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统一战线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甘南州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0479
颗粒名称: 第四节 统一战线
分类号: D242
页数: 3
页码: 1134-1136
摘要: 1949年下半年甘南的夏河、临潭、卓尼等县相继解放,面对复杂的社会、民族关系,统战工作从实际岀发,重点宣传和落实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的《共同纲领》,对民族宗教代表人物实行“争取、团结、教育”和长期合作的方针。
关键词: 共产党 统战工作

内容

1949年下半年甘南的夏河、临潭、卓尼等县相继解放,面对复杂的社会、民族关系,统战工作从实际岀发,重点宣传和落实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的《共同纲领》,对民族宗教代表人物实行“争取、团结、教育”和长期合作的方针。由于认真贯彻执行党的统一战线政策,很快打开工作局面,为甘南的稳定和繁荣创造了良好条件。
  团结民族中上层人士共和国建立初期,根据党“依据民族政策,以民族团结为中心,慎重稳进,在民族地区组成较一般地区更广泛的以民族工作为主要内容和通过民族形式的统一战线”的民族地区工作方针,对甘南各民族、各阶级、各阶层和宗教界的中上层人士等民族代表人物,都加以争取、团结和使用,并将一部分民族人士、知识分子和工商界的代表人物安排到各级政权和协商组织中担任领导工作。到1954年甘南已有159名民族中上层人士在区以上领导机构中担任领导职务。
  发挥统战人士的作用对参加到各级组织中的民族宗教人士,让他们以主人翁的姿态参政议政,放手开展工作。共和国建立初期,党在开展工作时,采取通过与上层协商办事的方法,即先与中上层人士商量,商量好的就办,没商量好的就缓办。因此,在开展工作前,通过各种方式首先与民族上层人物磋商,征求意见。1952年甘南临时工委召开甘南各族各界代表会议、宗教人士座谈会、部落头人座谈会、各族各界联谊会等各种会议,宣传了党的民族政策、宗教政策,沟通了思想感情,使民族上层人士接近党、支持党的工作。同时在政治上、生活上关心他们,让他们看文件、听报告、参加会议,尊重他们的职权。
  争取教育统战对象首先教育与群众有直接关系,在群众中有较高威望的民族中上层人士。在加强宣传党的政策的同时,还组织参观团、访问团赴全国各地参观访问。1954年仅夏河一个县就组织参观访问团6次,共60余人,使他们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增强对党的进一步了解和信任。
  在重视做好对民族宗教中上层人士统战工作的同时,各级党组织把搞好群众工作作为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的根本来抓,采取多种形式宣传党的政策,发放救济粮款,派出医疗工作队,调解各种矛盾,从而使统战工作有了广泛坚实的群众基础。
  “文化大革命”期间,许多民族宗教中上层人士被管押、批斗,党的统一战线工作受到严重破坏。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甘南州委拨乱反正,肃清“左”的流毒和影响,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给253名民族、宗教界中上层人士平反了冤假错案,开放了190多处寺院和宗教活动点。充分发挥民族宗教中上层人士在发展民族教育、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参政议政,使统战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二、对台工作
  1972年以前,甘南州的对台工作由当地军事机关主管,同年5月始交地方党委办理。1978年以前仅限于对台属的调查摸底、政策思想教育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对台工作范围不断扩大,积极开展复查落实台属工作,接待安置台胞和对台属的扶贫等。全州共有去台人员154人,台属486人。他们主要居住在临潭、夏河、卓尼、舟曲4县及合作地区。1981年开始,全面落实台属政策,对12名台属提出的14件申诉核查落实,给予政治上平反和经济上补偿。对去台人员回州探亲、旅游、考察、定居者,予以积极主动、热情周到、有礼有节地接待。1986年到1990年,共接待99人,其中接待了台湾巨涛公司摄制组。对台宣传是对台工作的重要内容,从1974年起,采用登门拜访、举行茶话会等多种形式,适时地对台属进行宣传教育。同时通过广播和利用台胞回州之机进行宣传,使台胞及台属进一步了解对台政策和祖国日新月异的巨大变化。
  三、藏胞接待
  1959年甘南州流落国外的藏胞有370户,687人。经过三十多年的自然增长,达到1500余人,主要分布在印度、尼泊尔、加拿大、美国、沙特阿拉伯、瑞士、蒙古、不丹、马来西亚、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
  1980年自治州设立藏胞回归接待安置领导小组和办公室,正式开展藏胞接待安置工作。对要求回国定居的给予妥善安置,对朝拜、探亲访友、回国观光的热情接待、礼送出境,对一些中上层知名人士,州县领导亲自接待,介绍情况,宣传政策。对接待安置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各级党委和政府及时研究解决。至1990年,全州共接待归国探亲、旅游、定居的藏胞460多人,其中安置66户、94人。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甘南州志》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准绳,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依据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实事求是地记述自治州自然、社会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甘南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