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地名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徽县民政志》 图书
唯一号: 291820020220000315
颗粒名称: 第三章 地名管理
分类号: K928.6
页数: 11
页码: 25-35
摘要: 本章记述了徽县的地名管理和地质地貌的情况介绍。
关键词: 徽县 地名 地貌

内容

第一节 自然地理
  一、地质地貌
  徽县地处秦岭山脉,位于嘉陵江上游。是一个狭长下凹盆地 ——徽成盆地。原为古地中海的东延部分。到中古生代泥盆纪末期,经昆仑山运动,白垩纪的燕山等几次大的造褶皱,整体发生断裂,上盘下移,使徽县出现较为明显的三个地质单元:南部为加里东海西褶邹带;中部为新凹陷带;北部为海西印支褶皱带。裸露岩石有变质岩、沉积岩、岩浆岩三大类。带的走向总的趋势呈东西向摆布。南部属沉积岩的石灰岩为主,夹有变质岩的板岩、大理岩、千枚岩和砂岩。中部以风成黄土为主,部分地区有紫色暗红色沉积岩裸露。如红土、红沙岩、砂砾岩。北部属岩浆岩的花岗岩为主。有四个比较明显的典型岩体:八卦山岩体、天子山岩体、老爷山岩体、云雾山岩体。徽县地形总的趋势是南北山区地势高;东西部、中部丘陵区地势较低,像盆底,整个地形是一个东西两边敞开的盆地。
  全县海拔1600米至2300米,最低海拔为704米。坡度一般在120度至25度之间,约占全县总面积五分之一。处于北部山地的有麻沿、高桥、榆树、太白4个乡和江洛镇、柳林镇、游龙乡的部分村;南部高山峡谷区,是南秦岭的北缘,海拔在704米至2504米之间;处于南部山区的有关乡、嘉陵镇、大河乡三个乡镇和水阳乡的李坝、深沟两个村;介于南北山地之间呈带状的河谷丘陵盆地(徽成盆地),海拔千米左右,相对高差在百米左右。东西长约35公里,南北宽约17公里,面积约600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五分之一;处于中部河谷丘陵盆地的有伏家镇、栗川乡、泥阳镇、城关镇、东关回族乡、永宁乡、水阳乡等7个乡镇和江洛镇、游龙乡、柳林镇的部分村镇。全县境内最高处在东南部与两当交界的东界山,主峰海拔为 2504米。最低处在南部嘉陵江境处河谷地带,海拔为 704米。
  二、山脉河流
  徽县境内的山脉均系秦岭绵延而来的余脉。境内山脉主体为平行的线状山脉。东西走向,支脉多呈南北羽状展开。主体山脉北部两条,中部
  一条,南部两条。天子山脉由天水、两当县与徽县交界处玉皇洞蜿蜒入境,沿天水市界经白阳山、天子山、八卦山,大山坝向西伸延入西和县境。主峰天子山高达2330米,形成天然的北部第一屏障。老人山、老爷山、云雾山从东向西,与西和县的白崖山、画眉山相连,形成老爷山山脉,主峰老爷山高2279米,成为北部的第二道天然屏障。海龙山脉横卧县境中部的榆树乡、银杏乡、伏家镇、游龙乡、江洛镇,至北崖山出境入成县。其主峰高1625米,由北三条主要山脉及其支脉组成的地貌,我们通常叫北秦岭。南部的望天梯山脉,由两当县界上的太阳山入境。与望天梯、千子山相连至云台山出境入陕西省略阳县,主峰望天梯高2314米,成为境内南部的第一道天然屏障。大殿山由东向西与大阳山脉平行,与铁山,龙王洞等山体相连,其主峰铁山高1946米,形成境内南部的第二道天然屏障。由南部两条主要山脉及其支脉所组成的地貌,我们通常叫南秦岭。
  河流有流经县境的嘉陵江。发源于西北边境大山坝的永宁河,从太白乡北部入境,流经太白、榆树、柳林、永宁,于两当县交界处的中坝
  入嘉陵江,全长 40.2公里。东沟河发源于两当县交界处的大阳山,全长33.1公里,于嘉陵江的枣藩沟口处入嘉陵江。发源于榆树乡小马鞍山的西河,流经银杏、城关、东关、水阳等乡,于嘉陵镇的黄沙河入嘉陵江,全长42公里。发源于老爷山南麓的洛河,流经江洛、泥阳入成县大寨,流经红川后又经徽县栗川乡草坝村至大河乡,于陕西略阳县入嘉陵江,全长50.4公里。麻沿河发源于老爷山北麓,流经麻沿,于麻沿乡的店子上村汇入杜家河至成县,全长33.1公里。嘉陵江于聂家湾至吴王城县境区间,流经长度为40.2公里。县境内属嘉陵江一级支流的有15条,总长度317.6公里;二级支流177条791公里;三级支流 279条,全长 759.2公里;四级支流 136条,296.8公里;五级支流 29条, 51.5公里;六级支流 2条, 2.3公里。全县共有 16级支流 638条,总共长度为 2258.5公里,河流密—度0.829km/km2。
  第二节 地名普查
