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县农田灌溉事业发展追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徽县文史资料选编》 图书
唯一号: 291820020220000142
颗粒名称: 徽县农田灌溉事业发展追述
分类号: F426.9
页数: 3
页码: 239-241
摘要: 本文记述了徽县农田灌溉事业发展的追述。
关键词: 徽县 农田灌溉事业 发展

内容

在我国,开渠引水,灌溉农田,发展农业生产,提高粮食产量,历史悠久。诸如,宁夏的秦渠、唐徕渠,四川的都江堰,距今已二千余年,历经沧桑,至今仍为现代农业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徽县从哪朝哪代开始引水灌田,无人能够说清,也无史料记载,无从考证。但可以肯定的是,农田灌溉源于水稻种植。据传,古代勤劳智慧的徽县人民,从外省外地引进水稻种子,首先在伏家镇试种,获得成功后很快向栗川、游龙等周边地区扩延。优越的地理环境,温暖的气候,肥沃的土地,丰富的水资源,这些优越的种植条件,使水稻产量高、质量优、香甜可口、口感特好,尤其是游龙李家寺的大米,曾进贡宫廷成为皇帝餐桌上的美味佳肴,被称为“贡米”。由此,水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向泥阳、江洛、银杏、城关等地发展,到1949年全国解放,引水渠道发展到30条,水稻种植面积扩大到1.05万亩。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制订了一系列符合我国国情的方针政策,在农村实行了土地改革,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极大的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为了发展农业生产,确保农作物平稳增产,旱涝保收,解决全国人民的吃饭穿衣困难,国家动员组织群众投工投劳,大办水利,修塘打坝,开渠引水,有的地方安装人畜为动力的“解放牌”水车提水灌溉。1956年后,徽县掀起大办水利的热潮,当时县委、政府提出“以蓄为主,小型为主,群众自办为主”的水利建设方针。到1959年底,全县渠道增加到141条110公里,塘坝50座,蓄水22.8万m,安装“解放牌”水车360部,有效灌溉面积扩大到1.74万亩,保灌面积1.45万亩。这一时期修建的较大引水渠道有:泥阳的联合渠(后更名为西干渠)、伏镇跃进渠、银杏峡门渠和榆树海龙山渠等四条。
  海龙山渠道是一条引雪水河水上山的引水渠道。该工程未经设计,只靠一时的“革命激情”盲目上马,是一项边测量、边设计、边施工的“三边”工程。该工程于1957年开工,计划渠道总长度8.3公里,流径游龙、榆树、银杏、伏镇等4个乡镇84个村。动员组织上万名民工,抽调二三十名干部,吃住工地,进行会战,炸石开渠,共投工50余万个,移动土石方425万m。终因未经科学论证,脱离实际,渠线长,水量小,渗漏严重等原因而被迫停工。
  六十年代初,由于国民经济极度困难,处于调整时期,国家投资有限,只保重点工程项目,农田水利建设仍然以群众自办为主。1966年以后,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国家每年投少量资金,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的材料、设备购置等补贴,开始推广使用水轮泵提水灌溉。到1969年底,徽县累计修渠254条167公里,修建塘坝55座,库容29万m3,修建银杏峡门水库一座,安装水轮泵6处6台,发展有效灌溉面积2.15万亩,保灌面积1.81万亩。
  七十年代,大旱、干旱持续。为了抗旱夺丰收,国家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投资逐年增加,同时提出了“小型为主,以蓄为主,蓄引提并举”的大办水利的方针。在此方针指引下,徽县农田水利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取得显著成效。在继续修渠打坝的同时,开展了打井、修建机电提灌工程,安装配套喷灌等多种形式的农田水利项目,扩大灌溉面积。截止1982年底,经“三查三定”核实,国家对徽县农田水利投资累计逾2000多万元,建成水库2座、库容27万m(其中:栗川耿寺水库已淤平,水阳峰崖水库至今完好),塘坝13座、库容7.64万m3,修渠51条82.43公里(1976年最多达533条365公里),机电提灌531处(其中机电井388眼),安装半固定喷灌8处,配发移动式喷灌机333台(套)。
