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在甘肃徽县的日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徽县文史资料选编》 图书
唯一号: 291820020220000107
颗粒名称: 回忆在甘肃徽县的日子
分类号: K294.2
页数: 3
页码: 151-153
摘要: 本文记述了1969年10月开始至1973年春,解放军8396部队3千余人进驻徽县,主要任务是为国防科工委在徽、成县建立可养万余人的后方军事研究基地。该部驻徽三年,纪律严明,军容严整,全力支援徽县建设,开展军民联欢、体育联赛,在县城吴山等地修筑防空洞多处……军民关系融洽。
关键词: 徽县 解放军 军民关系

内容

(据《徽县志》记载:1969年10月开始至1973年春,解放军8396部队3千余人进驻徽县,主要任务是为国防科工委在徽、成县建立可养万余人的后方军事研究基地。该部驻徽三年,纪律严明,军容严整,全力支援徽县建设,开展军民联欢、体育联赛,在县城吴山等地修筑防空洞多处……军民关系融洽。编者注)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因为备战的原因,二炮基地的一部分指战员撤到后防——甘肃省徽县和成县,部队的番号是8396。因为保密的原因,当时我们受到的教育是:“有人问你从哪里来的,就说是从兰州来的。”司政后(编者注:“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的简称)机关在徽县,21所在成县,其他各个团都分别去了一个连或是一个营,分散在徽县和成县的一些乡镇。工兵团的三营驻扎在成县的红川公社(后来叫红川镇),我姨夫任三营教导员,我去过一次。
  我爸爸王国栋1969年离开工兵团,调到基地司令部工作,当时司令部、政治部和21所都住在红山,我家还没有来得及去红山,爸爸就到徽县去了,我们家随之从农场搬到了徽县。我们全家是1970年6月1日儿童节那天到达甘肃天水,随后乘车赴徽县。一路在山中穿梭,道路曲折,蜿蜒起伏,高低不平。大部分的道路一边是山,一边是悬崖,很是险峻。在新疆看戈壁滩看惯了,一看见这么多的山还真感到好奇。一路上,我和弟弟、妹妹们目不暇接,感到一切都很新鲜。天水到徽县大约三四个小时的车程,我们直接到达徽县县城驻地,还意犹未尽。
  司政后机关占用了县大礼堂的大院,大礼堂后边是吴山,吴山因吴玠而得名,山上有吴玠墓碑。
  我们经常去吴山上玩,昊山上全都是高大的树木。到了雨季,腐朽的树干上长满了蘑菇,地上的地耳随处可见。地耳与木耳差不多,长出来是深绿色的,跟木耳一样可以晒干。我们吃的都是新鲜的,也经常采些地耳回家,妈妈用它做的汤很鲜。山上有一条小道直通我们大院,上面有警卫团的岗哨,好像有一个班住在上边。我至今仍记得山上边吴玠墓的样子,高高的黑色墓碑。记得有首词这样写道:
  碑亭捧樽酌新凉,翠柏点霞争晨光。
  关河未改青石破,日月依旧碑文亡。
  九战蜀门却狂虏,一腔热血洒西疆。
  将军白骨吴山土,任凭世人论短长。
  大礼堂旁边有一棵古老的大树,紧挨着大树是一座古庙,当地人叫忠烈祠,也叫吴王庙。经过“文化大革命”的“破四旧”、“立四新”,庙里的神像不知哪里去了,我们一家被安排住在了这座庙里。庙宇一共三间,进门一间,左右各一间,在出门的右边,战士们给我家盖了一间厨房,这在当时可以算是比较好的房子了,可想而知,当时地方老白姓的生活条件是多么的艰苦。
  徽县是个山区,粮食以小麦为主,他们能做出各式各样的面食,且非常好吃,蒸的馒头里放一种不知名的佐料,我在我的同学家吃过,比起纯白面的要好吃得多。徽县的水果很丰富,有毛栗子、柿子、苹果、梨、桃子、杏子、李子、核桃等,到收获的季节非常便宜,一分钱十个杏子,一元五一只老母鸡,比起新疆的东西花样既多又便宜,很多水果我都是在徽县第一次吃到的。
