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先秦至两汉时期的阴平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陇蜀青泥古道与丝路茶马贸易研究》 图书
唯一号: 291820020220000505
颗粒名称: 一、先秦至两汉时期的阴平道
分类号: K928.6
页数: 2
页码: 185-186
摘要: 本文记述了先秦至两汉时期阴平道的兴衰情况的发展历程。
关键词: 阴平道 陇蜀道 两汉时期

内容

阴平道所经之地主要为古代氐族活动区。早在先秦时期,这里就有人类活动的痕迹。《诗经·商颂》云:“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⑦这是氐族见于史籍最早之记载,但是为氐、羌二族合称。《山海经》中则单独提到“氐人国”。关于氐人的种族及其分布,魏收《魏书·氐传》做出了如下解释:“氐者,西夷之别种,号曰白马。……秦汉以来,世居岐陇以南,汉川以西,自立豪帅。汉武帝……以其地为武都郡。”①《晋书·江统传》云:“徙扶风、始平、京兆之氐,出还陇右,著阴平、武都之界。……各附本种,反其旧土。”②氐人的迁徙与流动在历史上起步甚早。有学者认为,“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羌氐族群的先民就从甘肃地区向西南地区迁徙。约在春秋战国之际,氐人又逐渐移居今四川西部和云南地区”③。高天佑先生亦认为:“绵延横亘于陇南南部边境的西倾山、岷山、摩天岭及秦岭西部支脉与嘉陵江及其支流西汉水、白龙江、白水江,还有……川陕峡谷区,便是古代西北与中原、西南民族迁徙和进行文化、经济交流的天然通道。”④这说明,作为陇蜀古道之一的阴平道在先秦时期已经投入使用之中。
  到了两汉时期,在封建大一统国家的推动下,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快,氐族迁徙活动逐步活跃。汉武帝时期,氐人“居于河池,一名仇池,数为边寇,郡县讨之,则依固自守”⑤。说明西汉武帝时期氐族定居于河池(今甘肃成县西)。另据《阴平国考·种族考》载,“东汉以前……其在阴平者,白马氐而已。东汉以后,羌氐错杂,而以氐为主。隋唐以后,则氐与羌不复可分矣”⑥。氐族由河池向阴平迁徙,当取阴平道而行。2006年10月,绵阳市文物局对平武县响岩镇涪江村四社(俗称大松树)一带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此次发掘发现了六个宋代(或宋代以后)龙窑以及大量西汉墓葬。史载,唐宋时期在平武县南坝设立了龙州府并修建大量龙窑,为州府官员及百姓生产生活提供陶瓷制品。西汉时期的大松树正好处于涪江大峡谷与四川盆地的交界处,历代均有士兵把守。发掘者推测,“这些汉人墓是当时镇守四川盆地的士兵的墓,而大松树很可能是当时的军事要塞”⑦。由于大松树所在的平武县南坝乡是三国“阴平道”江油戍(江油关)所在地,因此这次发掘的西汉墓葬为阴平道的存在提供了强有力的实物证据。
  东汉时期,阴平道取用较为频繁。与西汉所不同的是,这一时期的阴平道与战事紧密相连。建武元年(25),公孙述割据巴蜀以称帝,遣将军侯丹开白水关,北守南郑。⑧建武六年(30),割据天水的陇右大族隗嚣趁公孙述兵犯南郡、无暇北顾之机,从天水伐蜀。隗嚣认为:“白水险阻,栈阁绝败”,于是在白水上“多设支阂”⑨。安帝永初二年(108),羌人谋乱,火烧阴平郡城,郡人退住白水(今汉水)。⑩顺帝阳嘉二年(133),“(李固)出为广汉洛令,至白水关,解印绶,还汉中”⑪。

知识出处

陇蜀青泥古道与丝路茶马贸易研究

《陇蜀青泥古道与丝路茶马贸易研究》

出版者:四川大学出版社

本书分为“丝绸之路与陇蜀青泥古道”“青泥古道与丝路茶马贸易”“蜀道申遗与陇蜀秦蜀交通”“青泥古道与陇南地域文化”四部分,是近年来国内高等院校、科研机构、陇南本土在陇蜀青泥古道与丝路茶马贸易方面研究的最新成果。重点在陇蜀青泥古道自汉唐以来政治、军事、交通、商贸诸方面的文化研究,兼顾青泥道在丝绸之路茶马贸易方面的历史地位、历史文献、文化遗存以及沟通南北丝绸之路廊道路网方面的研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