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县古城杂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徽县文史资料选编》 图书
唯一号: 291820020220000201
颗粒名称: 徽县古城杂忆
分类号: K928.7
页数: 3
页码: 361-363
摘要: 本文记述了徽县古城的杂忆,其中包括了县城的地理形态、徽县的城墙、县城的民居建筑、县城的寺庙建筑、县城的街道等。
关键词: 徽县 古城 景观遗迹

内容

徽县自汉武帝元鼎六年置县,其行政建制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史有记载且现在仍留有遗迹的徽县古城则始建于宋朝初年,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沧海桑田,朝代更替,县城每年都在发生着变化,尤其是近十年来,经过大规模的县城拆迁改造,历史上的徽县城已不复存在,展现在当代人面前的完全是一座新建的县城。为了使这座历经千年风雨的宋代古城能留在人们的记忆里,笔者将亲眼目睹且已消失的古城风貌记录下来,以供后人参考。
  县城的地理形态
  县城座落在西河与东河交汇而形成的冲积扇上,背靠吴山(古称徽山,钟楼山),面对州主山(古称凤凰山),两山相对,县城居于河谷地带,古来就有龙山风水形胜之说。整个县城地势依吴山而下,由东北高地向西南坡地舒缓延伸,南北长,东西窄,分别至西河岸、东河岸而止,整个县城呈近似长方形状。城之东侧有东柳沟水自北向南汇入东河,城之北侧有张沟水自北而来向西汇入西河,这样县城就基本形成四面环水、一山为枕、由低而高的地理态势。从过去县砖瓦厂取土的地层断面上看,由吴山向县城方向延伸的城内坡地黄土积淀十分深厚,是一处较为理想的城池选址。不过,现在城区范围已向四周拓展,已不再是古代徽县城的概念了。
  徽县的城墙
  徽县城墙为宋初所建的土城,徽县砖城始筑于明代洪武初年(公元1368年),最早的城墙为黄土加石灰夯筑而成。至明代嘉靖22年(公元1543年),时任知州许钊对城墙大加修葺,内外全部用就地取土烧成的城砖裹砌,上铺砖石,两侧修垛口,在东西南北城门筑城楼四座,分别命名:北为“山衡秦凤”,南为“云联蜀汉”,西为“威镇羌戎”,东为“望重畿辅”。并修板房哨楼1327间。内修环城巷道,使城区连通,用于军事和交通之便,并于城之四面墙下修有大型排水道,使城内雨水和生活用水排出城外。为防水患,还在东柳沟至东河沿,北门外至张沟一段分别修河堤、架石桥。四城门内安有城门,晨启暮合,有专人值守,以保县城安全。明代徽县城墙之雄伟坚固,被史籍冠为“陇南诸城之首”,而闻名于陕、甘、川周边地区。民国后期至建国后的一段时间,徽县城墙开始遭到人为破坏。由于公私建设之需,四城门楼先后被拆毁,接着整个城墙内侧的城砖被拆除殆尽,环城巷道分段阻塞。尤其是上世纪50年代后期至70年代中后期这20多年时间里,徽县城墙大规模成段地拆除并消失,先是分阶段拆除四城门,再剥取残存的外侧城砖及基石,后于拆除的城基上修楼盖房。这些城砖主要用来建筑原北街人民礼堂、四街下水管道、原十字街百货公司等公共设施建设以及70年代初期的战备防空洞,还有相当数量的城砖为城乡居民所用。现在,人们只能看到位于吴山之上的一段内外城砖皆已剥离的土城遗址,还有位于东河沿一侧仅剩下外侧城砖的城墙遗址。
  县城的民居建筑
  徽县地处陕、甘、川要塞,古代商业贸易十分繁荣,县城四条街上商铺林立,颇为壮观。临街房屋多为店铺,大都是明、清建筑,相互依偎,紧密相连。街市多为两层木楼构筑,门面房用木板或青砖铺地,安装易于拆卸的活动门板,里面是柜台、货架、桌椅等。二楼门面用木板镶嵌,每间前后都有方格窗或花窗,铺以木质楼板。楼梯都在外间檐下。一层是门市部,二层则是仓库,两边山墙用土坯砌成防火墙。后院两边是对称的偏厦厢房,为主人居住,后面则是厨房、储藏室。这些商铺的大门都置于门面房一侧,或宽或窄,易于进出。中间院子呈长方形状,低于四面台阶,用石片铺地,形成自然的蓄水池,下有渠道直通街道。两面厢房房檐相对不足两米,正午时才能见到太阳,因而比较阴暗潮湿,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天井院”。
  城内的居民区,诸如吴家巷、后西街、官井巷、昊山巷等地,都是官商富户居住之地,这里的房屋大都是一进两院或三院的四合院兼天井院。有的大门开在侧面,有的开于房之中间,都是厚重的双扇门,上有铁钉铜辅首,两侧有鼓形、狮形、长方体等形状不一的大小青石门墩,造型精美,工艺精湛,是典型的巴蜀石作工艺品。门楣上方或行或楷雕刻匾额。大一些的四合院正对大门都有影壁,或书或画,神龛内供有土地、财神等。院子或用青石板铺成,或用西河片石镶嵌成各种图案,植以名木花草奇石,清雅幽静。所有这些都向人们彰示着其家族往日的辉煌,更成为县城具有代表性的陇南民居建筑风格。今天,我们依然能在县城北街吴家巷看到这些建筑的遗存。
