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水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徽县文史资料选编》 图书
唯一号: 291820020220000141
颗粒名称: (四)水利
分类号: F426.9
页数: 11
页码: 239-249
摘要: 本文概括了徽县农田灌溉事业发展追述、《兴州江运记》释读、徽县水系古今谈等。
关键词: 经济建设 徽县 水利

内容

徽县农田灌溉事业发展追述
  任正信
  在我国,开渠引水,灌溉农田,发展农业生产,提高粮食产量,历史悠久。诸如,宁夏的秦渠、唐徕渠,四川的都江堰,距今已二千余年,历经沧桑,至今仍为现代农业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徽县从哪朝哪代开始引水灌田,无人能够说清,也无史料记载,无从考证。但可以肯定的是,农田灌溉源于水稻种植。据传,古代勤劳智慧的徽县人民,从外省外地引进水稻种子,首先在伏家镇试种,获得成功后很快向栗川、游龙等周边地区扩延。优越的地理环境,温暖的气候,肥沃的土地,丰富的水资源,这些优越的种植条件,使水稻产量高、质量优、香甜可口、口感特好,尤其是游龙李家寺的大米,曾进贡宫廷成为皇帝餐桌上的美味佳肴,被称为“贡米”。由此,水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向泥阳、江洛、银杏、城关等地发展,到1949年全国解放,引水渠道发展到30条,水稻种植面积扩大到1.05万亩。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制订了一系列符合我国国情的方针政策,在农村实行了土地改革,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极大的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为了发展农业生产,确保农作物平稳增产,旱涝保收,解决全国人民的吃饭穿衣困难,国家动员组织群众投工投劳,大办水利,修塘打坝,开渠引水,有的地方安装人畜为动力的“解放牌”水车提水灌溉。1956年后,徽县掀起大办水利的热潮,当时县委、政府提出“以蓄为主,小型为主,群众自办为主”的水利建设方针。到1959年底,全县渠道增加到141条110公里,塘坝50座,蓄水22.8万m,安装“解放牌”水车360部,有效灌溉面积扩大到1.74万亩,保灌面积1.45万亩。这一时期修建的较大引水渠道有:泥阳的联合渠(后更名为西干渠)、伏镇跃进渠、银杏峡门渠和榆树海龙山渠等四条。
  海龙山渠道是一条引雪水河水上山的引水渠道。该工程未经设计,只靠一时的“革命激情”盲目上马,是一项边测量、边设计、边施工的“三边”工程。该工程于1957年开工,计划渠道总长度8.3公里,流径游龙、榆树、银杏、伏镇等4个乡镇84个村。动员组织上万名民工,抽调二三十名干部,吃住工地,进行会战,炸石开渠,共投工50余万个,移动土石方425万m。终因未经科学论证,脱离实际,渠线长,水量小,渗漏严重等原因而被迫停工。
  六十年代初,由于国民经济极度困难,处于调整时期,国家投资有限,只保重点工程项目,农田水利建设仍然以群众自办为主。1966年以后,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国家每年投少量资金,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的材料、设备购置等补贴,开始推广使用水轮泵提水灌溉。到1969年底,徽县累计修渠254条167公里,修建塘坝55座,库容29万m3,修建银杏峡门水库一座,安装水轮泵6处6台,发展有效灌溉面积2.15万亩,保灌面积1.81万亩。
  七十年代,大旱、干旱持续。为了抗旱夺丰收,国家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投资逐年增加,同时提出了“小型为主,以蓄为主,蓄引提并举”的大办水利的方针。在此方针指引下,徽县农田水利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取得显著成效。在继续修渠打坝的同时,开展了打井、修建机电提灌工程,安装配套喷灌等多种形式的农田水利项目,扩大灌溉面积。截止1982年底,经“三查三定”核实,国家对徽县农田水利投资累计逾2000多万元,建成水库2座、库容27万m(其中:栗川耿寺水库已淤平,水阳峰崖水库至今完好),塘坝13座、库容7.64万m3,修渠51条82.43公里(1976年最多达533条365公里),机电提灌531处(其中机电井388眼),安装半固定喷灌8处,配发移动式喷灌机333台(套)。
