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陇南嘉陵江地段的市镇经济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陇蜀青泥古道与丝路茶马贸易研究》 图书
唯一号: 291820020220000503
颗粒名称: 二、陇南嘉陵江地段的市镇经济
分类号: F729.2
页数: 5
页码: 180-183
摘要: 本文记述了陇南嘉陵江地段的市镇经济情况的具体内容,主要介绍了嘉陵江上游集市的兴起、明清时期集市贸易及地域分布、清末民初中心集镇的发展等。
关键词: 陇南地区 嘉陵江 经济贸易

内容

(一)嘉陵江上游集市的兴起
  以县城论,有县有城,市镇贸易方可诞生。嘉陵江上游市镇在魏晋南北朝以后便初具规模。魏晋南北朝时期,宕昌羌人开始过定居生活,沿岷江两岸的老爷坟、白水川、大堡子川、官鹅沟口、高庙山、大寺里、旧城村以及城关附近的村寨都在以旧城村为中心进行集市贸易活动。宕昌国时期四周民众积聚宕昌,人口已达10万;宕昌国建立以后,古城一带的空地便成为集市贸易交换的中心。但是贸易产品品种单一,主要为简单的农具和日常生活用品,如各种动物的毛皮,交易方式为以物易物。自东汉以来,嘉陵江上游各种名贵药材逐渐由野生发展为家种,生产规模逐渐扩大,产量增加,药材交易市场慢慢出现了。晋永嘉年间,药乡宕昌开始设立药材交易市场。除大宗药材外,间有朱砂、雄黄、白石胆、熊胆、麝香等名贵矿物、动物药材上市交易;同时还参与朝贡贸易,宕昌王曾派官子桥上奏表贡献朱砂、雄黄、白石胆等。除宕昌城中,城外像理川寨、新城子等处都设有小市。到了宋代,宕昌城设茶马集,茶马贸易繁荣,一年出售良马一千多匹。
  宋代是“我国城镇体系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历史阶段。在这一时期内,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经济职能普遍加强,草市向商业集镇的演化和港口商业贸易城市的大量出现,从而导致了城镇等级规模结构日趋完善,基本上形成了州县两级城镇网”④。嘉陵江上游是西北边防重镇和边贸中心,既有官方的茶马贸易,更有民间的互市贸易。“蕃中物货四流而归于我者,岁不知几百千万,而商旅之利,尽归民间。”
  嘉陵江上游的市镇经济主要是依靠农业逐渐的商品化过程和处在陕、甘、川三大经济网络之间的水利优势所承担的经济通道功能而得以发展的。集市乃“商贾辐射之地,即货物云屯之区,古者日中为市,交易而退,以便民也,市之积而为集。集者聚也,聚四方货物于一处而销售之”①。集市贸易是一种民间的贸易活动,一般都是定期进行,交易完毕后散场。这种集市贸易是民间主要的交换活动,在中国有相当古老的历史,南方称为墟、场,北方称为集市。“这些农村集市是农民之间以及农民和商贩之间进行交易的立足点,是一种初级的市场形态”②,其沟通城市与乡村,维系着乡村之间的经济往来,是商人买卖商品的基地,也是民间互通有无的场所,明清时期更趋繁荣。流域内基本没有比较大的繁华城市,主要定期进行一些集市贸易。对于嘉陵江上游而言,集市是沟通各地经济的主要渠道。作为农村初级市场,集市在乡村之间,最贴近农民的生活。集市交易的商品大多为普通百姓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百货。具有浓厚的乡土色彩。
  (二)明清时期集市贸易及地域分布
  集市作为我国传统市场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是明清时期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集中体现。明中期以后,在农业与手工业商品化的基础上,商品经济迅速发展,中国大地上各个区域间的商品交换逐步扩大,大量的市镇开始勃兴。农村集市密集出现,传统市场向现代市场演变,中国的市镇经济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下文将以文献资料为主要依据,对明清以来嘉陵江上游集市发展、制约机制进行微观个案研究。
  我国古代官府为传递公文和供官、驿使往来投宿、换马,三十里设一驿站。宋代每十里、二十里设一铺舍。明代将驿站、铺舍合二为一,铺舍时兴。清代康熙年间,铺舍经修葺整理,得以恢复和发展。铺舍由驿站发展而来,聚落渐扩,逐渐形成集市。像徽成、西礼、两当等地的集市大都是明代兴盛起来的,大部分由具有军事、政治等功用的场所转变而来。即因政治、军事所需而设立,后发展为市集、贸易中心,如官亭,原名“接官厅”,是阶州和岷州的通道。清代以前,朝廷学台每两年赴阶州视察一次,府州官员一年或几年视察城防事物一次;为此,西固所在此地设接官亭,接待过往官员,故名“接官厅”,后去掉“接”字,改“厅”为“亭”。③因森林资源丰富,当地群众在农闲时用杂木、竹子制作小农具并在市场上销售。而嘉陵江上游历来政治、军事因素占主导,其市集往往由驿站、铺舍演变而来,相应的各个县的总铺便成为中心市集、市镇。嘉陵江上游除西固所以外,其余各县在县城及其附近设总铺(见表2)。
