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基因传承是根本:“非遗”与文化生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陇蜀青泥古道与丝路茶马贸易研究》 图书
唯一号: 291820020220000598
颗粒名称: 二、基因传承是根本:“非遗”与文化生态
分类号: G112
页数: 3
页码: 412-414
摘要: 本文记述了“非遗”蕴含的文化、哲学、道德、伦理等精神内核已成为不同国家民族定位自身的基础,也成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和深层体现。赓续文化传统,修复文化生态,是复兴中国精神的保障。③城镇化不仅仅是物的城镇化,更重要的是人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强调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意味着新型城镇化要围绕“人”这个核心因素,着力推进人的城镇化。④将传统文化根植于青山绿水当中,城镇化建设才有生命和灵魂。
关键词: “一带一路”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生态

内容

“非遗”蕴含的文化、哲学、道德、伦理等精神内核已成为不同国家民族定位自身的基础,也成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和深层体现。赓续文化传统,修复文化生态,是复兴中国精神的保障。③城镇化不仅仅是物的城镇化,更重要的是人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强调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意味着新型城镇化要围绕“人”这个核心因素,着力推进人的城镇化。④将传统文化根植于青山绿水当中,城镇化建设才有生命和灵魂。
  由于现代科技的高速介入,“非遗”文化生态发生了结构性变化,如何保持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生态已成为“非遗”发展的重中之重。以经济效益为标准的开发已经让“非遗”严重地同化和异化,留住“乡愁”,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基因,才是“非遗”开发发展的关键。
  2002年,胡朝相在“国际博物馆协会亚太地区第七次大会”上首次提出关于生态博物馆“非遗”保护的问题;巴莫曲布嫫(2008)认为,必须从人类学、民俗学、旅游业、媒体和知识产权等相关领域促进对“非遗”的尊重⑤;彭兆荣(2010)强调,要继承和保护原始的、原初的、原生的、原思的、原真的、原住的、原型的、原创的文化生态①;高小康(2008)认为,必须以基因保护前提,才能使“非遗”在当代文化环境中良性发展②;汪欣(2011)强调了“非遗”生产性保护理念;宋俊华(2015)提出“参与式数字化保护”理念;乔晓光(2016)认为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是文化传承活的载体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③;苑利近十年来在《人民日报》上陆续发表数十篇系列研究论文,就如何开发、保护与传承“非遗”,向政府、民间、学界建言献策;黄大同(2011)坚持认为创新后的成果属于将来的“非遗”,而不是当下的传统遗存;宋俊华(2012)认为“非遗”开发应坚持以人为本、生产性保护、文化生态保护、依法生产等原则④;潘鲁生(2014)强调借鉴亚洲国家“非遗”资源转化经验,创造性地利用传统文化资源,形成“非遗”生态性开发、保护和传承范式⑤;曹保明(2015)认为:守护乡愁,先要留住“活着的文化”;昊玉萍(2017)从生产和销售策略方面探寻“非遗”产品的市场化路径,保护与创新并不矛盾,如何在创新中继承才是“非遗”发展的关键。
  从“概念价值”到“传承保护”再到“开发创新”,“非遗”研究经历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制度层面到实现,从“重申报”到“更重保护”,从常规研究到“互联网十”,“非遗”保护实践趋于务实、具体,注重与“非遗”传承人、现代科技、现代生活的结合。总体而言,“非遗”保护与国家战略的结合更加紧密,中国特色更加鲜明。