  现将主要农田水利工程及灌区建设情况分述如下:
  打井 七十年代初,先是组织群众打井径5—10米的大口井,井壁有砖砌的,有块石垒的,质量标准较高的为现浇无砂混凝土井壁。因受抽水设备限制,大口井一般较浅,出水量小,甚至有的为干井。为此,1971年8月,徽县成立了机械打井队,招收工人12—15人。配备150型和205型冲击式打井机5台,此后又配备了汽车,承担打井所需物资、材料的运输。随着物资材料的大量增加,车辆增加到5辆,徽县水电局成立了车队。1977年初成立物资站,负责物资的调运、管理和下发。
  1972年,为解决抽水灌溉所需动力,在伏家镇、泥阳镇等地进行柴油发电机组井灌区试点,由于成本高而搁浅,开始规划架设宝鸡至徽县110千伏高压输电线路,1974年架通,同时先农11万伏变电所建成,投产运行。大电网的建成供电,结束了长期使用小火电(柴油发电机组)、小水电的历史,亦为徽县农电线路建设拉开了序幕。之后至1979年,县城至伏镇、江洛、柳林、高桥、嘉陵等地3万5千伏、1万伏供电线路相继架通,变电所同时建成,投产运行。为加强管理,成立了相应的供电站。在此基础上,供电电网快速发展,惠及徽县全县。
  喷灌 七十年代中期以后,开始配发移动式柴油喷灌机组,由两人抬着搬动发展到架子车拉运转移。喷灌机组机动灵活,适用性强,搬动方便。只要有水源,不论是山地、川地,地面平整与否,都可使用,在抗旱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很受群众欢迎。
  为了使提灌工程尽快发挥效益、解决山地灌溉问题,1976年县上决定在银杏宋沟搞喷灌试点。引塘坝水,在盘山渠侧旁修压力池,埋设压力管道,安装喷头等喷灌设备,利用地形落差产生的压力,建成半固定式自压喷灌进行灌溉。在全县推广后,很快建成半固定自压式喷灌13处,埋设压力管道2100m建成压力池74个,喷灌面积1.05万亩。1979年,甘肃省水利厅主持在徽县召开全省喷灌现场会,听取徽,县水电局介绍经验,得到与会同志的好评。此后,省水利厅直接下拨4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徽县喷灌建设。到1982年,共建成半固定自压喷灌34处,埋设压力管道3890m,建压力池120个,发展喷灌面积22680亩。当时出现的问题是因地形落差影响,压力变化大,而适应不同压力的喷头类型少,因此喷灌效果不很理想。1978年,在天水地区水电处支持下,用钢材(计划指标)从成都换取购买模具,筹建水泥制品厂,生产电杆和喷灌用砼管。1985年,徽县水泥制品厂更名为徽县水电局电力修造厂。
  永宁岳王(后坪)电力提灌工程 1967年8月,甘肃省农机科研所与兰州水泵厂联合生产的80—16型高扬程水轮泵试项目,在永宁乡岳工村开工修建,1971年8月1日试水成功。工程由进水闸、输水渠道、泵站房、8寸上水管道、1000立方米蓄水池等构筑物组成,安装120千瓦发电机1台。投工230万个,总投资29万元,计划灌溉面积3000亩。由于渠道引水流量小,来水量不稳定,致使水轮不能正常运转,发电机不能正常发电而停机。1978年在水轮泵站的基础上改建成电力提灌工程,即后坪电灌工程。该工程原计划三级,扬程160米,计划灌溉面积5000亩。由于农业生产体制的改变,三级未建成(设备未安装),实际只建成两级,扬程110米,上水量0.2m3/S,控制灌溉面积3000亩。
  双河口电力提灌工程 工程位于红川河与伏镇河会流处、栗川乡栗亭村的双河口。该工程1976年2月开工,抽调青壮民工400余人,组成专业队,吃住在工地,实行组织军事化、劳动战斗化,在农闲施工高峰期,日投劳2000余人,总投工近38万个,移动土石方30余万m3,总投资154万余元,于1979年主体工程竣工,并成立双河口电灌工程管理所。工程由输水渠、前池、泵站、35千伏输电线路等构筑物组成,并在站右红川河距站200米处修浆砌石栏水坝一座,站左伏镇河河滩地打机井两眼。共安装12sh—19型水泵12台(套),JD型深井泵2台(套),总装机容量1366KW。工程为三级上水,总扬程103米,设计流量0.683m3/S,灌溉面积10500亩。修干渠15公里,沿渠修建压力池,埋设压力管道,建成半固定喷灌系统,解决了山地灌溉“上山容易下山难”的难题。后因资金不足,配套工程未能全部完成,未能充分发挥效益。
  泥阳川灌区 西干渠,1956年冬动工,1958年10月竣工,时为联合渠,渠道进水口位于泥阳镇郑家垭瓦窑口,经泥阳镇至成县店村的下店子,全长9.5公里,投工1.6万个,计划灌溉面积3000亩。1976年经天水地区水电处设计队设计,并派工程师邹家祥负责施工,在原进水口址修建截流坝,确保渠道引水流量。同时对灌区内川坝地由天水地区水电处派人进行了规划,组织群众平整,修成条田,便于灌溉。次年又修建了东干渠,在郑家垭修建了跨河倒虹吸,为东干渠输水,渠道全长2.5公里,至王窑村入泥阳河。引水流量0.5立方米/秒,计划灌溉面积1200亩。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对东西干渠进行了维修改建,在西干渠原砖瓦厂修建了输水渡桥,全灌区修建配套支渠和小桥涵等渠系建筑物,渠道进行了衬砌,保证输水畅通。
