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晟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迭部县志》
唯一号: 290930020230001351
人物姓名: 李晟
人物异名: 字:良器
文件路径: 2909/01/object/PDF/290910020230000004/001
起始页: 0913.pdf
性别:
时代: 唐朝
出生年: 727
卒年: 793
籍贯: 洮州

传略

李晟(公元727年〜793年)字良器,唐代洮州(今临潭县)人。18岁时,在河西节度使王忠嗣军中任裨将,因作战英勇,被王忠嗣称赞为“万人敌”。李晟在边镇屡建战功,多被升迁,曾先后被升为左羽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泾源、四镇、北庭兵马使,合川郡王(治今迭部县城东)。李晟调往朝廷后被任为右神策都将。公元779年唐德宗继位后,各地藩镇割据势力乘机作乱。先后爆发了“四镇之乱”。在讨伐叛逆的战斗中,李晟的神策军纪律严明,秋毫无犯,协同马燧、李抱真等讨平叛军。因功升为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建中四年(783年),朱泚乘发兵讨伐叛臣李希烈之机,路过长安,发动兵变。李怀光亦随之反唐。唐德宗被迫外逃奉天(今陕西乾县)、梁州(今汉中)等地。李晟以忠义感化将士,誓死收复京师,统领各路军马,讨平朱泚之乱,奏请德宗皇帝回銮长安。唐德宗感动得流泪称赞:“天生李晟为社稷也!”李晟功授司徒,兼中书令,“赐田宅、园林、女乐”,皇帝还亲笔撰文为李晟记功,并令太子书碑于东渭桥。此后,李晟又被任为凤翔、陇右节度使,兼四镇、北庭行营副元帅,封西平郡王。后遭奸臣妒忌,加之宰相张廷赏从中诽谤,于贞元三年(787年)被解除兵权,仅拜为太尉、中书令。享年67岁。死后德宗册赠大师,谥忠武。

知识出处

迭部县志

《迭部县志》

出版者:兰州大学出版社

迭部县是甘肃省内一块富饶美丽的、熠熠生辉的绿色宝石,又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的古文化发祥地区之一。千百年来,勤劳质朴的藏族人民在这片沃土上,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与可歌可泣的发展历史。现代史上,迭部曾对中国革命做出过重要的贡献,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经迭部时,当地进步群众和上层人士给予红军协助与接济,他们让道引路、开仓放粮,协助修复栈道、支持红军北上抗日,与红军建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长征又在迭部留下了腊子口战役和中共中央俄界会议遗址等革命胜迹,如今成为青少年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新中国建立以来,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迭部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尤其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县工、农、林、牧业生产及交通、水电、通讯、文教、卫生、商业、城乡建设等项事业的发展变化更是日新月异。县境丰富的森林资源在30年的开发利用中,为国家建设提供了近千万立方米的优质木材,创造了近40亿元的产值,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迭部悠久的历史和巨变的现实,应该荣载史册,誉传后世。

阅读

相关专题

裨将
职位
郡王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