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定区图书馆
安定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安定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临洮县人民医院
知识类型:
机构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定西年鉴-2005》
唯一号:
291131020220000452
机构名称:
临洮县人民医院
文件路径:
2911/01/object/PDF/291110020220000005/001
起始页:
0531.pdf
起始时间:
1949年
机构描述
历史沿革:1949年临洮县解放后,组建了临洮县人民政府卫生院,由原址搬迁到粮食市现工商局院内;1952年搬迁到乜家巷,并在灰盐市开设了门诊;1953年迁到东大街石桥角,更名为临洮县人民医院,并在现被服厂院内成立了住院部;1961年引洮工程下马,所属三所基地医院合并成立了临洮专署医院;1963年8月撤消临洮专区,专县医院合并成县医院,医院开始初具规模,成为本县及邻县的医疗中心。1968年秋天,因历史原因医院搬迁到临洮农校。1977年秋,由于农校恢复招生,收回其教学用房,医院重新选址,于1978年搬迁到新街旧址已二十七年。 自1978年以来,经过全体医护人员的努力奋斗,医院医疗工作、医教工作、医学科研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业务水平逐年提高,技术人员、医疗设备及业务收入不断增加,在本县及辐射到周边的渭源、漳县、岷县、卓尼、康乐、和政、广河及东乡县的100多万汉、回、藏及东乡族人民群众中享有较高声誉,成为医疗、医教、科研及预防保健的中心。目前,在本省内无论从医院规模还是医疗水平,都可以和一个地区医院相媲美。医院先后被确定为全国三分之一重点建设县医院,1983年被省政府评为全省卫生战线先进集体,1992年被省卫生厅命名为“文明医院”1997年经甘肃省医院等级评审委员会通过,卫生部认定为二级甲等医院。现为省级文明医院、 全省医德医风建设先进集体;交通事故保险救,助定点医院;临洮县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定点医院;白内障复明中心、定西地区药品质量信得过单位、全国巾帼文明示范岗,2003年、2004年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国“百姓放心医院”,临洮县急救中心设在院内。临洮县人民医院自成立以来,在各级领导和历任院长及全体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医院医疗、教学、科研等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业务水平逐年提高,成为本县医疗、教学、科研及预防保健的中心。但是,医院环境、基础设施和房屋现状严重制约粉医院的进一步发展,为了适应我县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为了以后五十多万临洮人民有一个环境优雅,看病疗养的好去处。经过充分论证,选择了交通便利、便于利用城市基础设施、环境安静、远离污染源的新院址。县医院新址位于洮阳镇瑞新路中段北侧,临商街东西长180米,南北长220米,座北向南,占地面积60亩,新医院主要由门急诊大楼、住院部大楼、影像检验中心、传染科楼和附属设施五部分组成。业务用房26000平方米,迁建工程总投资6000万元。门诊大楼:为五层框架结构建筑(局部六层戴帽),配备医用和客用电梯各一部,建筑面积6800平方米。一楼西侧为急救中心,中间大厅设挂号室、收费室、门诊中西药房,东侧为外科门诊和碎石中心;二楼西侧为各种功能检查治疗和内窥镜室,东侧为专家门诊和妇产科门诊;三楼西侧为内科系统各诊室,中间为门诊输液广场,东侧为五官科各诊室;四楼为行政办公区;五楼西侧为计算机控制中心、财务科和医保办公室,东侧为大会议室。住院部大楼:为六层框架结构建筑(局部带一层地下室和七层戴帽),建筑面积13600平方米,配备医用电梯两部。一楼大厅西侧为住院部药房、住院结算中心,药库、药械科,西侧南门区为供应室,北门区为洗衣房,地下为配电室、供氧中心、负压中心,东侧为儿科;二层西侧为内一科,东侧为内二科;三层西侧为妇产科,东侧为内三科;四层西侧为外一科,东侧为外二科;五层西侧为外三科,东侧为脑系科;第六层西侧为手术室,东侧为五官科;七层戴帽西侧为病理科,中间为病案室,东侧为图书馆、阅览室。住院部各临床科室的病房分为高、中、低三档,每个科设高档套间病房2个,中档次为带卫生间的2人病房,共4间,普通病房为3人房,共6间,另设一间7人大病房,供不同层次的病人选用。手术室由现在的3间增加到8间,可同时开展8台手术,可以大大缩短病人的术前等待时间。 医院迁建工程是县医院危房改造与城市建设相结合的一项综合工程,该工程2002年立项,2003年底动工兴建,全部按照现代化医院的要求进行设计。新医院设置床位401张长,除了一般设施外,新增加了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通信系统、中央监控系统,病房内增加了中心供氧、中心负压及呼叫系统,环境保护方面增加了污水及医疗废弃物处理系统。接照总体规划院内建有喷泉、假山、亭台、花园、人工 湖及草坪,使其成为花园式的医院,为病人创造舒适的疗养环境。 工程自2003年底开工以来,在上级领导和业务主管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在医院、施工、监理、迁建小组各方的共同努力下进展顺利。于2005年4月24日开始搬迁,5月10日搬迁完毕,并正式开业接诊病人。新医院自开诊以来住院病人增长8.9%,门诊病人增长21%,业务收入增长19%。 新医院在原有11个临床科室科室的基础上,新增加了内三科、外三科和脑系科三个新的专业科室。医院现有正式职工284人,退休职工80人,其中正高级技术6人,副高级技术人员33人(包括返聘人员),中级技术人员63人。有地区级跨世纪学术带头人5名、地级拔尖人才5名、创新人才4名,县级学术带头人36名,受聘担任兰州医学院兼职教授9人。 普外科、骨科、心血管内科、妇产科是本院的重点专科,业务量大在县内外知名度高。眼科的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质量和数量均居全省县级医院前列。本院就诊病人中有20-30%来自外县及周边地,区。目前除能开展二级医院要求的业务项目外,部分业务项目可达到三级医院水平。医院搬迁完成后,通过增加业务用房的面积,增设新的专业科室,引进培养专亚人才,扩大业务范围,提高重危病人的抢救成功率。医院将成为全省范围内规模最大、基础设施最好、设备最先进、专业最齐全,技术一流、服务一流的县级医院;成为本县及邻县范围内的医疗中心、康复中心和预防保健中心。这不仅可以使县医院的整体规模和医疗水平迈上一个新的台阶,更主要的是可以满足全县广大患者不断增长的医疗要求,为全县的经济建设保驾护航,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
知识出处
《定西年鉴-2005》
本书记述了2004年度定西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状况,共分“特载篇”、“县情篇”、“部门篇”和“数据篇”四个部分。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