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仇池国文学家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陇蜀青泥古道与丝路茶马贸易研究》 图书
唯一号: 291820020220000585
颗粒名称: 三、仇池国文学家考
分类号: K825.6
页数: 6
页码: 381-386
摘要: 本文记述了仇池国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大国,但一代文学不可至今无论。由于古代史家有“华夷有别”的传统观念,对杨氏仇池政权屡以“氐贼”呼之,不少奏疏、表等文字无记载,具体情况十分茫然。然从史家“财力雄富,颇尚礼文”②的记载来看,仇池国地域广阔,文化发展迅速,一代文学断不至于一片荒漠。
关键词: 徽县 仇池国 文学家

内容

仇池国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大国,但一代文学不可至今无论。由于古代史家有“华夷有别”的传统观念,对杨氏仇池政权屡以“氐贼”呼之,不少奏疏、表等文字无记载,具体情况十分茫然。然从史家“财力雄富,颇尚礼文”②的记载来看,仇池国地域广阔,文化发展迅速,一代文学断不至于一片荒漠。今据《仇池国志》及《魏书》《宋书》《南齐书》《资治通鉴》诸书记载,对仇池国表现出文学才能者考述如下:
  (一)杨曼
  《晋书》卷一百〇三《刘曜载记》:“黄石屠各路松多起兵于新平、扶风,聚众数千,附于南阳王保。保以其将杨曼为雍州刺史,王连为扶风太守,据陈仓,……秦陇氐羌多归之。曜遣其军骑刘雅、平西刘厚攻杨曼于陈仓,二旬不克。……(太兴)三年,曜发雍,攻陈仓,曼、连谋曰:‘谍者适还,云其五牛旗建,多言胡主自来,其锋恐不可当也。吾粮廪既少,无以支久,若顿军城下,围人百日,不待兵刃而吾自灭,不如率见众以一战。如其胜也,关中不待檄而至;如其败也,一等死,早晚无在。’遂尽众背城而阵,为曜所败,王连死之,杨曼奔于南氐。”③
  按:李祖桓云:“南氐,氐种之居陈仓南者,即仇池杨氏也。”杨曼为氐族杨氏,显系能文者。
  (二)杨大眼
  杨大眼是杨难当的外孙,勇力过人。据《魏书》卷七十三《杨大眼传》:“杨大眼,武都氐难当之孙也。少有胆气,跳走如飞。然侧出,不为其宗亲顾待,颇有饥寒之切。太和中,起家奉朝请。……大眼虽不学,恒遣人读书,坐而听之,悉皆记识。令作露布,皆口授之,而竟不多识字也。”④
  按:杨大眼虽识字不多,然亦常“遣人读书,坐而听之,悉皆记识”,算是氐人中粗通文墨者。
  (三)《杨大眼为孝文皇帝造像题记》
  北魏孝文帝太和二十二年(498),杨大眼与王肃、奚康生等率步骑十八万救涡阳,宣武帝景明元年(500),齐将裴叔业举寿阳(今安徽寿县)来降,杨大眼为孝文皇帝造像,《题记》云:
  夫灵光弗曜,大千怀永夜之悲;玄踪不遘,叶生含靡导之忏。是以如来应群缘以显迹,爰暨□□,□像遂著,降及后王,兹功厥作。辅国将军、直阁将军、□□□□、梁州大中正、安戎县开国子仇池杨大眼诞承龙曜之资,远踵应符之胤,禀英奇于弱年,挺超群于始冠。其□也,垂仁声于未闻,挥光也,摧百万于一掌。震英勇则九宇咸骇,存侍纳则朝野必附。静王衢于三纷,扫云鲸于天路。南秽既澄,震旅归阙,军次□行,路径石窟,览先皇之明踪,睹盛圣之丽迹。瞩目□霄,泫然流感。遂为孝文皇帝造石像一区,凡及众形,罔不备列。刊石记功,示之云尔。武。
  按:该造像刻于北魏宣武帝时期,位于河南省龙门石窟古阳洞中,为北魏书法艺术之杰作,康有为《广艺舟双楫》将其列为峻健、丰伟之宗。
  (四)杨盛
  《南齐书》卷五十七《魏虏传》:“义熙中,仇池公杨盛表云‘索虏勃勃,匈奴正胤’是也,可孙昔妾媵之。”①《仇池国志》引《困学纪闻》卷一三《考史》:“杨盛其志如陶靖节,孰谓夷无人哉?”②
  按:杨盛,自称仇池公,为杨定叔父佛狗之子。杨盛分氐羌为二十部护军,不设郡县,其在位期间,仇池国渐盛。杨盛曾作有《上南齐表》一篇,今存残句,其人有陶靖节之志。
  (五)杨玄
  《魏书》卷一百〇一《氐传》:“玄善于待士,为流旧所怀。始光四年,世祖遣大鸿胪公孙轨拜玄为征南大将军、都督、梁州刺史、南秦王,玄上表请比内藩,许之。”③《魏书》卷一百〇一《氐传》:“玄死,私谥孝昭王,子保宗统位。初,玄临终,谓弟难当曰:‘今境候未宁,方须抚慰,保宗冲昧,吾授卿国事,其无坠先勋。’”④
  按:杨玄,字黄眉,杨盛之子,号征西大将军、武都王,其在位期间,仇池国势臻于极盛。杨玄曾作有《与杨难当书》一篇,今存残句;上北魏表一篇,今佚。
  (六)杨难当
  元嘉十一年(434)四月,杨难当向刘宋王朝请和,作《遣使谢罪表》一篇,兹录如下:
  臣闻生成之德,含气同系,而荣悴殊涂,遭遇异兆,至于恩降自然,诚无答谢。夫以狂圣道隔,犹存克念之诚,况君亲莫二,不期自感者哉!每思自竭,奉遵光训,丹诚未谅,大谤已臻。梁州刺史甄法护诬臣遣司马飞龙扰乱西蜀,诸所谮引,言非一事,长涂万里,无路自明,凤尘之声,日有滋甚。与其逆生,宁就清灭,文武同愤,制不自由。遣参军姚道贤赍书诣梁州刺史萧思话,寻续又遣诣台归罪。道贤至西城,为守兵所杀,行李蔽拥,日月莫照。法护恇扰,望风奔逃,臣即回军,秋毫无犯,权留少守,以俟会通。其后数旬,官军寻至,守兵单弱,惧不自免,续遣轻兵,共相迎接。值秦流民,怀土及本,行将既旋,不容禁制,由臣约防无素,以致斯阙。臣本历代守蕃,世荷殊宠,王化始基,顺天委命,要名期义,不在今日,岂可假托妖妄,毁败成功,如此之形,灼然易见,仰恃圣明,必垂鉴察。但臣微心不达,迹违忠顺,至乃声闻朝庭,劳烦师旅,负辱之深,罪当诛责。远隔遐荒,告谢无地,谨遣兼长史齐亮听命有司,并奉送所授第十一符策,伏待天旨。①
  按:杨难当,杨玄之弟,元嘉七年(430),刘宋以杨难当为武都王,今存文《遣使谢罪表》一篇。
  (七)杨广香
  《南齐书》卷五十九《氐传》载,李乌奴叛齐,走还氐中,荆州刺史豫章王嶷遣兵讨之,作《与杨广香书》寻求援助:“君奕世忠款,深识理顺,想即起义,应接大军,共为犄角,讨灭乌奴,克建忠勤,茂立诚节。沈攸之资十年之积,权百旅之众,师出境而城溃,兵未战而自屠,朝廷无遗镞之费,士民无伤痍之弊。”②
