。临行前,高健君与他们谈话,交待了行动路线,接头暗号和地点,4月25日,这八名党员即起程去了延安。
  到1949年解放前夕,中共徽县工委共辖区工委6个,总支32个,支部252个,总计党员2193名,成为全省地下党组织发展最为迅速、活动最为活跃的区域之一,为迎接陇南全面解放和人民解放军向大西南迅速挺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中共徽县党组织向周边县区发展
  1946年12月,甘工委派吴岳、高伯峰到徽县协助工作。县工委研究,确定以徽县为中心,把组织发展工作推向邻近各县。并委派吴岳(康万德)、苏星(张德才)、侯致中、李仁、茹素、金少伯、乌正峰、马宗礼等人分别到榆树全耳寺、榆树镇公所、成县、康县、两当县、成县红川及陕西省略阳县发展党员,建立党的组织。从此,徽县邻近县区党组织的建立和发展壮大工作便有声有色地开展起来,为今后各县区迎接解放及解放大军挺进大西南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党组织向成县的发展
  徽县县委从1944年已开始酝酿准备向成县发展党组织。红军长征过境时参军的台中堂,长征结束后留守延安工作,后于1946年夏在西北党校入学报到时,偶遇当时在甘工委工作的高健君,因当时急需大批干部到白区开展工作。台中堂便放弃学习,受中共西北局和甘工委委派,由陕北回成县开辟工作,因情况复杂,未能凑效。1946年底,甘工委派高伯峰专程前往成县小川与台中堂联系,因故未遇。在此之前,成县的茹素、李仁已在徽县加入党组织。徽县工委峡门会议后,侯致中、茹素、李仁、马宗礼等分别在成县水泉、红川、小川等地发展党员,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培养,经山炯堂、茹素、窦燕介绍,吸收郝万杰、郭甫堂入党,并于1948年初与台中堂取得了联系,台中堂去伏家镇与山炯堂接上了头。与此同时,徽县的回民党员马宗礼等到成县北关、红川发展党员十多人,把组织发展工作由红川扩展到小川等地,并在两地各建立了一个支部。
  1948年5月,山炯堂按照中共徽县工委指示,在徽县伏家镇召开会议,成立了成县临时工委,茹素任书记,台中堂为组织委员、杨栖翠任宣传委员,山炯堂协助开展工作。会议决定在成县、康县、西和县开展党组织建设活动。不久,茹素在成县红川建立了党支部,台中堂、郝万杰在小川建立了党支部,并派人到康县、西和县一带开展工作。
  1949年3月,中共陇南工委书记高健君、委员余凯到成县小川台中堂家,召集台中堂、郝万杰、台德昌等人开会。高健君传达了陇南工委的决定,宣布正式成立中共成县工委,由山炯堂同志任工委书记,茹素、台中堂、郝万杰、李仁任委员,工委设在红川。并相继建立了中共成县支旗支部、城关支部、宋坪格楼坝铧厂支部、纸坊邵坪总支部、店村支部及水泉支部。至成县解放前夕,全县已发展党员700余名。
  (二)党组织向略阳县发展
  略阳县位于陕西省西南部,与甘肃徽县、成县、康县毗邻。徽县、略阳同为入蜀之要道,战略位置十分重要,两县人民长期友好往来,和睦相处,有着悠久的交往历史。在徽县工委决定向略阳发展组织之前,周冠军已发展了在徽县经商的略阳籍回民回天祥为中共党员,哈含章发展了古家祥为党员,这就为党组织向略阳发展创造了条件。
  1946年12月峡门会议后,乌正峰受徽县工委指派去略阳发展党组织时,周冠军把回天祥介绍给乌正峰认识。乌正峰原是略阳县何家岩镇回民,在略阳有亲戚、朋友、同学等,情况较熟悉,便于开展工作。乌正峰于当月即到略阳开展建立党组织的工作,他先在略阳县北距城二十五华里的干水磨,发展其表弟古永寿为中共党员。古永寿入党后,积极开展活动,又发展了同窗好友刘兆成为中共党员。7月,乌正峰发展李锐为党员。8月,乌正峰在干水磨忠和老店召集古永寿、刘兆成开了秘密会议,成立了略阳地下党小组,乌正峰任组长。1948年4月,发展了沈志通等三名党员,成立了干水磨支部,古永寿任支部书记。8月,成立了演武亭支部,刘兆成任支部书记。同月,乌正峰在何家岩发展了乌增祥等五人为党员,成立了何家岩支部,乌增祥任支部书记。1949年2月,成立了县城北关支部,李锐任支部书记。3月,回天祥发展哈全安为党员,与海洪阔、马利兴成立了县城支部,回天祥任支部书记。