  伏镇川灌区 灌区有跃进渠、永丰渠、团结渠三条干渠。跃进渠1956年建成通水,由伏镇峡口引伏镇河水,经峡口、李庄、刘庄、伏镇等7个行政村,至栗川乡杜公行政村,全长约10公里。沿渠有跨河沟渡槽2处,水闸20处。1963年后,渠道多处塌垮淤塞,失去通水能力。为确保稻田及农田灌溉用水,1976年,由县水电局工程师王世民同志负责,在跃进渠进水口处修建截流工程。该工程有集水滤管、输水暗渠、分水闸等建筑物。集水管为内径4℃m的多孔混凝土集水管,埋深4.6m,上下两层,共八条,每条长80m。在滤水管周围铺设反滤层,下游侧修粘土截水墙一道。引水暗渠长约800m,至张家底流出水面,并建分水闸一座,为永丰渠供水,永丰渠长约4公里,用预制砼板衬砌,至伏镇退水入西河,汇入伏镇河。该工程引水流量0.37m3/S。跃进、团结两渠控制灌溉面积3800亩。1977年,在伏镇河东岸修通了团结渠,由北禅寺山脚下河湾进水,经贺店至河湾,渠长约6公里,沿渠有跌水、陡坡、桥涵及建筑物17处。引水流量0.2m3/S,控制灌溉面积2400亩。
  以上三条干渠,组成伏镇川灌区灌溉网,在70年代连年干旱的情况下,为抗旱保丰收发挥了重要作用。后因管理不善,年久失修,截流工程滤水管移位,引水量减少,河床受冲刷下砌,进水口吊岸,不能进水。1989年,陇南地区水电设计院设计并组织施工,在原跃进渠渠首址修建渠首建筑物浆砌石溢流坝一座,坝右岸修进水闸、冲砂闸,坝体内设输水廊道,这样可同时为跃进、团结渠供水。九十年代初对团结、跃进渠进行整修改建,跃进渠用现浇砼衬砌,断面为U型,以改善引水条件,节约投资。同时修建配套支渠,增建了倒虹吸、分水闸、退水闸、桥涵等连接建筑物,大大提高了渠区的灌溉功能,充分发挥工程效益,灌区控制灌溉面积达6200亩。
  回忆我县农田水利建设发展史,有成功,也有失误。当年国家投入大量资金,当地群众集资投劳,耗费大量劳力、财力建成的各类农田水利设施,由于管理不善、年久失修、设备老化等种种原因,几乎全部报废,失去灌溉功能。对过去,我们要用科学的态度认真总结,从中吸取有益的“营养”,使今后的农田水利建设更好的为现代集约型农业生产服务。
  (任正信:原徽县水电局副局长)
  《兴州江运记》释读
  王义
  公元800年至805年,兴州(今略阳)刺史、山南西道节度使严砺主持疏导嘉陵江二百余里。柳宗元为此写下《兴州江运记》,详细记录了严砺疏通嘉陵江的场面和情景。
  1.严砺其人
  《旧唐书·列传第六十七》严砺,震之宗人也。性轻躁,多奸谋,以便佞在军,历职至山南东道节度都虞候、兴州刺史、兼监察御史。贞元十五年,严震卒,以砺权留府事,兼遗表荐砺才堪委任。七月,超授兴元尹,兼御史大夫,山南西道节度、支度营田、观察使。诏下,谏官御史以为除拜不当。……砺在位贪残,士民不堪其苦。素恶凤州刺史马勋,诬奏贬贺州司户。纵情肆志,皆此类也。
  元和四年三月卒。卒后,御史元稹奉使两川按察,纠劾砺在任日赃罪数十万。诏征其赃,以死,恕其罪。
  史臣曰:爵人于朝,与众共之;刑人于市,与众弃之。缢崔宁,除严砺,时君之政可知矣,辅相之才可见矣!……。
  又《旧唐书·本纪第十三、第十四》亦有严砺任职、诬奏崔河图,长流崖州,收剑州等事。
  《新唐书·列传第六十九》严砺,字元明,震从祖弟也。……震卒,以砺权主留府事,遗言荐之,即拜本道节度使。诏下谏议大夫、给事中、补阙、拾遗合议,皆以为“砺资浅,士望轻,不宜授节制”,帝不从。
  砺在位,贪沓苟得,士民不胜其苦。素恶凤州刺史马勋,即诬奏,贬贺州司户参军。刘辟反,以储备有素,检校尚书左仆射,节度东川。擅没吏民田宅百馀所,税外加敛钱及刍粟数十万。元和四年,卒,赠司空。后监察御史元稹奉使东川,劾发其赃,请加恶谥。朝廷以其死,故但追田宅奴婢还其主,税外所敛悉蠲除云。
  又《新唐书·本纪第七、列传第七十一》分别有严砺等击败刘辟,为自己求官(“砺复请大臣为节度”)等事。
  合《新、旧唐书》来看,严砺的功绩主要在平息刘辟叛乱和疏通嘉陵江水运两事,并未有“加礼部尚书”之事。其为人“性轻躁,多奸谋,以便佞在军”“人望素轻”“纵情肆志”“轻躁多奸谋,以便佞自将”“贪沓苟得”,对他的贪污案略有涉及,只是一个大概。
  《新唐书·列传第九十九》(元稹)按狱东川,因劾奏节度使严砺违诏过赋数百万,没人涂山甫等八十余家田产奴婢。时砺已死,七刺史皆夺俸,砺党怒。俄分司东都。
  检《元稹集》第三十七卷《弹奏剑南东川节度使状》中对严砺的罪状做了如下三个方面的总结:第一,“严砺擅藉没管内将士、官吏、百姓及前资寄住涂山甫等八十八户,庄宅共一百二十二所,奴婢共二十七人”;第二,“严砺又於管内诸州,元和二年两税钱外加配百姓草共四十一万四千八百六十七束,每束重一百一十一斤”;第三,“严砺又於梓、遂两州,元和二年两税外,加征钱共七千贯文,米五千石。”