  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非遗”的基本问题以及与旅游之间的关系上,而国外研究更加侧重于旅游目的地建设与管理以及旅游者研究;国内看中的是“非遗”经济价值下的开发式保护,而国外更注重的是“非遗”的立法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这种关注点的不同,正是“非遗”开发与保护的关键所在,“非遗”所需要的不是以经济收入为指标的开发,而是放置在文化融通与民族和合共生的大背景当中的,以生态保护和基因传承为宗旨的可持续发展。
  “非遗”是活态的文化,具有时代性特征,因而“非遗”保护当随时代而动。无论开发还是保护,基因传承是根本命脉。创造性地利用“非遗”资源,保护其生态环境,优化其生存空间。以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构建与时俱进的“非遗”发展体系,实现经济、社会、文化三位一体的良性发展。
  在陕、甘、川毗邻区域,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寺洼文化、齐家文化遗迹在西汉水、白龙江、嘉陵江、岷江上游地区交错分布;秦早期文化、三国文化、嫘祖文化、大禹文化、三国蜀汉文化、蜀道文化以及古氐羌文化相互交汇;汉族、藏族、羌族毗邻而居,民族的和合共生与文化的多元融通对区域内的“非遗”产生了重要影响。
  截至目前,陕、甘、川毗邻的四川广元市、绵阳市、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肃陇南市、甘南市,陕西宝鸡市、汉中市,被列入国家级“非遗”项目的有四十余项。其中藏族、羌族以及古氐人等特色项目占据主流。
  而有关彝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藏羌以及古氐人的文化处在同一条文化通道——藏彝走廊及其延伸线上,即:青海东部—陇南—川西—川西南—西藏东部—云南西部。这是我国古代茶马贸易的主要通道,也是氐羌族系迁徙发展的历史轨迹。
  在藏彝民族走廊之间,分布着众多著名的江河及其支流,为古代氐羌族群的迁徙提供了条件。①陕、甘、川毗邻区域有众多交汇的河流,西汉水、白龙江、白水江、嘉陵江、岷江等为氐羌族系的迁徙提供了物质保障;由氐人杨氏所建立的仇池古国在这里延续达三百余年。古代氐羌族群自北向南的迁徙与这一区域藏缅语族各民族的形成之间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直至今天,这里的民族民间文化依然刻有深深的氐羌文化烙印,这里有民族文化繁衍的基因。
  陆上丝绸之路有两条,一条是以长安(今西安)、洛阳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另一条是从成都出发,纵贯川滇两省,连接缅、印,通往东南亚、西亚以及欧洲各国。
  陕、甘、川毗邻区域古道纵横,自成都向北,由陕入蜀,有翻越秦岭到汉中的陈仓道、褒斜道、傥骆道、子午道(古时汉中属蜀国),有从汉中翻越大巴山入蜀的金牛道、米仓道、荔枝道(又称洋巴道),也有由甘肃入蜀的阴平道、青泥道、祁山道、阴平道、故道等。秦蜀古道和陇蜀古道成为连接南北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汉、藏、氐、羌等民族通过这些纵横交错的古道网络,进行广泛交流。在这种多民族和合共生、文化多元融通的背景下,陕、甘、川毗邻区域民族民间艺术体现出丰富多彩的面貌成为必然。
  聚焦人文生态,营造良好人文生态环境,是“非遗”项目能够实现顺利传承发展的重要条件。②从甘肃甘南、陇南,到陕西宝鸡、汉中,再到四川广元、绵阳以及阿坝,以氐羌藏文化为纽带,紧紧围绕核心价值理念,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基因,阐发中国传统美德、人文精神,形成从个体、群体到公众的社会联动行为,由文化自觉、自信到坚实文化信仰,最终凝聚内化民族的文化精神。

知识出处

陇蜀青泥古道与丝路茶马贸易研究

《陇蜀青泥古道与丝路茶马贸易研究》

出版者:四川大学出版社

本书分为“丝绸之路与陇蜀青泥古道”“青泥古道与丝路茶马贸易”“蜀道申遗与陇蜀秦蜀交通”“青泥古道与陇南地域文化”四部分,是近年来国内高等院校、科研机构、陇南本土在陇蜀青泥古道与丝路茶马贸易方面研究的最新成果。重点在陇蜀青泥古道自汉唐以来政治、军事、交通、商贸诸方面的文化研究,兼顾青泥道在丝绸之路茶马贸易方面的历史地位、历史文献、文化遗存以及沟通南北丝绸之路廊道路网方面的研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