  县城的寺庙建筑
  从县志记载和现存遗迹相互印证,县城内旧有寺庙甚多,其总占地面积约是县城土地的十分之一,包括佛、道、基督、伊斯兰等教,尤以道教为多。从东、南、西、北的街道依次推计,仅笔者尚存记忆的,东街有火神庙、岳王庙、文庙(内有大成殿、孟子庙、学宫等)、清真寺,现仅存火神庙门楼一座,文庙大成殿一座,石碑数通,古柏三棵,其余皆拆除改建。南街因是商业街区,故而没有寺庙,出城旧城里则有先农坛、天主教堂、三官殿等。西街有药王庙,出西门与凤凰山则有西禅寺、宣灵王庙、北主山庙等。北街有关帝庙、福音堂、城隍庙,吴山之上建有五贤祠,现遗迹尚存。出北门则有北关清真寺。这些寺庙建筑都为土木结构,雄伟壮观,匠作奇巧,显示着我国明、清古建筑细密机巧的建筑风格。现在城内保护基本完好的庙宇建筑,规模最大的当数城隍庙大殿和文庙大成殿,这两座古建筑因被列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经多次维修才得以保留至今,其余寺庙已荡然无存。
  县城的街道
  徽县的街道自古就整齐划一,分东、西、南、北四条主街。南、北街较长,东、西街稍短,皆因县城地理态势所限。城区西南隅后西街与和平路交汇,形成一小十字街。县城南街和北街南半段为主要商业街区,店铺接踵相连,临街商铺皆为二层木楼。东西街除靠近十字街一段为商铺外,其余则是县衙、集市、孔庙,清真寺、车马店等,和平路和后西街主要是居民区。县城街道为石沙土路,年年铺垫,以至于街道路面高于沿街住房,每逢阴雨,四街泥泞不堪。由于全城大部分居民用水在南桥头大口井,故而南街路面终年不干,雨天尤甚,人们称其为“烂街”。县城街道两侧有用城砖铺成的水渠,用于城区排水,由于渠道很窄,遇阴雨连绵季节,雨水则溢出水渠满街流淌。直至七十年代初,县城四街开挖下水管道后,街道才开始铺上柏油。
  县城的小巷
  县城过去依城墙内侧四周有一连通小巷,环绕整个县城,依次为东城巷、西城巷、北城巷、南城巷,主要用于古代战守攻防之用,后逐渐被公私建筑阻断隔离。而城内的小巷则与四街相连,路路相通,宜于交通出进。东街有东城巷、火神庙巷,南街有和平路,西街有碾子巷(今后西街),北街有肋子缝、官井巷、吴山巷、吴家巷等。县城小巷最宽的为西街碾子巷,最窄的为北街肋子缝,此巷过去仅能容一人进出。
  县城的水井
  县城处于两河交汇之处,地表水源比较丰富。过去,县城内有许多水井,较著名的水井则有三处。位于南河沿有相连水井两口,两井相距并列不足三米,但一井水为咸水,不能饮用,另一口则为甜水,能供半城人饮用。井为大口井,旁有井杆,供人打水,人多时还需排队。井侧城墙下,旧镶有一石碑,为清代晚期所立,记叙南井淘修之事,现深埋于自来水公司楼下。城内有人专营卖水之事,送水上门,一担水一分钱。位于北街官井巷城墙内侧有一口井,井水清洌,供上北街和官井巷居民饮用。因旧时此井为县衙专用,故名官井,又以此井命名巷名,传承至今,但水井早已不复存在。再就是位于吴山之下西北角有一井,井虽不深水却极旺,水质纯净甘甜,供吴山巷及周边居民饮用。此井当今仍在原址,且仍在使用。县城大凡商号、客栈、各类作坊、大户人家,家中都有私家水井,或在屋檐下,或在院落中。这些井一般井口小,井较深,井口有井盖、辘轳,由于井水咸淡不一,有的可供饮用,有的用于消防、洗涤或作它用。现在,城区由于大规模拆迁改建和自来水的广泛应用,私家水井已全部消失,而城郊东柳沟、西寺、张沟、北柳沟等地的几处泉水,却依然为当地居民饮用。

知识出处

徽县文史资料选编

《徽县文史资料选编》

《徽县文史资料选编(第二辑)》是记史之书,载实之书,资料之书,全书分“彩插”“大事记”“机构沿革”“文史资料”等四个栏目,共收录文史作品约146篇。这些作品选自政协文史研究员、爱好文史事业的业余作者的作品。全书56万多字,内容丰富,分量厚重,文字精美,很有品位。《徽县文史资料选编(第二辑)》所收入的作品既有文化品位,又有史料韵味,既是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经历的“三亲”资料,又能起到传承文化、探究历史、启迪现实的作用。

阅读

相关人物

孙士信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徽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