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甘肃省立徽县师范学校人物再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徽县文史资料选编》 图书
唯一号: 291820020220000158
颗粒名称: 民国时期甘肃省立徽县师范学校人物再考
分类号: G527.42
页数: 4
页码: 273-276
摘要: 本文记述了民国时期甘肃省立徽县师范学校人物再考,其中包括了张荫梧、姚承祖、马学海、茹素、李仁等。
关键词: 师范学校人物 徽县 民国时期

内容

根据本人收集的有关徽县师范学校的历史资料,走访现健在的师范学生,对师生情况进行考证,并就有关知名人士多方考证传述如后。
  张荫梧,字桐轩,国民党陆军上将(1891——1949年),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五期步兵科毕业,在山西督署先后任参谋、学兵连长,后任太原国民师范学校教官等职,1924年任晋军第十团团长。张荫梧作战勇敢,倍受阎锡山的青睐,1927年晋军扩编被任命为第十七师师长兼第七军副军长,1928年被任命为国民政府军委会委员,同年6月以左路军前敌总指挥兼第五、第七军联合军长率部进攻奉军,节节胜利后被任命为北平市市长兼公安局局长。
  1930年中原大战爆发,张荫梧任阎锡山第三方面军第四路军总指挥,担负津浦线与蒋介石军队的作战任务。中原大战,因张学良出关助蒋,阎冯联军失败,阎锡山下台,张荫梧失去靠山回家乡博野县办起了“四存中学”,他任董事长兼四存中学校长。1934年张荫梧任河北省政府委员,安插亲信及好友,组织保安团及警察队,声名大震。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张任第一战区司法监,河北民军正式成立后,张任总指挥,下辖八个民军团,一个军械所。八路军驻第一战区联络处处长朱瑞率50余人到该部工作,宣传抗日统一战线,张予以配合。1939年日军对张荫梧发动攻势,张荫梧第一民军司令王长江率部参加了八路军,张荫梧为了泄愤,指示部下活埋八路军干部战士四百余人,制造了“深县惨案”,毛泽东在延安对中央社记者谈话时指出:“河北的张荫梧,山东的秦启荣,都是磨擦专家”。
  1942年春,张荫梧将河北“四存中学”举迁徽县,与徽县师范合并,张担任徽县师范学校校长兼“四存中学”校长。抗战胜利后张被蒋介石任命为平汉路护路司令,华北“剿总”上将参谋。北平解放后,他自负才高,认为共产党没能力管理大城市,幻想会请他“出山”。1949年北京市公安局将其逮捕,同年5月因病去世,终年58岁。
  吴治平,徽县北街人,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毕业于南京金陵大学农业专科学校,曾任甘肃省农场主任,技士等,在农技推广、种子引进和改良等方面为甘肃农业发展做出了贡献。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担任甘肃省立徽县师范学校第一任校长,他崇尚科学,重视农业,治学严谨,先后在反映自然科学和人文状况的《拓荒》杂志上发表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农业论文多篇,其中《本省农场过去失败之主因与今后整顿之方案》一文,对办好省内农场有指导意义。解放后在兰州务农,七十年代初去世。
  姚承祖,徽县伏镇北街人,民国十一年(1922年)生,民国二十九年加入中共陇南地下党,民国三十一年考入徽县师范,毕业后在伏小任教,他以教员的身份为掩护开展地下党活动,先后任党小组组长、支部书记、伏镇区工委委员、区工委书记等职。1949年7月随游击队在山区开展武装斗争,10月份进入天水解放区,12月4日徽县解放后任第一任县委组织部部长。
  50年代初调西安工作,先后在西北党校、西安交通大学学习,1960年任西北电力局生产处长,1963年任陕西户县电厂党委副书记,1972年任石泉水电厂党委书记,1982年离休。马学海,徽县城关镇东关村人,回族,民国十四年(1925年)生,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考入甘肃省立徽县师范学校,同年加入中共陇南地下党。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春经组织派遣,一行8人赴延安入陕北党校,后转入西北党校学习。解放后,先后任天水回民事务所所长,省民委一科副科长,1953年任舟曲县委书记,1956年任甘南州委宣传部长兼《甘南报》主编,1958年9月任省伊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省民委民族处处长。“文革”中受迫害,后昭雪平反。1978年任西北民族学院政治部主任,1980年9月任省委统战部副部长兼省宗教局局长,1987年7月任省伊协会长,1995年离休后任省伊协名誉会长。
  马学海长期从事民族统战工作,他善于正确理解和贯彻党的统战和民族政策,三中全会后为许多民族宗教界人士平反冤假错案,在少数民族中有很高威望。他曾三次带团考察阿拉伯国家,其阿文水平、阿文书法深受省内外回民喜爱。
  窦昌,徽县伏家镇窦坪村人,民国十八年(1929年)生,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考入甘肃省立徽县师范学校,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加入中共陇南地下党,1950年调中共天水地委组织部任干事、科长,1954年调甘肃省委组织部,历任干事、党员管理处副处长、组织处副处长、办公室副主任等。1957年在反右斗争中因反右不力受党内严重警告处分,1962年平反。1959年赴河西调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因反映实情而受到批判,并给予停职处分。1964年下放榆中县东滩公社任公社副主任,文革开始后受批判,1969年在伏家镇红旗山(北禅寺)“五七”干校劳动,1975年任省科技局农业处副处长,1978年任省科委办公室主任,1979年任科委副主任,1981年带领甘肃太阳能考察队赴美国、日本考察并争取到联合国计划开发处的支援,建立起榆中太阳能研究示范基地,为亚、非国家培养了一批太阳能人才。后调任省纪检委副书记,1991年离休。