  同时,1947年秋,徽县城东总支书记哈含章,将古家祥托付古永禄领去略阳开展工作。他们在与徽县毗邻的白水江至略阳县城一带发展党员,先后发展了马良才、古万忠、屈尽忠、吕守基、高攀富等九人入党,并建立了白水江支部,古永禄任支部书记。又相继成立了江镇支部,马良才任支部书记;小河支部,屈尽忠任支部书记。1949年春,吕守基发展李亲民、何德义入党,成立了张家沱支部,吕守基任支部书记。高攀富发展刘全金、焦福录等四人入党,成立了磨坝支部,高攀富任支部书记。
  1949年4月,周冠军、乌正峰等去延安学习,略阳地下党的工作由司国权负责。后因司国权去了两当县,陇南工委又指派徽县城东区工委书记哈含章负责略阳县的工作。自此,哈含章往返于徽县、略阳之间,传达县工委指示,协同开展工作,并将乌正峰、古家祥发展建立的略阳党组织两线合成一线,建立了总支,古家祥任总支书记,古永禄任副书记。截止略阳解放前,全县地下党员总数已达到40多人。略阳县地下党组织的建立发展及其斗争,为略阳人民的解放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党组织向两当县发展
  苏河是两当县早期党员,1938年12月,苏河和吴治国在兰州由罗云鹏、万良才二人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返回两当县后,以教师职业为掩护,从事革命活动。1941年2月23日,苏河被国民党两当县政府诱捕后杀害,因牺牲较早,未发展党员。
  中共徽县工委“峡门会议”决定派徽县回民党员乌正峰到两当县开辟工作。乌正峰到两当县显龙乡后,以教员身份为掩护开展工作,先在梁垭发展陈乐善、高正云、马德仓、马荣昌等为党员,成立梁垭支部,乌正峰任书记。随后,乌正峰又到陕西略阳县发展组织,由陈乐善接任支部书记,共发展党员58名。
  后周冠军又发展了两当县杨家店的丁占春,1947年夏,中共徽县工委又委派丁占春、陈玉代到两当县故道镇(今杨店乡)开展工作,发展党员六名。
  1948年冬,马德仓受徽县工委指派,迁居故道镇发展党组织。徽县嘉陵乡地下党员刘志昌,通过亲友关系,在两当县云坪乡先后发展了陈玉岱、王永璋、张崇敬等人为党员。1949年,毛秉元发展了两当梁垭的马治中,在此基础上,两当县党组织继续发展壮大,先后建立了显龙、杨店、云坪三个支部,并准备建立两当县工委。
  1949年4月,中共陇南工委决定成立两当县工委,司国权任工委书记,马德仓、车明道任委员。从此,两当县党组织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4月中旬,司国权又到两当县城开展工作,成立了两当中学党支部,指派龙岳为负责人。5月,司国权在故道镇主持成立了杨店党支部,马德仓任书记,车明道任组织委员,张明富任宣传委员,开始在杨店一带大力发展党组织,先后建立权家坪党支部和陕西凤县张家窑党支部。权家坪支部负责人为权栋,张家窑支部负责人为李彦儒,共发展党员39名。司国权住在左家乡的太平场和权家坪,具体领导这一地区的工作。9月,司国权又转移到云坪地区开展活动,在银杏树坪建立了云坪党总支,王永璋任书记,陈永祝任组织委员,张崇敬任宣传委员,发展党员23名。截止1949年12月初,两当县共有地下党员151名。
  (四)党组织向西和县发展
  1948年7月,中共成县临时工委委员台中堂介绍西和县纸坊乡邵坪村(现属成县纸坊乡管辖)李世龙入党。
  1948年8月,中共陇南工委派山炯堂到成县检查工作,山炯堂给台中堂介绍了解放战争的形势和地下党活动方针等问题,与台中堂研究了创建西和地下党的具体意见,决定在西和县纸坊、石峡一带发展党组织。10月,李世龙发展李槐柏、汪占东入党,李槐柏又发展高同耀入党,年底建立了邵坪支部,李世龙任支部书记。形成了以邵坪村李世龙为核心的西和县地下党组织。
  1949年5月上旬,中共陇南工委委员余凯(即秦慎之,化名老王)到成县小川检查工作,向台中堂传达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即《约法八章》),介绍了解放战争形势,要求迅速开展工作,加强党的武装力量、积极迎接解放。5月下旬,台中堂在成县小川召开了由他负责发展的成县西部、康县、西和三县党组织负责人会议,传达了陇南工委第二次会议精神,讨论了当前形势和如何利用时机、大力发展组织、壮大党的力量以及迎接解放等工作。
