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合作机制为契机:“非遗”保护及其旅游开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陇蜀青泥古道与丝路茶马贸易研究》 图书
唯一号: 291820020220000599
颗粒名称: 三、合作机制为契机:“非遗”保护及其旅游开发
分类号: G112
页数: 3
页码: 414-416
摘要: 本文记述了活态传承是“非遗”保护的一个重要理念,但在“非遗”保护工作的进程中,对于活态传承的认识中一直存在着关于“非遗”保存的本真性与发展演变之间冲突问题的争论。“非遗”的保护与开发,必须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环保、低碳、绿色的科学发展理念,以基因传承为根本,修复自然生态,营造良好的人文生态环境,建立整体的、多维度的立体旅游开发及其研究网络,追根溯源,保存“非遗”文化基因,保持文化传统生命活性,构建传统文化生态壁龛。
关键词: “一带一路”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生态

内容

活态传承是“非遗”保护的一个重要理念,但在“非遗”保护工作的进程中,对于活态传承的认识中一直存在着关于“非遗”保存的本真性与发展演变之间冲突问题的争论。③“非遗”的保护与开发,必须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环保、低碳、绿色的科学发展理念,以基因传承为根本,修复自然生态,营造良好的人文生态环境,建立整体的、多维度的立体旅游开发及其研究网络,追根溯源,保存“非遗”文化基因,保持文化传统生命活性,构建传统文化生态壁龛。
  陕、甘、川毗邻区气候相近、文化相通,土地肥沃,河流纵横,阡陌交错,渠堰塘库星罗棋布,有着金丝猴、大熊猫、朱鹮、羚牛等珍贵的国家级保护动物。从甘南到陇南再到汉中、广元直至阿坝,从高山草甸到原始森林,垂直分布的多样性气候和独特而多样化的自然风景也孕育了极具特色的地域文化。
  对于“非遗”的挖掘与保护,陕、甘、川三省实施合作开发机制是关键。但就目前而言,三省还未能有效地形成区域内旅游开发的合作机制。
  以“非遗”旅游开发与保护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翔实的田野调研,结合相关历史文献,以点及面、由表及里,深入解剖和管窥陕、甘、川毗邻区域“非遗”的奥秘,追寻南北丝绸之路之间的历史脉络和文化渊源,探索陕、甘、川毗邻区域丝绸之路文化的真实面貌,从而科学定位和准确揭示陕、甘、川毗邻区“非遗”文化形态,构建科学合理的“非遗”旅游开发和保护体系。
  (1)陕、甘、川毗邻区“非遗”及其生存环境的田野调研。对陕、甘、川毗邻区现存文化遗产进行广泛深入的田野调研,对“非遗”进行系统的分类、归纳和整理,为项目研究确立管窥豹斑的立足点、突破口和伸展研究的切入点。
  (2)陕、甘、川毗邻区丝绸之路及其“非遗”文献学研究。结合田野调查资料,系统梳理和归纳有关“非遗”的地方史志、民间文献、民间图录,全面探究陕、甘、川毗邻区丝绸之路及其“非遗”的基本面貌和演化历程,揭示其文化内涵与形态特征,建立陕、甘、川毗邻区“非遗”全景式研究的基本框架。
  (3)陕、甘、川毗邻区“非遗”的历史背景考察。结合区域内的“非遗”,对陕、甘、川毗邻区秦早期文化、巴蜀文化、中原文化的介入进程进行考察和溯源分析,揭示丝绸之路陕、甘、川毗邻区“非遗”多元融通的文化背景。
  (4)陕、甘、川毗邻区多民族文化和合共生的考察。通过对陕、甘、川毗邻区“非遗”和“藏彝走廊”文化符号的对比研究,厘清氐、羌、藏、汉文化相互交汇融通、对立碰撞、共同发展的过程,全面揭示陕、甘、川毗邻区“非遗”的本质内涵。
  (5)陕、甘、川毗邻区“非遗”生存发展现状调查及面临问题分析。立足于当代生态人类学视野,从人、自然、社会、文化等文化生态诸因素入手,从历史、文学、艺术、体育等多学科、多层面入手,通过直接观察、具体访问和居住体验等方式,参与“非遗”展演和传承的每一个环节,对陕、甘、川毗邻区“非遗”及其生存发展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和分析,追寻“非遗”衰落、变异的根本原因。
