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县首次为外国元首逝世举行的追悼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徽县文史资料选编》 图书
唯一号: 291820020220000093
颗粒名称: 徽县首次为外国元首逝世举行的追悼会
分类号: K294.2
页数: 1
页码: 102
摘要: 本文记述了1953年徽县首次为外国元首逝世举行的追悼会。
关键词: 外国元首 徽县 追悼会

内容

1953年3月5日,前苏联共产党和国家元首斯大林逝世,苏维埃国家一下子沉浸在极大的悲痛之中。因当时的苏联是“社会主义阵营”的领导者,又是新中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经济建设计划(1953—1957)期间援助中国156项重大工程项目的唯一友好国家,斯大林的病逝也给中国政坛带来大的震撼。3月9日,毛泽东主席在人民日报发表重要文章,高度评价斯大林对苏联党和国家的丰功伟绩和对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卓越贡献,沉痛哀悼中国人民的伟大朋友斯大林同志。中共中央、政务院(1954年后改为国务院)发出通知:在苏联为斯大林治丧期间,要求各省会城市都要召开追悼大会,在有苏联援建项目的地方(地、县)亦应举行一定规模的追悼活动。
  当时,苏联援建的宝成铁路刚开工,徽县铁路招待所(今东街幼儿园址)和谈家庄工地驻有苏联专家组。根据中央通知,徽县也就在举行追悼活动之列。
  3月17日,徽县县委、徽县人民政府在西门外体育场(今金源广场址)召开追悼会,县城机关干部、8510部队、企业职工、中小学师生等两千五百余人参加,人人都戴着自制的白纸花以示致哀。主席台正中的帷幕上挂着挽有黑纱的斯大林画像,下方摆着中共徽县委、徽县人民政府敬献的花圈,大幅横额写着“革命导师斯大林永垂不朽”,两边的悼联是:“遥寄哀思缅怀伟人斯大林,学习苏联奋发建设新中国”。这天上午天气灰暗,偶尔还有蒙蒙细雨,给追悼会增添了阴沉萧瑟的气氛。
  上午九时,追悼会开始,县委书记王菁华主持大会。首先由工、农、军、商、学各界代表上台敬献花圈,全体肃立默哀三分钟。接着,马如飞书记宣读了毛主席纪念斯大林的文章,县长邢应伦神情凝重的致悼词,苏联专家声泪俱下的宣读了悼文(有翻译)。追悼会议程简短,气氛肃穆庄重。当晚和次日晚上,天水地区电影队在体育场放映了有斯大林光辉形象和革命功绩的苏联经典影片《列宁在一九一八》《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保卫察里津》《日日夜夜》。县城职工居民扶老携幼,倾城出动,第一次“开洋荤”看外国影片。
  解放初期由于宣传媒体落后,在小县城生活的百姓对国内发生的新闻尚且知之甚少,对一个外国元首更是鲜为人知。参加追悼会和看过苏联电影,对伟人斯大林才有了初步印象。
  当年我是北小五年级学生,老师带我们参加了追悼会(四年级以上小学生参加),语文老师还辅导我班学生写了一篇命题作文《追悼会感想》,并选了十几篇优秀作文上了墙报。这件事是我少先队员时代的一次经历(当时担任北小少先队副大队长,是登台献花圈的学生代表),留下了令人回眸的记忆。

知识出处

徽县文史资料选编

《徽县文史资料选编》

《徽县文史资料选编(第二辑)》是记史之书,载实之书,资料之书,全书分“彩插”“大事记”“机构沿革”“文史资料”等四个栏目,共收录文史作品约146篇。这些作品选自政协文史研究员、爱好文史事业的业余作者的作品。全书56万多字,内容丰富,分量厚重,文字精美,很有品位。《徽县文史资料选编(第二辑)》所收入的作品既有文化品位,又有史料韵味,既是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经历的“三亲”资料,又能起到传承文化、探究历史、启迪现实的作用。

阅读

相关人物

杜发恭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徽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