  张艳云在《唐代一桩贪污案始末分析》(《唐都学刊》第23卷第1期,2007年1月)一文中指出:第一,严砺擅自籍没的违规违法的侵占性,“案内并不经验问虚实,亦不具贼职名,边收家产没官,其时都不闻奏”的违规操作,是非法的、不合理的;第二,严砺对所管诸州的税外加配行为是有根据的,然而,即使事出有因,也不符合朝廷的有关规定,更何况元和二年(807)不合规定的“擅自加征”,又被元和三年(808)所沿袭,即“准二年旧例征收”;第三,严砺利用职务之便,巧立名目,非法占有所管州府公有财物。
  综上可见,严砺贪污的真实性毋庸置疑,而元稹《弹奏剑南东川节度使状》是“现在所见的唐代最纤细的贪污记录”,严砺其人恐不如柳宗元记中所言“节用爱人,克安而生,老穷有养,幼乳以遂,不问不使,咸得其志”,“公命鼓铸,库有利兵;公命屯田,师有余粮;选徒以遂,有众孔武;平刑议狱,有众不黩;增石为防,膏我稻粱;岁无凶灾,家有积仓”,“其功烈尤章章焉不可盖也”,显为溢美之词。
  2.严砺所疏通的河道
  《新唐书·志第三十》:兴州顺政郡,下。土贡:蜡、漆、丹沙、蜜、笋。户二千二百二十四,口万一千四十六。县二:顺政(中。有铁,南有兴城关。),长举(中下。元和中,节度使严砺自县而西疏嘉陵江三百里,焚巨石,沃醯以碎之,通漕以馈成州戍兵。州又领鸣水县,长庆元年省入焉。有铁。)。
  从柳宗元《兴州江运记》可知,疏通河道是为了向成州运送军粮,当时应为陆路,即翻越青泥岭,下虞关,经九股树、中川、金池院到兴州(邑人梁晓明先生《杜甫自秦州入蜀行迹补证》一文曾有详细论述,梁文见《杜甫与徽县》甘肃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在这样艰险的道路上运粮是十分困难的。严砺通过疏通嘉陵江水道来代替陆运,“江涛负载漕船‘雷腾云奔,百里一瞬’免除了陆运的艰险,也缩短了整个运输路程”
  (辛德勇《隋唐时期陕西航运之地理研究》《陕西师大学报》2008年第6期)。
  辛德勇在《隋唐时期陕西航运之地理研究》中指出:“贞元五年,成州内徒,权治于同谷县西境的泥公山”,“《新唐书·地理志》记载严砺疏凿江道,是自长举而西疏凿嘉陵江二百里。从长举县到青源河口有一段嘉陵江水道,但只有几十里,远不及二百里之数;若是从长举县循嘉陵江西南行,到青源河口,再寻青源河而上到同谷县西的泥公山下,倒是有一百多里,与《新唐书·地理志》记载的里程相近。严砺既然是为漕运过去由长举陆路运往成州的戍粮而疏凿河道,那么他所疏凿的也只能是这样一条由嘉陵江联通青源河的航道,而主要的工程是在青源河段,而不是如文献记载的,只是嘉陵江主干道。”这段话的判断是准确的,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唐·山南东道山南西道》(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中国地图出版社1996年6月版)以清晰看出青源河与成州的位置关系。故青源河或为今成县之东河,流经成县宋坪乡,略阳县青泥河乡,到白水江封家坝村汇入嘉陵江,今称青泥河,这段水道大部分在今甘肃徽县、成县境内。
  3.严砺疏通河道的方法
  严砺对嘉陵江航道的疏凿措施“包括清除水道上的石块,砍除影响通航的树木,对河床中基底与河岸连结在一起的影响航运的岩石则用火烧醋激的办法粉碎后,再将其清除下去。”实际上使用“焚以炎火,沃以食醯”破石方法的人是李冰,“道有故蜀王兵兰,亦有神作大滩江中。其崖崭峻不可凿,乃积薪烧之,故其处悬崖有赤白五色”(《华阳国志·蜀志》),东汉武都太守虞诩,在开通粮道时,也使用此方法,“使人烧石,以水灌之,石皆坼裂,因镌去石”(《后汉书·虞诩传》注引《续汉书》)。可见这一方法是我国劳动人民,在工程实践中的巧妙发明,严砺又加以改进,以醋代水,这也充分反映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与智慧。
  附:《兴州江运记》
  御史大夫严公牧于梁五年,嗣天子举周、汉进律增秩之典,以亲诸侯。谓公有功德理行,就加礼部尚书。是年四月,使中谒者来锡公命。宾僚吏属,将校卒士,黧老童孺,填溢公门,舞跃欢呼,愿建碑纪德,垂亿万祀。公固不许,而相与怨咨,遑遑如不饮食。于是西鄙之人,密以公刊山导江之事,愿刻岩石。曰:惟梁之西,其蔽曰某山,其守曰兴州。兴州之西为戎居,岁备亭障,实以精卒。以道之险隘,兵困于食,守用不固。公患之曰:“吾尝为兴州,凡其土人之故,吾能知之。自长举北至于青泥山,又西抵于成州,过栗亭川,踰宝井堡,崖谷峻隘,十里百折,负重而上,若蹈利刃。盛秋水潦,穷冬雨雪,深泥积水,相辅为害。颠踣腾藉,血流栈道。糗粮刍藁,填谷委山。马牛群畜,相藉物故。餫夫毕力,守卒延颈,嗷嗷之声,其可哀也。若是者,绵三百里而余。自长举之西,可以导江而下,二百里而至,昔之人莫得知也。吾受命于君而育斯人,其可已乎?”乃出军府之币,以备器用,即山僦功。由是转巨石,仆大木,焚以炎火,沃以食醯,摧其坚刚,化为灰烬。畚锸之下,易甚朽坏,乃辟乃垦,乃宣乃理。随山之曲直以休人力,顺地之高下以杀湍悍。厥功既成,咸如其素。于是决去壅土,疏导江涛,万夫呼抃,莫不如志。雷腾云奔,百里一瞬,既会既远,澹为安流。烝徒讴歌,枕卧而至,戍人无虞,专力待寇。
