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水电机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迭部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1811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水电机构
分类号: F407.9;F407.61
页数: 2
页码: 290-291
摘要: 迭部县建县初尚无水电专管机构,有关水电业务由农牧科兼管。1968年建立农、林、水工作站(简称“农三站”),三项业务协同管理。1972年正式成立迭部县水利电力管理局,主管全县水利电力建设事业中的规划、投资、技术服务、水电工程建设、水电物资供应等项业务。至1990年,水电局内设有水土保持工作站、水政资源办公室、防汛办公室,配局长1人,副局长1人,共有职工10人,其中工程师2人,助理工程师4人,技术员7人;占地5亩,建筑面积847平方米;配有客货两用汽车1辆,水准仪8架,经纬仪4架。
关键词: 迭部县 水电机构 水电管理

内容

一、行政管理机构
  建县初尚无水电专管机构,有关水电业务由农牧科兼管。1968年建立农、林、水工作站(简称“农三站”),三项业务协同管理。1972年正式成立迭部县水利电力管理局,主管全县水利电力建设事业中的规划、投资、技术服务、水电工程建设、水电物资供应等项业务。至1990年,水电局内设有水土保持工作站、水政资源办公室、防汛办公室,配局长1人,副局长1人,共有职工10人,其中工程师2人,助理工程师4人,技术员7人;占地5亩,建筑面积847平方米;配有客货两用汽车1辆,水准仪8架,经纬仪4架。
  二、水电专业服务机构
  水电局成立后,又相继下设并成立了一些水电专业服务机构。1973年成立县水电工作队,专搞全县水电建设工程及技术服务业务。1972年水电局又下设水电物资供应站,经管全县水电物资供应业务。1984年成立县水土保持工作站。1986年成立供电所,经管县城及附近村庄的供电业务,有职工20人,占地1698平方米,建筑面积620平方米。
  三、县办亚古水电站
  为解决县城照明用电,始于1963年动工引白龙江水,在达隆沟口修建一处水轮泵提灌站,并在提灌站安装发电机发电,一站两用,实际未能如愿。1966年开始又在此基础上改建36千瓦(110伏)发电站,1968年10月发电。又于1970年动工,至1972年竣工改建成50千瓦发电站。1976年于旧址东亚古村附近第三次扩建成2X500千瓦发电站。该站一直属水电局主管的县办电站。1990年有职工29人。占地面积6528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1992年又增建630千瓦机组1台,3台机组装机容量1630千瓦,实际年发电量430万千瓦,供电量400万千瓦。

知识出处

迭部县志

《迭部县志》

出版者:兰州大学出版社

迭部县是甘肃省内一块富饶美丽的、熠熠生辉的绿色宝石,又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的古文化发祥地区之一。千百年来,勤劳质朴的藏族人民在这片沃土上,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与可歌可泣的发展历史。现代史上,迭部曾对中国革命做出过重要的贡献,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经迭部时,当地进步群众和上层人士给予红军协助与接济,他们让道引路、开仓放粮,协助修复栈道、支持红军北上抗日,与红军建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长征又在迭部留下了腊子口战役和中共中央俄界会议遗址等革命胜迹,如今成为青少年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新中国建立以来,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迭部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尤其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县工、农、林、牧业生产及交通、水电、通讯、文教、卫生、商业、城乡建设等项事业的发展变化更是日新月异。县境丰富的森林资源在30年的开发利用中,为国家建设提供了近千万立方米的优质木材,创造了近40亿元的产值,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迭部悠久的历史和巨变的现实,应该荣载史册,誉传后世。

阅读

相关机构

相关事件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