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图书馆
陕西省图书馆
机构用户
陕西省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魚鱗册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續修陝西省通志稿》
唯一号:
280035020220000131
作品名称:
魚鱗册
文件路径:
2800/01/object/PDF/280013020220000001/029
起始页:
083.pdf
分类:
其他
分类号:
TB91
主题词:
计量单位
作品简介
鱼鳞册,是中国古代用于记录纸张大小的一种计量单位。鱼鳞册的名称源自于其与鱼鳞状的小黄金重量相同。鱼鳞册在唐朝时期开始流传,由于其计量准确性高,一直沿用到清朝时期。 鱼鳞册的大小不一,依据具体规格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唐代鱼鳞册的规格为20张纸一册,每张纸大小为7寸3分,而明代和清代则有9寸6分的规格。根据鱼鳞册的大小不同,其所能记录的纸张数量也有所不同。 鱼鳞册通常用于文书和画卷的计量。例如,五代时期著名书法家苏轼曾在一封信中提到:“《临安牧潭绝句》卷要须裹一鱼鳞册。”这说明他用鱼鳞册来计算卷轴的大小。鱼鳞册还被广泛应用于官府的文件记录、贸易商的账簿以及文化人的手稿等领域。 随着纸张生产和计量技术的发展,鱼鳞册在中国文化生活中逐渐被淘汰。但是,鱼鳞册通过尺寸的规定,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书法、绘画、文献的保存和传播,提供了基本的尺寸标准和依据。
知识出处
《續修陝西省通志稿》
出版地:民國二十三年十二月
1916年陕西督军陈树藩礼聘名绅宋伯鲁领衔续修陕西通志.1934年陕西省通志馆修成《续修陕西通志稿》224卷,爱国将领杨虎城将军亲自为续修通志撰写序言。
阅读