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游龙川大米种植的兴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徽县文史资料选编》 图书
唯一号: 291820020220000129
颗粒名称: 简述游龙川大米种植的兴衰
分类号: F327.42
页数: 2
页码: 211-212
摘要: 本文记述了徽县游龙川大米种植的兴衰。
关键词: 游龙川大米 种植 徽县

内容

素有“陇上小江南”之誉的徽县地肥水美,五谷皆生,水稻栽植的历史虽鲜有文献记录,但声名流传甚广。上世纪70年代初期,徽县尚有不少地方种植水稻,如永宁、银杏、伏镇、栗川、榆树、游龙、江洛、泥阳等乡镇,其中尤以伏家镇、栗川乡种植规模最大,而以游龙川所产的大米最为驰名。
  作为徽县地方特产之一,游龙大米历史悠久,但由于缺乏明确的史料记载,其声名多年来一直仅存于民间口头传言,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如下几则:
  一则是说唐朝的武则天皇帝有一年回乡省亲时,装扮成农妇模样顺道暗察民风,在游龙川被一户善良农家舍己救人的义举所感动,于是将蜀地所产优质稻米赐于当地人耕种,游龙川从此成了米粮之乡;另一则是说康熙皇帝微服私访路过游龙川,因为饥饿难耐,讨吃了人家的一碗米饭,被其晶莹如玉的外观和柔初绵甜的口感所撼,特赐封游龙米为御用之贡米,游龙大米因之而声名大振,名扬四方;还有一则是说在游龙川李家寺的千年大银杏树底下,早年间曾有一泉,泉水喷涌不止且清澈可鉴,用此泉水浇灌的数十亩稻田所产之稻米,品质明显优于别处,历朝历代所贡之米即专指此处所出。
  传说终归属于民间文学的范畴,不可追根溯源去当真,但有两点可以得到肯定:一是游龙大米的种植时间比较久远,起码有好几百年的历史;二是游龙大米的米质优良,这可以从多年来人们对它的青睐程度得到一定的证明。
  “贡米”的称谓,自民国年间起一直到1985年之前,不论是分田单干,还是公社化时期集体统一经营,游龙大米一直给国家有上缴任务。很长一段时间里,民间走亲访友,拜望名流,游龙大米是常见的礼品,这不仅在县内如此,在县外的天水、兰州等地,游龙大米也作为礼中上品。由西和县退休干部、陇上著名民俗专家杨克栋先生集40余年心血搜集整理而成的陇南第一部山歌集《仇池风》中,有几处提到了游龙米,如“游龙川(徽县地名)里的颗颗米,整整缠了三年你。”
  1949年以前的旧中国,游龙川跟全国其它地方一样,沿河千余亩稻田被当地的几家大户所占。落后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严重地桎梏着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据年长者回忆,当时一亩稻田只能产四至五斗稻谷,除去“东家”的租资和官府的“皇粮”,所剩寥寥无几,遇到灾年,一年的辛劳只够喝几碗米汤。
  解放后,国家进行了土地改革、减租减息运动,农民的劳动热情高涨,游龙川的稻田面积得到进一步扩大。当时,人口比较少,村庄占地小,沿游龙河两岸的平川地几乎处成了稻田,尽管田块大小不一,但面积很是可观。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到七十年代的二十多年间,游龙川的水稻种植规模堪称历史之最。
  1975年至1978年,当时的游龙公社革委会组织大批劳力,大搞冬季农田基本建设,把原来不规则不平整的稻田统一规划,进行了修整。之后又配合当时的农业机械化运动,由公社农机站配置了耕作稻田的设备,对稻田实行拖拉机翻耕、耙耱。各队也都购置了打稻机,彻底改变了沿袭多年的手工脱粒方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极大调动。由于宅基地侵占和降水量减少等多种原因,游龙大米的种植面积有所减少,但当地政府和广大群众一直在设法努力保持着使其不致被湮灭。游龙大米不论是在品种改良上,还是在作务方法上都得到及时的更新,产量也得到大幅度提高。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当地的一些有识之士认识到游龙大米这一品牌的重要性,他们在保持游龙大米传统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米的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2000年,颜门村委会主任马雷率先购置了精米加工机械,并在工商管理部门申请注册了“帝王牌”商标,打破了游龙大米多年来一直无正规包装的传统交易形式,把游龙大米的品牌推向了市场。继其之后,马湾、立斗、李寺、游龙等村社都相继涌现出了精米加工、销售的摊点,游龙大米成为当地群众致富奔小康的一项支柱产业。
  近十年来,特别是2005年以后,由于地下水位日渐下降,稻田严重缺水,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使农村青壮劳力大量外出务工,交通条件改善后物流的日益发达,四川、东北、宁夏等地所产优质大米抢占市场等诸多因素,致使我县水稻种植面积一再缩小,伏镇、栗川的大片稻田已被蔬菜大棚所替代,游龙大米的种植规模也急剧萎缩。目前,游龙河沿岸的稻田已基本上消失殆尽。
  (陈革宁:徽县宝徽公司职工)

知识出处

徽县文史资料选编

《徽县文史资料选编》

《徽县文史资料选编(第二辑)》是记史之书,载实之书,资料之书,全书分“彩插”“大事记”“机构沿革”“文史资料”等四个栏目,共收录文史作品约146篇。这些作品选自政协文史研究员、爱好文史事业的业余作者的作品。全书56万多字,内容丰富,分量厚重,文字精美,很有品位。《徽县文史资料选编(第二辑)》所收入的作品既有文化品位,又有史料韵味,既是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经历的“三亲”资料,又能起到传承文化、探究历史、启迪现实的作用。

阅读

相关人物

陈革宁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徽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