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芪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唯一号: 290934020230000137
专题名称: 红芪
其他名称: 独根:壮壮根
文件路径: 2909/01/object/PDF/290910020230000001/001
起始页: 0343.pdf
专题类型: 物产

专题描述

是甘南的特产药材。又名独根,壮壮根。红芪属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品种外形与膜荚黄芪相似。独根长且壮,荚果扁平,具有3〜5个荚节。一千多年前萧梁名医陶景弘曾有记述:“黄芪第一出陇西洮阴,色黄白,甜美”。“色赤者可做骨膏贴,用消肿痛”。《药性论》载:“生陇西者可补五脏”。可见红英久负盛名。红芪含人体所需糖类、氨基酸、淀粉酶、蛋白质、核黄素、铁、钙、磷等,是营养滋补良药。其性温味甘,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托毒排脓、利水退肿等功效。主治中气虚弱、脾虚泄泻、血虚萎黄、便血崩漏等症。现代医学研究发现红芪与党参合用对肾炎性尿蛋白有一定疗效;红芪对防止肝醯之减少、抗损害也有一定作用。由于红芪中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硒和黄芪皂昔甲,对治疗癌症颇具功效。故用其制作的滋补食品,即补身体又别具风味。 红芪在甘南分布在临潭、卓尼、夏河等县,储量70万公斤,州药材公司年收购量约5万公斤。除供甘南制药厂加工成药外的一少部分,每年大部输入内地,加工成药。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甘南州志》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准绳,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依据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实事求是地记述自治州自然、社会历史和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