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水资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玛曲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0920
颗粒名称: 第四章 水资源
分类号: P641.8
页数: 7
页码: 226-232
摘要: 黄河是玛曲县境内的主要河流,干流从青海省果洛州久治县门堂乡入木西合乡境,经西、南、东环绕而北流,再折而向西进入青海省黄南州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流程433公里,流域面积10190.80平方公里,年入境水量137亿立方米,岀境水量164.10亿立方米,年自产地表水27.10亿立方米,支流众多,地表水资源丰富。
关键词: 玛曲县 水资源

内容

第一节地表水
  黄河是玛曲县境内的主要河流,干流从青海省果洛州久治县门堂乡入木西合乡境,经西、南、东环绕而北流,再折而向西进入青海省黄南州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流程433公里,流域面积10190.80平方公里,年入境水量137亿立方米,岀境水量164.10亿立方米,年自产地表水27.10亿立方米,支流众多,地表水资源丰富。据调査统计,较大的支流有嶋绕曲、交藏曲、当莫曲、张莫曲、塔玛曲、赛尔曲、贡曲、头道河、三道河、曲合尔河、哇合尔河、达尔钦河、安茂河、克琼河、克庆河、当庆河、当强河、西柯河、麦曲(黑河)、俄尔瓦斯河、瓦日呼曲、吉柯河、加曲、东加曲、耀达尔曲、朗曲、斗隆曲、那合达曲等28条,流域面积7900多平方公里,流量较大而稳定。较小的二、三级支流有300余条。在自产地表水27.1亿立方米中,高原寒冷特湿区为8.98亿立方米,占33.2%;温凉湿润区为11.34亿立方米,占41.8%;沼泽特湿区为6.78亿立方米,占25.0%。玛曲水资源丰富,但利用率低。全县人均占有自产地表水10.60万立方米;再加上入境水,人均占有水量更大,初步计算,全县年生活用水37.06万立方米,牲畜饮水790.95万立方米,总利用率占自产水的0.36%,被誉为黄河的“蓄水池”,开发潜力很大。据欧拉乡一些老牧民回忆,在二十世纪40年代中期,黄河夏季的洪水数次淹没欧拉母子石,但由于黄河首曲草地长期超载过牧,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表现在黄河的水情变化规律:50年代偏丰,60年代持平,70〜80年代偏枯。亟待进行黄河首曲生态保护工程,以保证发挥黄河“蓄水池”的作用。
  玛曲县23条黄河支流典型年可利用水量表玛曲县水系图
  第二节地下水
  玛曲地下水主要为基岩裂隙潜水、岩溶裂隙潜水和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潜水组成。
  一、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潜水
  贮存于砂板砂砾卵石层内,该岩层分布于黄河沿岸各级阶地上。该潜水主要靠侧向沟谷水及其潜流补给,地下静止水位1〜4米,单井出水量1500〜3000立方米/日,积石山北麓黄河沿岸,地下水位埋深30一50米,单井出水量较东麓高,约5000立方米/日,因径流途径较短,水质优良,矿化度小于0.5克/升。
  图16玛曲县平均年径流深等值线图
  二、基岩裂隙水
  广布全县,为境内主要水源之一。多贮存于各类岩石的风化裂隙内,构造裂隙一般不发育,断层多不充水或一侧充水。地下水接受降水补给后,沿地形斜坡向沟谷运移,并以泉的形式排入沟谷。单泉涌流量0.5一2.0升/秒。群泉可达6.0升/秒以上,地下径流模数1〜3升/秒平方公里,水质好,矿化度0.3克/升左右。三、岩溶裂隙水
  分布西倾山南麓及阿尼玛卿山(积石山)西北部灰岩岩溶裂隙内,多呈脉管状分布,地下潜水运移于各类裂隙和岩溶组成的充水网络内,通常大泉涌水量大于10升/秒,地下径流模数3~5升/秒平方公里。该地下水接受降水补给后运移途径很短,矿化度小于0.3克/升,水质好。
  根据矿产部水文队普査,全县地下水资源年贮量为9.20亿立方米,大部分与河谷径流互相转化。因县境地表水丰富,对地下水尚未开采利用。
  第三节水能
  一、黄河支流与地表泉水能资源
  玛曲县水能资源主要以丰富的黄河支流和地表泉水资源为主。分布于西北部的尼玛、欧拉、欧拉秀玛、木西合乡的黄河一级支流普遍具有切割较深,水流湍急,含沙量小,河床纵坡降较大,一般在1/150左右,具备利用自然落差修建高水头电站的有利条件。分布于东南部阿万仓、曼日玛、齐哈玛、河曲马场的一级支流,切割微弱,多呈曲流发育,但流量大而稳定,易修建低水头大流量电站。据初步对一些主要支流和地表泉的粗略勘测,水能蕴藏量约8956千瓦,可建小水电站12座,开发利用前景广阔。
  (―)曲合尔河
  河流上段长2.86公里,落差53米,河段流量5.4立方米/秒,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2003千瓦,可开发量1402千瓦,已开发量168千瓦(但随着曲合尔河电站的报废,开发量降于零)。河段下游长度2.9公里,落差57米,河段流量5.4立方米/秒,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2154千瓦,可开发量1508千瓦。
  (二)俄尔瓦斯河
  上段长度1.82公里,落差41.4米,河段流量3.2立方米/秒,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927千瓦,可开发量649千瓦。下段长度4.90公里,落差72米,河段流量3.2立方米/秒。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1612千瓦,可开发量1128千瓦。
  (三)交藏河
  河段长4.2公里,落差7.5米,河段流量1.89立方米/秒,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992千瓦,可开发量694千瓦。
  (四)三道河
  河段长度5.5公里,落差9.3米,河段流量2.5立方米/秒。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163千瓦,可开发量114千瓦。
  甘肃省吗曲县可建电站位置图
  (五)头道河
  河段长2公里,落差4米,河段流量4立方米/秒,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112千瓦,可开发量78千瓦,已开发量55千瓦。
  (六)斗隆河
  河段长度2.7公里,落差19米,河段流量0.83立方米/秒,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110千瓦,可开发量77千瓦,已开发量75千瓦。
  (七)那合达曲
  河段长6公里,落差6米,河段流量4.0立方米/秒,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156千瓦,可开发量109千瓦,已开发量84千瓦。
  (八)当莫河
  河段长2.5公里,落差13米,河段流量1.0立方米/秒。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91千瓦,可开发量63.7千瓦,已开发量75千瓦。
  (九)哇尔玛沟泉
  河段长4.7公里,落差120米,河段流量0.5立方米/秒。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420千瓦,可开发量336千瓦,已开发量400千瓦。
  (十)尼玛泉
  河段长3公里,落差86米,河段流量0.36立方米/秒,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217千瓦,可开发量152千瓦,已开发量150千瓦。
  二、黄河水能资源
  黄河在县境内流程433公里,年入境水量137.00亿立方米,年出境水量164.10亿立方米,虽然干流在玛曲草原上水流平缓,落差较小,但流经木西合乡七仙女峰段,河谷回拢若臂,是修建大型黄河水电站的理想之地。玛曲建县以来,数次勘测,都因工程投资太大而作罢。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玛曲县志》