  6月上旬,台中堂到纸坊乡邵坪村召开党小组负责人会议,主要讲了如何加强组织纪律、严守党的机密及对敌斗争方式等问题。中旬,山炯堂到成县小川检查工作,传达了中共中央七届二中全会精神和中共陇南工委会议精神,并指示今后注意发展一些国民党乡镇人员入党,以利于开展工作。接着,先后成立了三个党支部:桦树支部,李思敬任支部书记;刘集支部,张茂功任支部书记;石峡支部,周瑞任支部书记。下旬,在纸坊乡邵坪村成立了总支委员会,李世龙任总支书记,汪占东为组织委员,李槐柏为宣传委员,李思敬为建设委员,张茂功为武装委员,周瑞为财粮委员。西和县地下党组织隶属于成县工委领导,共有党员80多人。
  (五)党组织向康县的发展
  中共康县党组织由多条“线”发展建立,在此过程中,中共徽县地下党组织通过多种途径,为康县党组织的建立和发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1948年1月,康县望关乡马咀石农民赵金顺在徽县结识了地下党员王万福,并由王万福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赵金顺返回康县后,又介绍几位熟人加入党组织。
  1948年9月,中共徽县工委书记吴治国指派地下党员王永茂去康县豆坪一带发展组织,王永茂在豆坪先后发展党员10多人。
  1948年10月,中共徽县工委委员周冠军在徽县介绍康县长坝乡副乡长、白杨树坝回民苏效武入党,并指派苏效武回康县发展组织,苏效武先后在长坝、巩集一带发展党员30多人。
  1949年3月,中共徽县工委书记吴治国派金少伯到康县开展工作,金少伯化装成货郎,在康县开展活动。他根据王万福的介绍,在望关马咀石找到了赵金顺,与赵金顺一起,在望关、平洛、长坝、豆坪和武都兴隆柏家坡一带发展党员240多名,组建了望关党总支,赵金顺任总支书记,张存德为副书记,金少伯为总负责人。
  1949年4月,中共成县工委委员郝万杰派人接收康县黄陈佘家水沟佘芝林入党,佘芝林在成、康两县交界的黄陈、五郎一带先后发展党员十多人,建立了佘家水沟党支部,佘海珍为支部书记。
  1949年5月,中共成县工委委员台中堂在黄陈乡苇子沟安房梁发展高升贵入党,并指派高升贵为特派员,在康县发展组织,高升贵先后在将利、大堡、岸门口(时为国民党康县政府所在地)、王坝、长坝、平洛等地建立支部,发展党员60多人,高升贵为总负责人。截止康县解放,全县共发展党员367名。
  (六)党组织向礼县的发展
  1940年后半年,在徽县保安队任分队长的礼县白关坡回族青年苏贵银、苏世林兄弟二人,经徽县工委委员周冠军(为苏贵银表兄)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5年,根据中共徽县工委的决定,苏贵银回到礼县白关坡,与周冠军的舅父苏华取得联系后,建立起“礼县白关坡地下联络站”,其目的是与附近各县“非法武装”进行联系,以便逐步将这些“非法武装”收编改造。“徽县工委的同志一遇到紧急情况,就去礼县白关坡躲避,从未发生意外,并通过这个地下联络站,徽县工委了解到了许多敌人的情报。”①
  1948年8月,苏贵银因杀了白关坡团总苏兴武,中共徽县工委决定将苏贵银从礼县白关坡转移到徽县隐蔽,并确定由高伯峰送其去延安学习。不料,由于有人向国民军天水专员胡受谦告密,苏贵银被国民党天水警备司令部派人扣押。10月18日,徽县地下党尚未来得及营救,苏贵银在押往天水途中被敌枪杀于徽县城北五里处的罗家庄,时年36岁。
  1947年2月,从岷县马坞参加红军的礼县罗坝乡大沟门村人邵海受中共甘工委指派,化名张占元,返回礼县开展党的工作。邵海首先发展了罗坝乡关键村的秦世祥、秦兴旺、杨荣华、康占川为地下党员,初步形成了骨干力量。至3月,邵海在礼县罗坝大沟门、酒店子、董家沟、姜坪、岷县马坞等地迅速发展农民党员10多名。同年4月,中共陇右工委负责人高健君去岷县,途经罗坝大沟门,与邵海接头,安排了工作。6月,邵海在罗坝酒店子召集秦世祥、秦兴旺、杜文举、康占川、杨荣华开会,成立了党的临时指导小组,邵海任总负责人,秦世祥、杜文举、康占川为小组成员,秦世祥同志任组织员,专管发展党员和统计党员数字的工作;杜文举任宣传员,负责对党员的教育和对上级指示精神的贯彻执行工作;康占川任情报员,主要了解敌乡镇机关的武器弹药及自卫队数等情况。7月,高健君再次前往罗坝,在董家沟住宿一夜,邵海汇报了罗坝地下党的情况和敌政府逼款情况。至10月份,邵海已发展党员78人,并与崖城乡乡长张明山、县自卫队二中队队长丁尚杰分别建立了统战关系,还发展关键村的甲长姜文明、岷县自卫队队长马登川、礼县警察局警察刘占荣等人为中共地下党员。