  惟我公之功,畴可侔也!而无以酬德,致其大愿,又不可得命。矧公之始来,属当恶岁,府庾甚虚,器备甚殚,饥谨昏札,死徙充路。赖公节用爱人,克安而生,老穷有养,幼乳以遂,不问不使,咸得其志。公命鼓铸,库有利兵;公命屯田,师有余粮;选徒练旅,有众孔武;平刑议狱,有众不黩;增石为防,膏我稻粱;岁无凶灾,家有积仓;传馆是饰,旅忘其归;杠梁以成,人不履危。若是者,皆以戎隙帅士而为之,不出四方之力,而百役已就。且我西鄙之职官,故不能具举。惟公和恒直方,廉毅信让,敦尚儒学,揖损贵位,率忠与仁,以厚其诚。其有可以安利于人者,行之坚勇,不俟终日,其兴功济物,如此其大也。
  昔之为国者,惟水事为重。故有障大泽,勤其官而受封国者矣。西门遗利,史起兴叹。白圭壑邻,孟子不与。公能夷险休劳,以惠万代,其功烈尤章章焉不可盖也。是用假辞谒工,勒而存之,用永宪于后祀。
  (注:《兴州江运记》自《柳宗元集》录出,详见《柳宗元集》第二十六卷,中华书局1979年10月版)。
  (王义:徽县教育局干部)
  徽县水系古今谈
  窦璋
  徽县位于甘肃东南,地理坐标为东经105°04′至106。26′、北纬33°32″至33°01″之间,以秦岭之璠冢山、大山梁、八卦山、天子山、玉皇顶为界接天水市;南以大阳山、林家山、红崖(西崖)、云台山为界接陕西略阳县;东以玉皇顶、杏树梁、大殿山、大阳山与两当县为邻;西以老人山、北崖山相邻成县西和为界,总面积为2272.2平方公里。
  徽县古曰河池,始于元鼎。古居梁州西北陇西东南。先属梁州,后归陇西。属秦岭—昆仑山构造带。因临秦岭南麓而被指为华阳之首。北依秦州、南靠汉中、东连故道、西达仇池,是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古老摇篮地。境内岗阜交错,平川毗连。雨量充沛,植被茂盛。迭障连云,群山起伏。山清水秀,地域开阔。沟河纵横,泉水淙淙。土地肥沃,物产丰富。自古农耕发达,五谷遍地生长。
  自然地理概况
  徽县地处“徽成盆地”中部。地形地貌属秦岭褶皱地带内一个较为开阔的断陷地势。纵跨南北秦岭,横穿盆地东西,南北高山,中部丘陵。地质构造属秦岭—昆仑山构造带。地层组成主要由强烈褶皱的太古代变质岩和褶皱不太强烈而基本没有变质的震旦纪及部分古生物、中生代地层组成。中部主要有中生代到早第三纪陆相红色岩系—砂岩、砾岩、页岩等互层而构成。上部覆盖着第四纪黄土和马兰黄土等湖相沉积物,根据上述地质改造、岩层组合及层理面等标志,反映出中部地区具有浅海环境的景象。此后随地壳隆起而整体上升,在强烈风化和水流割切下,形成了景象多姿的丘陵地貌。地形地貌大体可分为三个类型:北部为中山地貌、南部为中山地垒地貌、中部为丘陵地貌。南岭中山地垒地貌区:俗称南秦岭。总面积643平方公里,占全县面积的23.6%,平均高程1374.8米,相对高差1800米。地质构造属下古代地槽带,地貌特征是:群峰起伏,青山叠翠,沟溪纵横,清水淙淙。特别是在东南部珍贵动物保护区的三滩地带,更是迭障连云,峭壁险峻,自古就有“峭壁拔空远千仞,鸟瞰嘉陵一线江”之称。以东界山,望天梯,云台山为南部第二屏障,以大阳山为东南第一屏障,其中最高山峰为东界山,海拔高程2504米,是我县最高山峰,天然植被率为80%。
  北岭中山地貌区总面积1153平方公里,占全县面积42.4%,平均高程1578.1米。地貌特点:山峦起伏,植被葱茏。本区直系秦岭南麓强烈褶皱地带,是我县中部河流的源头,主要山峰有蒿川山、鸡鸣山、云雾山、天子山、八卦山、老爷山等。为徽县北部第一屏障,以老人山、老爷山为第二屏障。最高山峰天子山,海拔高程2330米。形成本区地貌的主要因素为下古地质构造运动,使地壳隆起和下沉。多年平均侵蚀模数每平方公里550吨。
  中部丘陵河谷区:本区系徽成盆地中心,总面积926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34%。地貌特征是:丘陵起伏,河流纵横,平均海拔高程1171.5米,相对高程250米。天然植被度39.8%。
  今徽县的江河水系
  我县系嘉陵江上游。全县大小河流六百四十五条,全长2261公里,河流密度0.83。境内嘉陵江干流长40.2公里,一级支流21条,长317.9公里;二级支流177条,长792.3公里;三级支流279条,长758.2公里;四级支流136条,长298.6公里;五级支流29条,长51.7公里,其他两条,长2.3公里。一百平方公里以上河流,有嘉陵江、永宁河、洛河、麻沿河、西河、东沟河等“一江五河”。
