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时期的徽县钱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徽县文史资料选编》 图书
唯一号: 291820020220000210
颗粒名称: 晚清时期的徽县钱票
分类号: K875.6
页数: 1
页码: 383
摘要: 本文记述了晚清时期的徽县钱票的民俗文化。
关键词: 徽县钱票 晚清 民俗文化

内容

地处甘肃东南边缘地区的徽县,是陕甘川三省交通的结合部,南北商旅必经之处,著名的古蜀道就从它的腹地穿过。正因徽县有如此特殊地理位置,所以上迄汉唐,下至于今,徽县的商品货币贸易一直比较发达。
  自北宋初年四川地区首先由十六家富商联合私营发行了中国最早也是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以来,其间历元、明、清而经久不衰。徽县早在汉唐就成了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要的商业聚散地。据传明代徽县城内的大商户“公信升”号,就已使用本号私营发行的纸币,该号资金雄厚、信誉卓著,又在通往兰州、西安等地的集镇上设有自己的分号,过往客商或本号外出采买的人都住在该号所开的客店里,只要持“公信升”号开出的钱票,就可在省内外有联号的地方进行商业交换。另外还有晚清时期的徽县富商“全隆辉”“全隆聚”,他们与天水、兰州、西安、略阳、广元等地的商户都有商业贸易往来。
  晚清时期徽县富商大贾私营发行的钱票究竟是什么样子呢?1957年,由于兴建县城十字街头的街心广场,拆除了原“全隆聚”的全部房屋建筑,发现了“公信升”号印制于清道光、咸丰、光绪年间的一些私营钱票。据当时目击者回忆,这些钱票的材料大多是用白粗布制作,呈长方形,长约二十六公分,宽约十公分,全部用木板印刷,单一黑体字,面额有十串,五十串、百串、千串等,在金额上都盖有商号印章。也有类似现在的空白支票,临时用毛笔填写的,但金额上盖有商号图章为凭。上涂一层桐油,俗称“油布贴子”的钱票。可惜在“文革”中,这些地方货币,都被当作废物抛弃或烧毁了。

知识出处

徽县文史资料选编

《徽县文史资料选编》

《徽县文史资料选编(第二辑)》是记史之书,载实之书,资料之书,全书分“彩插”“大事记”“机构沿革”“文史资料”等四个栏目,共收录文史作品约146篇。这些作品选自政协文史研究员、爱好文史事业的业余作者的作品。全书56万多字,内容丰富,分量厚重,文字精美,很有品位。《徽县文史资料选编(第二辑)》所收入的作品既有文化品位,又有史料韵味,既是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经历的“三亲”资料,又能起到传承文化、探究历史、启迪现实的作用。

阅读

相关人物

孙士信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徽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