  1947年11月,邵海前往庆阳向中共甘工委汇报工作,请示关于敌伪人员入党问题。甘工委组织科长陈成义指示:今后工作要以建党为主,重点放在农村;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设法在敌军政单位安插地下党员;保甲人员只要把历史交待清楚,愿意革命,愿意为党工作的允许入党;有条件可派人去延安学习一段,解决干部短缺问题①。
  1948年2月,邵海返回礼县后,召开第二次临时指导小组会议,传达了中共甘工委指示,讨论部署了礼县工作。会议根据党员的发展和地区分布状况,决定进一步扩大党的组织,将城关、县政府机关、永固、湫山、河边、洮坪、董家沟、酒店子、永兴东路、关键、木树、岷县马坞划为12个片,并且指定了各片的负责人。通过打入敌人内部的地下党员马登川、刘占云、杨自忠、骆生华等人,掌握了县警察局和崖城、固城、坪、岷县马坞等地自卫队长枪40支,子弹60多发,手榴弹50多枚。同时,并通过有统战关系的县自卫二中队队长丁尚杰,掌握了60多支长枪、二挺机枪。
  中共陇南工委成立后,邵海负责的礼县党组织由甘工委直接领导改属于中共陇南工委领导。
  12月,中共武都地下党负责人王锐青到礼县桥头地区活动,在郑坝、阴坡一带先后介绍王怀录、王殿尊、王义德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2月,王锐青再次前往桥头地区,在阴坡王义德家里成立了阴坡支部,王怀录任支部书记,王殿尊任组织委员,王义德任妇女委员,杨申甲任青年委员,王殿邦任宣传委员。6月,王锐青第三次到桥头,成立了南峪支部,董文魁任支部书记,李生忠、张治贤为委员。
  至1949年8月礼县解放,邵海负责的礼县罗坝地区中共党组织共建立了36个支部,发展党员173名;王锐青负责的礼县桥头地区党组织共建立了2个支部,发展党员97名。两地共发展党员270名。
  在向徽县毗邻的成县、两当、康县、西和、礼县和陕西略阳县发展党员,建立党组织的同时,山炯堂等人编写了以“耕者有其田”和揭露土地占有不合理、地主剥削农民为内容的小册子,定名为《大地宝卷》。这份小册子在农民中间广泛流传,为启发广大农民觉悟,发展壮大党的组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党组织还以“耕者有其田”中的“耕”“有”二字的谐音命名,在农民中组织“庚酉会”,以这种形式先后发展了山森、江本元、何有川、杨锡等贫苦农民入党,初步打开了在农民中发展党员的局面。此后,通过王永茂等人在贫苦农民中间走访串连、宣传党的主张、结交培养等形式,发展了大批农民党员。
  随着党组织向邻近各县的不断发展,徽县党员人数也日渐增多,建立党组织的地域大为扩展。为了便于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党组织采取了由县工委成员分工负责的办法,实行分片管理,并遵照甘工委关于建立区工委的规定和要求,开始酝酿建立县工委领导下的区工委组织。

附注

①中共徽县委党史资料征集办公室编:《徽县地下党》,1989年版,第21页。 ①中共甘肃省委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委员会编:《甘肃党史资料》第5辑之《甘肃省1940年以来党的工作》,第431页。 ①中共礼县委党史资料征集办公室编:《礼县党史资料》第一辑,1988年版,第197页。 ①中共陇南市委党史研究室编:《中国共产党陇南历史》第一卷,中共党史出版社2016年版,第147页

知识出处

中国共产党甘肃省徽县历史

《中国共产党甘肃省徽县历史》

出版者:中共党史出版社

本书全面、系统、真实地记载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红二方面军长征途经徽县时所发生的重大战役、重大历史事件,反映了徽县地方党组织建立、发展、壮大的曲折历程。

阅读

相关地名

徽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