  嘉陵江:嘉陵江是我县最大的河流,纵贯县境东南部,自县境下边界线吴王城以上全长165公里,境内长自上边界线嘉陵镇大山村明洞口至虞关乡吴王城40.2公里,流域面积6964.6平方公里。河流平均比降0.5‰,年输沙量21.42万吨。
  永宁河:系嘉陵江上游较大支流之一,是我县第二大河流,发源于秦岭南麓,我县西北部边境与天水县分界线大山梁(海拔2064.8米)北坡,流经天水娘娘坝、李子园、党川马家坪流入我县太白、柳林、永宁等乡,在嘉陵黄沙河汇入嘉陵江。全长144公里,河流平均比降9‰,流域面积2161平方公里。境内河长68公里,面积822.8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30%,年径流总量5.11亿立米。
  洛河:发源于我县北部境内老爷山南麓,径流我县江洛、泥阳、榆树、伏镇、栗川、银杏、水阳、大河等八个乡镇,全长81公里,流域面积1047.3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8.97立方米/秒,年径流总量2.83亿立米。其中自产水2.58亿立米,入境水0.25亿立米。多年侵蚀模量902吨/平方公里,年输沙总量93.24万吨,境内面积953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35%。流域平均宽12.9公里。上游有伏镇河、泥阳河两大支流,是形成我县中部丘陵河谷区的主要因素,总面积498.4平方公里,占洛河面积的52.3%。是我县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另一方面,由于洛河中上游地质构造及农耕地大量集中,加上某些不适应的人类活动,不同程度的影响了自然的生态平衡,发生一定数量的水土流失现象。仅伏镇河、泥阳河年侵蚀总量达58.7万吨,侵蚀模数每平方公里931吨。年平均侵蚀深度0.62毫米。是我县水土流失较大的地区之一。
  西河:又名田家河,发源于榆树乡小马安山南麓,全长42公里,平均比降6.5‰,流域面积256.1平方公里,流域平均宽6.1公里,流经榆树、银杏、城关、水阳、嘉陵等五个乡镇,至嘉陵乡田家河下坝汇入嘉陵江。
  麻沿河:发源于县境西北部北岭山系的八卦山与老爷山之间,河流全长33.1公里,流域面积359.4平方公里。其中境内面积304平方公里,境外面积55.4平方公里。东沟河:系嘉陵江左岸在我县境内第一条大河,发源于东界山西麓,流长23.1公里,流域面积105.5公里,天然林草面积104平方公里,植被率98.5%。如下表:
  古今徽县版图内河流
  徽县版图今非昔比。《华阳国志》曰:河池地方百里。从有关资料可知,汉代有循成道,南北朝有栗亭、泥阳二县。当时河池西界未越架子山;南未越青泥岭;北离高桥六十七里,东界略有出入,正东以两当河为界,东南以天门山、半边街(今云屏)连接南郑沔县。
  (一)汉至南北朝期间的河池(徽县)、栗亭、白水县河流
  北魏地理学者郦道元《水经注.卷二十、漾水、丹水》记载:〈汉续书〉曰:“浊水即白水异名也。浊水又东南,埿阳水北出泥谷,南经白石县东,而南入浊水。浊水又东南与仇鸠水合,水发鸠溪,南经河池故城西,王莽之乐平亭也。其水西南流入浊水。浊水又东南与河池水合,水出河池北谷,南经河池县东,西南入浊水,浊水又东南,两当水注入。水出陈仓县之大散岭,西南流入故道川,谓之故道水……。西南经故道城东,魏征仇池,筑山置戎……。故道水又右汇黄庐水,水出天水郡黄庐山腹,历谷南流,交流故道水。”①
  东汉班固《汉书—地理志.第八下》记述:“河池,泉街水南至沮入汉,行五百二十里,莽曰乐平亭”。东晋常璩《华阳国志》记述:“河池县:泉街水,入沮合汉也,沮县:河池水所实指西沟水出东狼谷也”。《徽县志略》按:“东狼谷,今凤县南紫柏山。沮即择水,俗称黑河”。《徽县志》“思义川,东南六十里,嘉陵江南即古泉街水,其流甚微,路由山石关达黑河。”
  在上述文字里实有六条河:即泥谷水、仇鸠水、河池水、故道水、黄庐水及泉街水:有学者提出:
  《元和郡县志》《元丰九城志》《水经注》等志书里没有永宁河的记载。为什么没有永宁河的记载?因为在宋代之前河池水不叫永宁河,永宁河这个名字未出现,元代之后才出现永宁县,后才有永宁河出现,上述这些著作均完成在宋代之前,没有出现永宁河不等于现在没有永宁河。纵观《水经注》,他是以漾水(故道水)为坐标叙述以西河流的,纵观《漾水.丹水》章节,由于坐标的游离(有时以洛河水为坐标,有时以故道水为坐标),时而由西往东时而由东往西,有时由南往北,没有一定规律。对于古人坐在府邸完成此著,也实属不易,不像我们现在这样方便。尽管坐标歧义,入手不定,只要你慢慢看、细细品、页页找,总能找出答案。
  《水经注》曰:“浊水之白水异名也。浊水又东南,埿阳水北出泥谷,南经白石县东,而南入浊水。”②
