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徽县上世纪六十年代引种茶树的回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徽县文史资料选编》 图书
唯一号: 291820020220000131
颗粒名称: 对徽县上世纪六十年代引种茶树的回顾
分类号: S571.1
页数: 2
页码: 215-216
摘要: 本文记述了对徽县上世纪六十年代引种茶树的回顾,其中包括了茶树的引进试种、示范推广、气候条件的局限等。
关键词: 引种茶树 徽县 农业经济

内容

改革开放之前,在计划经济时代背景下,即便是以户凭证定量限供的少量茶叶(每户每次供应1-2两),也很难做到按计划如数供应到千家万户,于是在徽县开始试引种茶树。
  一、茶树的引进试种、示范推广
  1966年春,县供销社组织有关人员前往我县周边文县碧口、陕南紫阳等茶区考察论证,认为在我县南部气候条件相对较好的部分地区,适当发展茶叶生产也许是可能的。向县上主要领导汇报后,在前县委书记吕国齐同志(文革期间任县革委会主任)的关心支持下,我县开始先后从陕南紫阳县、四川省江津县、安徽省歙县等地引进茶种,进行大胆试种。县上从供销社、农技站各抽调一人,长期从事这项工作。还远从浙江省杭州西湖茶区聘请两名茶农驻我县水阳乡两铺垭村指导茶树种植和茶园建设,信心和决心可见一斑。
  经过连续数年的引种试种,到七十年代中期,我县的茶叶生产已见雏形,全县有水阳乡的两铺垭、高楼子、石滩、牟坝、南山、泰山,嘉陵镇的五一、草滩、张滩、田家河,银杏乡的马庄等十二个行政村三十二个合作社,先后种植茶园四百二十余亩,重点村社示范面积达到四、五十亩。一时间茶树以新生事物的姿态成为徽县种植业中的一大亮点。
  1969年春,清明到谷雨期间,开始了徽县有史以来从未有过的采茶和初次加工。此前曾派人前往陕南紫阳县学习茶叶的炒制技术,同时引进揉茶机四台,以适应制茶的需求。第一次制炒青茶2.1斤,炒制的青茶清香浓郁、口感颇佳。
  制茶当天,驻水阳乡两铺垭村试种茶树示范点专干谢泳清(县供销社干部)带领村社干部和从杭州西湖请来的茶农,共十多人前往县革委会报喜,受到了县革委会主任吕国齐同志的高度赞扬和热情鼓励,更加鼓舞了种茶村社的积极性,促进了徽县茶叶生产的不断发展。
  由于受气候条件的限制,特别是春季少雨干旱的严重威胁,很难保证茶叶的稳定产量,要增产则更为艰难。鼎盛时期的1971至1976年,我县茶叶的亩产水平,始终未突破10斤。这就为后来茶树在徽县的消失埋下了伏笔。
  二、气候条件的局限
  茶树是典型的亚热带指示植物,而我县地理位置处在由温暖带向北亚热带过渡的地带,因此光、热、水等主要气象指标与亚热带相比均有一定差距。其一是气温,亚热带年平均气温14℃以上,大于10℃以上积温4200°(大于10℃以上为植物生长发育必需温度)。我县年平均气温为12℃,相差2°,大于10℃以上积温3791.7℃,相差408.3°。其次是光照,亚热带年平均日照时数2200小时以上,我县年平均日照时数仅为1726小时,相差474小时。其三是降水,亚热带年平均降水量960毫米以上,我县年平均降水量745.8毫米,相差214.2毫米,而且降水主要集中在7至9三个月,占全年降水量的56%。春季少雨干旱构成了对茶树正常生长的极大威胁。其四是土壤酸碱度,亚热带土壤酸碱度普遍在7以下,属微酸土壤。我县新建茶园土壤酸碱度普遍在7.5至8之间,属微碱性土壤。
  从以上气象条件分析看,徽县不属于茶树的适生区域,在我县只能勉强生存,生长缓慢,发育不良,要维持一定的产量很难保证。生产率不高,效益低下,制约着茶叶生产的继续发展。
  改革开放、万象更新,市场繁荣,商品丰富。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茶叶,长期一直紧缺供不应求的状况已不复存在。茶树种植这一昙花一现的新生事物在徽县大地的自然消失也就势在必然了,从无到有,从有到无,最后退出了种植业。
  (蔡昶杰:原徽县政协副主席)

知识出处

徽县文史资料选编

《徽县文史资料选编》

《徽县文史资料选编(第二辑)》是记史之书,载实之书,资料之书,全书分“彩插”“大事记”“机构沿革”“文史资料”等四个栏目,共收录文史作品约146篇。这些作品选自政协文史研究员、爱好文史事业的业余作者的作品。全书56万多字,内容丰富,分量厚重,文字精美,很有品位。《徽县文史资料选编(第二辑)》所收入的作品既有文化品位,又有史料韵味,既是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经历的“三亲”资料,又能起到传承文化、探究历史、启迪现实的作用。

阅读

相关人物

蔡昶杰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徽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