  (6)陕、甘、川毗邻区“非遗”旅游开发构建研究。通过对区域内各种类型的“非遗”旅游开发现状的调研,深入挖掘“非遗”的历史文化价值,提炼具有中华传统文化特色的经典性元素和标志性符号;探索“和合共生、基因传承”状态下新型的、绿色的、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的“非遗”旅游开发模式和开发路径,为构建陕、甘、川三省联动的“非遗”旅游开发体系建言献策。
  (7)陕、甘、川毗邻区“非遗”生态性保护研究。联结“一带一路”文化建设,大力宣传区域内“非遗”生态保护的重要意义,强化群众的文化自醒、自觉、自信、自强信念。紧扣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建设,在具体实践中探索“非遗”生态保护的新思路、新做法、新路径、新模式。形成以保护为核心的“非遗”旅游开发体系,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实现陕、甘、川毗邻区和谐稳定与可持续发展。
  (8)高校“非遗”传承与学科建设研究。通过开设有关“非遗”的专业课程和校本课程,组建“非遗”社团和研究中心,开展讲座,召开“非遗”文化建设研讨会等形式,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与地方政府、“非遗”传承人进行互动,建立“非遗”文化实习基地,培养“非遗”传承人和“非遗”研究者,形成学校、政府、社会三者合作的研究体系。
  (9)深入挖掘区域内“非遗”的多元文化背景,厘清丝绸之路陕、甘、川毗邻区“非遗”发展的文化脉络。开展各种形式的“非遗”展演活动,加强文化的自觉和自信,传承中华文化基因,促进国家文化战略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深度融合。
  (10)整合三省“非遗”旅游资源,树立“大区域”经济、文化等社会各项事业共同发展的理念,加快特色产业的发展,实现区域合作共赢。加强丝绸之路沿线省份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搭建起以“非遗”传承与保护为核心的交流、研究平台,构建“非遗”开发、保护与传承体系。
  跳出学科本位,摆脱本本主义和经验主义的束缚,以宏阔的理论视野和实践勇气对陕、甘、川毗邻区“非遗”进行科学研究;借鉴国外“非遗”研究的新理念,密切结合当前我国“非遗”传承与保护的地方性经验,通过跨学科、跨区域的融通与对话,追寻陕、甘、川毗邻区“非遗”的文化基因;拓宽研究视域,深化认识与理解,探寻以“和合共生、基因传承”为主线的生态性开发与保护模式,提炼富有创新性的理论与方法,建立多学科融通的综合性研究体系。
  通过研究,充分认识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文化遗产保护、区域经济发展三者之间协调发展的关系,建言地方政府制定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形成政府、传承者、消费者和研究者之间的文化生态链;整合陕、甘、川区域的优势资源,打破地域限制,联合开发“非遗”旅游产品,设计旅游线路,抱团旅游营销,实现“连点成线,以线带面”的共赢发展模式,形成一个创新发展联合体;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立体化空间中,传承中华文化基因,不断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知识出处

陇蜀青泥古道与丝路茶马贸易研究

《陇蜀青泥古道与丝路茶马贸易研究》

出版者:四川大学出版社

本书分为“丝绸之路与陇蜀青泥古道”“青泥古道与丝路茶马贸易”“蜀道申遗与陇蜀秦蜀交通”“青泥古道与陇南地域文化”四部分,是近年来国内高等院校、科研机构、陇南本土在陇蜀青泥古道与丝路茶马贸易方面研究的最新成果。重点在陇蜀青泥古道自汉唐以来政治、军事、交通、商贸诸方面的文化研究,兼顾青泥道在丝绸之路茶马贸易方面的历史地位、历史文献、文化遗存以及沟通南北丝绸之路廊道路网方面的研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