  按:杨广香为仇池杨难当同族弟,阴平郡公,阴平国建立者。杨广香虽无作品流传,但从王嶷《与杨广香书》来看,杨广香当为能文者,其作品今已散佚。
  (八)杨集始、杨集朗
  《魏书》卷七十一《夏侯道迁传》载,梁天监四年正月,夏侯道迁叛梁降魏,上书魏王朝云:“集朗兄弟并议,曰:‘臣往日归诚,誓尽心力,超蒙荣奖,灰殒匪报。但留臣权相绥奖,须得扑灭珣等,便即首路。’伏愿圣慈,特垂鉴照。谨遣兼长史臣张天亮奉表略闻。”③
  按:杨集朗为杨文弘之子,武都国杨集始之弟。又《魏书》卷五九《刘昶传》:“(太和十六年,九月)高祖临宣文堂,见武兴王杨集始。既而引集始入宴,诏昶曰:‘集始边方之酋,不足以当诸侯之礼。但王者不遗小国之臣,况此蕃垂之主,故劳公卿于此。……武兴、宕昌,于礼容并不闲备,向见集始,观其举动,有贤于弥承。’”可知杨集始、杨集朗皆为能文有礼之士。
  (九)胡叟
  《魏书》卷五十二《胡叟传》:“胡叟,字伦许,安定临泾人也。世有冠冕,为西夏著姓。叟少聪敏,年十三,辨疑释理,知名乡国。……在益土五六载,北至杨难当,乃西入沮渠,牧键遇之不重。”①
  按:胡叟为北朝著名文士,曾在仇池国活动,为寓居仇池的外来文士,其在仇池作品已不可考。
  (十)赵温
  《魏书》卷五十二《赵逸传》:“逸兄温,字思恭。博学有高名。姚泓天水太守。刘裕灭泓,遂没于氐。氐王杨盛,盛子难当,既有汉中,以温为辅国将军、秦梁二州刺史。及难当称蕃,世祖以温为难当府司马,卒于仇池。”②
  按:赵温史称“博学有高名”,北朝著名文士,其在仇池任杨难当府司马,当有文学活动,惜其作品已散佚。
  (十一)杨膺
  《资治通鉴》卷一百〇五:“太元九年,秦长乐公丕遣光祚及参军封孚召骠骑将军张蚝、并州刺史王腾于晋阳以自救,蚝、腾以众少不能赴。丕进退路穷,谋于僚佐。司马杨膺请自归于晋,丕未许。会谢玄遣龙骧将军刘牢之等据稿磝,……丕惧,乃遣从弟就与参军焦逵请救于玄,致书称‘欲假途求粮,西赴国难,须援军既接,以邺与之。若西路不通,长安陷没,请帅所领保守邺城’。逵与参军姜让密谓杨膺曰:‘今丧败如此,长安阻绝,存亡不可知。屈节竭诚以求粮援,犹惧不获;而公豪气不除,方设两端,事必无成。宜正书为表,许以王师之至,当致身南归;如其不从,可逼缚与之。’膺自以力能制丕,乃改书而遣之。”③
  按:杨膺,仇池氐族首领,前秦射身校尉。淝水之战后,任苻丕的长乐世卿,其改符丕诏书,当为能文者。
  (十二)杨佛嵩
  《魏书》卷二十四《许谦传》:”太祖命谦为书以遗佛嵩曰:‘夫杖顺以翦遗,乘义而攻昧,未有非其运而显功,无其时而著业……’佛嵩乃倍道兼行。太祖……重遣谦与佛嵩盟曰:‘昔殷汤有鸣条之誓,周武有河阳之盟,所以藉神灵,昭忠信。夫亲仁善邻,古之令轨,歃血割牲,以敦永穆。今既盟之后,言归其好,分灾恤患,休戚是同。有违此盟,神祗斯殛。’”④
  按:杨佛嵩,氐族首领,今存文《与张谦盟》一篇。
  (十三)杨贤
  《周书》卷三十三《王悦传》:“武令悦说其城主杨贤。悦乃贻之书曰:‘夫惟德是辅,天道之常也;见机而作,人事之会也……’”⑤