  但是徽县的水质不好,部队没去之前,老百姓都吃地表的水,吴山的半山腰上有一个水井,上面一层绿苔,青蛙和癞蛤蟆到处都是,在水中跳来跳去。我曾经在徽县见过直径十多公分的癞蛤蟆,是在一个坑里,大的小的足有四、五十个,当时我又害怕又恶心。“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从那以后都快四十年了,我还是害怕青蛙和癞蛤蟆。
  当地人缺碘非常厉害,大脖子病随处可见,有的长达一尺左右,看起来很是可怕,有许多山里人没见过汽车。部队的到来使徽县这个十分闭塞的山沟沟发生了质的变化。部队帮助他们修建了水塔,接上了自来水,喝上了地下水,吃到了碘盐,使得大脖子这个地方病得到抑制。基地在徽县设有一个门诊部,离我家挺远,在一个半山腰上,林木茂密,环境很好,一般的小病门诊部都可以诊治。部队的车辆帮助当地老百姓,使他们的农产品得以运出山外,增加了收入。部队的文化生活很丰富,一个星期放一场电影,基地演出队也经常从新疆到徽县慰问官兵、慰问当地的老百姓,活跃了当地的文化生活,也使他们了解了外边的世界。今天的徽县已经今非昔比了,部队的参与功不可没!
  在徽县期间,我弟弟、妹妹进入徽县小学上学,我进入徽县一中上初一。当时的徽县一中既有高中也有初中,在校学生挺多,座落在县城的南大门外边,从我家到那儿走路需要十几分钟。学校占地面积也不小,都是平房,一排平房有三个教室。最北边的一排有一个食堂,我们经常在那买馒头吃。操场在学校的南边,是土地面,我们在那上体育课,雨天全是泥,晴天全是土。学校的最南边是大礼堂,我们常在那开校会、演节目。记得学校宣传队排了《沙家浜》《红灯记》《智取威虎山》三出样板戏。所有的角色都是学生扮演的,大部分是高中生,他们唱的很专业。在当时文化生活很单一的情况下,能看见真人演唱,非常受欢迎,他们在县剧场也演过多场。部队宣传队也在徽县演过几场《红灯记》,同样很受欢迎。部队都是专业演员,比学生演唱的自然更好一些。
  我的班主任老师叫殷志宏,兰州人,教数学的,对我非常照顾,我一去就让我当班干部。我是在徽县一中入的团,入团时还没满14岁。当时因为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我们初一年级叫一连,一班就是一连一排,我是一连二排的。殷老师是我们的班主任,也管理全年级,是连长,据说他早已调到兰州了。
  三排有一个男生,个子不高,比较壮。他是副连长,让我当了副指导员。每个班的班长就叫排长,我属于连级干部,负责管理全年级。遗憾的是我都不知道我该干什么,只是很羡慕那个副连长,老师不在,他能把三个排的学生管理的服服帖帖。他可以将三个排的学生集合起来训话,底下没有一个敢说的。他讲起话来头头是道,批评起人来一点情面都不留。其他学生对他毕恭毕敬,就连我这个与他同级的人也绝对服从他的领导。
  我曾经被选为县上的先进代表,到县委参加了两天会议,在那吃饭,回家住。当时参加会议的都是大人,就我一个小孩,我都不知道去干什么,只记得会上发了一个塑料皮的笔记本,当时好一阵子高兴。
  徽县6月份正好是收麦子的季节,我几乎没有上课就随同学下乡帮忙收麦子去了。在这以前我连麦子长什么样都不知道,这次机会来了,我兴奋极了,怎能不去呢?妈妈给我买好了镰刀、草帽,准备好了行李。我们去的是永宁镇,当时基地防化团住在那,临走时爸爸妈妈千嘱咐万叮咛:“如果有困难,缺什么东西,就去防化团找那些叔叔。”
  地方上的大卡车把我们送到永宁镇上就走了。徽县是个山区,村庄大都在山上,剩下的路只有步行。老师领着我们,背着行李,拿着镰刀,沿着崎岖的山路走了好长时间,终于到了一个村庄。村里给我们找了两间房,好像是库房,我们男女各一间,没有床,地上铺了一些薄薄的麦草杆,褥子铺在上面,又潮又硬。人多房子小,睡觉时人挨着人。晚上蚊子嗡嗡叫,厕所也不干净,来时的兴奋全没了。