  据传在周朝周赧王时因龙头山与马安山曾连为一体,形成堰塞湖,在此积漪江湖,赧王下令斩断龙马二山湖水昏浊而下泻,而叫河名为浊水。虽为传说但江洛下川口有斩龙地名。该水主流有二,东源称元路河,发源于老爷山西侧,西源为清水沟河,发源于糜岭,经殷家沟、青河沿在洛口与东流合成大河,现称江洛河,始称洛河或浊水,南入泥阳谷,接纳泥谷川诸流,南经泥阳镇东。北魏延兴三年(公园473年)在泥阳镇置白县(郭家塄)。后又迁白石县于西和西峪,原地又置埿阳县,故郦道元在文中说:“南经白石县东,而南入浊水”此处的白水实指泥谷水,泥谷水也就是洛河,而不是指成县东河。因次,此“浊水“明显是指泥阳河之下的洛河。因此,白水=泥谷水=洛河=浊水。
  《水经注》曰:“浊水又东南与仇鸠水合,水发鸠溪,南经河池县古城西,王莽之乐平亭也。其水西南流注浊水。”③
  仇鸠水指今伏镇川天河,因伏镇河有四源,主源为现版图河流称雪水河。发源于榆树乡大沙坡(古地名仇鸠)。因此伏镇河最初称仇鸠水,后又叫天河(当地群众至今叫天河,官方和外地人叫伏镇河)。其余三源:沿川河分别发源于老爷山东麓;瓦茨河发源于砖塔梁,山王河发源于榆树北部普陀梁。四河在剡厥汇合南出峡谷从栗亭古城东南在双河口注入浊水。故郦文说:“其水西南流注浊水。”(方位错也,在东南而不在西南。笔者注)。“南经河池故城西,王莽之乐平亭也。”又错了,这是栗亭古城,不是河池故城。(从郦道元著作“水经注”期间,北魏已升栗亭为县,属广业郡。应是栗亭故城。)
  《水经曰》:“浊水(指嘉陵江)又东南与河池水合,水出河池北谷,南经河池戊东、西南入浊水(指嘉陵江水),水出北谷。”④正如《徽县志·山水·永宁河》曰:“东四十里,即河池水也。有三源:一自天池山经新店窑、白腊峡西南流;一自娘娘坝经兰柴庙东南流;一自王家楼经高桥下河流。三水汇于韩家湾,又有甘沟、香山沟细流入之,浸成大河,入江口川。又有南流汇合后经银桩崖,绕永宁故城,再三十里入嘉陵江,是为合口。”
  据笔者考察,天池山位于北纬33。42″,东径105°36″,是徽县与天水市分界山。
  天池山天池水共有三大支流,南流入高桥东流,称高桥河,西流出山后向北经舒家坝向东经娘娘坝南部南接纳牛家峡水后续向东南流;北流直下天池山向北经李子园后与娘娘坝西来之水汇合,东流下天池山经白音峡出峡三水合流后现称白家河,流经观音殿等地出峡谷入原太白乡;另一支流发源党川镇区域河流经放马滩、党川、庙川、花庙后称花庙河,出山后入原太白乡桑树垭与白家河汇合,南下出柳林入永宁,沿途又接纳了通中河、干沟河、后村河、屈家河在内的支流20多条,经历史悠久的冲刷,拓宽成广宽的河池川从永宁镇东边绕古城而下至嘉陵镇黄沙驿入嘉陵江。
  河池水在古河池县时,位于中部,加之永宁河比降(9‰)适中。而不像泉街水(12.1‰)更不像洛河(1.9‰)免遭滑坡和水灾,而选中该区域生活居住。洛河支流天河(伏镇河)流域因比降太小,沼泽地在农业学大寨,专政办农业的1976年治理伏镇川时才彻底消灭掉沼泽地。直到5·12大地震之后伏镇川的长流水井(除酒厂神泉外)才干涸再不外溢。由于河池水流域为丘陵沟壑区,水域宽阔,土层肥沃,山清水秀,适合人类居住,因而村庄稠密。正因为有这样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必然成为华夏古人类繁衍发祥地。从七十年代柳林镇发掘的“甘沟、庙坪”遗址看,均属“马家窑文化类型”。便可证明:早在新石器中晚期,河池川就有人类居住,而且形成定居村落了。
  《水经注》曰:“故道水又右汇黄庐水,水出西北(站在固镇城黄庐山为正北,在永宁看黄庐山为西北,笔者注。)天水郡黄庐山腹,历谷南流,交注故道水。故道水南入东益州广业(化)郡界,与沮水之津(指嘉陵江南之水云屏河入两当县后注入嘉陵江,笔者注。)合,谓之两当水,(流入两当县当然称两当水,笔者注)上承武都沮县之沮水渎(指徽县嘉陵镇江南北部与两当交界流入两当水的瓦窑沟河,笔者注。)西南流,注入两当溪。”黄庐山水指黄沙河,往后为田家河,再退后是徽县西河,再往回叫银杏河,回原处叫页水河。故《水经注》曰“水出西北天水郡黄庐山腹”。(黄庐山今名黄渠梁位于东径106°04′、北纬33。58′,银杏位于东径106°02′,北纬33。48′,永宁位于东径106°11′北纬33°50′。如果说河池故城在银杏树,那方位就错了,因为银杏与黄渠梁在东径度上几乎一致,黄渠梁与永宁镇在东径度上相差7分度,正值西北。笔者注)
  故郦文说:“水出西北天水郡黄庐山腹。”榆树东北与柳林西北界山,现称黄渠梁。西麓水从榆树东部而南下注入银杏川,分别叫页水河和银杏河;东麓发源水叫洛坝河注入永宁河。故黄庐山水为今黄沙河,也就是今天的田家河,田家河口有“黄沙驿碑”为证。“故道水南入东益州广业郡界,与沮水之津合,谓之两当溪水,上承武都郡沮县之沮水读。西南流,注入两当溪。”这一段文字讲的非常清楚。本在介绍黄庐水,怎么又扯到“广业郡”、“沮县”、“沮水”及“两当溪”。因南北朝期间你争我夺,有“十羊九牧、县如牛毛”之称,你立我废,归属变化无常,只有对照地图,才能理解。笔者认为:这段文字,以河找名,以名定名,从地域归属来看,“沮水之津”实指两当东南古铁门川诸流。“沮县沮水续”实指今嘉陵镇尹坪一带的瓦窑沟水系。笔者觉得郦文在故道水叙述中未涉及江右之水,因为这段文字的要害字是一个“上”字。
