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正宁县志》
唯一号: 290734020220000464
专题名称: 大年初一
文件路径: 2907/01/object/PDF/290710020220000003/001
起始页: 0550.pdf
专题类型: 民俗

专题描述

人们起得特别早,赶吃臊子面,俗谓饭吃得早些好。饭后开始拜年,先拜祖先牌位,再给家里长辈磕头,接着去拜祖宗 “影 ”。拜 “影 ”后,就分别给亲邻长辈拜年。有的阖族走在一起,有的 “家门父子 ”走在一起,有的和自己的兄弟、儿孙走在一起,成群结队,三三两两,东家出,西家入,路上碰见长辈即爬下磕头,互致问候。拜年人每到一家,主人都要端上酒菜盘子热情款待,还要给拜年的孩子散发核桃、大枣、水果糖、瓜子或零钱。该拜的都要拜到,否则就是礼上有亏,落人非议。外甥、侄子、女婿,从正月初二开始出村拜年,其对象分别是舅家、姑家、岳父家等。按当地常礼,一年一次的拜年不该少,特别是新婚的女婿,于初二或初三,一定要到岳父家去拜年。到岳父家拜年,其 “家门父子 ”都要分别隆重招待,俗叫 “管待新女婿 ”。21世纪后,城乡时兴打电话、发短信拜年。旧时还有 “出行 ”牲畜的习俗,就是在正月初一至初三左右,在牲畜辔头上绾上缨络和黄表花花,拉到麦场,按择定的时间方向转圈,并烧香表敬神,祈求骡马成群、牛羊满圈。后,前塬乡镇家养牲畜极少,此俗已废。

知识出处

正宁县志

《正宁县志》

《正宁县志》全面、系统、翔实地记述了这一伟大变革的光辉历程,实事求是地反映了成功与失误的经验教训,是一部认识和了解县情,开发正宁资源,振兴县域经济,实现兴县富民的好志书。《正宁县志》运用新观点、新材料、新体例和新方法进行编纂,它批判地继承正宁县的历史文化遗产,坚持“详今略古”的原则,着重记述解放50多年来正宁县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成就,突出了时代特征、地方特点和民族特色。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