  茹素,成县甸川镇(今红川)人,民国十五年(1926年)生,民国三十二年考入省立徽县师范学校,民国三十五年加入中共陇南地下党,先后介绍杨栖翠、冯梅、闫志德、郝万杰等入党,三十七年(1948年)三月建立甸川支部,任书记,紧接着建立中共成县临时工委,任书记,三十八年八月,进伏镇南山打游击,一时,甸川街头时见“迎接解放”、“打倒国民党”等标语。九月四日县保安队抓捕共产党员张友直,茹素即与李仁等隐蔽于栗川龙王洞。当时,国民党九十军别动队长贠益,与佘旭川乔扮成樵夫探明游击队的行踪,又恰值游击队捕获九十军的一名班长也逃走,茹素感到南山已暴露,遂率党员张怀德、赵文选、范志西、李明德、申华、申茂林转移。此时贠益已率一加强营从江洛赶赴栗川,进围龙王洞,茹素等七人被困洞中,经双方激战,击毙敌连长一人,士兵数人。龙王洞内大洞套小洞,地形复杂,易守难攻,敌别动队长贠益指挥敌军将辣椒、烟叶和柴草点燃,采取烟熏,七人中除申华于酣战中乘机脱险外,申茂林、赵文选当场牺牲。敌军撤离后,中共党员侯致中带范守基、王进才入洞救人,将幸免于难的范志西、李明德、张怀德救出,唯独找不到茹素。直到十二月四日解放大军进入徽成,也未见茹素踪影,侯致中等人再次入龙王洞寻找,终于从洞内一侧洞中找到,已牺牲了,时年二十三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追认为革命烈士。
  李仁,成县甸川镇(红川)人,民国十一年(1922年)生,三十六年毕业于省立徽县师范,三十七年由茹素、山炯堂介绍加入中共陇南地下党,三十八年任中共成县工委委员。龙王洞被围剿前受茹素之命向山炯堂报告俘虏逃跑及隐蔽于南山的地下党可能暴露等情况而幸免于难。五十年代,历任共青团成县委书记、成县组织部长、县委副书记、书记。1959年定为右倾机会主义份子,撤职、留党察看两年。1962年昭雪后任武都专署商业局长,1964年3月任中共武都地委委员、财贸办公室主任。文化大革命中涉龙王洞事件受迫害,不堪凌辱于1968年含冤辞世,终年四十六岁,翌年8月2日,武都地区革命委员会以其“经不起群众运动的考验”,结论为“叛党”。1978年7月11日,中共武都地委撤销原结论,并推倒因龙王洞事件而妄加给李仁的罪名。
  张敦辽,成县红川人,生于1928年,1941年考入成县师范,1942年秋转入甘肃省立徽县师范二年级。因学习之余喜唱秦腔,与时任校长的杨自廉有共同爱好,遂成忘年之交。
  1944年,张敦辽响应国民政府的动员令:“知识青年赴国难打日本、报效祖国。鬼子打到潼关,威胁西安;入侵独山,威胁重庆;一寸国土一寸金,十万青年十万兵。赶走日本帝国主义,最后胜利属于我们。”当校长宣读了动员令后,张敦辽感到国难当头,为国效力是每个青年的义务和责任,未与家人商量即带头报名参加了青年远征军。徽县青年远征军征集委员会及师范学校为30多名入伍青年举行了欢送大会。张被编入206师616团1营(蒋纬国时任二营营长),当时青年军训练总监是陆军二级上将罗卓英,政治部主任是蒋经国。1945年2月,张所在的206师在汉中受到蒋介石的视察,陪同有美国三星上将魏德迈、陆军一级上将白崇禧、钱大钧等。日本投降后,张随所部编入胡宗南部整编36师28旅,任直属工兵连指导员,驻防陕西榆林,参加了归德堡防守战,因连长阵亡而接连长职务,时年19岁。1948年10月该部在铜川被人民解放军收编,属西北野战军二纵队一兵团(司令员王震)进驻新疆喀什喀尔,后调任哈密农五师化工连连长。
  “文革”期间,张敦辽被错误地认定为“国民党反动军官”,与张国顺师长及团营长受到无休止的批判斗争,被限制人身自由达6年之久。张敦辽继承父辈传统不畏强暴、公平正义、一身正气,即使“文革”期间也不轻易向造反派低头,大是大非面前不妥协。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恢复了应有职务,1982年离休,著有《脚步声声》等书,为徽县师范学生中健在者之一。
  甘肃省徽县师范学校办学仅十年,由于办学严谨,管理规范,培养人才不拘一格,聚集了一大批社会精英和优秀人物,他们在各个不同时期,不同岗位为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由于资料有限,仅录八人传略,余待同仁再考,如杨彦明、石泽、宋泰、郭卓君、焦钾、高维嵩、杨松林等。
  参考资料
  ①国民党高级将领传略
  ②成县志
  ③徽县志
  附:甘肃省立徽县师范学校1946年毕业生名单

知识出处

徽县文史资料选编

《徽县文史资料选编》

《徽县文史资料选编(第二辑)》是记史之书,载实之书,资料之书,全书分“彩插”“大事记”“机构沿革”“文史资料”等四个栏目,共收录文史作品约146篇。这些作品选自政协文史研究员、爱好文史事业的业余作者的作品。全书56万多字,内容丰富,分量厚重,文字精美,很有品位。《徽县文史资料选编(第二辑)》所收入的作品既有文化品位,又有史料韵味,既是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经历的“三亲”资料,又能起到传承文化、探究历史、启迪现实的作用。

阅读

相关人物

谢建生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徽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