  地名管理工作,是政府专项工作之一。新中国建立初期,徽县未设立专门机构管理,县内行政区划的命名由县政府直接管理。公路桥梁的建设、命名、更名主要由交通部门管理;水利、塘坝的设施、命名和更名由水利部门管理。由于没有专门机构的统一管理,县内地名不规范,不标准,重名的现象较多。尤其是文革中,在极 “左”思潮的影响下,乱改地名,乱命地名的现象更为严重。
  1982年9月,根据国务院《关于地名命名的暂行规定》和《甘肃省地名管理实施办法》精神,徽县即成立了徽县地名普查领导小组。
  组长:郭建璋 徽县人民政府常务副县长
  办公室负责人:黄登弟 民政局副局长 郑世杰 人事局副局长
  工作人员:杨谏辉 邱鹏飞 崔秀芬 陈梅葆 陈惠荣 张俊芳 陈卫宏 阎俊成 黄新梁 黄克存 杨顺吉
  摄影:李克明
  1982年9月—1983年9月,在全县范围内开始进行了地名普查工作。
  经过一年多的时间,对全县每个自然村庄、河流、道路、桥梁、山头、名胜古迹和各种地理实体等的来历、沿革、和含义作了细致的调查,并对 “名”、 “字”、 “读音 ”等的标准化,规范化逐一进行处理。全县以乡、(镇)为单元划成了4个地名普查区域。经过普查,全县共查实收录了各种标准地名 3780条。企事业单位地名 26条,人工建筑地名 17条,重新更名、命名的大队 27个(有关资料附后),名胜文物古迹地名 11条,县、社地图 18幅。
  1986年正式出版了《甘肃省徽县地名资料汇编》,从而确立了民政部门管理地名工作。
  附件(一)《关于部分生产大队更名的通知》
  徽县人民政府文件
  徽政发(83)68号
  于部分生产大队更名的通知
  各公社,县直各单位:
  根据国务院《关于地名命名的暂行规定》和《甘肃省地名管理实施办法》精神,我县需要更名的一部分大队,经社、队讨论,县政府研究同意,经地区行署批准,现予通知。更换新名称从 1983年5月1日起,旧名称同时终止。
  特此通知
  附表(二)《徽县二十七个大队新名称表》
  第三节地名标准化处理
  1982年9月—1983年9月,全县地名进行了标准化处理后,县人民政府规定:地名标准化后,凡新闻报道、书刊、地图、文件等,一律使用标准化地名。今后地名的命名,必须严格履行审批手续,任何单位、部门和个人不得擅自命名、更名。未经县民政部门进行标准化审核和县人民政府批准一律无效。徽县地名管理工作开始走上了正规化。
  第四节边界争议调处
  徽县与邻县边界有部分村子,因土地资源而产生争议。1990年经与有关部门对全县土地资源进行了详细调查。在成果整理中与两当、成县、秦城、北道等县(区)间的界线在图表上作了接边处理。如徽县江洛镇的高楼村、泥阳镇的冉庄、寇庄、文庄、朱杨等村与成县水泉乡的张山村,店村乡的王旗、大寨、卯堡、朱家桥等村在接边时,图上耕地插花,重漏较大,无法衔接。经协商,两县组织了民政、土地等部门会同省测绘局技术人员仔细勘察、现场调查,划定了界线,处理恰当合理。但个别地段的争议,至今尚末彻底解决。
  位于大河乡的大地坝村,虞关乡的山坪村,分别与成县宋坪乡的关山村,略阳县白水江镇的蒿地村之间的部分境界,因旧资料上走向不合理,在相接中都在现场作了技术处理。使全县绝大部分边界基本准确,无争议。
  第五节 传奇的地名
  一、八渡沟
  现今虞关乡的“八渡沟”,其来历是:据清嘉庆十四年(1908年),《徽县志》记载:“元世祖忽必烈入蜀,大将汪显臣率兵军行到此沟,由于江水较大,士兵们便用古老的木船往返渡了一百〇八次 ”。当时人们称 “百八渡沟 ”,后人为了叫其简便顺口,则称八渡沟。
  历史的遗留,给人们带来了渡江的困难。1983年11月,县交通局以50多万元的造价,完成了一座能通行汽车的吊桥,从而结束了历史上渡江难的问题。
  二、仙人关
  仙人关,位于今虞关乡西十里(即吴王城所在地),“东岩石壁高阔,若排列仙人,眉目鬚鬓疏秀可数,有自然飘动之致”。“宋吴玠、吴璘二将军守此,以保全蜀”,此次抗敌保蜀获捷。陕西省《略阳县志》记载: “何尚翁修真于此,道成飞升,故名其说 ”。
  三、文家池
  文家池古为徽县八景之一,即“文池秋色”。位于徽县大河乡徽白路旁海拔1200多米高的马房坝山梁上,距县城约十公里。池面有十多亩大,为盆地形水池。“圆澈如镜,中产菱可食”。相传昔日“此地为文姓所居,一夕,雷雨交作,陷为巨池”。多年水深依旧。解放后,有人曾开渠放水,但水池照旧。众人传说: “此池内有海眼,深不可测 ”。根据科学论证,此池系古时火山喷射口。

知识出处

徽县民政志

《徽县民政志》

本书记述了徽县的民政工作,徽县民政部门,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

阅读

相关地名

徽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