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两代徽县书院的变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徽县文史资料选编》 图书
唯一号: 291820020220000199
颗粒名称: 明清两代徽县书院的变迁
分类号: K928.7
页数: 2
页码: 358-359
摘要: 本文记述了明清两代徽县书院的变迁,书院是我国古代学校的一种,兴起于宋代。明代以前,多为民间集资设立兴办,一般都远离府县,或藏于名山,或依山傍水。书院设有书库,祭器,并有田租以资学者,并向学者提供食宿,经费比较充裕。书院的主持者称为“山长”,教师称为“教习”,皆由当地有名望的士绅担任。清代以后,书院逐步沦为科举的附庸,许多书院完全官学化,学生入院要通过州府的考试,书院的山长、教习也多由官府委派,由官府出资办理,这时的书院已与官学相同,失去了民间集资办学的性质。
关键词: 明代 清代 书院 变迁

内容

书院是我国古代学校的一种,兴起于宋代。明代以前,多为民间集资设立兴办,一般都远离府县,或藏于名山,或依山傍水。书院设有书库,祭器,并有田租以资学者,并向学者提供食宿,经费比较充裕。书院的主持者称为“山长”,教师称为“教习”,皆由当地有名望的士绅担任。清代以后,书院逐步沦为科举的附庸,许多书院完全官学化,学生入院要通过州府的考试,书院的山长、教习也多由官府委派,由官府出资办理,这时的书院已与官学相同,失去了民间集资办学的性质。
  查考史籍、碑记以及徽县方志中有关记载,明清之际,徽县先后有徽山、凤山,三元书院等书院之设,但其资料散见于县志各卷,且记叙凌乱而无条理,谬误甚多,阅读起来甚为不便。本文拟将徽县旧学院之兴衰概况,依据县志,归纳整理,去伪存真,作以探析考察,以为修史者,阅读者提供资料。
  徽山即今县城东北隅之吴山。吴山古名曰徽山,又曰钟楼山。近代因南宋抗金名将吴玠墓碑在其上,故俗称“吴山”。查《徽县志》《徽县新志》均称其为“钟楼山”。钟楼山原在城池之外,明正德六年(1512年),徽州知州侯禋奉巡道李璋檄文,重加板筑,开拓旧址,将钟楼山包于县城之内,使徽州城廓由明初知州金坚创修的周长四里多,增为五里三分,并开挖一丈深的护城河。这样,钟楼山就成了县城之内一座独立的山峰。
  据清嘉庆本《徽县志》中所录明代龚守愚撰“徽山书院记”载文,钟楼山岗峦深秀,古木参天、郁郁葱葱,为县城一大景观。明代嘉靖丙申年(1536年),侍御刘良卿来徽主持“茶马之政”(由朝庭在边疆地区设立的以内地茶丝食盐,换取西北少数民族马匹的交易市场),刘公驻徽期间,见徽县之旧学宫残破不堪,而钟楼山西面,县城北街(今县政府招待所至人民礼堂之间)有一片闲荒地,平缓开阔,便召集当地官绅指示曰,此处可以兴建一书院。接着拨茶课若干缗(量词、用于成串的铜钱、每串一千文,此处作串),嘱徽州知州莫汝高督办其事。于是漠汝高即派人量地选材,盖房造屋,建起徽县第一座书院,封号挂榜曰“徽山书院”,以其与钟楼山相联属而命名。兴建的徽山书院有讲堂五楹(间),厢房号舍三十楹,东南与旧学宫相连。第二年正月,侍御胡公巡按至徽,登钟楼山凝望,见书院规模不大,地域狭小,遂建议拓宽书院,增修建筑,在与边备副宪马真卿,分巡签宪白应衡商议后,乃发公币银五十两,令莫汝高主持,吏目刘锡监修。将周围居住的居民迁往它处,又兴建前庭五楹,外门五楹,仪门三楹,门左右各建一牌坊,这样书院建筑就整齐规范了。并在钟楼山顶建一“尊经阁”,阁之东建一钟楼,悬钟以警昏惰。书院四周修围墙,植松竹,环境幽雅,四方学子争相就读于此,莫不交口称赞。胡公又建议将乡贡士史衢招聘为山长,与学正徐行共同掌管书院教务。于是史衢等人接受成命,遂制定书院章程。自此书院整列有序,士子云集,规模渐宏。
  从清康熙年间学政武之亨撰写的《徽山试院记》中可知,时陇西诸州邑士子考试皆在南安(今陇西渭水东岸),后以路途遥远,士子不堪奔命,在天水另立考场,以徽(县)、两(两当)、成(成县)三州邑附天水,而阶(阶州)、文(文县)仍附南安,如此数十年无变易。巩昌府邓君与徽州牧郭维宁以及阶、文、两、成诸州牧共同向擢提两陕学政武之亨禀报再三、请在徽县设立试场。以便利陇南诸州士子,武之亨皆不准。后武之亨按试南安,亲见陇南五州士子旅途奔波之苦,不禁默然神伤,遂识郭君一片苦心。后来恰逢郭君因公事而至南安,再次力陈,学政武之亨才首肯下次在徽州设立考棚,考试时与徽成两三州牧亲临考场。郭君欢喜异常,于是先行返徽,筹划试院事宜。岁暮,武之亨来徽,见郭君已将书院改为试场,修葺一新,号房皆由郭君捐俸禄亲率属吏监造,丝毫没有搔扰百姓,更觉郭君维宁为官清廉,而内疚自己的偏见。因此亲自为徽山试院的建成撰文勒石,以为不朽,正如文中所言:“郭君书院之设、基仍旧而更新,事虽因而实创、俾后五州县士子得悠游弦诵,以免夫跋涉千里,裹粮蹑桥之劳者,厥功岂浅鲜哉!”这片碑记详实记载了“徽山书院”改为“徽山试院”的全部过程。根据碑文记载,我们可确切知道,其改试院时间为清康熙三十五年(1697年),经办其事者为徽州牧郭维宁,陇南阶、文、两、成、徽五州士子皆就试于“徽山试院”,其规模之宏大是可想而知的。
