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水资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迭部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1812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水资源
分类号: TV21
页数: 3
页码: 291-293
摘要: 迭部境内地面水资源很丰富。横贯县境东西的白龙江是县内最大河流。自县境西界益哇沟口西侧入境,至洛大黑水沟口出境,境内流长110公里,总落差为700米,平均坡降6.4%,白龙江南北两岸岷、迭山系之间,北岸有当多曲(河)、益哇曲、哇巴曲、资润曲、吉爱那曲、普拉曲、安子曲、尖尼曲、台古卡曲、曲子布茶曲、若东曲、花园曲、桑坝曲、腊子曲、赵藏曲;南岸有姜巴曲、达龙曲、傲傲曲、达拉曲、热泉曲,、高吉曲、拉子曲、次哇曲、交木曲、旺藏曲、曹世坝曲、阿夏曲、多儿曲、水泊曲、磨曲。
关键词: 迭部县 水资源

内容

—、地表水
  迭部境内地面水资源很丰富。横贯县境东西的白龙江是县内最大河流。自县境西界益哇沟口西侧入境,至洛大黑水沟口出境,境内流长110公里,总落差为700米,平均坡降6.4%,白龙江南北两岸岷、迭山系之间,北岸有当多曲(河)、益哇曲、哇巴曲、资润曲、吉爱那曲、普拉曲、安子曲、尖尼曲、台古卡曲、曲子布茶曲、若东曲、花园曲、桑坝曲、腊子曲、赵藏曲;南岸有姜巴曲、达龙曲、傲傲曲、达拉曲、热泉曲,、高吉曲、拉子曲、次哇曲、交木曲、旺藏曲、曹世坝曲、阿夏曲、多儿曲、水泊曲、磨曲。大小共有30条支流脉络般伸向全县四周,形成树枝状,支流中,除达拉曲、多儿曲源于川境外,其余均发源于境内南北深山之中。其中达拉曲是最大支流(有热泉曲、高吉曲、拉子曲、次哇曲4条小溪相汇而成)。以上白龙江各支流大部分四季有水,仅有少数几条在冬季和干旱季节枯竭。
  县内每年平均入境水径流量为9.586亿立方米,白龙江出境水年平均径流量为24.936亿立方米。地表水年内7、8、9、10四个月径流量较大,占年径流量的54%;1、2、3、4这四个月径流量较小,占年径流总量的14.2%;2月份最小,仅占年径流量的2.8%。境内年平均自产水总量为15.9亿立方米(其中:白龙江流域自产水量15.32亿立方米;迭山北麓注河流域产水0.55亿立方米)。平水年为16.37亿立方米;偏丰年为1&74亿立方米;偏枯年13.63亿立方米;枯水年为11.74亿立方米。按年平均自产水量分配,地表水资源每平方公里32.95立方米;人均占有水量1990年为3.17万立方米,比全省平均水平高21倍,属丰水区。但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还很低,利用率仅占0.69%。
  境内水质一般较好,适宜于灌溉和饮用。国营七九二矿矿磴及废弃物、放射性元素对附近水质有污染;县城、白云(迭部林业局驻地)的污水直接排入河道,亦造成河水污染,尚未得到治理。
  因县内天然植被良好,林草茂密,加之河道河床结构均为砂砾石河床和砂砾岩深谷河槽两种形式,因此,水土流失相对不太严重,河水输沙量亦不算大。各河平均含沙量为0.5105公斤/立方米,年输沙量达7&36万吨。但由于境内落后的林木采伐方式和过量采伐,水土流失及河水输沙量有逐年增大之势。
  境内有温泉两处:一处在九龙峡白龙江边,一处在达拉乡热泉沟,泉水流量约10立方/小时〜15立方/小时,水温在40°C~45°C之间,可供沐浴。高山堰塞湖9个:江北迭山区7个,江南岷山区两个。其中较大的有永错(藏语名,义为玉湖,又名骨玛海),位于桑坝乡黑拉村西北山腰,湖面约3500平方米,以湖色碧绿而取名;录坝湖,位于洛大乡录坝村南。
  二、地下水
  迭部境内的地下水,多以沙石孔隙、裸露型溶岩和基岩构造裂隙潜流的形式出现。各沟地下水的上流或中流潜流,下流最终排入地面水河道,是地表水河谷径流的一部分,其水量已计入地表水资源总量之中。全境地下水年径流量在5.23亿立方米〜5.55亿立方米之间,平均流量在16.58立方米/秒〜17.6立方米/秒。县内平均地下水径流模数为11.4万立方米/年、平方公里,相当于3.6升/秒•平方公里。各沟地下水分布情况及径流模数附表。
  地下水质与白龙江河水化验基本一致。个别山寨人畜饮用泉水含氟量较高,不附合饮用标准,县、乡人民政府已引起重视,正在逐年规划,分期通过改水工程加以解决。
  迭部县白龙江水系各支流径流量统计表

知识出处

迭部县志

《迭部县志》

出版者:兰州大学出版社

迭部县是甘肃省内一块富饶美丽的、熠熠生辉的绿色宝石,又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的古文化发祥地区之一。千百年来,勤劳质朴的藏族人民在这片沃土上,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与可歌可泣的发展历史。现代史上,迭部曾对中国革命做出过重要的贡献,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经迭部时,当地进步群众和上层人士给予红军协助与接济,他们让道引路、开仓放粮,协助修复栈道、支持红军北上抗日,与红军建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长征又在迭部留下了腊子口战役和中共中央俄界会议遗址等革命胜迹,如今成为青少年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新中国建立以来,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迭部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尤其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县工、农、林、牧业生产及交通、水电、通讯、文教、卫生、商业、城乡建设等项事业的发展变化更是日新月异。县境丰富的森林资源在30年的开发利用中,为国家建设提供了近千万立方米的优质木材,创造了近40亿元的产值,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迭部悠久的历史和巨变的现实,应该荣载史册,誉传后世。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