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市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定西年鉴-2004》 图书
唯一号: 291120020220000347
颗粒名称: 定西市
分类号: K294.24
页数: 2
页码: 57-58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定西市地理位置、气候、经济、交通、人文景观和自然旅游资源、历史遗迹等及2003年国民经济、人民生活、退耕还林情况。
关键词: 定西市 社会事业 国民经济

内容

中共定西市委书记:石晶
  人大常委员会主任:石晶
  人民政府市长:武文斌
  政协委员会主席:秦素梅
  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刘宝珍
  【基本情况】 定西市是在2003年由原定西地区撤地设市而来,现辖1区6县,162个乡镇,总人口296.35万人,其中乡村人口264.5万人。总面积20330平方公里,人均耕地面积2.92亩。地势南高北低,海拔1896米,气候属温带半湿润和中温带半干旱区,东南暖湿气流受阻,大陆性气候明显,年平均气温5.7—7.7℃,年总降水量400—600mm。定西是古“丝绸之路”重镇,素有“甘肃咽喉,兰州门户”之称,现在是东西大通道的必经之地,具有承东启西,南连北展的区位优势。陇海铁路和310、312、316、212等国道贯通全境,交通十分便利。正在建设中的兰临高速公路、兰渝铁路和已建成的巉柳高速公路和宝兰铁路复线将会进一步改善交通条件。
  市内人文景观和自然旅游资源丰富,有众多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国家级、省级森林公园贵清山、遮阳山、莲峰山等享誉国内外,新石器时代著名的马家窑、齐家、寺洼等文化遗址,战国秦长城遗址,以及海内外李氏同胞寻根敬祖的陇西“李氏堂”和通渭温泉等极具开发价值。
  已发现金矿和其它各类矿产地达162处,花岗岩、大理石、红柱石等矿产开采条件好,储量分别达10亿立方米、1.5亿立方米和0.4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62.86亿立方米,其中洮河、渭河两大河流年径流量分别达到53.24和7.94亿立方米。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87.73亿千瓦,可开发量35.2万千瓦;干旱少雨、光照充足、冷凉和无污染的气候条件,赋予定西的马铃薯、中药材、花卉、食用菌等支柱农产品具有独特品质,栽培种植面积已占全区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一半以上,尤其是中药材种植历史悠久,素有“千年药乡”之称,所产“岷归”驰名中外;白条党参和黄芪获国家原产地标记注册。全市有天然草场700多万亩,为发展现代畜牧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国民经济】 整体经济继续保持健康发展态势。2003年,全市GDP达到56.04亿元,比上年增长10.0%,人均GDP1891元,增长7.44%,特色农业得到长足发展,马铃薯、中药材、蔬菜、畜牧、花卉等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的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69.2%,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1%,来自这些支柱和特色产业,农业产业结构继续优化,农业增加值达到23.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7.04%。
  “工业强市”战略进一步实施。2003年,全市完成限额以上工业增加值4.48亿元,增长11.46%。其中市、县完成限额以上工业增加值1.18亿元,增长9.04%。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加值1.59亿元,增长14.92%,重工业增加值2.9亿元,增长14.66%。全市工业企业实现销售产值14.11亿元,产品产销率达到91.1%,原煤、铝锭、发电量、淀粉、塑料制品等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比上年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全市公路营运车辆6144辆,增加304辆。其中客运1983辆、货运4161辆,县乡公路通车里程1328公里,通公路的乡镇和行政村分别占总数的100%和85.93%。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9亿元,增长8.3%,邮电业务收入1.34亿元,增长9.84%,城乡电话用户17.8万户,增长62.13%,局用电话机交换容量达17万门,增长13.33%,全市报刊发行量1674万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4.9亿元,增长18.69%。其中:基本建设投资13.11亿元,增长8.22%,更新改造投资5.32亿元,增长30.07%,房地产开发13760万元,增长1.22倍。年度内投资施工项目253个,本年投产项目141个,年末新增固定资产7.95亿元。
  消费品市场受“非典”影响较大,但最终零售额仍保持了较快增长。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42亿元,增长10.3%。非公有制经济蓬勃发展。年底私营企业1044户,比上年净增124户,个体工商户6.37万户,从业人员达12.67万人,年内个体私营企业上缴税金9674万元,增长9.5%,占全市财政收入的19.25%。
  【社会事业】 重点科技项目开发又有新发展。全年共取得科研成果18项,这些成果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其中:工业方面开发科技精品7个,完成产值3920万元,实现销售收入3670万元,利税539万元,出口创汇30万美元。全市共有33个乡、520个行政村完成了“村村通”工程,广播覆盖率达到88.57%,电视覆盖率达到87.07%。教育事业成绩显著。共为省内外普通高校输送新生7965人,比上年净增934人,录取率达到52.8%。与此同时,年内新增“普九”乡镇2个,累计达到148个,占全部乡镇的91.4%,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8.3%,初中在校学生巩固为98.1%。群众性体育活动新颖多样。2003年,成功举办市级比赛6项6次;我市健儿在省级及以上各类体育比赛中共获奖牌43枚,其中:金牌10枚、银牌14枚、铜牌19枚,1人破2项全国伤残人田径记录,我市输送的1名自行车运动员,已获得2004年雅典奥运会入场券。全市体育运动人口109万人,中小学生体育达标率93.1%。
  社会保障事业成绩卓著。年内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达4.9万人,其中参保职工4万人;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达7.58万人;参加医疗保险的人数达5.47万人。2003年,有5万人得到政府最低生产保障金。全市登记失业率为3.5%。
  【人民生活】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1493元,比上年增净81元,增长5.7%,是近年来增幅较高的一年。其中农民外出打工获得收入302.56元,占纯收入的份额为20.3%;比上年增长10.98%,取得了“非典”之年农民劳务收入的高速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399元,比上年增加384元,增长7.66%。年末全市城镇从业人员9.49万人,全年人均劳动报酬10703元,比上年增加1263元,增长9.55%。
  【退耕还林(草)】 继续加大国务院关于退耕还林还草战略力度,进一步改善自然生态环境。当年完成人工造林面积109.85万亩,比上年增长92.11%;其中:防护林93.54万亩,用材林3.57万亩,经济林2.5万亩,薪炭林2.23万亩,其它林8.01万亩。封山育林15.94万亩。全年退耕还林(草)面积64万亩,比上年净增30.31万亩,增长89.97%。年内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面积358.5平方公里,累计达10570平方公里。
  (定西市统计局:詹永鑫)

知识出处

定西年鉴-2004

《定西年鉴-2004》

本书记述了2004年度定西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状况,共分“特载篇”、“县情篇”、“部门篇”和“数据篇”四个部分。

阅读

相关人物

詹永鑫
责任者
石晶
相关人物
武文斌
相关人物
秦素梅
相关人物
刘宝珍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定西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