  后来由于国家行政区划变动,徽、成、两等州降州为县,随着试院的废止,书院也就渐渐衰落了。
  到了清乾隆十四年(1750年),知县杜荫将位于旧州治西(今县委至原看守所)之寅宾馆旧基改建为书院,不久又废。乾隆二十六年(1762年),知县李兆锦再重修,并题名为“凤山书院”,以其西临凤凰山(今名州主山)而命名。乾隆四十六年(1782年),知县赵同翮又捐资修茸,不久便遭兵火,几将倾圮殆尽。
  清嘉庆九年(1805年),知县张伯魁再次重建。这次重建距凤山书院创建时正好是55年。张伯魁以振兴徽县为己任,毅然捐出自己微薄的俸禄,亲自制定重建计划,兴建讲堂三楹,并亲题匾额曰“敬业”。其它均依书院旧有规模修葺,工善吏勤,不足一年时间即告峻工。士子复就读于书院,于是徽县兴教之风大振。嘉庆十二年至十三年(1809—1810年),经报督、藩两宪立案,相继在县城四街捐盖市房106间,出租给居民,契买私人土地22埫,将收来的地租和房租作为书院的膏火之费(书院给予学生的生活津贴费)。在张伯魁带头和倡导下,士绅居民共捐地47.5埫,地租尽皆作为书院费用。这样,凤山书院生机勃勃,全县尊师重教,捐资办学蔚然成风。
  清道光二十二年(1843年)夏,赵之璞(字来石,云南蒙化人)知徽县事。此人尤以教育为重,整饬文风,为历任县令于书院考课最严者。道光二十五年(1846年)岁暮,赵之璞合集地方士绅商议,决定将旧凤山书院改为公所,另择地基,创修书院、兼修县试考棚,经四方踏勘,最后仍将书院地址选在钟楼山下,县城北街的徽山书院的旧址上。这里地势规距宽阔,可以书院,考棚并修。书院地基确定后,赵之璞率先捐俸禄以为倡导,士绅欢欣鼓舞,量力输财,客商居民,踊跃捐助,四乡富商大贾,亦闻风响应,纷纷捐资捐地。修建书院的工程马上轰轰烈烈地开始了。第二年冬十月(1847年),书院与考棚同时峻工,其规模比旧徽山书院有过之而无不及。书院自大门而入,由低而高,前后左右建筑皆统一对称,讲堂、号房、牌坊、斋舍一应俱全,望之周密深邃,庄严肃穆,况彩绘丹青,色泽鲜洁,不亏为人文荟萃之所。书院仍以“凤山”为名,但其规模远非昔时相比了。(书院建筑、器具详见《凤山书院房地,器具碑记》,该石现藏于县政府院内。)
  清光绪二十七(1901年),清政府下令全国书院均改为学堂。省城的改称大学,州府的改为中学,县城的改为小学,开始有了中国近代的学校与学制。徽县凤山书院则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由时任知县张若金奉文改为高等小学堂。至此,凤山书院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徽县第一所近代学校也就应运而生了。
  徽县的徽山书院到凤山书院,及至高等小学堂,经历了明清两代上下四百余年的历史变迁,两易其址,三易其名,为民国乃至新中国的徽县教育打下了基础,其功在国家社稷,利在黎民百姓。历届知县事者,捐俸禄,费筹划,兴学院,倡教育,其名其功都不可埋没。

知识出处

徽县文史资料选编

《徽县文史资料选编》

《徽县文史资料选编(第二辑)》是记史之书,载实之书,资料之书,全书分“彩插”“大事记”“机构沿革”“文史资料”等四个栏目,共收录文史作品约146篇。这些作品选自政协文史研究员、爱好文史事业的业余作者的作品。全书56万多字,内容丰富,分量厚重,文字精美,很有品位。《徽县文史资料选编(第二辑)》所收入的作品既有文化品位,又有史料韵味,既是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经历的“三亲”资料,又能起到传承文化、探究历史、启迪现实的作用。

阅读

相关人物

孙士信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徽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