出版者:甘肃省人民出版社

《玛曲县志》以县境藏族为主体,各民族共同建设新玛曲的特点。坚持“两个离不开”的观点,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正本清源,详今明古,突出了民族和地方特色。首次全方位地记述了玛曲县政治、经济、文化和历史发展的全过程,比较全面而突出地展现了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玛曲所发生的巨大历史性变化,展现了玛曲社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的精彩画卷,展现了全县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开拓前进的时代风貌,对后人认识玛曲、了解玛曲、开发玛曲、建设玛曲提供了内容真实而丰富的珍贵历史资料和借鉴。 玛曲县地处青藏高原东端和甘、青、川三省交汇地带,天下黄河第一弯曲部,自古就是党项、钟存、先零诸羌等藏族先民的居牧之所,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富饶神奇,钟灵毓秀,在藏族地区有一定的地位和较高的知名度。古称羌区析支河流域﹐战国时属以白鹿为图腾的董氏(党项)卬迷滇岭之“钟存部”。隋时属河源郡。后属吐蕃诸部脱思麻(多弥)、朵甘都司巴西诸部、蒙古厄鲁特和硕特部和拉卜楞之盟的河曲诸部。玛曲县是一个藏族聚居的畜牧业县,以“羌中畜牧甲天下”而闻名。藏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90%,游牧民族社会文化气息浓厚,素有“神秘的羌海”之称。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