  现将主要农田水利工程及灌区建设情况分述如下:
  打井 七十年代初,先是组织群众打井径5—10米的大口井,井壁有砖砌的,有块石垒的,质量标准较高的为现浇无砂混凝土井壁。因受抽水设备限制,大口井一般较浅,出水量小,甚至有的为干井。为此,1971年8月,徽县成立了机械打井队,招收工人12—15人。配备150型和205型冲击式打井机5台,此后又配备了汽车,承担打井所需物资、材料的运输。随着物资材料的大量增加,车辆增加到5辆,徽县水电局成立了车队。1977年初成立物资站,负责物资的调运、管理和下发。
  1972年,为解决抽水灌溉所需动力,在伏家镇、泥阳镇等地进行柴油发电机组井灌区试点,由于成本高而搁浅,开始规划架设宝鸡至徽县110千伏高压输电线路,1974年架通,同时先农11万伏变电所建成,投产运行。大电网的建成供电,结束了长期使用小火电(柴油发电机组)、小水电的历史,亦为徽县农电线路建设拉开了序幕。之后至1979年,县城至伏镇、江洛、柳林、高桥、嘉陵等地3万5千伏、1万伏供电线路相继架通,变电所同时建成,投产运行。为加强管理,成立了相应的供电站。在此基础上,供电电网快速发展,惠及徽县全县。
  喷灌 七十年代中期以后,开始配发移动式柴油喷灌机组,由两人抬着搬动发展到架子车拉运转移。喷灌机组机动灵活,适用性强,搬动方便。只要有水源,不论是山地、川地,地面平整与否,都可使用,在抗旱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很受群众欢迎。
  为了使提灌工程尽快发挥效益、解决山地灌溉问题,1976年县上决定在银杏宋沟搞喷灌试点。引塘坝水,在盘山渠侧旁修压力池,埋设压力管道,安装喷头等喷灌设备,利用地形落差产生的压力,建成半固定式自压喷灌进行灌溉。在全县推广后,很快建成半固定自压式喷灌13处,埋设压力管道2100m建成压力池74个,喷灌面积1.05万亩。1979年,甘肃省水利厅主持在徽县召开全省喷灌现场会,听取徽,县水电局介绍经验,得到与会同志的好评。此后,省水利厅直接下拨4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徽县喷灌建设。到1982年,共建成半固定自压喷灌34处,埋设压力管道3890m,建压力池120个,发展喷灌面积22680亩。当时出现的问题是因地形落差影响,压力变化大,而适应不同压力的喷头类型少,因此喷灌效果不很理想。1978年,在天水地区水电处支持下,用钢材(计划指标)从成都换取购买模具,筹建水泥制品厂,生产电杆和喷灌用砼管。1985年,徽县水泥制品厂更名为徽县水电局电力修造厂。
  永宁岳王(后坪)电力提灌工程 1967年8月,甘肃省农机科研所与兰州水泵厂联合生产的80—16型高扬程水轮泵试项目,在永宁乡岳工村开工修建,1971年8月1日试水成功。工程由进水闸、输水渠道、泵站房、8寸上水管道、1000立方米蓄水池等构筑物组成,安装120千瓦发电机1台。投工230万个,总投资29万元,计划灌溉面积3000亩。由于渠道引水流量小,来水量不稳定,致使水轮不能正常运转,发电机不能正常发电而停机。1978年在水轮泵站的基础上改建成电力提灌工程,即后坪电灌工程。该工程原计划三级,扬程160米,计划灌溉面积5000亩。由于农业生产体制的改变,三级未建成(设备未安装),实际只建成两级,扬程110米,上水量0.2m3/S,控制灌溉面积3000亩。
  双河口电力提灌工程 工程位于红川河与伏镇河会流处、栗川乡栗亭村的双河口。该工程1976年2月开工,抽调青壮民工400余人,组成专业队,吃住在工地,实行组织军事化、劳动战斗化,在农闲施工高峰期,日投劳2000余人,总投工近38万个,移动土石方30余万m3,总投资154万余元,于1979年主体工程竣工,并成立双河口电灌工程管理所。工程由输水渠、前池、泵站、35千伏输电线路等构筑物组成,并在站右红川河距站200米处修浆砌石栏水坝一座,站左伏镇河河滩地打机井两眼。共安装12sh—19型水泵12台(套),JD型深井泵2台(套),总装机容量1366KW。工程为三级上水,总扬程103米,设计流量0.683m3/S,灌溉面积10500亩。修干渠15公里,沿渠修建压力池,埋设压力管道,建成半固定喷灌系统,解决了山地灌溉“上山容易下山难”的难题。后因资金不足,配套工程未能全部完成,未能充分发挥效益。