  上述统计集市(见表3)中阳平关集市都开,西和县何家坝、打虎坝、落峪河、青羊硖、纸坊镇有小市无集,其市场的周期性起到了补充处于相对原始状态的交通条件的作用。商业活跃,一方面出现了一批新的专业化集市和重要商镇,如宕昌哈达铺,理川的当归市场,礼县铃水的大黄市场,文县中塞的党参市场,成县纸坊的麻纸市场,略阳的碾子坝、南坝等集市,附近村民在集市上用农副产品换回食盐、布等生活必需品,这种集市主要是满足当地农民的日常生活需要。“山区所产的木材、桐油、生漆、木耳、黄花、桃仁等土特产品从这里沿嘉陵江源源外运,南方的烟酒,湖广、江浙的工业品和北方骆驼队贩运的食盐,都在这里集散”②,而在这些集会中规模最大的当属药材集散地的一些市镇。这种市镇是多种商品的集散地和转运地。文县碧口镇在明清时期有四条商路通往陕、甘、宁、青,每年南下到重庆的十五吨货船在三百只以上,运出货物总量超过五千吨。徽县阳坝镇历来为南部最大的商贸市场,陕西、四川等地商贾云集阳坝镇经商。从传统市镇发展的角度看,农村基层市场的形成为市镇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已有学者研究了凤县、宁羌的市镇集市列表③,并推算出凤县和宁羌在当时的市镇密度分别为9.4和12,认为这两个地区的市镇密度已经大大超过当时的全国市镇平均密度,也就是说这两个地区的商品经济发展程度均高于当时全国的平均水平。在那个时代条件下,地处西北内陆的嘉陵江流域,能有如此的商品经济发展水平,这不能不说出乎意料,令人惊奇。
  (三)清末民初中心集镇的发展
  清代后期嘉陵江流域市镇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贸易中心,可以称它们为中心市镇。中心市镇是境内同外地经济往来的重要关卡,民国以来逐渐发展演变成集镇、乡镇、市镇。凤县双石铺是嘉陵江上游最大的市镇之一,其流通商品数量和种类相对较多,经济辐射范围较广,是区域贸易的中心。以商品集散和转运为主,属于商业型市镇,其货物流通之大,与外界联系之广泛,是其他市镇无法比拟的。双石铺的商业繁荣程度已经超过了各自的县城。此外还有宕昌县的良恭,其跻身为当时宕昌县的第二大经济文化中心(见表4)。
  民国以来流域内市镇由兴起到繁盛的过程,初步奠定了今天市场经济发展的雏形,市镇中商品种类繁多,并且出现了个别中心市镇,这些都说明,明清嘉陵江流域内市镇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是大多数市镇的经济规模和作用较小,绝大部分是商业型市镇且无发达的手工业辅助,专业型市镇太少,其市镇经济的发达程度与同时期的江南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本区内缺乏能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中心城市和城镇,交通不便,信息不灵,地域封闭,市镇功能不全,经济发展明显落后、缓慢,越是远离城市,水、陆交通不便的地区越贫困。总之,交通不便是造成该区商品经济不发达的一个主要原因。自古以来,甘肃这个深居内陆的贫困省区,其经济交流,如物资交易,主要是以集市贸易的形式来实现的。重要的集镇,如文县的碧口镇、礼县盐官镇、凤县的双石铺、徽县大河镇等,其中地处陕、甘、川交界地区的阳平关和文县碧口镇历来都是陕、甘、川重要的货物中转站和水路码头,沟通着甘川两省的药材、山货、丝绸、茶叶、酒类和日用工业品的流通交易,各种集镇均有其特色。所以从历史沿革看,发展商品经济,首先要发展中心城市,而今天的中心城市必须要具备过去那种集市贸易镇的作用,同时也要具备今天开放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的作用。不论从历史还是现实角度分析,陇南要发展现代经济,都必须加快城市建设,不断完善交通、通讯、服务等基础产业,早日形成具备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作用的中等城市,同时建设与本地资源相配套的交易市场。

知识出处

陇蜀青泥古道与丝路茶马贸易研究

《陇蜀青泥古道与丝路茶马贸易研究》

出版者:四川大学出版社

本书分为“丝绸之路与陇蜀青泥古道”“青泥古道与丝路茶马贸易”“蜀道申遗与陇蜀秦蜀交通”“青泥古道与陇南地域文化”四部分,是近年来国内高等院校、科研机构、陇南本土在陇蜀青泥古道与丝路茶马贸易方面研究的最新成果。重点在陇蜀青泥古道自汉唐以来政治、军事、交通、商贸诸方面的文化研究,兼顾青泥道在丝绸之路茶马贸易方面的历史地位、历史文献、文化遗存以及沟通南北丝绸之路廊道路网方面的研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