  在这里把沮县补充简述一下:沮县治地在今茶店镇,约包括留坝县南部、略阳县全部及两当、徽县、成县南部。这是东汉公元63年后的区域。早在西汉初,汉武帝平定白马氐国之后析广汉、陇西郡置武都郡于今西和洛峪,当时共置九县道属武都郡辖地,即:武都道(今洛峪)下辨道(成县小川,秦置下辨县,汉改道)上禄县(西和北部)、平乐道(康县平乐镇)、循成道(今伏镇)、故道县(治今凤县单河铺)、嘉陵道(略阳金池院)及沮县(治地今勉县茶店镇)。西汉末,王莽篡位,改郡县为国亭,河池县改为乐平亭,循成道改为栗亭,公元25年东汉建立,公元35年复归旧制和旧名的同时,废循城、平乐、嘉陵三道后归沮县、故道、下辨属之。沮水实指今陕西汉中西北黑河。黑河发源于秦巴山区,东源于今留坝县南星庙台一带,西源于今两当天门川徽县思义川一带。二水南流经观音寺折勉县入汉江。由于造山运动改变西沟水的归属,使西沟水西源头变成了泉街水。源于大殿山西麓经狼架山东出罝口关而变成了西出东沟峡,而今称东沟河。由于徽县峡谷南部两山壁立,地势险峻,是古陈仓道南段必经之地,是古代入蜀之门户,汉设山石关,三国蜀设罝关口。沔逾此北入陈仓为捷径,故诸葛亮传有:“朝出褒沔,暮宿黑水”之载。
  《水经注》又曰:“又西南注于浊水。浊水又东南经盘头郡东,而南合凤溪水,水上承浊水于广业郡南经凤溪,中有二石双高,其形若阙,汉世有凤凰至焉,故谓之凤凰台,北去郡三里,水出台下,东南流,左注浊水。”⑤此处浊水确指木皮岭下的大河水,大河水实是泥阳水经红川、栗亭川及仇鸠水汇合后入白水峡,故郦道元说:“水上承广业郡。”今成县古称广业郡,白石县(泥阳)、栗亭县(今伏镇川)均属广业郡辖治。所以称“上承广业郡”,“南经凤溪”,槃头郡,北魏太平真君三年(442年)在大河堡置仇池郡。灭仇池国后西魏迁仇池郡还西和境内在此地置仇池县,后改仇池为灵道,旋又废灵道县为明水县,设修成郡于大河堡,旋改修成郡后又北迁三里置槃头郡治地小河关。故有“浊水东南经槃头郡,而南合凤溪水。”“北去郡三里,水出台下。”凤溪水指南部第一大屏障云台山,龙洞山连体山脉龙洞主峰南流小地坝入小河村注洛河水,该水古称凤溪水。因龙洞山主峰北流水曰:龙溪,南流水曰:凤溪。龙洞山脉古时称:鹤鸣山、鸣鹤山、五凤山、朝阳山、鸑鷟山、凤山、仇维山、长峰山、接溪山等。接溪山是古代地理著作针对接溪水而言。故《元和郡县志》《华阳图志》条均有:“接溪水出接溪山。”凤山定名在南北朝期间北魏在今陕西凤县置固道郡于单河铺,废帝(554年)年改南岐州,因州境有鸑鷟山为名。成州同谷县本是凤州西界县,同谷县南有凤凰山,因为州名。河池县条又曰:“山在成州界,去县稍远。”是完全正确的,(因西魏已废栗亭县)栗亭当时是成县一镇,故曰:去县稍远。
  (二)清代的徽州河流
  《徽县志》载清代杨三辰《江河纪略》曰:“……北河上流,徽东之永宁河,源发于秦。”一自新店窑经百纳峡入永宁是为中段;一自娘娘坝,经南柴庙归入永宁,是为左股;一自王家楼,透出墨磊山经高桥下河注入永宁,是为右股。三水汇总永宁,浸成大河,乃克载空舟,下至合河口。益以嘉陵江水,厥势虽大,暗石惧多,仅可载半重舟。稍前,河西有老官庙旧迹,因名老官滩。南为渡口,水深而稳,南岸之阴多空隙,可垒巢,鹊鸟密集,是为老鹊窝。对河北岸为雷神坝,渊澄水安,靠西南下,交田家河。一源发自徽城东长峪沟,由东关偏斜射直西,与北来水合流一处,是谓左河襟;一源发页水河并冻青峡口银杏铺,设直西与东峪水汇,是谓右河襟。迨过石家峡,楼子崖达田家河。其间流疾多石,至此地平水宽,皆细沙也。沙黄流浊,为黄沙滩。……靠南山溯洄北向为大沙坝,流水积沙,前进则汪洋浩瀚,白水江也……。又前白水江,所称小河口者源发徽境西北。一自老白山,经栗斗峪、包家峡、伏家镇,即在河池县碑记,河溯上下栗亭川东南山脚,注归徽县之打火店。一自糜渚关经江洛镇、邓家峡、泥阳川透横川镇,折过山寨坡下并北来河汇总而入打火店。两水既合,流亦甚巨,滩险者舟不行。
  (窦璋:徽县银杏树乡政府退休干部)

知识出处

徽县文史资料选编

《徽县文史资料选编》

《徽县文史资料选编(第二辑)》是记史之书,载实之书,资料之书,全书分“彩插”“大事记”“机构沿革”“文史资料”等四个栏目,共收录文史作品约146篇。这些作品选自政协文史研究员、爱好文史事业的业余作者的作品。全书56万多字,内容丰富,分量厚重,文字精美,很有品位。《徽县文史资料选编(第二辑)》所收入的作品既有文化品位,又有史料韵味,既是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经历的“三亲”资料,又能起到传承文化、探究历史、启迪现实的作用。

阅读

相关地名

徽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