  按:杨贤,氐族,梁军部将,统治武兴城。西魏大统十七年(551年)投降西魏。王悦有《与杨贤书》,知杨贤为能文者,惜其作品不传。
  (十四)无名氏《姜太妃墓志颂》《杨文弘墓志》(残碑)
  2010年,陕西省略阳县出土仇池国墓志《姜太妃墓志颂》《杨文弘墓志》(残碑)两方,为研究仇池国文学提供了新的文本。兹将两方墓志录文如下:
  《姜太妃墓志颂》:
  □□□□□□□□□州诸军事、征西将军、平羌□□、□□□□、□□王夫人姜太妃之墓志颂
  □□□□,□□□津。常姜□圣,龙首降神。来搙其穗,□□□□。□□所应,宝钟夫人。邦家之宝,乡国所珎。□□□□,□之能遵。功显中谷,义照河洲。窈窕淑女,□□□□。声如黄鸟,行若尸鸠。?蘩朝□,杼柚夕修。
  □□□徐,如有□忧。烦姬赞楚,任似冀周。孝绩我后,□□加□。其恩如日,其泽如流。天步将臻,盛业方乱。大山摧峰,邓林霄干。既尘所天,复虽国难。抚育孤弱,仙挽朝旦。频经汤火,屡遭水炭。内敏灵谟,外运神笇。灭景重晖,颓基〓观。专政九龄,洪业斯替。百福云集,千灾雾散。乃修母仪,委重遗体。言则宣经,行必由礼。五庙肃肃,二朝济济。柔风远覃,惠泽遐洗。方辞朱堂,永质玄郢,宝器空陈。玉镜徒皎,鹄〓苔绿,旁灯衣缥。哀恸人神,痛感禽鸟。金石有期。音晖无剿。
  维大魏正始元年岁次甲申十一月甲辰朔十八日辛酉合墓三徂永安陵
  石工
  志音仝(三字颠倒书写)①
  《杨文弘墓志》(残碑)(见图1):
  □寿尚书侍中安东□□□父伯宣,镇□将军,谥□□□宋□使持节都尉,北(秦)州刺史武□□。王讳乘字文弘,其先□□王,君少丁酷罚长吏□□亩尽养,内亲孝序既谱□言温,侠纩终能□□□□金石祖称□□□□□
  以上考得仇池国表现出文学才能者共十四人,这的确不能与中原相比,但毕竟显示出仇池国文学的概貌。同时,我们还应认识到,因为缺乏书面文献记载,仇池国的文学家、作品很多未能流传下来。但以上的统计毕竟提供了一个概数,使我们能窥见仇池国文学家的情况。如《魏书》卷三三《公孙表传》:“及境,玄不郊迎。轨数玄曰:‘昔尉他跨据,及陆贾至,匍匐奉顺,故能垂名竹帛。今君王无肃恭之礼,非蕃臣也。’玄使其属赵客子对曰:‘天子以六合为家,孰非王庭?是以敢请入国,然后受谒。’”①赵客子在北魏与仇池交涉的外交场合,应付自若,文采风流,可见一斑。由此我们推测,仇池国能文者不在少数,仇池杨氏政权三百余年的文坛并不寂寞。

知识出处

陇蜀青泥古道与丝路茶马贸易研究

《陇蜀青泥古道与丝路茶马贸易研究》

出版者:四川大学出版社

本书分为“丝绸之路与陇蜀青泥古道”“青泥古道与丝路茶马贸易”“蜀道申遗与陇蜀秦蜀交通”“青泥古道与陇南地域文化”四部分,是近年来国内高等院校、科研机构、陇南本土在陇蜀青泥古道与丝路茶马贸易方面研究的最新成果。重点在陇蜀青泥古道自汉唐以来政治、军事、交通、商贸诸方面的文化研究,兼顾青泥道在丝绸之路茶马贸易方面的历史地位、历史文献、文化遗存以及沟通南北丝绸之路廊道路网方面的研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