  泥阳川灌区 西干渠,1956年冬动工,1958年10月竣工,时为联合渠,渠道进水口位于泥阳镇郑家垭瓦窑口,经泥阳镇至成县店村的下店子,全长9.5公里,投工1.6万个,计划灌溉面积3000亩。1976年经天水地区水电处设计队设计,并派工程师邹家祥负责施工,在原进水口址修建截流坝,确保渠道引水流量。同时对灌区内川坝地由天水地区水电处派人进行了规划,组织群众平整,修成条田,便于灌溉。次年又修建了东干渠,在郑家垭修建了跨河倒虹吸,为东干渠输水,渠道全长2.5公里,至王窑村入泥阳河。引水流量0.5立方米/秒,计划灌溉面积1200亩。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对东西干渠进行了维修改建,在西干渠原砖瓦厂修建了输水渡桥,全灌区修建配套支渠和小桥涵等渠系建筑物,渠道进行了衬砌,保证输水畅通。
  伏镇川灌区 灌区有跃进渠、永丰渠、团结渠三条干渠。跃进渠1956年建成通水,由伏镇峡口引伏镇河水,经峡口、李庄、刘庄、伏镇等7个行政村,至栗川乡杜公行政村,全长约10公里。沿渠有跨河沟渡槽2处,水闸20处。1963年后,渠道多处塌垮淤塞,失去通水能力。为确保稻田及农田灌溉用水,1976年,由县水电局工程师王世民同志负责,在跃进渠进水口处修建截流工程。该工程有集水滤管、输水暗渠、分水闸等建筑物。集水管为内径4℃m的多孔混凝土集水管,埋深4.6m,上下两层,共八条,每条长80m。在滤水管周围铺设反滤层,下游侧修粘土截水墙一道。引水暗渠长约800m,至张家底流出水面,并建分水闸一座,为永丰渠供水,永丰渠长约4公里,用预制砼板衬砌,至伏镇退水入西河,汇入伏镇河。该工程引水流量0.37m3/S。跃进、团结两渠控制灌溉面积3800亩。1977年,在伏镇河东岸修通了团结渠,由北禅寺山脚下河湾进水,经贺店至河湾,渠长约6公里,沿渠有跌水、陡坡、桥涵及建筑物17处。引水流量0.2m3/S,控制灌溉面积2400亩。
  以上三条干渠,组成伏镇川灌区灌溉网,在70年代连年干旱的情况下,为抗旱保丰收发挥了重要作用。后因管理不善,年久失修,截流工程滤水管移位,引水量减少,河床受冲刷下砌,进水口吊岸,不能进水。1989年,陇南地区水电设计院设计并组织施工,在原跃进渠渠首址修建渠首建筑物浆砌石溢流坝一座,坝右岸修进水闸、冲砂闸,坝体内设输水廊道,这样可同时为跃进、团结渠供水。九十年代初对团结、跃进渠进行整修改建,跃进渠用现浇砼衬砌,断面为U型,以改善引水条件,节约投资。同时修建配套支渠,增建了倒虹吸、分水闸、退水闸、桥涵等连接建筑物,大大提高了渠区的灌溉功能,充分发挥工程效益,灌区控制灌溉面积达6200亩。
  回忆我县农田水利建设发展史,有成功,也有失误。当年国家投入大量资金,当地群众集资投劳,耗费大量劳力、财力建成的各类农田水利设施,由于管理不善、年久失修、设备老化等种种原因,几乎全部报废,失去灌溉功能。对过去,我们要用科学的态度认真总结,从中吸取有益的“营养”,使今后的农田水利建设更好的为现代集约型农业生产服务。
  (任正信:原徽县水电局副局长)

知识出处

徽县文史资料选编

《徽县文史资料选编》

《徽县文史资料选编(第二辑)》是记史之书,载实之书,资料之书,全书分“彩插”“大事记”“机构沿革”“文史资料”等四个栏目,共收录文史作品约146篇。这些作品选自政协文史研究员、爱好文史事业的业余作者的作品。全书56万多字,内容丰富,分量厚重,文字精美,很有品位。《徽县文史资料选编(第二辑)》所收入的作品既有文化品位,又有史料韵味,既是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经历的“三亲”资料,又能起到传承文化、探究历史、启迪现实的作用。

阅读

相关人物

任正信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徽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