  我们四人一组被分在各家各户,跟老百姓一起吃,早饭和晚饭他们都吃的很简单,基本没有菜,有的也只是酱油拌蒜瓣,再就是徽县特色酸菜,徽县酸菜和东北酸菜截然不同,东北是用大白菜腌酸菜,徽县是将雪里红切碎,熬一些玉米糊糊倒在里面发酵成的酸菜。腌制好的酸菜可以用来下汤面,放上盐后当菜吃。他们一天中最重要的饭是中午饭,这顿饭在夏天是吃凉面。面条是手擀的,农家妇女擀的面条跟机器压出来的一样厚薄均匀,长短一致,就像是工艺品。据说那里娶媳妇,做面食是必经的一关,巧媳妇面条都擀得很好。面条下好后捞出来晾凉,用熟油在上面涂上一层,以免沾在一起,然后用防蝇网盖上,等着干完农活的当家人回来吃。他们夏天一般不做拌面条的卤子,只是用油泼上一大碗红红的辣椒面,准备上一些蒜泥或是蒜瓣,还有醋、酱油和盐以及一些不知名的佐料,将这些佐料以你个人的喜好放进面条,拌上一大碗(那碗真的很大),好吃极了!我们每天中午几乎都能享受到这个美食,那真是地地道道的徽县特色,那个味道是你在任何一个高级饭店都品尝不到的!
  白天,我们和社员们一起割麦子;吃过晚饭,我们在打麦场给他们演节目。此前,他们是没有任何娱乐活动的,我们演的那些节目水平虽然不高,但还是吸引了全村的人都来看,就像是过年似的。每天晚上我们都要演不同的节目,准备好的演完了,就现编几个,那时候也不知怎么那么“有才”,随便就能编出一个节目来。我们连还将《东方红》有关长征的全过程排成了一个很长的节目,仿照电影上的去演,我和班主任朗诵。后来,我们还在县剧院演出了好几场,感到很自豪。
  一个星期的夏收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我们准备返程。当我们走到镇上才发现我们没法回县城了(镇上离县城好几十公里)。上次的车只管送,不管接,老师也没辙了,我们都茫然地坐在马路上,早上赶路,中午饭还没着落呢。这时我想到了大人的嘱咐,我就对老师说,让我看看能不能去找一辆车送我们回去。老师让一个同学陪我一起去,我们很快就找到了防化团,他们正是开午饭的时候,我一进大门,就有一个我认识的叔叔喊我,我说了一下我的来意。说来也巧,平时他们那儿没有大车,用车都是从县城汽车5连现调过来的,那天算是我们运气好,基地演出队慰问,刚好有一辆车在那,他们商量了一下,就让那辆车先把我们送回到了县城。那天,我成了我们班的英雄。
  1971年的4.5月份,备战解除,部队大部分人员要返回新疆,我爸爸先行回去了。部队是分期分批回马兰的,为此在徽县谈家庄火车站发了几趟专列,运送部队和家属。我姨夫他们营(成县红川)暂时不回新疆,我姨独自带着两个孩子在徽县,孩子都很小,还要上班,我爸妈决定把我留下来与她作伴。我家走后,我又在徽县生活了两个多月。1971年7月放暑假时,我被21所的一个姓齐的副处长带回马兰。
  我从出生到去徽县前没离开过部队,在徽县的日子是我长那么大第一次离开部队的圈子与老百姓接触,第一次与不是军人子女的孩子接触,第一次见到真正的农村,第一次见识了农村的生活。它打开了我的眼界,让我了解了部队以外的生活,丰富了我的人生阅历。徽县是我永生难忘的地方。
  (王俊英:济南市六十八中高级教师)

知识出处

徽县文史资料选编

《徽县文史资料选编》

《徽县文史资料选编(第二辑)》是记史之书,载实之书,资料之书,全书分“彩插”“大事记”“机构沿革”“文史资料”等四个栏目,共收录文史作品约146篇。这些作品选自政协文史研究员、爱好文史事业的业余作者的作品。全书56万多字,内容丰富,分量厚重,文字精美,很有品位。《徽县文史资料选编(第二辑)》所收入的作品既有文化品位,又有史料韵味,既是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经历的“三亲”资料,又能起到传承文化、探究历史、启迪现实的作用。

阅读

相关人物

王俊英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徽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