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业余体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玛曲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1237
颗粒名称: 第五节 业余体校
分类号: G807.7
页数: 1
页码: 795-795
摘要: 县业余体校自成立之日起至1990年,经过教练和运动员的艰苦锻炼和顽强拼搏,在参加省、州各种运动会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玛曲县夺得了荣誉,从而极大地推动了玛曲县的足球和田径运动事业。
关键词: 业余体校 业余体育

内容

1981年10月经县人民政府批准正式设立,具体由县体委干事顾才良负责,所需经费、教练均由县体委负责解决。不久,县体委经过筹备工作,正式设立足球班和田径班。足球班招收县中学学生杨建平、张国庆、王胜选和县小学学生张庆林、姚春东、牛卫红、关忠雄、马培军、李正军、苏永新、张振武、华尔藏、郭庆、侯亚军、陕云等15人组成;田径班招收县中学学生牛桂芳(女)、严宏伟(女)、徐杰(女)、何伟(女)、王树涛和县小学学生孙晓东、彭永录、胡辛勤、马福、赵文光、胡辛健、康凤莲(女)、姚莲芳(女)、杨彩梅(女)等14人组成。同时任命华当巴为足球班教练,罗永红为田径班教练,在购置运动服装与教学设备的基础上,正式开展教学课程。
  县业余体校自成立之日起至1990年,经过教练和运动员的艰苦锻炼和顽强拼搏,在参加省、州各种运动会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玛曲县夺得了荣誉,从而极大地推动了玛曲县的足球和田径运动事业,尤其足球项目,更是方兴未艾。此与县业余体校足球班在1981年7月、1983年8月连续取得全州青少年足球比赛第一名有很大的关系。
  1980~1989年玛曲县业余体校参加州以上运动会获奖情况一览表
  表159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玛曲县志》

出版者:甘肃省人民出版社

《玛曲县志》以县境藏族为主体,各民族共同建设新玛曲的特点。坚持“两个离不开”的观点,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正本清源,详今明古,突出了民族和地方特色。首次全方位地记述了玛曲县政治、经济、文化和历史发展的全过程,比较全面而突出地展现了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玛曲所发生的巨大历史性变化,展现了玛曲社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的精彩画卷,展现了全县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开拓前进的时代风貌,对后人认识玛曲、了解玛曲、开发玛曲、建设玛曲提供了内容真实而丰富的珍贵历史资料和借鉴。 玛曲县地处青藏高原东端和甘、青、川三省交汇地带,天下黄河第一弯曲部,自古就是党项、钟存、先零诸羌等藏族先民的居牧之所,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富饶神奇,钟灵毓秀,在藏族地区有一定的地位和较高的知名度。古称羌区析支河流域﹐战国时属以白鹿为图腾的董氏(党项)卬迷滇岭之“钟存部”。隋时属河源郡。后属吐蕃诸部脱思麻(多弥)、朵甘都司巴西诸部、蒙古厄鲁特和硕特部和拉卜楞之盟的河曲诸部。玛曲县是一个藏族聚居的畜牧业县,以“羌中畜牧甲天下”而闻名。藏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90%,游牧民族社会文化气息浓厚,素有“神秘的羌海”之称。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